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装置报废年限

化工企业设备折旧年限化工企业设备折旧年限为十年 。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 , 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一)房屋、建筑物 , 为20年 。(二)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 , 为10年 。(三)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 , 为5年 。(四)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 , 为4年 。(五)电子设备 , 为3年 。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十条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 , 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一)房屋、建筑物 , 为20年;(二)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 , 为10年;(三)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 , 为5年;(四)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 , 为4年;(五)电子设备 , 为3年 。
化工装置年运行时间一般来说 , 化工装置的年运行时间由多方因素决定 , 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匹配出合适的时间 。一般情况下 , 如果是普通的化工装置 , 建议年运行时间为3500小时;如果是特种设备 , 则根据其运行等级和具体情况共同决定 , 一般不低于5000小时 。
特种设备压力容器使用年限是多久《简单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有规定 , 对简单压力容器有推荐使用寿命(在压力容器铭牌上标注有使用年限) 。
根据HG/T20580-2011《钢制化工容器设计基础规定》
8 设计寿命
一般容器、换热器:10年;
分馏塔、反应器、高压换热器:20年;
球形容器:25年;
重要的反应容器(如厚壁加氢反应器、氨合成塔等):30年 。
化工生产装置检修安全知识一、生产装置检修的分类

化工装置报废年限

文章插图
石油化工装置和设备的检修分为计划检修和非计划检修 。按计划进行的检修称为计划检修 。根据计划检修内容、周期和要求不同 , 计划检修可分为小修、中修、大修 。目前 , 大多数石油化工生产装置都定为一年一次大修 。随着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 , 检修质量的提高和预测技术的发展 , 一部分石油化工生产装置则实现了两年进行一次大修 。
在生产过程中设备突然发生故障或事故 , 必须进行不停工或临时停工的检修称为计划外检修 。这种检修事先难以预料 , 无法安排检修计划 。因此 , 在目前的石油化工生产中 , 这种检修仍然是不可避免的 。
二、生产装置检修的特点
概括的讲 , 石油化工装置检修具有复杂、危险性大的特点 。其复杂性表现为由于检修项目多、检修内容复杂、施工作业量大、任务集中而检修时间又短 , 人员多 , 作业形式和作业人数经常变动 , 为了赶工期经常加班加点 , 且石油化工设备种类繁多 , 结构和性能各异 , 塔上塔下、容器内、外各工种上下立体交叉作业 , 检修中又受环境和气候条件的限制 , 所有这些都给装置检修增加了复杂性 , 容易发生人身伤害事故 。另一方面 , 石油化工生产的危险性决定了石油化工检修的危险性 。由于石油化工装置设备和管道中存在着易燃、易爆和有毒物质 , 装置检修又离不开动火、动土、进罐人塔作业 , 在客观上具备了发生火灾、爆炸和中毒等事故发生的因素 , 处理不当 , 就容易发生重大事故 。
实践证明 , 装置停工、检修及开工过程中是最容易发生事故的 , 据统计 , 在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系统发生的重大事故中 , 装置检修过程中发生的事故占事故总起数的42.63% 。例如:某炼油厂催化裂化装置停工检修过程中作业人员持工作票卸DN800m大油汽管线法兰后放入盲板进行找正 , 由于在翻盲-201前仅对分馏塔进行了粗吹扫 , 残存的可燃气进入大油气线与空气混合爆燃起火 , 作业人员在躲闪时 , 2人从6m高的平台上坠落 , 1人死亡 , 1人腰部受伤 , 其余5人被火烧伤 。
某厂铂重整装置检修 , 在清扫高压分离罐时 , 未经气体分析 , 一名工人便下到罐内 , 想看看是否还有瓦斯 , 因停工时罐内已用氮气进行置换 , 罐内还存有氮气 , 当即造成窒息晕倒 。事故发生后 , 在场人员由于缺乏防毒知识 , 先后有3人下去进行抢救又接连倒下 , 结果造成2人死亡 。
某厂常减压装置在检修中 , 工作已进入收尾阶段 。减压塔共有13个人孔 , 其中8~13层已在头一天封好 , 当天又有15人继续封人孔 。正当一、二、三层3个人孔刚封好时 , 一名电焊工在减压塔塔底抽出线上动火 , 塔内突然爆炸 , 一股气浪从四、五、六层人孔冲出、有2名工人被抛到20多米远的加热炉炉顶上死亡 , 另有7名工人受伤 , 炸坏14层塔盘 , 装置开工推迟10天 。造成这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 是因减压炉紧急放空线的一个阀门未加盲板 , 爆炸性气体由紧急放空池沿放空管线经过炉管后又窜入减压塔内遇明火所致 。
三、化工生产装置作业风险及安全措施
下面将介绍化工生产装置区内6种典型的检修作业所存在的风险以及相应安全措施 。
1、腐蚀性介质检修作业
作业风险
泄漏的腐蚀性液体、气体介质可能会对作业人员的'肢体、衣物、工具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坏 , 并对环境造成污染 。
2安全措施
(1)检修作业前 , 必须联系工艺人员把腐蚀性液体、气体介质排净、置焕、冲洗 , 分析合格 , 办理《作业许可证》 。
(2)作业人员应按要求穿戴劳保用品 , 熟知工作内容 , 特别是有关部门签署的意见 。
【化工装置报废年限】(3)低洼处检修 , 场地内不得有积聚的腐蚀性液体 , 以防作业时滑倒伤人 。
(4)腐蚀性液体的作业面应低于腿部 , 否则应联系相关人员搭设脚手架 , 以防残留液体淋伤身体、衣物、但不得以铁桶等临时支用 。
(5)作业时 , 根据具体情况戴橡胶手套、防护面罩 , 穿胶鞋等相应的特殊劳保用品 。
(6)拆卸时 , 可用清水冲洗连接面 , 以减少腐蚀性液体、气体介质的侵蚀作用 。
(7)接触到腐蚀性介质的肢体、衣物、工具等应及时清洗;若有不适 , 应及时治疗 。
(8)作业完成后 , 工完料净场地清 , 做好现场的清洁卫生工作 。
2、转动设备(含阀门、电动机)检修作业
1作业风险
转动设备检修时 , 误操作电、汽源产生误转动 , 会危及检修作业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设备(或备件)较大(重)时 , 安全措施不当 , 可发生机械伤害 。
2安全措施
(1)检修作业前 , 必须联系工艺人员将系统进行有效隔离 , 把动火检修设备、管道内的易燃易爆、有毒有害介质排净、冲洗、置焕 , 分析合理 , 办理《作业许可证》 。(2)在修理带电(汽)设备时 , 要同有关人员和班组联系 , 切断电(汽)源 , 并在开关箱上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的标示牌 。
(3)作业项目负责人应落实该项作业的各项安全措施和办理作业许可证及审批;对于危险性特大的作业 , 应与作业区域安全负责人一起进行安全评估 , 制定安全作业方案 。
(4)作业人员应按要求穿戴劳保用品;熟知工作内容 , 特别是有关部门签署的意见 , 在作业前和作业中均要认真执行 。
(5)拆卸的零、部件要分区摆放 , 善加保护 , 重要部位或部件要派专人值班看守 。
(6)在使用风动、电动、液压等工具作业时 , 要按《安全操作使用说明书》规范操作 , 安全施工 。
(7)设备(或备件)较大(重) , 需要多工种协同作业时 , 必须统一指挥 , 令行禁止 。
(8)加强油品类物质管理 , 所有废油应倒入回收桶内 。
(9)作业完成后 , 工完料净场地清 , 做好现场的清洁卫生工作 。
3、高处检修作业
1作业风险
作业位置高于正常工作位置 , 容易发生人和物的坠落 , 产生事故 。
2安全措施
(1)作业项目负责人安排办理《作业许可证》、《高处作业许可证》 , 按作业高度分级审批;作业所在的生产部门负责人签署部门意见 。
(2)作业项目负责人应检查、落实高处作业用的脚手架(梯子、吊篮)、安全带、绳等用具是否安全 , 安排作业现场监护人;工作需要时 , 应设置警戒线 。
(3)作业人员应按要求穿戴劳保用品 , 熟知工作内容 , 特别是有关部门签署的意见;使用安全带工作时 , 按照《安全带使用管理规定》执行;使用梯子工作时 , 按照《梯子安全管理规定》执行;使用脚手架工作时 , 按照《脚手架使用安全管理规定》执行;在吊篮或吊架内作业时 , 参照《起重设备安全管理规定》执行 。
(4)高处作业时不应上、下同时垂直作业 。特殊情况下必须同时垂直作业时 , 应经单位领导批准 , 并设置专用防护棚或采取其他隔离措施 。
(5)避免夜间进行高处作业 。必须夜间进行高处作业时 , 应经有关部门批准 , 作业负责人要进行风险评估 , 制定出安全措施 , 并保证充足的灯光照明 。
(6)遇有6级以上大风、雷电、暴雨、大雾等恶劣天气而影响视觉和听觉的条件下或对人身安全无保证时 , 不允许进行高处作业 。
(7)高处作业过程中 , 安全监护人要经常与高处作业人员联络 , 不得从事其他工作 , 更不准擅离职守;当生产系统发生异常情况时 , 立即通知高处作业人员停止作业 , 撤离现场;当作业条件或作业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 , 必须重新办理《高处作业许可证》 。
(8)作业完成后 , 工完料净场地清 , 做好现场的清洁卫生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