煲四味汤可以加槐花吗

四物汤加黄芩黄柏槐花方简介目录1拼音2《医方考》卷六 2.1组成2.2主治2.3各家论述 附:1古籍中的四物汤加黄芩黄柏槐花方 1拼音sì wù tāng jiā huáng qín huáng bǎi huái huā fāng
2《医方考》卷六2.1组成

煲四味汤可以加槐花吗

文章插图
当归、芍药、川芎、生地黄、酒黄芩、酒黄柏、炒槐花 。
2.2主治内热痔漏下血 。
2.3各家论述痔漏,广肠之毒也 。一有病根,则劳思便作,饮酒便作,所以然者,内热而血妄行也 。是方也,生地、槐花、黄芩、黄柏,清其热也;当归、芍药,川芎,调其血也 。
古籍中的四物汤加黄芩黄柏槐花方 《医学入门》:[外集·卷六]杂病用药赋脾肺有热,咽肿生疮,甚加僵蚕 。声不清兮固本,单炒槐花夜半服;加味固本丸天麦二门冬、诃子、阿胶、知母...
《景岳全书》:[卷之五十七宇集·古方八阵]寒阵脏连丸治远年近日肠风脏毒下血 。大鹰爪黄连(半斤)槐米(二两)枳壳(一两)防风粉草槐角香附牙皂木香(各...
《重订广温热论》:[第二卷]验方地露一两,童便一杯,同冲;骨节烦疼,腰如被杖,加黄柏钱半,木通一钱;口秽喷人,加鲜佩兰钱半,野蔷薇露...
《幼科指南》:幼科证治汇方刺、生大黄,量儿大小虚实,酌加酒煎 。)槐花散(炒槐花、枳壳、川连、侧柏叶、炒荆芥 。)平胃地榆汤(陈...
《医学入门》:[外集·卷七]妇人小儿外科用药赋
加味四物汤的简介【煲四味汤可以加槐花吗】加味四物汤主要由当归、川穹、芍药、熟地以及其他中草药构成 。
一、《济阴纲目》
卷一:
【处方】当归(酒洗)1钱半,川芎1钱半,芍药(炒)1钱,熟地黄1钱,玄胡索1钱,蓬术(醋煮)1钱,香附(醋煮)1钱,砂仁8分,桃仁(去皮尖)7分,红花(酒炒)5分 。
【制法】上锉 。
【功能主治】经水将来,作疼不止 。
【用法用量】水煎服 。
【各家论述】《医略六书》:血亏挟滞,不能统营气于经,故脐腹疼痛,然后经行 。方中熟地补血以滋冲任,白芍敛阴以益肾肝,川芎行血海以调经,当归养血脉以荣经,蓬术破气中之血,香附理血中之气,桃仁破瘀血以通经,延胡活滞血以止痛,红花活血生新,砂仁醒脾行气,水煎温服,使滞化气行,则经血调和而脐腹疼痛无不退,天癸循环无不自如 。
卷四:
【处方】当归、白芍药(炒)、川芎、生地、地骨皮、牡丹皮各等分(1方加白术) 。
【功能主治】妇人骨蒸 。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 。每服6钱,水煎服 。
【各家论述】《济阴纲目》汪淇笺:此方以四物生四脏之阴,以地骨、牡丹解骨蒸之热 。其加白术者,以土为万物之母也 。
卷六:
【处方】当归(酒洗)2钱,白芍药(炒)2钱,肉苁蓉2钱,熟地黄(酒洗)1钱,白术1钱,白茯苓1钱,人参5分,川芎1钱 。
【制法】上锉 。
【功能主治】气血两虚不孕 。
【用法用量】水煎服 。每月经前3服,经正行3服,经行后3服 。
卷六之一:
【处方】当归2钱,川芎2钱,白术(微炒)1钱半,熟地黄(酒洗)1钱半,白茯苓1钱,芍药(微炒)1钱,续断1钱,阿胶1钱,香附(醋煮)8分,橘红7分,甘草(炙)3分 。
【制法】上锉 。
【功能主治】久服有子 。主血虚不孕 。
【用法用量】水2钟,煎8分,空腹服 。
卷七:
【处方】当归、川芎、芍药、生地黄、柴胡、山栀子、牡丹皮、龙胆草 。
【制法】上锉 。
【功能主治】妇人阴户肿痛 。
【用法用量】水煎服 。
卷八:
【处方】当归、川芎、白芍药、熟地黄、香附子各等分 。
【制法】上为末 。
【功能主治】妇人血少胎痛 。
【用法用量】每服3钱,紫苏汤调下 。
卷九:
【处方】四物汤加香附、桃仁、枳壳、缩砂、紫苏 。
【功能主治】补血行滞 。主妊娠过月不产者 。
【用法用量】水煎服 。
卷十一:
【处方】当归1钱,川芎1钱,人参1钱,芍药1钱,熟地1钱,白术1钱,干姜(炮)1钱 。
【制法】上锉 。
【功能主治】产后血虚身痛 。
【用法用量】水煎服 。
卷十一之一:
【处方】当归1钱,川芎1钱,芍药1钱,熟地1钱,香附(炒)1钱,五灵脂(炒,2味另为末)1钱(临服调入) 。
【制法】上锉1剂 。
【功能主治】产后恶露不尽,腹痛 。
【用法用量】水煎服 。痛甚者,加桃仁泥4分 。
卷十一之二:
【处方】当归1钱,川芎1钱,白芍1钱,熟地1钱,白芷1钱,升麻1钱,血余炭(另入) 。
【制法】上锉 。
【功能主治】产后月余,经血淋沥不止 。
【用法用量】水煎服 。
【临床应用】产后下血:汪淇,族弟妇产后半月,离蓐过劳,下血倾盆,急以求救,余用此药,1服立止,其效如神 。
卷十一之三:
【处方】川芎、当归、芍药、生地、蒲黄、阿胶、蓟根、白芷 。
【功能主治】产后血崩如豆汁,紫黑过多者 。
【用法用量】水煎服 。
卷十三:
【处方】当归1钱,川芎1钱,白芍1钱,熟地黄1钱,白茯苓1钱 。
【功能主治】产后阴虚血弱,发热 。
【用法用量】水煎服 。热盛,加炒干姜;虚烦,加茯神、远志 。
卷十四:
【处方】四物汤4钱,龙骨(另研少许,临服入) 。
【制法】上锉 。
【功能主治】因产用力过多,阴门突出 。
【用法用量】水煎服 。阴痛者,加藁本、防风,去龙骨 。
卷十四之一:
【处方】当归1钱,川芎1钱,赤芍药1钱,生地黄1钱,甘草梢1钱,杜牛膝1钱,木通1钱,桃仁(去皮尖)5个,滑石1钱半,木香 。
【制法】上锉 。
【功能主治】诸淋属于热者 。
【用法用量】方中木香用量原缺 。
卷十四之二:
【处方】当归、川芎、白芍药(酒炒)、生地黄、木通、王不留行、天花粉各等分 。
【制法】上锉1剂 。
【功能主治】产后气血虚,乳汁不通 。
【用法用量】同獖猪蹄旁肉4两,煎汤2钟,入药同服 。先将葱汤频洗乳房 。
二、《济阳纲目》
卷十五:
【处方】当归、川芎、芍药、地黄、陈皮、黄芩、黄连、桃仁、红花、麻仁、甘草 。
【制法】上锉 。
【功能主治】血虚火盛,朝食甘美,至晡心腹刺酸吐出 。
【用法用量】水煎服 。大便闭结,加大黄;气虚,合4君子汤 。
卷三十一:
【处方】当归1钱,川芎1钱,生地(姜、酒炒)1钱,芍药倍用,人参5分,五味子5分 。
【制法】上锉 。
【功能主治】血虚,阳无所依附,上奔而喘 。
【用法用量】水煎服 。
卷三十六:
【处方】当归、川芎、芍药、地黄、陈皮(带白)、甘草(生用)、桃仁(留尖)、红花(酒制) 。
【制法】上锉 。
【功能主治】血虚枯燥及妇人翻胃 。
【用法用量】水1钟半,煎8分,入驴尿,以防生虫 。
卷三十六之一:
【处方】当归、川芎、芍药(酒炒)、生地黄、牡丹皮、韭汁 。
【制法】上锉 。
【功能主治】血虚生火,致患噎膈 。
【用法用量】水煎服 。大便闭,加桃仁、红花 。
卷五十二:
【处方】当归、芍药、川芎、生地(酒炒)、人参、茯神、麦门冬、竹叶 。
【制法】上锉 。
【功能主治】阴血不足,烦躁者 。
【用法用量】水煎服 。
卷五十四:
【处方】当归、芍药、生地(酒炒)、川芎、茯神、熟地黄、黄连、甘草(炙)、朱砂(另研)少许 。
【制法】上锉 。
【功能主治】心血虚怔忡 。
【用法用量】水煎成,入朱砂末,食后服 。
卷五十九:
【处方】生地黄(酒洗)1钱半,当归(酒洗)7分,川芎7分,赤芍药(酒洗)7分,山栀子(炒黑)1钱半,麦门冬(去心)1钱半,牡丹皮1钱,元参1钱,知母(酒炒)5分,白术(炒)5分,甘草3分,陈皮3分,黄柏(酒炒)2分 。
【功能主治】吐血、呕血初起 。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如身热,加地骨皮、枳实、黄芩各1钱,软柴胡(酒洗)5分;呕吐血,加知母、石膏,以泻胃火;咳血,加茅根、黄芩,以泻肺火;唾咯血,加栀子、黄柏、肉桂少许,以泻肾火;吐衄不止,加炒黑干姜、柏叶、茜根、大小蓟各1钱;大便血不止,加炒槐花、地榆、百草霜各1钱半;小便溺血不止,倍加栀子,更加车前子、小蓟、黄连,俱炒半黑,各8分;诸失血久,加升麻、阿胶、人参,入童便、姜汁、韭汁 。
卷六十二:
【处方】当归、川芎、芍药、生地黄、牛膝、栀子(1方加黄连棕炭) 。
【制法】上锉 。
【功能主治】血虚尿血,小儿血淋 。
【用法用量】水煎,空心服 。
卷六十三:
【处方】当归、川芎、芍药、生地(酒炒)、山栀(炒)、升麻、秦艽、阿胶珠 。
【制法】上锉 。
【功能主治】便血有热 。
【用法用量】水煎服 。血过多不止者,加黄连、红花 。
卷八十三:
【处方】当归、川芎、芍药、熟地黄(砂仁、沉香炒)、羌活、防风、陈皮、甘草 。
【制法】上锉 。
【功能主治】麻风 。
【用法用量】水煎服 。
卷八十四:
【处方】四物汤加黄芩 。
【功能主治】血不荣于腠理,身上虚痒 。
【用法用量】煎汤,调浮萍末服之 。
卷八十九:
【处方】当归、川芎、芍药、生地(姜、酒炒)、山栀子、连翘、甘草 。
【制法】上锉 。
【功能主治】养阴血以消毒 。主汤火伤,发热作渴,小便赤涩 。
【用法用量】水煎服 。
【摘录】《济阳纲目》卷八十九
卷九十五:
【处方】当归1钱,芍药1钱,川芎1钱,生地(酒洗)1钱,黄芩(酒洗)1钱,黄柏(酒洗)1钱,槐花(炒)1钱 。
【制法】上锉 。
【功能主治】内热痔漏下血 。
【用法用量】水煎服 。
卷九十六:
【处方】当归、川芎、芍药、熟地黄、升麻各等分 。
【制法】上锉 。
【功能主治】血虚脱肛 。
【用法用量】水煎服 。血热者,加黄柏;兼痢,加槐花、黄连 。
卷一0一:
【处方】当归、川芎、赤芍药、熟地(砂仁炒)、木贼、防风各等分 。
【制法】上锉 。
【功能主治】眼出冷泪属虚者 。
【用法用量】水煎服 。
卷一○七:
【处方】当归、川芎、芍药、生地黄(酒洗)、牛膝、香附、生甘草、侧柏叶 。
【制法】上锉 。
【功能主治】阴虚气郁,牙出鲜血 。
【用法用量】水煎嗽口;或服亦可 。
三、《金鉴》
卷四十五:
【处方】四物汤加川附子、炮姜、官桂 。
【功能主治】寒湿带下,胞中冷痛 。
【用法用量】日久滑脱者,加升麻、柴胡举之,龙骨、牡蛎、赤石脂涩之 。
卷四十六:
【处方】四物汤加血余、白茅根 。
【功能主治】妊娠膀胱血热,尿血 。
卷四十七:
【处方】四物汤加炮姜 。
【功能主治】产后阴血暴伤,阳无所附,而致发热 。
【用法用量】若头疼恶寒而发热者,属外感,去炮姜,加柴胡、葱白 。
卷四十八:
【处方】四物汤加花粉、麦冬 。
【功能主治】产后,血虚而渴者 。
卷四十八之一:
【处方】四物汤加阿胶、地榆、血余、乌贼鱼骨 。
【功能主治】产后败血渗入大肠成血痢者 。
卷四十八之二:
【处方】四物汤加蒲黄、瞿麦、桃仁、牛膝、滑石、甘草梢、木香、木通 。
【功能主治】产后热邪挟瘀血流渗胞中,小便淋闭,腹胀痛 。
卷四十九:
【处方】四物汤加柴胡、栀子、龙胆草 。
【功能主治】妇人阴疮肿痛者 。
卷五十五:
【处方】当归、芍药、川芎、生地黄、茅根、蒲黄、牡丹皮、栀子(炒黑)、甘草(生) 。
【功能主治】小儿因努劳吐血,兼咳嗽 。
【用法用量】先用桃仁承气汤以破逐之,次用加味四物汤和之 。
卷五十七:
【处方】生地(酒洗)、川芎、白芍(酒炒)、当归(酒洗)、连翘(去心)、紫草茸(酒洗) 。
【功能主治】痘疮因气行血滞,毒热伏于血分,不能成浆,至行浆时,空壳无浆,根紧而紫者 。
【用法用量】水煎服 。
卷五十八:
【处方】当归、赤芍、荆芥穗、防风、红花、丹皮、牛蒡子(炒)、连翘(去心)、川芎、生地黄 。
【功能主治】痘症毒盛血热,痘出稠密而作痛者 。
【用法用量】水煎服 。
卷五十八之一:
【处方】当归、白芍(酒炒)、生地、牡丹皮、荆芥(炒黑)、川芎、黄芩、黄连、地榆 。
【功能主治】痘症毒火炽甚,流注大肠,大便下血 。
【用法用量】水煎服 。
卷五十八之二:
【处方】生地、连翘(去心)、川芎、当归、赤芍、石膏(煅)、麦门冬(去心)、川黄连(姜炒)、木通 。【功能主治】痘症肺胃热盛,见点后寒战咬牙,痘色紫赤,大便秘,小便涩,烦躁口渴 。
【用法用量】水煎服 。
卷五十八之三:
【处方】川芎、当归、生地、黄芩(酒炒)、川连(酒炒)、木香、白芍(炒) 。
【功能主治】清热除湿,调理气血 。主湿热郁于肠胃,致伤气血,痘疮未愈而患赤痢,痘滞黯无色 。
【用法用量】水煎服 。
四、《朱氏集验方》
卷九:
【别名】加减四物汤
【处方】当归尾、芍药、川芎、苍术、白菊花、干葛、羌活各等分 。
【功能主治】斑疮入目;或疮痘收后,目有翳膜 。
【用法用量】加减四物汤(《得效》卷十一) 。
【注意】忌一切动风毒物,虽愈后忌2-3月方可 。
卷十:
【处方】四物汤1帖加橘红半两,香附子半两,元胡索半两 。
【功能主治】妇人欲念不遂,心膈迷闷刺痛 。
卷十之一:
【处方】四物汤加菊花 。
【功能主治】妇人肝血热证,经候不通,口干头晕 。
【用法用量】水煎服 。
五、《叶氏女科》
卷一:
【处方】熟地黄、当归、川芎、白芍、人参、香附(童便制)、甘草(炙) 。
【功能主治】妇人气血衰弱,形瘦经少 。
【用法用量】生姜、大枣为引 。
卷一之一:
【处方】熟地黄1钱,当归1钱,白芍1钱,川芎1钱,黄芩1钱,黄连1钱,黄柏(酒炒)1钱,甘草5分 。
【功能主治】水亏血少,形瘦多热,月经不调 。
【用法用量】水煎,空心服 。
卷二:
【处方】熟地黄1钱5分,当归1钱5分,川芎1钱,白芍1钱,香附(制)1钱,砂仁5分(炒) 。
【功能主治】妊娠5月,禀赋虚弱,血虚胎萎不长 。
【用法用量】生姜3片,大枣2枚,水煎服 。
六、《幼科直言》
卷四:
【处方】当归、川芎少许、熟地、白芍(炒)、丹皮 。
【功能主治】小儿痢疾,暑伤血分,坠胀作渴,体虚 。
【用法用量】水煎服 。
卷五:
【处方】当归、川芎少许、白芍(炒)、熟地黄、苡仁、葳蕤、白茯苓、山药、扁豆(炒) 。
【功能主治】保肺健脾 。主小儿单龟胸,气壅已平 。
【用法用量】水煎服,兼服肥儿丸 。
卷五之一:
【处方】熟地黄、川芎(少许)、白芍(炒)、当归、白茯苓、白扁豆(炒) 。
【功能主治】小儿病后元气有亏而作晕者 。
【用法用量】水煎服 。
七、《玉机微义》
卷四十三引《元戎》:
【处方】四物汤加川山甲 。
【功能主治】虚人损伤 。
【用法用量】水煎服 。
卷三十一引《元戎》:
【别名】桃红四物汤、四物加桃仁红花汤
【处方】四物汤加桃仁、红花 。
【功能主治】瘀血所致腰痛麻木,月经不调,吐衄屎黑,及血肿,下利脓血;血滞经闭,或吐衄屎黑,喜忘,瘀痛及下利脓血;麻木,纯属死血者;妇人内有瘀血,月经血多有块,色紫稠粘;血肿 。
【用法用量】桃红四物汤(《金鉴》卷四十四)、四物加桃仁红花汤(《方症会要》卷二) 。①本方方名,《医级》作“红桃四物汤” 。②《医部全录》本方用法:水煎,空心热服 。
八、《万氏女科》
卷二:
【处方】归尾1钱,川芎1钱,赤芍1钱,生地1钱,肉桂1钱,玄胡索1钱,枳壳1钱,香附1钱,槟榔1钱 。
【功能主治】产妇胞浆干涩,难产,过2-3日不生,但人事强实,饮食能进 。
【用法用量】水煎,调益元散3钱内服 。以子生为度 。
卷三:
【处方】归身1钱,人参1钱,川芎1钱,赤芍1钱,生地1钱,桔梗1钱,甘草1钱,麦冬1钱,白芷1钱 。
【功能主治】初产之妇,乳方长,乳脉未行;或产多之妇,气血虚弱,乳汁短少 。
【用法用量】水煎,食后服 。更煮猪蹄汤食之,则乳汁自通 。猪蹄1对,洗尽煮烂,入葱调和,并汁食之 。要是入香油炒过穿山甲共煮,去甲食之,更效 。如因乳不行,身体壮热,胸膈胀闷,头目昏眩者,加木通、滑石各1钱 。
九、《医学正传》
卷四引丹溪方:
【处方】当归身1钱,熟地黄3钱,白芍药7分半,川芎7分半,五味子9枚,麦门冬1钱,人参5分,黄柏1钱,黄连5分,知母3分,杜仲7分半,牛膝3分,苍术1钱 。
【制法】上细切,作1服 。
【功能主治】诸痿,四肢软弱,不能举动,瘰疬,肝血虚者 。
【用法用量】方中熟地黄,《医钞类编》作生地 。足不软者,去牛膝 。
卷四引丹溪方之一:
【别名】加味四味汤
【处方】四物汤加桃仁(煮数次,去皮尖)、牛膝(酒浸)、陈皮、茯苓、甘草、白芷、龙胆草各等分 。
【制法】上切细,作1服 。
【功能主治】白虎历节风证 。
【用法用量】加味四味汤(《杏苑》卷七) 。如痛在上者属风,加羌活、桂枝、威灵仙;在下者属湿,加牛膝、防己、木通、黄柏;气虚者,加人参、白术、龟版;有痰者,加南星、半夏、生姜;血虚者,倍当归、川芎,佐以桃仁、红花 。
十、《产科发蒙》
卷二引《胎产须知》:
【处方】四物汤加炒阿胶、炒黑香附、白术、黄芩、砂仁、糯米 。
【功能主治】胎气不固,常小产者 。
卷四引汪石山方:
【处方】当归2钱半,川芎2钱半,芍药2钱半,地黄2钱半,胡黄连5钱,秦艽5钱,青蒿5钱 。
【功能主治】产后蓐劳,四肢无力,睡而汗出,日晡潮热,口干,五心如炙,热炽而脉弦大有力者 。
【用法用量】以水5盏,煮取2盏半服 。
十一、《回春》
卷二:
【处方】当归、川芎、白芍(炒)、生地黄、熟地黄、黄耆(蜜炙)、人参、白术(去芦)、陈皮、白茯苓(去皮)、荆芥、甘草(炙)各等分 。
【制法】上锉 。
【功能主治】血虚眩晕卒倒,脉微涩 。
【用法用量】加大枣2枚,乌梅1个,水煎服 。饱闷,加香附 。砂仁,去黄耆、白术 。
【注意】不可艾灸、惊哭叫动,动则乘虚而死 。
卷五:
【处方】当归、川芎、生地黄、黄柏(酒炒)、知母(酒炒)、蔓荆子、黄芩(酒炒)、黄连(酒炒)、栀子(炒)各等分 。
【制法】上锉1剂 。
【功能主治】血虚阴火冲上,头痛偏左者 。
【用法用量】水煎服 。
十二、《会约》
卷六:
【处方】当归2钱(血虚有寒者可多用,血虚有热者宜少用),川芎1钱3分,熟地2钱,白芍1钱半,白芷1钱,羌活8分,川独活1钱,蔓荆子1钱,川乌(制)8分,荆芥穗7分,菊花7分,北细辛3分,甘草8分 。
【功能主治】偏头风,血虚暴痛,将来害目 。
【用法用量】速进1-3服 。外用生萝卜捣汁 。仰卧注鼻,不用枕头睡1刻,3次即愈,又用蓖麻子仁、乳香各2-3钱,捣为饼,左右贴太阳穴 。妇人解发出气,否则害目 。无萝卜之时,用旱莲草汁代之亦可 。有热症者,加生地3钱 。
卷十四:
【处方】当归2钱,白芍(酒炒)1钱3分,川芎1钱,熟地2、3钱,陈皮8分,香附(童便炒)7、8分,丹参2钱,丹皮8分 。
【功能主治】肝脾血虚,微滞微痛,一切经乱之证 。
【用法用量】水煎服 。如食少有痰,加白术1钱半,茯苓1钱;如血寒,加肉桂1钱半;如血热,加生地、黄芩、青蒿之类;如肝不藏血,加阿胶珠1钱半 。
十三、《杂病证治新义》
方出《金匮翼》卷五,名见《杂病证治新义》:
【处方】生地2钱,当归1钱,蔓荆5分,黄芩1钱(酒炒),白芍1钱(酒炒),炙草3分,甘菊7分,川芎5分 。【功能主治】养血熄风 。主血虚脉空,自鱼尾上攻头痛者 。
【用法用量】《杂病证治新义》本方用法:水煎服 。
【各家论述】《杂病证治新义》:本方以四物汤补血为主,而其中当归、川芎并有活血舒痛之功,益以白芍之敛和黄芩之清、菊花之轻以平其肝,蔓荆以祛风,甘草合白芍并可缓痛,实为血虚头风痛之良方,如结合现代药理体会,实即具有补血、弛缓神经、缓解头痛之效 。为用于贫血性头痛之良剂 。
《杂病证治新义》:
【处方】羌活、防风、熟地、当归、芍药、川芎、桃仁、牛膝、黄芩、黄柏 。
【功能主治】除风胜湿,活血消肿 。主瘦人历节,红肿疼痛 。
【用法用量】水煎服 。
【各家论述】本方以羌、防除风胜湿,四物汤补血,合桃仁、牛膝以活血消肿止痛,芩、柏以清湿热,此宗丹溪所说瘦人责之于血虚,标本兼治之法也 。若用于急性风湿性关节炎,汗多关节红肿颇甚者,有活血消炎镇痛之作用 。
十四、《证治汇补》
卷四:
【处方】四物汤加甘菊、蔓荆 。
【功能主治】血虚头痛 。
卷四之一:
【处方】四物汤和陈皮、红花、酒芩、苍耳 。
【功能主治】鼻渣 。
【用法用量】加好酒数滴,调入五灵脂末服之 。
十五、《洞天奥旨》
卷十:
【处方】熟地5钱,川芎2钱,当归5钱,白芍1钱,白茯苓2钱,生甘草2钱,金银花1两,天花粉2钱,土茯苓1两 。
【功能主治】阴杨梅疮,色红,不起不破,作痒者 。
【用法用量】水煎服 。
卷十三:
【处方】熟地5钱,川芎2钱,当归5钱,白芍3钱,荆芥(炒)2钱,白术末2钱 。
【功能主治】手足麻裂疮 。
【用法用量】水煎,调服4剂 。
十六、《傅青主女科》
《傅青主女科·产后编》卷下:
【处方】川芎1钱,白芍1钱,知母1钱,瓜蒌仁1钱,生地2钱,当归2钱,诃子2钱,冬花6分,桔梗4分,甘草4分,兜铃4分,生姜1大片 。
【功能主治】生产半月后,干嗽有声,痰少者 。
《傅青主女科》卷上:
【处方】大熟地1两(九蒸),白芍5钱(酒炒),当归5钱(酒洗),川芎3钱(酒洗),白术5钱(土炒),粉丹皮3钱,元胡1钱(酒炒),甘草1钱,柴胡1钱 。
【功能主治】补肝之血,通郁散风 。主妇人经水忽来忽断,时疼时止,寒热往来者 。
【用法用量】水煎服 。
【各家论述】此方用四物以滋脾胃之阴血;用柴胡、白芍、丹皮以宣肝经之风郁;用甘草、白术、元胡以利腰脐而和腹疼 。入于表里之间,通乎经络之内,用之得宜,自然奏功如响也 。
十七、《妇人良方》
方出《妇人良方》卷二引张声道方,名见《观聚方要补》卷九引《选奇后集》:
【处方】四物汤加吴茱萸 。
【功能主治】妇人百疾 。
【用法用量】水煎服 。若阳脏,少使茱萸;若阴脏,多使茱萸 。
十八、《产乳备要》
《产乳备要》:
【处方】当归1两,地黄1两,芍药1两,川芎1两,柴胡半两,黄芩2钱半 。
【功能主治】妇人冲任不调,脐腹疼痛,月事入时不来,及冲任太过,致使阴阳不和,或发寒热,渐减饮食,欲成劳病;冲任虚损,月水不行,肌肤发热如瘵状 。
【用法用量】《御药院方》本方用法:上为粗末 。每服四钱,水一盏半,入乌梅半枚,同煎至一大盏,去滓,食后温服 。
十九、《麻症集成》
卷四:
【处方】当归、白芍、生地、柴胡、酒芩、干葛、力子、连翘 。
【功能主治】麻症后一切血虚 。
二十、《喉科家训》
卷二:
【处方】蒸熟地、杭白芍、西归身、真川芎、生甘草、黑元参、剖麦冬、白桔梗、制香附 。
【功能主治】阴虚液少,午后咽痛喉燥,舌干无苔,一切贫血症经久不愈 。
【用法用量】水煎服 。
二十一、《女科万金方》
《女科万金方》:
【处方】熟地1两,当归1两,川芎1两,白芍1两,枳壳5两 。
【功能主治】新产血虚血晕,败血冲心,昏迷不省 。
【用法用量】方中枳壳用量,《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作“二两” 。
二十二、《家庭治病新书》
《家庭治病新书》:
【处方】桃仁1钱5分,红花1钱5分,大黄1钱5分,川芎1钱5分,山楂肉2钱,当归3钱,白芍3钱,生地4钱 。【功能主治】跌扑伤损,气厥血瘀疼痛者 。
【用法用量】水煎服 。
二十三、《嵩崖尊生》
卷九:
【处方】四物汤加桃仁、红花、丹皮、枳壳、玄胡 。
【功能主治】胃脘痛自上而下,自闻唧唧有声,属血者 。
【用法用量】重者,加桃仁、厚朴,大黄,甘草 。
槐花汤怎么做好吃,槐花汤的家常做法槐花汤的做法步骤11.槐花择洗干净,洗净备用
槐花汤的做法步骤22.加少量水,油盐,面粉,拌成糊 。
槐花汤的做法步骤33.热锅凉油,将槐花面糊倒入
槐花汤的做法步骤44.煎至两面金黄,用锅铲划成小块,加入适量水,加粉条开锅后再煮五分钟,调入盐,不加味精,保持槐清香 。出锅开吃 。
槐花汤的做法步骤55.大功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