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年龄段的名称

各个年龄段怎么称呼自古以来,我国对婴、幼、少、青、壮、中、老各个年龄的称谓,真可说是名目繁多,雅致有趣 。
不满周岁——襁褓
2~3岁——孩提
女孩7岁——髫年
男孩8岁——龆年
幼年泛称——总角
10岁以下——黄口
13~15岁——舞勺之年
15~20岁——舞象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20岁(男)——弱冠
13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及笄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
至出嫁——梅之年
至30岁(女)——半老徐娘
30岁(男)——而立之年
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岁——杖朝之年
80~90岁——耄耋之年
90岁鲐背之年
100岁——期颐
12
回答者:
沉在水裏
古代各个年龄段的叫法是什么?古代各个年龄段的叫法是:

各年龄段的名称

文章插图
赤子:指初生的婴儿,原来婴儿刚生下来的时候是赤色的,故称“赤子” 。
襁褓:泛指1岁以下幼童,现在以此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 。襁襙指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 。
孩提: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指2—3岁的儿童 。
始龀:男孩8岁,女孩7岁 。根据生理状况,男孩8岁、女孩7岁换牙,脱去乳齿,长出恒牙,这时叫“龀”,“龆年”或“髫年” 。
总角: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 。
豆蔻:指女子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 。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女时代为“豆蔻年华” 。
舞勺之年:少年13至15岁 。
及笄(jí jī):指女子15岁 。
加冠:指男子20岁 。古时男子20岁行加冠礼,表示已成年 。
【各年龄段的名称】弱冠:古人20岁行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冠” 。
人生各个年龄段,如何称呼?人生各个年龄段,用古语称呼:
一、年龄段为童年:
不满周岁——襁褓;2~3岁——孩提;7岁(女)——髫年;8岁(男)——龆年;幼年泛称——总角;童年——垂髫;10岁以下——黄口;12岁(女)——金钗之年;13岁(女)——豆蔻年华;13~15岁——舞勺之年;青少年——束发 。
二、年龄段为少年:
15岁(女)——及笄之年;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破瓜之年;15~20岁——舞象之年;20岁(男)——弱冠;20岁(女)——桃李年华;24岁(女)花信年华;至出嫁—— 梅之年 。
三、年龄段为中年:
30岁(男)——而立之年;40岁(男)——不惑之年;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
四、年龄段为老年: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下寿;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80岁——杖朝之年、杖家之年、中寿;80~90岁——耄耋之年;90岁——鲐背之年 。
老年——皓首,又称“白首”,还有把六十岁以上的人统称为“耆老”;八十岁以上的人称为“大耋”;亦有泛称老人为“龙钟”、“潦倒之年”的 。
五、百岁以上:
100岁——期颐、上寿;120岁——花甲重开;140岁——古稀双庆 。
扩展资料
中国在习惯上常用的年龄计算方法,按出生后所经历的日历年头计算,即生下来就算1岁,以后每过一次新年便增加1岁 。一般按农历新年算,也有按公历算的 。例如,12月末出生的婴儿,出生后就算1岁,过了公历1月1日或当地农历新年又算1岁 。这样,婴儿出生才几天,已算虚岁2岁了 。这种计算方法较为实用 。
周岁年龄又称实足年龄,指从出生到计算时为止,共经历的周年数或生日数 。例如,1990年7月1日零时进行人口普查登记,一个1989年12月15日出生的婴儿,按虚岁计算是2岁,实际刚刚6个多月,还未过一次生日,按周岁计算应为不满1周岁,即0岁 。周岁年龄比虚岁年龄常常小1~2岁,它是人口统计中常用的年龄计算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