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黑药的功效与作用

中草药:小黑药的功效与作用小黑药
(《云南中草药》)
【异名】铜脚威灵仙、叶三七 。
【来源】为伞形科植物川滇变豆菜的根 。
【植物形态】川滇变豆菜,又名:昆明变豆菜 。
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全株无毛 。根敷条,细长,稍弯曲,黑褐色 。茎直立,圆柱形,有纵棱,稍有分枝 。基生叶心脏三角形,掌状3深裂,裂片卵形或椭圆形,长2.5~5厘米,宽1.5~3厘米,有时3浅裂,先端锐尖,基部心形,边缘有尖锯齿,中间裂片菱状椭圆形,侧裂片平展,斜卵形;叶柄长6~16厘米 。复伞形花序顶生;总苞片数个,条形;小总苞片约10个,条形;花梗多数;花小,白色 。双悬果倒卵形,长2毫米,具先端弯曲的皮刺 。
生于山坡、溪边、阴湿的地方 。分布云南、四川等地 。
本植物的全草(草本三角枫)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
【采集】夏、秋采挖 。
【性味】甘微苦,温 。
【功用主治】补肺益肾 。治肺结核,肾虚腰痛,头昏 。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 。
【宜忌】实热证及感冒忌用 。
提醒您:小黑药 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小黑药的功效与作用】

小黑药的功效与作用

文章插图

显脉旋覆花的功效与作用核心功效
防治便秘、降气化痰、降逆止呕
简介
脉旋覆花,又称威灵菊、草威灵、黑威灵、威灵仙、小黑药、黑根、乌草根,为菊科旋覆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其主要分布于广西、云南、贵州等地 。显脉旋覆花在云南俗名“小黑药”,根供药用,有滋补功效、治胃痛甚效 。生长于海拔1200-2100米的低山地区杂木林下、草坡和湿润草地,在云南极常见 。
功效与作用
1、防治便秘,小黑药中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占小黑药的62.8%,具有促进胃肠蠕动、防治便秘、降低血脂的作用 。
2、降气化痰,旋覆花既能祛痰,又有一定的平喘止咳作用 。其性微温,无论寒痰、热痰及外感所致喘咳证,皆可配伍应用 。
3、降逆止呕,旋覆花不仅降肺气,又善降胃气而止呕噫 。治痰浊中阻、胃气上逆而噫气呕吐、胃脘痞硬者,配代赭石、半夏、生姜等,如旋覆代赭汤 。
适宜人群
一般人群均适宜
禁忌人群
阴虚痨嗽患者、风热燥咳患者
不宜同食
无特殊同食禁忌
食用方法
1、煎服
用一钱旋覆花、一钱前胡、一钱炙甘草、一钱半去节麻黄、一钱半芍药、二钱荆芥穗、二钱半夏这七味中药作一服量,加水二钟、三片生姜与一枚红枣,煎至一钟,不拘时候服用 。
小黑药作用与功效,有什么副作用?【出处】出自《云南中草药》
【拼音名】Xiǎo Hēi Yao
【英文名】Root of Szechwan-Yunnan Sanicle
【别名】铜脚威灵仙、叶三七
【来源】
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川滇变豆菜的根 。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nicula astrantifolia Wolff ex Kresch.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 。除去茎叶,洗净,晒干 。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70cm 。全株无毛 。根粗短,有多数细长支根 。茎直立,上部立,上部2-4叉状分枝 。基生叶叶柄长5-20cm,基部有宽膜质鞘 。叶片近革质,心状三角形成圆肾形,长2.5-8cm,宽2.5-9cm,掌状三溶裂,中间裂片宽倒卵形,侧面裂片鞭形卵状披针形,有时又有1-2深缺刻,边缘有粗圆锯齿,齿端有短尖头,掌状脉3-5 。复伞形花序顶生;总苞片数个,线形;伞辐少数;小总苞片7-10,线形;小伞形花序有花约10个;萼齿线状披针形;花瓣倒卵形,白色或粉红色;花柱向外展开 。双悬果倒圆锥状,长约2mm,下面皮刺短,上部皮刺呈钩状,金黄色或紫红色;分生果横剖面呈圆形,胚乳腹面平直,油管小,不明显 。花、果期7-10月 。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500-3000m的河边杂木林下、山坡草地阴湿处 。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云南等地 。
【性味】味甘;微苦;性平
【归经】归肺;肾经
【功能主治】补肺止咳;滋肾养心 。主治劳嗽;虚咳;乏力;肾虚腰痛;头错;心悸 。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 。
【注意】实热证及感冒忌用 。
【摘录】《中华本草》
中草药:草威灵的功效与作用草威灵
(《滇南本草》)
【异名】小黑药、葳灵仙(《滇南本草》),黑根(《贵州民间药物》),草灵仙(《昆明民间常用草药》),铜脚葳灵(《云南中草药选》),黑威灵、铁脚威灵(《云南思茅中草药选》),黑升麻、小黑根(《云南经济植物》) 。
【来源】为菊科植物显脉旋复花的根 。
【植物形态】显脉旋复花
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 。根茎短 。茎圆柱形,淡红色至紫褐色,密生锈色柔毛 。单叶互生,叶片广披针形至倒卵状披针形,长5~6厘米,宽约2厘米,边缘有疏锯齿,两面密被锈色柔毛 。头状花序单生于分枝顶端;花黄色 。总苞片数列 。瘦果有4~5棱,具刺状冠毛 。花期夏季 。
生于山坡、疏林、路旁草丛中 。分布云南、贵州等地 。
本品在云南作威灵仙的代用品 。
【采集】秋季采挖,洗净切段,晒干 。
【性味】①《滇南本草》:"味辛苦,性温 。"
②《贵州民间药物》:"味辛甘,性温 。"
【功用主治】祛风寒,消积滞,通经络 。治脘腹冷痛,食积腹胀,噎膈,胃痛,体虚多汗,感冒咳嗽,风湿脚气 。
①《滇南本草》:"治胸膈中冷寒气痛,开胃气,能治噎膈,寒湿伤筋骨,止湿脚气 。烧酒煎服,祛脾风 。"
②《贵州民间药物》:"补气血,止汗 。"
③《云南中草药选》:"祛风湿,通经络,消积止痛 。治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胃痛,消化不良,骨鲠喉 。"
④《云南思茅中草药选》:"利水除湿,止咳祛痰 。治感冒,咳嗽,高热 。"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两;酒煎或炖肉 。
【选方】①治冷寒攻心,面寒背寒,肚腹冷疼,痞(块)坚硬(满腹膨胀):葳灵仙三钱,香白芷三钱,赤地榆四钱,杏叶防风五钱,吴萸二钱,茶匙草五钱,过山龙一钱(酒炒) 。用好酒二斤煎,热服二杯,止痛 。(《滇南本草》)
②治伤食,结滞胃中不消,日久面黄肌瘦,胸膈膨胀,肚大青筋,或时作泄,乍寒乍热,肢体酸困:葳灵仙三钱,砂糖三钱 。点水酒服之 。(《滇南本草》)
③治头晕盗汗:黑根二两 。炖肉或煎蛋吃 。(《贵州民间药物》)
④治背寒痛不可忍:葳灵仙三钱,夏枯草五分 。煎汤冲烧酒服 。(《滇南本草》)
⑤治冷汗不止:黑根三两 。蒸鸡蛋或瘦肉吃 。(《贵州民间药物》)
⑥治脚湿气,脚边肿痛,经络痛,步履难行:葳灵仙三钱 。点水酒服 。(《滇南本草》)
提醒您:草威灵 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
和一散的功效是什么?和一散配料众多,对内调理脾,胃,肺,肾;对外消除湿气引发的嗓子发痒,口干,口苦,口渴,全身肌肉关节痛头晕头痛,皮肤油光,满脸起痘,大便糖稀而肛门涩痒,皮肤湿疹等等表症,而且常常几天就见效 。和一散主要成分如下:
1)鸡内金:健脾健胃;
2)芡实、山药:益肾祛湿;
3)茯苓:治脾虚失眠;
4)砂仁:温脾祛湿;
5)赤小豆、薏苡仁:利水渗湿;
6)百合:润肺止咳,清心安神,肺久嗽而咳唾痰血;
7)葛根:解肌退热,生津,透疹,升阳止泻 。对头痛、腰酸背痛,口渴,湿疹,脖子疼都有缓解作用;
8)马齿览:心腹胀满,小便涩少;
9)菊苣:用于湿气引起的胃痛食少,水肿尿少;
10)显脉旋覆花:在云南俗名“小黑药”祛风湿;通经络;对全身酸痛甚效;
11)槐花:对肛门涩痒有效果,还可以用于痔疮而引起的便血;
12)菊花:疏风、平肝,对头痛,头晕有效果;
13)金银花:嗓子发痒,口干,口苦有效果;
14)荷叶:消风祛湿,生发阳气,对肥胖也有效果;
15)南瓜子:补中益气,消炎止痛,解毒;

    【什么知道】www.shenmezhidao.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