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论据的例子

求30个事实论据如下:

事实论据的例子

文章插图
1.刘邦约法三章──可以论证严于纪律、立信安民方可成大业等 。
2.肖何追韩信──可以论证珍异人才、敢于重用无名之辈等 。
3.荆轲刺秦王──可以论证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冒险犯难报知己等 。
4.杨时立雪程门──可以论证求师的谦逊真诚、执着恳切的精神等 。
5.梁红玉抗金兵──可以论证女性的爱国精神、顽强斗志等 。
6.文天祥的正气歌──可以论证爱国、成仁取义、视死如归的无畏精神等 。
7.黄道婆改进纺织术──可以论证传播技术、致富乡里的无私奉献等 。
8.王冕学画──可以论证勤奋苦学、坚持不辍、终获成功等 。
9.郑和下西洋──可以论证大胆创举、开拓海外交流、发展贸易等 。
10.海瑞冒死上疏──可以论证刚正不阿、敢于直言、秉公执法等 。
11.李时珍跋山涉水写本草──可以论证忠于事业、不畏艰难等 。
12.孟子母择邻而居──可以论证正确引导子女、重视环境对人的影响等 。
13.庄子谈庖丁解牛──可以论证得其要道、掌握规律、迎刃解难等 。
14.叶公好龙──可以论证言行脱节、崇尚自取其咎等 。
15.项羽、刘邦鸿门宴──可以论证滥施宽容、坐失良机、酿成后祸等 。
16.苏秦悬梁刺股──可以论证立志自强、勤奋刻苦、持之以恒等 。
17.太平天国内讧──可以论证团结兴邦、分裂误国、同心同德方可成事等 。
18.严复撰《天演论》──可以论证优胜劣汰、思想启蒙的历史作用等 。
19.廉颇与蔺相如──可以论证大智大勇、改过从善、团结保国等 。
20.赵括纸上谈兵──可以论证脱离实际、空谈误国、用人要看真本事等 。
21.毛遂自荐──可以论证敢于挺身而出、肯定自我、为国排忧等 。
22.商鞅变法──可以论证改革求新、富国强兵、动机与效果背反等 。
23.邹忌讽齐王纳谏──可以论证进谏纳谏、广开言路、勇于接受批评等 。
24.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可以论证突破传统、努力学习引进等 。
25.袁崇焕的含冤而死──可以论证主观武断、偏听偏信、毁灭人才的严重后果 。
26.东林党人关心国事──可以论证知识分子忧国忧民、谏言议政等 。
27.徐霞客游历天下──可以论证执着、勤勉、不惧艰难险阻的实践精神等 。
28.张良与圯上老人──可以论证尊重老者、经受考验、终获厚待等 。
29.董仲舒三年不窥园──可以论证专心致志、发愤读书等 。
30.司马迁撰《史记》──可论证为了事业牺牲一切、孜孜不倦、奋斗不已等 。
在众多的事实论据材料中,除了一部分寓言故事表意比较单一外,多数材料都具有表意的多向性,这虽给我们选择论据提供了广泛性、灵活性,但如利用不好,常常弄得论据和论点不相吻合,甚至背离脱节,使观点和材料相差甚远 。

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是采用叙述定向法,在叙述材料时,根据所论证论点的需要,有所侧重,有意识地突出强调所述事实论据与论点一致的地方,尽量将材料往观点上靠 。
在运用此法时要注意两点:一是要准确地把握材料与论点意义上的一致性,二是要多用些揭示性词语给以标明,这样,材料和观点的统一性就更明确了 。孙膑的故事同学们都比较熟悉,但如果论证角度不同,叙述材料时就应该有所侧重 。
奉献的事实论据有哪些?奉献的事实论据有如下这些
1、最美司机
事发时公交车监控照片2013年5月29日早7点10分,吴斌驾驶着浙A19115大客车从杭州出发,开往无锡,10点10分顺利抵达 。休息了1个小时后,11点10分,他从无锡站再次出发,准备返回杭州 。他工作九年没有出过任何事故 。可这次,他没能平安返回 。杭州最美司机杭州最美司机11时40分左右,车辆行驶至锡宜高速公路宜兴方向阳山路段时(江苏境内),突然一铁块(后确认为制动毂残片)从空中飞落击碎车辆前挡风玻璃再砸向吴斌的腹部和肝脏破裂及肋骨多处骨折,肺、肠挫伤 。
2、扔鞋
印度圣雄甘地坐火车时,火车即将开动,他的一只鞋子掉在外面,这时他扔下了另一只,让穷人可以捡到一双 。道理论据:一毫之恶,劝君莫做,一毫之善,与人方便 。饶人是福,欺人是祸 。
3、最美教师
谭千秋,一位从教26年,成绩卓越的教师,拥有诸多荣誉,但这一切都断送在5·12的地震中 。他用区区之身保护住了四条年幼的生命,用自己的牺牲换来四个家庭的幸福 。如果当时他没有挡住掉落下来的天花板,那么含泪的将是五个残破的家庭 。但因为有了他,为这场绝世灾难增添了一回感动 。
乐业事实论据的例子有哪些?例子如下:
牛顿是英国伟大的科学家,他的科学理论在科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深远影响,他学习、工作、或思考问题时,注意力特别集中 。常常由于专心思考问题而忘了周围的一切 。
专心致志地学习和工作,使牛顿在物理学、天体力学、数学等领域获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 。他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创立了微积分,使科学进入了牛顿时代 。
简介:
【事实论据的例子】乐,汉语一级字,读作lào或liáo、lè、luò、yào、yuè,最早见于甲骨文,其本义是一种弦乐器,引申指愉悦、使……愉悦等 。《说文解字》认为是“五声八音总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