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台之瓜何堪再摘

黄瓜之台何堪再摘是什么意思 黄瓜之台何堪再摘出处1、“黄台之瓜,何堪再摘”意思是说如果毫无节制地将瓜全都摘掉了,最后只剩下瓜蔓,怎么会有瓜可收呢?历史典故是“黄台之瓜,何堪再摘”,说的是因争夺皇权而骨肉相残的事,出自李贤的《黄台瓜辞》 。

2、原诗:

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 。

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 。

三摘犹自可,摘绝抱蔓归 。

3、白话文释义:

黄台下种着瓜,瓜成熟的季节,瓜蔓上几长了很多瓜 。

摘去一个瓜可使其他瓜生长得更好 。再摘一个瓜就看着少了 。

要是摘了三个,可能还会有瓜,但是把所有的瓜都摘掉,只剩下瓜蔓了 。
黄台之瓜不堪三摘 什么意思黄台之瓜
黄台之瓜 ( huáng tái zhī guā )

解 释 黄台:指《黄台瓜辞》,为唐李贤所作,希望以此感悟高宗及武则天不能再废太子 。比喻不堪再摘 。

出 处 《新唐书·承天皇帝倓传》:“贤终日忧惕,每侍上,不敢有言,乃作乐章,使工歌之 。其言曰:‘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 。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三摘犹云可,四摘抱蔓归 。’”
黄台之瓜,何堪再摘是什么意思这话是古代说给最高统治者的话, 意思是统治阶级涸泽而渔 ,赶尽杀绝,导致社会生产力衰退,陷入马尔萨斯陷阱的意思, 能说出这句话的人,读的书不是一般的多,能站在生物种群平衡高度,俯瞰人类社会芸芸众生,智慧境界不一般 ,这话是为劳苦大众说的,能说这话的人算是菩萨心肠,用心良苦吧 。可惜统治阶层不一定理解 。(现代社会的统治阶层主要就是官商阶层,一个用权力主导社会,一个用财力主导社会 。)
黄台之瓜, 何堪再摘的解释黄台之瓜, 何堪再摘的解释黄台指《黄台瓜辞》,“黄台之瓜,何堪再摘”来自于唐章怀太子李贤的名作《黄台瓜辞》 。希望 以此感悟高宗及武则天不能再废太子 。比喻 不堪 再摘 。李贤是武则天的二 儿子 ,曾在兄长李忠、李宏相继被废后担任太子,但被武后废为庶人,最终被逼 *。该诗以瓜与采瓜人比喻子与亲,以摘瓜喻骨肉相残, 感叹 母子 亲情在 权力 斗争 下的变质,用黄台之瓜比喻唐代宗室不堪一再损伤 。出处 : 《新唐书·承 * 帝倓传》:“贤终日忧惕,每侍上, 不敢 有言,乃 作乐 章,使工歌之 。其言曰:‘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 。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三摘犹云可,四摘抱蔓归 。’” 故事: 唐高宗时期,朝政由皇后武则天代为处理,武后的野心很大,手段十分 残忍。她废太子李忠立李弘做太子,后把太子弘毒死,立李贤为太子 。他日夜忧思作《黄台瓜辞》:“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 。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三摘犹自可,摘绝抱蔓归 。”

黄台之瓜何堪再摘

文章插图
词语分解
【黄台之瓜何堪再摘】黄台的解释.丘名 。清 钱谦益 《戏咏 雪月 故事短歌·穆天子》:“ 黄台 高丘夜飞雪,白云西没 瑶池碣 。”. 唐 李贤 所作的《黄台瓜辞》中的台名 。明 高濂 《玉簪记·投庵》:“黄台休怨抱无瓜,潇洒 。
黄台之瓜何堪再摘 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 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前言

忽然间,一个老人的“黄台之瓜何堪再摘”成了网络热词,一首并不为常人所知的小诗一夜间传遍了大江南北 。

这八个字的典故来自于唐朝武则天和他的儿子李贤,后面有一段令人感慨唏嘘的故事 。

一、《黄台瓜辞》简析

这首诗本身很简单也很好理解,但是其背后的故事就有些复杂了 。在说故事之前,先看看这首诗的真面目:

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 。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三摘尚自可,摘绝抱蔓归 。

六句一首的诗比较少见,这是一首很像乐府的古风 。也被北宋的郭茂倩收录入了《乐府诗集》 。

黄台下面种着瓜,在瓜熟以后,可以看到瓜蔓上长了很多瓜 。瓜太多,摘一次可使其他的瓜生长得更好,但是再多摘一次瓜就有点稀少了 。要是继续去摘,也许还能剩下几个,但是把所有的瓜都摘完,那么就只剩下瓜蔓了 。

二、《黄台瓜辞》背后的故事

《黄台瓜辞》的作者据说是唐章怀太子李贤(655年-684年- ),他是唐高宗李治第六个儿子,是武则天的次子,也是唐高宗朝所立的第3位太子 。

李贤在龙朔元年(661年)改封沛王,沛王李贤?这个名字好熟哟!没错,这就是王勃为其写《檄英王鸡文》的沛王 。

666年,王勃应幽素科试及第,16岁授朝散郎 。王勃经主考官介绍,担任沛王府修撰,并赢得了李贤的欢心 。当时的李贤也仅仅11岁,还是个小孩子,沛王李贤与英王李哲斗鸡,王勃就写了一篇《檄英王鸡文》讨伐英王的鸡。唐高宗知道此事以后大怒,将王勃逐出了长安 。

经过唐高宗这位严厉家长的教导,李贤逐渐成长起来,成为一个博览群书的年轻学者 。李贤二十出头带领当朝学者注释《后汉书》,其亲笔点评更被称为"章怀注"而名传青史 。但是残酷的宫廷斗争毁了这位少见的学者太子 。

上元二年(675年),皇太子李弘猝死,20岁的李贤继立 。但是他却被亲生母亲武则天视为眼中钉 。调露二年(680年),武后派人揭发太子谋反,李贤被废为庶人幽禁于长安 。4年以后高宗驾崩,唐中宗李显继位仅一个多月就被武后废黜,改立睿宗李旦,武则天开始把持朝政 。迁到巴州幽禁的李贤被武则天派人逼令自杀,年仅二十九岁 。

《黄瓜台辞》就是李贤生前写给母亲武则天的一首乞求活命的诗 。

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三摘尚自可,摘绝抱蔓归 。

诗中摘瓜比喻为亲人相残,瓜蔓与瓜本为一体,摘净了瓜就只剩下了孤单的瓜蔓了 。但是武则天不为所动,最终李贤还是死于非命 。

说到这里不由得令人想起著名的七步诗,曹植诗云: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亲人之间,何必如此呢?

三、故事中的故事

北宋郭茂倩所编的《乐府诗集》中收集了这首诗,注明是唐章怀太子所作,并引用了一段话作为序言:

“高宗武后生四子,长曰孝敬皇帝弘,为太子监国,而仁明孝悌 。武后方图临朝,乃杀孝敬,立雍王贤为太子 。贤日怀忧惕,知必不保全,无由敢言,乃作《黄台瓜辞》,命乐工歌之,冀武后闻之感悟 。后终为武后所逐,死於黔中 。”

李弘随帝后出行洛阳途中得病而死,但这里说是武则天开始觊觎大位,因此将自己的大儿子害死,立二儿子李贤为太子 。

李贤感觉出母后的意图,朝不保夕之下,写了这首 《黄台瓜辞》,并且让乐工们练习歌唱,希望武后听到以后能够有所感悟 。没想到武后不是曹丕,并没有放过李贤,李贤被废掉太子逐出长安后,被逼自杀了 。

四、李泌借古讽今

长安十二时辰中易烊千玺扮演的人物叫李必,据说是以李泌为原型 。《新唐书》中这个故事说的就是李泌借古讽今,保全了唐代宗 。

帝惑偏语,赐倓死,俄悔悟 。明年,广平王收二京,使李泌献捷 。泌与帝雅素,从容语倓事,帝改容曰:"倓于艰难时实自有力,为细人间阋,欲害其兄,我计社稷,割爱而为之所 。"泌曰:"尔时臣在河西,知其详 。广平于兄弟笃睦,至今言建宁,则呜咽不自己 。陛下此言得之谗口耳 。"帝泣下曰:"事已尔,末耐何!"、

唐肃宗像个小愤青,听信谗言后大怒,竟然赐死了屡立战功的三儿子李倓 (tán),不久他就后悔了 。这时候长子广平王李豫收复二京,李泌献捷来见肃宗 。李泌与皇帝关系一直不错,见面后就从容谈起李倓的遭遇 。唐肃宗说,李倓虽有大功,但我听说他想害他的哥哥,所以我为了社稷安危,不得不赐死李倓呀 。

李泌说,我知道他们兄弟的事情,他们二人关系非常好 。至今一想起自己冤死的兄弟,广平王就忍不住呜咽流涕,皇帝您被谗言迷惑了呀 。唐肃宗说,事已至此,又能如何呢?

于是李泌讲到了《黄台瓜》的典故:

泌曰:"陛下尝闻《黄台瓜》乎?高宗有八子,天后所生者四人,自为行,而睿宗最幼 。长曰弘,为太子,仁明孝友,后方图临朝,鸩镣之,而立次子贤 。贤日忧惕,每侍上,不敢有言,乃作乐章,使工歌之,欲以感悟上及后 。其言曰:'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 。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 。三摘尚云可,四摘抱蔓归 。'

而贤终为后所斥,死黔中 。陛下今一摘矣,慎无再!"

帝愕然曰:"公安得是言?"是时,广平有大功,亦为后所构,故泌因对及之,广平遂安 。

李泌说,您赐死了一个儿子,就如同摘了一个瓜,请不要继续再摘了 。唐肃宗幡然醒悟 。当时,广平王立了大功,也同样受到皇后的谗言攻击,但因为李泌未雨绸缪及时应对,保全了广平王 。

广平王就是后来的唐代宗李豫 。

五、用黄台瓜典故的古诗词

我们学习古诗词,多从唐诗宋词着手,所以唐朝时期发生的故事入诗典自然感觉比秦汉南北朝的典故要陌生些 。

1、兄弟之情

黄台瓜的典故多数是用来描写兄弟之情的诗词,例如这首刘克庄的《贺新郎 其三十二》

序:己未九日同季弟子侄饮仓部弟免庵,艮翁、宫教来会 。

忆昔俱年少 。向斯晨、登高怀古,赋诗舒啸 。追数樽前插花客,人物并皆佳妙 。禁几度、西风残照 。元子寄奴曾富贵,到而今、一一消磨了 。君不乐,後人笑 。

山南山北添华表 。叹归来、谢池草合,【黄台瓜少】 。老去爱持齐物论,谁管彭殇寿夭 。待细说、教天知道 。不羡两苏并二宋,愿弟兄、岁岁同吹帽 。杯到手,莫辞釂 。

词中的“谢池草合”,是指谢灵运梦见(想起)自己的兄弟谢惠连来,因此吟出了“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的千古佳句 。《诗品》引《谢氏家录》称:

康乐(谢灵运袭爵康乐公)每对惠连(谢惠连,灵运之从弟),辄得佳语 。后在永嘉西堂,思诗竟日不就,寤寐间忽见惠连,即成‘池塘生春草’ 。故尝云:‘此语有神助,非我语也’ 。”

不羡两苏并二宋,二苏是苏轼苏辙,二宋是宋痒宋祁 。后面直写“愿弟兄、岁岁同吹帽 。”

可见,这首词中的黄台瓜少也是写的兄弟之情,与“谢池草合”是对比的写法 。

又如宋朝艾性夫的《哭菊存蕙山二兄》:

黄台瓜蔓已凄凉,五雁飘零不著行 。一脉仅馀三老在,半年又哭两兄亡 。

菊园霜熟秋香寂,蕙帐云寒春梦长 。愁绝吟魂招不得,西楼风雨忆连床 。

这是一首纪念去世兄弟之情的诗 。

2、元题画诗《题唐李昭道画摘瓜图》

元代末年张昱写的这首题画诗,是对于“摘瓜”故事的叙述与评价:

中舍唐宗室,丹青焕云汉 。适当天后朝,家国生屯难 。

所愿执艺事,婉焉而上谏 。制为摘瓜图,忠恪非鄙慢 。

冀或宵览馀,骨肉释冰炭 。章怀恭顺子,尽室赴忧患 。

回首横门道,苦泪落馀栈 。路见摘瓜者,恧然兴永叹 。

悲哉黄台辞,四摘乃抱蔓 。神器有天命,侈心暂惑乱 。

梁公社稷臣,直劫四庙算 。煌煌万方业,复得返贞观 。

回首横门道,横门,汉朝长安城西头的第一门,表示李贤被赶出了长安 。从诗中的描写来看,摘瓜图中画的是李贤被赶出长安时,见到路有摘瓜者有感而生,因此作黄台瓜辞 。

李昭道,世称小李将军,生卒年不祥,大约在安史之乱前后 。其父也是大画家:彭国公李思训,世称"大李将军" 。父子二人有不少画作被保存下来,收藏于各类中外博物馆中 。

3、明朝戚继光

戚继光不仅是一位武将,也有“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雄浑佳作 。他写过一首《拟黄台瓜作》:

四瓜犹畏摘,两瓜更何如!一摘瓜分半,再摘蔓且除 。家家有南亩,毋使妇人锄 。

不知道戚继光当时遇到了什么情况,有感而作 。

​结束语

《黄台瓜辞》的含义是指亲人之间的相互不信任而造成骨肉相残 。

有人挑拨离间、有人被当枪使、也有人就是心怀鬼胎从中作乱,有施暴者就有受害者,但是挑起争端的一方最终往往是害人害已 。

古人说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又有”家和万事兴“的古训 。希望年轻人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被人利用,沦为炮灰 。

注: 1971年,章怀太子墓地在乾陵附近被发现并被官方发掘,墓中壁画五十多幅基本完好 。

@老街味道

    【什么知道】www.shenmezhidao.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