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是什么

重阳节是什么意思九月初九重阳节,又称为“重九节”,是一个纪念先人及扫墓的节日 。重阳节,亦称登高节、重九节、九月九、茱萸节、菊花节等 。是农历九月九日 。习俗有登高、赏菊、饮菊花酒、佩茱萸、吃重阳糕等 。现在我国将九月初九日定为敬老节 。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
重阳节是什么意思
《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这一天是个吉利日子,应该举行活动来庆贺,由此逐渐演变成了节日 。
“重阳”名称最早见于春秋战国时期 。屈原在《远游》里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 。”这里的“重阳”是指天,还不是指节日 。三国时期,据曹王《九日与钟繇书》中载:“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 。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明确写出重阳的饮宴 。魏晋时期,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写道:“余闲居,爱重九之名 。秋菊盈园,而持醒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那时候在重阳节,人们就要赏菊、饮酒了 。到唐朝,重阳节成为了正式节日,并且普及开来,无论王公贵族,还是民间百姓,都会在节日期间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 。到了明代,九月重阳,皇宫上下要一起吃花糕庆祝,皇帝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以畅秋志 。到了清代,这种风俗依旧盛行 。
重阳又称“踏秋”与三月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插茱萸、赏菊花 。自魏晋重阳气氛日渐浓郁,为历代文人墨客吟咏最多的几个传统节日之一 。在民俗观念中,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包含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 。
重阳节是什么节日都做什么重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其传统习俗有登高、插茱萸、赏菊花、饮菊花酒、吃重阳糕等,所以,重阳节又叫重九节、赏菊节、登高节 。

重阳节是什么

文章插图


重阳节又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也就是赋予了尊老敬老的新习俗,而且我国还把重阳节定为“老人节”,所以,重阳节又是敬老节、老人节 。
一、传统节日1.节日时间: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 。因为是农历九月初九两个“九”相重复,所以古人把这一天称为“重九”;又因为《易经》中把单数称为阳数,而9是最大的阳数,所以,“重九”又叫做“重阳” 。
2.传统习俗:重阳节的传统习俗是登高、插茱萸、赏菊花、饮菊花酒、吃重阳糕等 。
3.节日来源:据南朝道士吴均的《续齐谐志》记载,东汉桓景随费长房游学数年,一日,费长房突然告诉桓景说:“九月九日,你家有灾,赶快回去,叫家人各做绛色的纱囊,囊中装上茱萸,系在手臂上,登上高山,饮菊花酒,灾祸可消 。”桓景日夜兼程赶回家,吩咐家人照此办理,才避免了灾祸 。从此,民间相沿成俗,而且传入帝王家 。明清时代,每逢重阳,皇帝还率领后妃,亲至万寿山登高 。重阳节的翌日叫“小重阳”,据《岁时杂记》:“都城士庶,多于重九后一日再集宴赏,号‘小重阳’ 。”这是节日余兴 。
茱萸是一种香草,据周处《风土记》记载,佩插茱萸的目的是祛邪避灾 。而饮菊花酒则是为了延年 。唐人有诗:“辟恶茱萸囊,延年菊花酒 。”故重阳节又有“登高会”“茱萸会”“菊花会”等名称 。
4.重阳节诗:
古代,文人墨客在重阳节这一天,喜爱赏菊吟诗,留下了许多吟咏重阳节的诗歌 。下面主要列举唐代的诗歌: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
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
杜牧《九日齐山登高》: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
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
二、赋予新意1.重阳节也是老人节:我国的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为老人节,也就是全民敬老新节 。1989年,我国将重阳节定为“老人节”,传统节日被注入了新的内容 。每年此日,尊老、敬老、爱老、助老就成节日的主旋律 。2013年7月1日起施行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了“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这就使农历九月初九成为我国法定的老人节 。
2.何以把重阳节定为老人节:一是因为登高的“高”含有“高寿”的意思,而且人们认为登高可以长寿;二是“九九”的谐音是“久久”,也就是有长久、长寿之意 。因此,在人们在这一天会举办敬老宴,祝福老人们身体健康、长命百岁 。从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就开始敬老活动,后来逐步明确了这一天为“老人节” 。
随着传统习俗的逐步淡化,新的敬老习俗逐步形成 。因此,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的主题一般就被定位为“敬老”,这一天也就成了“敬老日” 。
什么是重阳节重阳节是指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
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饮宴求寿等习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于重阳之日享宴高会,感恩敬老,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 。
重阳节,又称“踏秋”,汉族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
重阳节的传统风俗:
1、重阳节登高 。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 。登高可以是登高山、登高楼或者登高台等 。人们爱在重阳登高;首先是源于古人的对山岳的崇拜;其次是源于“清气上扬、浊气下沉”的观念;还有就是登高远眺,给人一种居高临下的畅快感觉 。
2、重阳放纸鸢 。人们重阳放纸鸢是“放吉祥”、“放福气”,纸鸢飞得越高,则福气越浓 。
【重阳节是什么】3、重阳赏菊 。人们重阳赏菊,因菊花象征着长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