一体当差一体纳粮

乾隆为何取消士绅当差呢?士绅当差,全称就是“官(士)绅一体当差纳粮”或“一体当差一体纳粮”,就是由雍正推行一项重要改革,然后这一项制度在乾隆年间彻底实现 。
【一体当差一体纳粮】

一体当差一体纳粮

文章插图
乾隆取消士绅当差的目的,就是把地方官绅阶层纳粮的特权收回来,从而有利于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 。乾隆皇帝为什么要彻底取消这一制度,一切还是由隋唐的税收制度发展与演变说起 。
在隋唐时候,朝廷的税收制度都是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上,就是根据丁(男丁)来收税 。这一种财政收入方式虽然是我国古代历史税收制度一项重要改革 。但是,这一种制度最大的弊端,就是没有考虑贫富之间差距,这也带来了严重的土地兼备 。在当时,一些贫穷农户的壮丁由于得不到土地,就采取外逃的方式来减轻赋税的重压,这也造成了朝廷财政收入的急速下降 。
之后历朝历代也发现这一种税收制度的弊端,于是不凡有能力大臣也提出改革弊端的方法 。如明名臣张居正提出的“一条鞭法”,就是把赋税与徭役互相结合,消除地方胥吏在赋役上享有大权的地位,这样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国家财政资金流失的难题 。可惜,一条鞭法也没有稳定下来,在张居正去世之后也退出了明朝的历史舞台,传统的按丁收税方式依然占据社会主流,弊端更为严重 。
清初本来是仿效明朝的赋税制度,有的地方是明朝一条鞭法,有些地方是按丁收税,由于制度的不统一,使清朝财政收入没有形成良性的循环 。
清朝时候康熙皇帝,以“仁治”为原则管理天下,实施了“地丁合一”,就是把人头税摊在田亩之中,这样没有土地的佃农也不需要承担按丁赋税造成的高压 。之后,这一项制度在雍正年间推行到全国各个省份之中 。
但是,在历朝历代有一类人也能得到朝廷的特殊照顾,那就是士绅阶层 。士绅就是科举考试中有功名或者退休的官员,往往也是民间连接官府与百姓的桥梁,为了在基层巩固民系,朝廷都会给士绅阶层特定的扶持,赋税就是最好一个体现 。根据士绅等级不同,享受的福利可以惠及家人 。根据“地丁合一”制度,这些士绅可以占用大量的土地,使朝廷税收大幅度减少 。
乾隆登基之后,对爷爷康熙的“仁治”是非常推崇的,自然也是很讨厌士绅阶层在享受优免福利时候,也明目张胆霸占土地,让地方百姓苦不堪言 。于是乾隆就废除了士绅当差制度,均衡了士绅与百姓由于在土地赋税问题上的矛盾与冲突,这样使颓废的国家财政又焕然一新 。在乾隆继承皇位的时候,国库充盈百姓富足 。
​什么是“士绅当差”,乾隆为何要取消“士绅当差”制度?要了解士绅当差是什么要先知道士绅是什么,士绅指的是各个地方有头有脸的人物,包括有功名的人或者退休了的官员等等 。士绅当差的全名叫做士绅一体当差纳粮 。我认为乾隆取消士绅当差制度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是乾隆时期清朝已经很富裕了,其次是受当时政治环境的影响,最后还可能和乾隆的性格有关 。
1.乾隆时期清朝已经很富裕
乾隆的爷爷和爸爸都给他奠定了盛世的基础 。在清朝刚刚建立的时候税收制度还没有很完全,所以国家的收入不是很多 。在没有士绅当差制度的时候士绅的赋税是受国家保护的,因为士绅是官员和百姓很好的沟通桥梁 。当时士绅不仅自己不用税收连带着家人也可以不用税收 。所以很多的士绅就弄了很多的田地到自己的名下,结果这样的士绅越来越多,国家的税收反而减少了 。


因此雍正就批准了士绅当差制度,这个制度很好的解决的这个问题,国家的税收也就慢慢上来了 。雍正也给士绅定了很多的规矩,这个制度在当时也是很受用的 。国家也就慢慢的更有钱了 。在乾隆的时候已经处于国富民强的状态了,所以不需要这个方法来增加税收了,这个制度士绅也是不喜欢的,所以结合当时的情况就给取消了 。
2.受当时政治环境的影响
乾隆是在二十五岁的时候当皇帝的,还是比较年轻的 。雍正还给他留了四个大臣,乾隆在一开始的时候也会事事都询问他们 。我觉得应该是乾隆当皇上根基还未稳,就要做出一些事情来笼络官员们的心,所以就取消了士绅当差制度,给了他们一些福利 。
3.还可能和乾隆的性格有关
乾隆是比较喜欢康熙的以仁治天下的,他也就学着康熙的样子,不会像自己的父亲一样那么严厉,我觉得挺好的,有严有仁就让人会更加信服,也不会让人们反感 。
雍正时期赋役制度改革的特点和作用?gx061425 
2016-04-20
摊丁入亩
雍正元年(1723年),雍正帝从直隶巡抚李维钧之请,实行丁银摊入田赋一并征收的原则,改变过去按人丁、地亩双重征收标准,减轻了无地和少地的农民负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1333339666134担 。到乾隆时,这一政策推广到了全国 。
火耗归公
清初沿袭明制,各地征收钱粮,加收“火耗”(碎银加火铸成 银锭时的折耗,亦称耗羡) 。实行中,官员任意加派,一两可加至数钱 。因不在上交正额之内,官员从中任意侵贪,成为官场公行的陋习 。康熙帝曾说,清官也取火耗 。康熙末年,各地官员以火耗为名,肆意横征中饱,已无法限止 。雍正帝清理钱粮时,山西巡抚诺眠与布政使高成龄在雍正二年(1724年)奏请将该省各地加派的火耗,提解布政使司库,以二十万两补完该省亏空,除公用外,分发给地方官员,称为“养廉” 。雍正帝指出,历来火耗皆州县征收而加派横征,侵蚀国帑不下数百万 。原因是各州县征收火耗分送上司,种种馈送,名目繁多,州县肆意贪污,上司曲为容隐,这是从来的积弊,应当消除 。他采纳山西官员的建策,说“与其州县存火耗以养上司,何如上司拨火耗以养州县 。” 州县养上司是公开的非法贿赂 。上司拨州县便成为合法的“养廉”,即官俸的补贴 。山西实行后,各省相继仿效,以火耗补完亏空的钱粮,并分拨州县养廉 。雍正五年(1727年),又命各省督抚,就该省情形酌议具奏,着为定额 。这一改革形成制度,称为“养廉银制度”,又称“耗羡归公”,即由上级官府依定额发给官员 。以后火耗一分为三:一份给地方官养廉,一份弥补地方亏空,一份留地方公用 。这样,既增加了财政收入,又有助于廉政 。
官绅一体当差纳粮
古代收税,只到老百姓家,官绅自外 。老百姓还要当差,即服兵役和徭役,官绅是属于统治阶级,不必当差不交税 。“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就是让他们也交税当差,当然不是真要他们服兵役和徭役,可用银两兑买 。但由于触及官绅利益,因此实行起来有较大难度 。但为了巩固王朝的统治,必须暂时牺牲官僚士大夫的利益,而官僚士大夫的这种暂时的利益牺牲是为了王朝巩固之后能够享受到更多的利益 。
实行铜禁
雍正帝用了很大精力,实行禁用铜器的政策,这是保护钱法的需要 。他于雍正五年(1727年)命令各省城派出官员,设立收买铜器公所,动用藩库钱粮银子为基金,大力开展民间收购 。雍正帝注意铜的生产,然而它的产量没有达到铸钱的需要,所以尽量他大力开展铜禁活动和严行私铸处分,仍不能达到预期目的。
雍正王朝的历史事件1、摊丁入亩
摊丁入亩,又称作摊丁入地、地丁合一,中国封建社会后期赋役制度的一次重要改革,是清朝政府将历代相沿的丁银并入田赋征收的一种赋税制度,标志着中国实行两千多年人头税(丁税)的废除 。
是康熙皇帝“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政策的进一步改革和发展 。雍正时期开始实行 。这一制度的实行,减轻了无地、少地农民的经济负担,促进了人口增长 。
劳动者有了较大的人生自由,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赋税规则的简化减少了官府打马虎眼任意加税的可能 。
摊丁入亩的实施,直接导致中国人口的暴增,乾隆六年(公元1740年),中国人口历史上首次突破1亿大关,以后人口增长的势头越来越猛,到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0年)突破3亿 。
2、火耗归公
火耗归公又称耗羡归公 。火耗是地方官征收钱税时,会以耗损为由,多征钱银 。雍正二年七月推广全国,将明朝以来的“耗羡”附加税改为法定正税,并制度养廉银,用意在打击地方官吏的任意摊派行为 。
此举集中了征税权利,减轻了人民的额外负担,增加了外官薪给,对整顿吏治、减少贪污有积极作用 。但州县于额征火耗之外,又暗中加派,未能从根本上改善吏治 。
3、成立军机处
雍正五年(1727年),雍正帝准备对准噶尔部用兵,雍正七年(1729年)正式出兵 。与此相配合,雍正帝设立军机处,协助他处理军务 。
军机处设有军机大臣,雍正帝从大学士、尚书、侍郎以及亲贵中指定充任,如怡亲王胤祥、大学士张廷玉、户部尚书蒋廷锡、大学士鄂尔泰等,都是以亲重大臣兼任军机大臣 。
还有军机章京,由内阁、翰林院、六部、理藩院等衙门官员中选充 。所有这些人都是兼职,他们的升转仍在原衙门进行 。因此,军机处设立之初,没有专门的官员 。
军机处没有正式衙署,有值班房,在隆宗门内,靠近雍正帝寝宫养心殿,以便于军机大臣被召见议事 。无专官,无衙署,就使军机处成为一种特殊的机构 。
召见时,雍正帝指示各项事件应如何办理,有时向军机大臣询问情况,听取他们的意见,以作出裁决 。军机大臣根据旨意,草拟文书 。上谕形成后,不经过内阁,由军机处直接发给有关官员 。
4、清平罗卜藏丹津之役

清雍正元年(1723),青海蒙古亲王罗卜藏丹津乘康熙帝去世,胁迫青海诸台吉附己反清 。10月,清廷以年羹尧为抚远大将军、四川提督岳钟琪为奋威将军,分军布隆吉尔、西宁、松赞、甘州4路进剿 。
清雍正二年二月,岳钟琪率部抵达青海湖东北岸哈尔盖,得知叛乱头目巴尔珠尔阿喇卜坦就在距哈尔盖不远的乌兰搏尔克地方,当夜分兵3路进击 。巴尔珠尔阿喇卜坦与阿尔布坦温布一起逃循 。
岳钟琪令关正安率兵1500名由北路,黄喜林、宋可进率兵1500名由中路,岳钟琪与待卫达鼎率兵1500名由南路追击,王嵩、纪成斌等各率兵500名搜索山野 。
岳钟琪连夜追至伊克哈尔吉(今哈尔盖河流域),阿尔布坦温布逃入哈尔吉山中,旋即被擒黄喜林追击30里,擒巴尔珠尔阿喇卜坦并其叔伊克喇布坦 。
岳钟琪领兵继续追击至席尔哈色(今刚察境内吉尔孟河),擒获吹拉克诺木齐部下都喇尔台吉、扎锡敦多布之母 。在不间断追击中又擒获罗卜藏丹津之母阿尔太哈屯及妹夫克勒克济农藏巴台吉等人 。
罗卜藏丹津乘白驼逃脱,率残部200余人经格尔木、可里亚地方,过噶尔逊河逃入准噶尔 。
5、一体当差一体纳粮
古代收税,只到老百姓家,官绅自外 。老百姓还要当差,即服兵役和徭役,官绅是属于统治阶级,不必当差不交税 。
“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就是让他们也交税当差,当然不是真要他们服兵役和徭役,可用银两兑买 。但由于触及官绅利益,因此实行起来有较大难度 。
但为了巩固王朝的统治,必须暂时牺牲官僚士大夫的利益,而官僚士大夫的这种暂时的利益牺牲是为了王朝巩固之后能够享受到更多的利益 。
——雍正王朝
——军机处
——摊丁入亩
——火耗归公
——清平罗卜藏丹津之役
——一体当差一体纳粮

    【什么知道】www.shenmezhidao.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