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车床都学习哪些知识?入门课程是什么?一、数控车床都学习的知识:
1、机床结构的介绍
控制轴X、Y、T、C及作用 , 液压冲头部分 , 工作台 , 各气动组件名称及作用
2、各伺服轴的传动原理
控制轴X、Y、T、C及作用 , 机床共有X、Y两个直线坐标轴 , 左右移动的为X轴 , 前后移动的为Y轴 , 通过夹钳的夹持使钢板前后左右移动到需要冲压的地方 。T轴为模具库 , 主要用于模具的储存和调用 , 当执行选刀程序时 , 将相应的模具转到冲头下 。模位数根据机床犁号的不同可分为20 , 24 , 32 , 40等 。C轴为可旋转工位的控制 , 通常配置两个工位 , 可以扩大模具的使用范刚 , 它可在0—3 59.999问自由旋转 , 可以加工比较复杂的图形 。
3、模具的拆装 , 保养及安装板材厚 , 材料硬 , 步冲加工都会使得模具寿命缩短 。把模具往模位里放之前 , 模位的周围要擦干净 , 清扫完后 , 往凸模上喷些油 , 然后插入模位里 , 凹模可川样放入工位里 。
4、上下模具同心度需要校正的判断标准
当安装了新的模具或者安装了已经研磨好的模具 , 首先确认模具的问隙和板材匹配 。如果加工工件时 , 才冲了几次就发现冲孔毛刺较人 , 取出模具观察 , 模具的磨损程度 , 可以从边缘判断 , 边缘部分变圆或下了霜…样发白 , 尤其是刃口的对角 。可以判断出同心度需要校正 。步骤如下:松开四只压紧螺钉将芯棒放入镶套内 , 芯座装入下模庶该工位转至打击头下 , 芯棒进入芯座内 , 转盘定位销入、紧同四只压紧螺钉 , 注意要加防松胶取出芯棒 , 芯座 , 转到换模位置可卸掉芯棒和芯座
5、上下转盘错误后的同步校正
如果因为撞料等原因而使上、下转盘工位错位 , 就必须进行同步调整 , 依据如下步骤:
A、松开下或上转盘的涨紧 。
B、手动方式下 , 将下转盘Tl转到打击头下 。
C、用手盘动上转盘Tl转到打击头下 。
D、销入、销出几次 。
E、微调上、下转盘 , 直到销入后转盘晃动最小 。
F、销入的情况下 , 紧固下或上转盘的涨紧即可 。
G、将T轴重新回一下参考点 。
6、模具入模量及封闭高度调节
模具的入模最根据模具冲孔后 , 废料是是否可以落下 , 正常入模最为1mm左右 。长导向模具封闭高度207MM短导向模具封闭高度140MM
7、油水分离放水方法 , 油雾器加油的方法 , 气动系统有油雾器提供润滑油 , 应经常检查油雾器的油位 , 油太少时 , 应及时补足 。气路上的储气罐每周应放水一次 。放水时应切断气源供应 , 用内径£10 , 长1米气管 , 一头与储气罐下面的弯嘴放水阀上相连并紧同 , 另一头引向积水桶 , 缓慢打开放水阀的手柄 , 直至把水放净 , 旋同防水阀的手柄 , 接通气源 , 恢复正常工作状态 。
8、调压阀 , 节流阀的调整方法 。
9、冲头到上模打击头的距离确认 。
10、转盘原点机械调整方法 , 上 , 下转盘是由数字式AC伺服电机驱动 , 电机通过挠性联轴器联到齿轮减迷箱的输入端 , 减速箱的输出经链条和齿轮传动上 , 下转盘 。调整好的链条应有6-13毫米的下垂度 。
11、模具的刃磨
模具应尽早重复研磨 , 这样会寿命会延长 。模具的磨损程度 , 可以从边缘判断 , 边缘部分变圆或下了霜一样发白 , 这时请研磨 , 该研磨时候不研磨 , 模具会急刷磨损 。凸凹模如果在适当的时候研磨 , 使用寿命可延长3倍 。从新模具到需要研磨 , 其间的冲压次数根据板材厚度而不同 。厚板的冲孔 , 凸模的磨损很厉害 , 必须比凹模多研磨 , 研磨后凸H模的边缘应呈直角 , 边缘部是冲压材料时承受冲击和压力的部分 。
12、转盘:链条的涨紧和同步的调整 , 同步带是准确传动的保证 , 一般我们要求要涨紧 , 如果发现松驰只须将张紧轮张紧 , 要求上、下张紧力一致 。链条是工位准确到位的保证 , 它只是一个粗略定位 , 所以我们要求链条要有一定的松驰 , 不能张得太紧 , 也不能张得太松 。太紧有可能定位销插不入 , 太松转盘晃动就会加大 。
13、床身各气动元件名称及作用
气动夹钳.用于夹持工件 。转盘定位气缸.用于定位上 , 下转盘 , 使得上 , 下转盘同步气动原点气缸.用于丁件定位的基准旋转定位气缸一用于旋转工位 , 实现360度旋转再定位气缸一工件再超出1次加工范围 , 需要2次定位的时候使用 。
14、模具问隙与加T板材厚度的关系 , 下模的问隙是根据加工的板厚确定的 , 如加工2MM板的下模不可加工3MM的板也不可加工1MM的板 , 否则会加剧磨损甚至打碎模具 。模具的间隙是冲孔加工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 如果间隙不合适 , 会使得模具寿命短 , 或出现毛刺 , 使得切口形状不规则 , 脱模力增大等 。
二、数控需要学习的入门课程有:
《机械识图》、《机械基础》、《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机床夹具》 。《数控加工工艺学》、《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 。
数控机床编程步骤数控机床编程步骤

文章插图
数控机床程序编制又称数控编程 , 是指编程者根据零件图样和工艺文件的要求 。以下是我精心准备的数控机床编程步骤 , 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哦!
1.分析零件图样和工艺要求
分析零件图样和工艺要求的目的 , 是为了确定加工方法、制定加工计划 , 以及确认与生产组织有关的问题 , 此步骤的内容包括:
1)确定该零件应安排在哪类或哪台机床上进行加工 。
2)采用何种装夹具或何种装卡位方法 。
3)确定采用何种刀具或采用多少把刀进行加工 。
4)确定加工路线 , 即选择对刀点、程序起点(又称加工起点 , 加工起点常与对刀点重合)、走刀路线、程序终点(程序终点常与程序起点重合) 。
5)确定切削深度和宽度、进给速度、主轴转速等切削参数 。
6)确定加工过程中是否需要提供冷却液、是否需要换刀、何时换刀等 。
2.数值计算
根据零件图样几何尺寸 , 计算零件轮廓数据 , 或根据零件图样和走刀路线 , 计算刀具中心(或刀尖)运行轨迹数据 。数值计算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编程所需要的所有相关位置坐标数据 。
3.编写加工程序单
在完成上述两个步骤之后 , 即可根据已确定的加工方案(或计划)及数值计算获得的数据 , 按照数控系统要求的程序格式和代码格式编写加工程序等 。编程者除应了解所用数控机床及系统的功能、熟悉程序指令外 , 还应具备与机械加工有关的工艺知识 , 才能编制出正确、实用的'加工程序 。
4.制作控制介质 , 输入程序信息
程序单完成后 , 编程者或机床操作者可以通过CNC机床的操作面板 , 在EDIT方式下直接将程序信息键入CNC系统程序存储器中;也可以根据CNC系统输入、输出装置的不同 , 先将程序单的程序制作成或转移至某种控制介质上 。控制介质大多采用穿孔带 , 也可以是磁带、磁盘等信息载体 , 利用穿孔带阅读机或磁带机、磁盘驱动器等输入(输出)装置 , 可将控制介质上的程序信息输入到CNC系统程序存储器中 。
5.程序检验
编制好的程序 , 在正式用于生产加工前 , 必须进行程序运行检查 。在某些情况下 , 还需做零件试加工检查 。根据检查结果 , 对程序进行修改和调整 , 检查修改再检查再修改……这往往要经过多次反复 , 直到获得完全满足加工要求的程序为止 。
上述编程步骤中的各项工作 , 主要由人工完成 , 这样的编程方式称为“手式编程” 。在各机械制造行业中 , 均有大量仅由直线、圆弧等几何元素构成的形状并不复杂的零件需要加工 。这些零件的数值计算较为简单 , 程序段数不多 , 程序检验也容易实现 , 因而可采用手工编程方式完成编程工作 。由于手工编程不需要特别配置专门的编程设备 , 不同文化程度的人均可掌握和运用 , 因此在国内外 , 手工编程仍然是一种运用十分普遍的编程方法 。
6.自动编程
在航空、船舶、兵器、汽车、模具等制造业中 , 经常会有一些具有复杂形面的零件需要加工 , 有的零件形状虽不复杂 , 但加工程序很长 。这些零件的数值计算、程序编写、程序校验相当复杂繁琐 , 工作量很大 , 采用手工编程是难以完成的 。此时 , 应采用装有编程系统软件的计算机或专用编程机珲完成这些零件的编程工作 。数控机床的程序编制由计算机完成的过程 , 称为自动编程 。
在进行自动编程时 , 程序员所要做的工作是根据图样和工艺要求 , 使用规定的编程语言 , 编写零件加工源程序 , 并将其输入编程机 , 编程机自动对输入的信息进行处理 , 即可以自动计算刀具中心运动轨迹、自动编辑零件加工程序并自动制作穿孔带等 。由于编程机多带有显示器 , 可自动绘出零件图形和刀具运动轨迹 , 程序员可检查程序是否正确 , 必要时可及时修改 。采用自动编程方式可极大地减少编程者的工作量 , 大大提高编程效率 , 而且可以解决用手工编程无法解决的复杂零件的编程难题 。
;
数控车床新手入门教程直接看《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这本书 ,
或者在网上搜索相关的资料 , 百度文库就可以找到很多 , 以下是相关知识点 。
数控的定义
数控原理
数控机床的分类、数控机床的结构
数控程序的结构
数控车床常用指令
如果是零基础 , 还要学很多机械加工方面的知识 , 比如机械制图、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金属切削原理、机械基础、机床夹具等 。
快速入门数控加工中心编程的方法快速入门数控加工中心编程的方法
数控加工中心的综合加工能力较强 , 工件一次装夹后能完成较多的加工内容 , 加工精度较高 , 就中等加工难度的批量工件 , 其效率是普通设备的5~10倍 , 特别是它能完成许多普通设备不能完成的加工 , 对形状较复杂 , 精度要求高的单件加工或中小批量多品种生产更为适用 。下面是我整理的快速入门数控加工中心编程的方法介绍 , 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一、编程入门
概念一、指令分组:将功能类似的指令分成一组 , 同一组的G代码不能同时出现在同一行程序段里 。
概念二、程序段程序段是程序的基本组成部分 , 程序段由不同的指令组合而成 。以下是我们学校在授课过程中必须要讲的指令 , 了解编程的基本方法后 , 掌握这些指令你就能进行编程了 。
概念三、常用指令类型指令的格式为英文字母+数字构成 。
如G54 G_ X_Y_Z_ F_ S_ T_ M_
G_ G代码
X_Y_Z_ 机床的直线轴
F_ 进给速度
S_ 主转转速
T_ 刀具指令
M_ 辅助功能
最常用的M代码
M3 主转正转
M4 主转反转
M5主转停转
如:M3 S600 主轴正转 , 转速600 r/min
M06 换刀指令
如T1 M06 就是换一号刀
以下重点讲G代码01组G代码用于控制刀具的运动 。
G00 快速点定位G00 X_Y_Z_ ;
刀具以快速度移动至以绝对值指令(G90)或增量值指令(G91)所指定的工件坐标系中的位置 , 移动速度由机床参数所指定。
G01 直线插补G01 X_Y_Z_ F_
G02 顺时针圆弧插补指令格式:G02 X_ Y_ Z_ R_ F_ / G03 X_ Y_ Z_ I_ J_ K_ F
G03 逆时针圆弧插补指令格式:G03 X_ Y_ Z_ R_ F_ / G03 X_ Y_ Z_ I_ J_ K_ F_
X_ Y_ Z_ 圆弧的终点坐标
R_ 圆弧的半径
I_ 圆弧的终点相对于刀具所在位置
X向的位置
J_ 圆弧的终点相对于刀具所在位置
Y向的位置
K_ 圆弧的终点相对于刀具所在位置
Z向的位置
F_ 进行速度
F的定义方式有两种:G94每分钟进给(刀具每分钟移动速度mm/min)/ G95 每转进给(主轴每旋转一转刀具移动的距离mm/r)
G代码刀具的长度补偿G43 长度补偿指令
如G43H01 在换刀点刀尖到工件Z向零点的距离为“H01” , 什么是“H01”?
H01就是偏置值 , 也就是我将刀尖到工件Z向零面的距离写在偏置表里的H01处 。
G54 号工件坐标系 , 我们将工件零点的位置 , 写到坐标系列表中 。
G54只是列表中最常用的位置 。其他的还有G55 G56 G57 G58 G59 等等 , 他们的意义和G54相同 。
打孔、镗孔、铰孔时用的G代码 。
G81 格式为 G81 X_ Y_ Z_ R_ F_;
X_Y_ 孔位坐标(也就是孔的位置)
Z_ 孔的深度
R_ 安全高底 , 也就是高具移动到什么位置时开始进给运动?
F_ 进给速度 。
G80 固定循环结束
代码还有很多 , G81 G83 G84 G85 G86 G87 G73 G74 G76等等 。每个一指令的动作都不太一样 , 但掌握一个了 , 其它的看一下说明也就明白了 。就是G84 和G76 稍有点复杂 , 有明白的地方可以提问 , 有时间帮你们在线答疑 。
二、坐标系建立基础概念
1.刀位点
刀位点是刀具上的一个基准点 , 刀位点相对运动的轨迹即加工路线 , 也称编程轨迹 。
2.对刀和对刀点
对刀是指操作员在启动数控程序之前 , 通过一定的测量手段 , 使刀位点与对刀点重合 。可以用对刀仪对刀 , 其操作比较简单 , 测量数据也比较准确 。还可以在数控机床上定位好夹具和安装好零件之后 , 使用量块、塞尺、千分表等 , 利用数控机床上的坐标对刀 。对于操作者来说 , 确定对刀点将是非常重要的 , 会直接影响零件的加工精度和程序控制的准确性 。在批生产过程中 , 更要考虑到对刀点的重复精度 , 操作者有必要加深对数控设备的了解 , 掌握更多的对刀技巧 。
(1)对刀点的选择原则
在机床上容易找正 , 在加工中便于检查 , 编程时便于计算 , 而且对刀误差小 。对刀点可以选择零件上的某个点(如零件的定位孔中心) , 也可以选择零件外的某一点(如夹具或机床上的某一点) , 但必须与零件的定位基准有一定的坐标关系 。提高对刀的准确性和精度 , 即便零件要求精度不高或者程序要求不严格 , 所选对刀部位的加工精度也应高于其他位置的加工精度 。择接触面大、容易监测、加工过程稳定的部位作为对刀点 。对刀点尽可能与设计基准或工艺基准统一 , 避免由于尺寸换算导致对刀精度甚至加工精度降低 , 增加数控程序或零件数控加工的难度 。为了提高零件的加工精度 , 对刀点应尽量选在零件的设计基准或工艺基准上 。例如以孔定位的零件 , 以孔的中心作为对刀点较为适宜 。对刀点的精度既取决于数控设备的精度 , 也取决于零件加工的要求 , 人工检查对刀精度以提高零件数控加工的质量 。尤其在批生产中要考虑到对刀点的重复精度 , 该精度可用对刀点相对机床原点的坐标值来进行校核 。
(2)对刀点的选择方法
对于数控车床或车铣加工中心类数控设备 , 由于中心位置(X0 , Y0 , A0)已有数控设备确定 , 确定轴向位置即可确定整个加工坐标系 。因此 , 只需要确定轴向(Z0或相对位置)的某个端面作为对刀点即可 。对于三坐标数控铣床或三坐标加工中心 , 相对数控车床或车铣加工中心复杂很多 , 根据数控程序的要求 , 不仅需要确定坐标系的原点位置(X0 , Y0 , Z0) , 而且要同加工坐标系G54、G55、G56、G57等的确定有关 , 有时也取决于操作者的习惯 。对刀点可以设在被加工零件上 , 也可以设在夹具上 , 但是必须与零件的定位基准有一定的坐标关系 , Z方向可以简单的通过确定一个容易检测的平面确定 , 而X、Y方向确定需要根据具体零件选择与定位基准有关的平面、圆 。对于四轴或五轴数控设备 , 增加了第4、第5个旋转轴 , 同三坐标数控设备选择对刀点类似 , 由于设备更加复杂 , 同时数控系统智能化 , 提供了更多的对刀方法 , 需要根据具体数控设备和具体加工零件确定 。对刀点相对机床坐标系的坐标关系可以简单地设定为互相关联 , 如对刀点的坐标为(X0 , Y0 , Z0) , 同加工坐标系的关系可以定义为(X0+Xr , Y0+Yr , Z0+Zr) , 加工坐标系G54、G55、G56、G57等 , 只要通过控制面板或其他方式输入即可 。这种方法非常灵活 , 技巧性很强 , 为后续数控加工带来很大方便 。
3.零点漂移现象
零点漂移现象是受数控设备周围环境影响因素引起的 , 在同样的切削条件下 , 对同一台设备来说、使用相同一个夹具、数控程序、刀具 , 加工相同的零件 , 发生的一种加工尺寸不一致或精度降低的现象 。零点漂移现象主要表现在数控加工过程的'一种精度降低现象或者可以理解为数控加工时的精度不一致现象 。零点漂移现象在数控加工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 , 对于数控设备是普遍存在的 , 一般受数控设备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 , 严重时会影响数控设备的正常工作 。影响零点漂移的原因很多 , 主要有温度、冷却液、刀具磨损、主轴转速和进给速度变化大等 。
4.刀具补偿
经过一定时间的数控加工后 , 刀具的磨损是不可避免的 , 其主要表现在刀具长度和刀具半径的变化上 , 因此 , 刀具磨损补偿也主要是指刀具长度补偿和刀具半径补偿 。
5.刀具半径补偿
在零件轮廓加工中 , 由于刀具总有一定的半径如铣刀半径 , 刀具中心的运动轨迹并不等于所需加工零件的实际轨迹 , 而是需要偏置一个刀具半径值 , 这种偏移习惯上成为刀具半径补偿 。因此 , 进行零件轮廓数控加工时必须考虑刀具的半径值 。需要指出的是 , UG/CAM数控程序是以理想的加工状态和准确的刀具半径进行编程的 , 刀具运动轨迹为刀心运动轨迹 , 没有考虑数控设备的状态和刀具的磨损程度对零件数控加工的影响 。因此 , 无论对于轮廓编程 , 还是刀心编程 , UG/CAM数控程序的实现必须考虑刀具半径磨损带来的影响 , 合理使用刀具半径补偿 。
6.刀具长度补偿
在数控铣、镗床上 , 当刀具磨损或更换刀具时 , 使刀具刀尖位置不在原始加工的编程位置时 , 必须通过延长或缩短刀具长度方向一个偏置值的方法来补偿其尺寸的变化 , 以保证加工深度或加工表面位置仍然达到原设计要求尺寸 。
7.机床坐标系
数控机床的坐标轴命名规定为机床的直线运动采用笛卡儿坐标系 , 其坐标命名为X、Y、Z , 通称为基本坐标系 。以X、Y、Z坐标轴或以与X、Y、Z坐标轴平行的坐标轴线为中心旋转的运动 , 分别称为A轴、B轴、C轴 , A、B、C的正方向按右手螺旋定律确定 。Z轴:通常把传递切削力的主轴规定为Z坐标轴 。对于刀具旋转的机床 , 如镗床、铣床、钻床等 , 刀具旋转的轴称为Z轴 。X轴:X轴通常平行与工件装夹面并与Z轴垂直 。对于刀具旋转的机床 , 例如卧式铣床、卧式镗床 , 从刀具主轴向工件方向看 , 右手方向为X轴的正方向 , 当Z轴为垂直时 , 对于单立柱机床如立式铣床 , 则沿刀具主轴向立方向看 , 右手方向为X轴的正方向 。Y轴:Y轴垂直于X轴和Z轴 , 其方向可根据已确定的X轴和Z轴 , 按右手直角笛卡儿坐标系确定 。
旋转轴的定义也按照右手定则 , 绕X轴旋转为A轴 , 绕Y轴旋转为B轴 , 绕Z轴旋转为C轴 。数控机床的坐标轴如下图所示 。
机床原点就是机床坐标系的坐标原点 。机床上有一些固定的基准线 , 如主轴中心线;也有一些固定的基准面 , 如工作台面、主轴端面、工作台侧面等 。当机床的坐标轴手动返回各自的原点以后 , 用各坐标轴部件上的基准线和基准面之间的距离便可确定机床原点的位置 , 该点在数控机床的使用说明书上均有说明 。
8.零件加工坐标系和坐标原点
工件坐标系又称编程坐标系 , 是由编程员在编制零件加工程序时 , 以工件上某一固定点为原点建立的坐标系 。零件坐标系的原点称为零件零点(零件原点或程序零点) , 而编程时的刀具轨迹坐标是按零件轮廓在零件坐标系的坐标确定的 。加工坐标系的原点在机床坐标系中称为调整点 。在加工时 , 零件随夹具安装在机床上 , 零件的装夹位置相对于机床是固定的 , 所以零件坐标系在机床坐标系中的位置也就确定了 。这时测量的零件原点与机床原点之间的距离称作零件零点偏置 , 该偏置需要预先存储到数控系统中 。在加工时 , 零件原点偏置便能自动加到零件坐标系上 , 使数控系统可按机床坐标系确定加工时的绝对坐标值 。因此 , 编程员可以不考虑零件在机床上的实际安装位置和安装精度 , 而利用数控系统的偏置功能 , 通过零件原点偏置值 , 补偿零件在机床上的位置误差 , 现在的数控机床都有这种功能 , 使用起来很方便 。零件坐标系的位置以机床坐标系为参考点 , 在一个数控机床上可以设定多个零件坐标系 , 分别存储在G54/G59等中 , 零件零点一般设在零件的设计基准、工艺基准处 , 便于计算尺寸 。一般数控设备可以预先设定多个工作坐标系(G54~G59) , 这些坐标系存储在机床存储器内 , 工作坐标系都是以机床原点为参考点 , 分别以各自与机床原点的偏移量表示 , 需要提前输入机床数控系统 , 或者说是在加工前设定好的坐标系 。加工坐标系(MCS)是零件加工的所有刀具轨迹输出点的定位基准 。加工坐标系用OM-XM-YM-ZM表示 。有了加工坐标系 , 在编程时 , 无需考虑工件在机床上的安装位置 , 只要根据工件的特点及尺寸来编程即可 。加工坐标系的原点即为工件加工零点 。工件加工零点的位置是任意的 , 是由编程人员在编制数控加工程序时根据零件的特点选定 。工件零点可以设置在加工工件上 , 也可以设置在夹具上或机床上 。为了提高零件的加工精度 , 工件零点尽量选在精度较高的加工表面上;为方便数据处理和简化程序编制 , 工件零点应尽量设置在零件的设计基准或工艺基准上 , 对于对称零件 , 最好将工件零点设在对称中心上 , 容易找准 , 检查也方便 。
9.装夹原点
【车床数控编程入门自学】装夹原点常见于带回转(或摆动)工作台的数控机床和加工中心 , 比如回转中心 , 与机床参考点的偏移量可通过测量存入数控系统的原点偏置寄存器中 , 供数控系统原点偏移计算用 。
;
怎么才能学会数控车床编程哇..这问题好复杂...
会编程也有很多种 , 因为每个编程员他的编程思路都不一样的 。就是加工工艺、步骤不一样 。其次是要根据厂里面的设备多少、种类决定的 。
至于怎么样学编程 , 首先是要学基本指令例如:G指令、G01
G0
M03这些是最基础的 。死记硬背也没关系 , 因为例如:G00
是快速移动 , 你只要背下来一看机床运行的状态就立刻明白 。学习还要是去记忆的 。
接下来就循环指令:G71
、G72这些 。你可以到图书馆里面借书或者书店里买本书看看也可以 。各种书也看一下 , 编程要很多方面的 , 例如刀具的知识、机床的性能、刚才说的加工工艺、识图、极限公差等 。谢谢回纳 , 如果还有不懂 , 可以追问 。如果你觉得我回答得好 , 也可以加分....嘻嘻....我要用这些分提问...谢谢...
- 怎么做好吃的波士顿龙虾 波士顿龙虾的做法 波士顿龙虾怎么做好吃又简单
- 手工元宵常温放多久 手工元宵需要放冰箱吗
- 雪莲果和红薯有什么区别 雪莲果和红薯什么不同
- 烧金桶是干什么用的
- 公司都有年中大盘点什么意思
- tbc鸟德用什么饰品
- 长青春痘不能吃什么
- 治疗便秘最快的方法
- 纳豆黄豆一样的吗 纳豆就是黄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