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溪川夜市每天都有吗

桂林有哪些必去的美食街夜市?桂林本地人,下面介绍几个美食街,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白天的桂林,优雅柔美,仿佛所有的温柔都汇集在山水之间,夜幕降临后的桂林,悄然出现烟火袅袅的夜市,山水秀美天上有,夜市繁华述人间,介绍几个各具特色的夜市,开启桂林夜生活 。

陶溪川夜市每天都有吗

文章插图
正阳步行街
永宁广场
东西巷

力缘花鸟市场车尾箱夜市
施家园夜市
桂林除了风景诱人以外,这座城市的美食太多了,列举出来可能要三天三夜 。去桂林除了打卡热门景点以外,你也可以选择一条美食街逛吃逛吃,感受桂林的‘食"力 。
一、正阳步行街

【陶溪川夜市每天都有吗】正阳步行街位于桂林市中心,这里有众多的餐饮与购物店,毗邻两江四湖、独秀峰王城、东西巷等景区,不论是游玩过后歇脚吃饭,还是逛街买伴手礼,这里都是非常不错的去处 。正阳步行街南起杉湖北路,北至解放东路,与桂林市区繁华的中山中路平行,往东穿过中心广场就是了 。这里多以纪念品、餐饮、服装店为主,许多小吃都很有特色,也能品尝到桂林的风味美食,从附近景区游玩过后,来这里歇脚吃饭是个不错的选择,许多小商品店售卖的东西都挺有特色的,买买伴手礼也可以 。

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秀峰区正阳路29号,乘坐2/9/10/18/24/28/30/57/206路公交车在解放东路站下车,步行即可到达 。
营业时间:10:00-22:0
推荐美食:良记卷饼、姐妹酸店、猫咪章鱼烧、老牌莲子糕、超级喵的茶、食尚牛肠酸、町奶奶·酱汁炸豆腐、芋头饼、小土豆
二、永宁广场
桂林最近超火的夜市小吃街,一定不要错过哦!每天夜幕降临的时候,夜市就人群熙熙攘攘的就开始了!各种好吃的小吃应有尽有,可以说真的是十几块就吃到饱!夜市不光有卖小吃,还有水果,一条街零食一条街!近百米的明月巷,晚上八点就已经人满为患,在街的这头直直望去,看不到尽头,早被琳琅满目的小摊与前来觅食的桂林人给填满了 。

地址:桂林市灵川八里街的永宁广场,K307路到八里路四中下,步行可达 。
营业时间:17:00-24:00
推荐美食:蒋记土家酱香饼、北海生蚝 中蚝10元6个、油粑粑 6元一大盒、烤冷面、马蹄糕 1元一个、韭菜饼 2元一个、长沙臭豆腐
三、东西巷

在东西巷适合拍照、购物、品尝小吃,吃货的天堂,店铺不下百家,吃喝不下千种,不过你是什么口味的爱好者,无论你的经济条件如何,都能在这儿找到你想要的食物或饮料 。东西巷邻近靖江王府,是一片集旅游、民俗、文化、购物、餐饮、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型商业街区 。

地址:桂林市秀峰区东西巷,在市区内乘坐10路、11路、14路、18路、21路、24路、25路、30路、91路、203路、206路在“解放桥”站下车即可,车站西边为东西巷

营业时间:8:30-22:30
推荐美食:东西巷有不少桂林传统美食,桂林米粉、油茶、松花糖、桂花糕、尼姑素面、马蹄糕、烤猪蹄…… 。桂林米粉作为桂林乃至广西的特色美食,到了桂林是不可不尝的,米粉店遍布整个桂林市,价格实惠,每日能嗦上一碗真是太爽了!
四、力缘花鸟市场车尾箱夜市

力缘花鸟市场,是”后备箱夜市“的聚集地,白天似岁月静好的小园林,夜晚似熙熙攘攘的闹市 。这里摊主多为80、90后,甚至00后的也加入其中,他们白天有自己的工作、生活 。夜晚,就出来随意摆个摊、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交个朋友,顺便再挣点钱,这也是城市年轻人对生活的一种态度 。摊主们陆陆续续的支起摊位,炒菜的锅气、烧烤的香味、人群的嬉闹,整条街一下子就热闹起来,附近居民带着家中小朋友,来到这瞧瞧年轻人的新奇玩意或是茶余饭后来点小吃解解馋 。

地址:桂林市叠彩区中山北路136号,100路新建路口(家私精品批发中心)站,下车步行400米可达 。
营业时间:20:30-12:00(21:00比较热闹)
推荐美食:烧鸟算是夜市很出彩的特色之一、总共3家烧鸟 强烈推荐大家试试(我只吃了日落烧鸟,觉得口味还可以),各种甜品小吃、芒果糯米饭、糕点、钵钵鸡都有,往里面走各类烧烤炸物小吃都有,羊肉串、烤生蚝、炒粉之类 。
五、施家园夜市

没有伴奏,没有座位,摊位不多只有十几个,凌晨的夜晚总有人走到摊位前,打包一份宵夜又匆匆离开 。这边的小摊,大多以烧烤、凉面、凉粉之类的快手又常见的食物为主,胜在正好在施家园的街头位置,电动车购买方便,附近刚结束完夜生活的人,亦或是住附近半夜饥肠咕咕的小伙伴居多 。

地址:桂林市七星区施家园,公交有25路、204路到施家园站下车 。
营业时间:23:30-次日02:00
推荐美食:韩记手搓冰粉、唐姐油茶煮粉(油茶煮粉,桂林才有的美食)、知竹小龙虾、马记糖水、船家米粉店、侗家糯米饭、老字号卤味
雨季江南,最美不过青山中的景德镇


江南的梅雨季节
青山与古镇都在纷纷烟雨的笼罩下
此时出行,必定与晴空下的景物大有不同
雨中景德镇,更加宁静、质朴、清透
仿佛穿越回古时村落




今日,就让我们带你探游一番雨中景德镇
领略江南雨季中不同的美


01
三宝陶艺村
若有机会慢慢拜访,便又是一个个值得娓娓道来的故事 。毕竟一个地方最触动人心的,永远都不只是这里的风景,而是人 。




漫步景德镇市区,与寻常的城市一样平凡无奇,但往城东南十余里,便是神奇的三宝陶艺村 。


△陶艺村的每个工作室里,似乎都有说不完的故事 。


陶艺家李见深二十多年前在山脚搭建出心中梦想的住所,起初这里只有一片老式农宅和陶瓷作坊 。


看似普通的农家小院,进入门内却别有洞天,褐瓦土墙旧木,墙上还嵌了各式瓷瓶陶罐 。


△土墙,陶罐,垒出质朴 时尚 的三宝村 。


院子里有从外面引入的小溪,水清见底,躺着的瓷碗、瓷片,有的掩埋了一半在泥里,古老的木制农具静静待在一边,门上贴着褪色的大红春联,草木深深,苔痕寂寂,唯有时光流转如常,一切随意、简单、毫无章法,却野趣天成 。如今这里叫做“世外陶源”,可以住宿也有 美食。




对面是三宝国际陶艺村美术馆,在最古朴的房子里,往往能看到最当代的艺术品 。


再往前向山而去,云雾随行,清溪为伴,各个陶艺家工作室和陶艺品牌的创作基地,便散落在这一路的青山隐隐间 。




这里是三宝陶艺村的延伸——三宝国际瓷谷,整个三宝应该是一座活着的博物馆,生活在这里的每个人,几乎都与陶瓷有关 。


在陶艺咖啡馆随手翻开一本旧杂志,便看到了这样一句话:“有个地方,普通青年称呼景德镇,文艺青年称呼昌南古镇,二货青年则说自己来这里是碰瓷之旅……除了让生活更美好的杯杯盘盘,除了悠久 历史,景德镇已被刷新,这里有新有旧,小且美,此外还特别酷 。”



△溪水流过山谷里的作坊,把两岸都染绿了 。


我想,深处其中的三宝村,便是这样在融汇碰撞中而独具一格的地方,既有着世外桃源般的隐逸气息,又诞生了现代感极强的陶瓷艺术 。


即藏于小城的深山幽谷中,却常有国际化的交流活动,一切是那么不可思议,又是理所当然 。


02
青白瓷故里


这个青白瓷故里,平静得几乎看不到千年的岁月痕迹,村口大樟树下总是有孩子和乘凉的人们,一群鸭子从田间摇摆着路过 。




想再走远一点,隔日朋友带我去了进坑,进坑可不是一个坑而是一个村 。




出城不过数公里,到了郊外,方觉康乐公“首夏犹清和,芳菲亦未歇”句中的“清和”二字用得妙,大约再也没有另一个词可以形容现下节候,朝阳透过花叶的轻盈,软风拂过耳边的微痒,万物在天光下日益清明起来,却还没有溽暑来折腾,绿意和煦却不热切,默默守着盛夏来临前的温柔与沉默 。


△村口的大樟树下,听爷爷讲小时候的事 。


这里三面环山,地势狭长,昌江支流小南河绕村缓缓而过,南宋蒋祈《陶记》记载:“进坑石泥,制之精巧,湖坑、岭背、界田之所产已为次矣 。”


△初夏的进坑村,荷花点缀在田间 。


湿地里早荷开了一些,几处浅红轻盈柔和,还好远远地够不着,否则摸一下就似乎会漾开来,洇到空气的透明里去 。


时时有白鹭起落在深青浅碧的背景里,略沉闷的绿色莫名活泼了不少 。





田边几间老屋便是“东郊学堂”——一个陶瓷文化交流的非盈利机构 。走进闻得一阵笑语,“来来,喝茶,吃杏子,有点酸,但是解暑”,黄老师忙着招呼一拨拨客人,他们夫妻俩考古专业出身,在村里“忙时种田,闲时考古”,与其说进坑成就了他们桃花源般的生活,还不如说他们改变了进坑,前不久景德镇遭遇暴雨,听朋友说过街如过河,进坑村却因为东郊学堂之前号召村民疏通河道、整理水系而基本安然无恙 。


沿着木栈道能走到复原的古水碓,循小径而行,林深处藏几处宋代窑址、窑口被土壤和荒草掩埋,它们缄口不言,隐匿了 历史 的痕迹 。


△卖黄瓜的小女孩,笑容纯真烂漫 。


青,是年轻的颜色,东方的颜色,古书说“象物生时色也” 。


别看“青”这么寥寥几笔,却是山川岁月的沉重,落在天地茁长之初,又平添了轻润的生气,不需要诠释也处处呼之欲出 。




进坑优质瓷石,造就了景德镇宋代青白瓷“洁白不疵,故鬻于他所,皆有‘饶玉’之称 。”景德镇湖田窑的影青,融合了白瓷纯洁胎质和青瓷温润釉质,又是一种青中有白的清新之美,如这时节的一场甘霖,几乎把整个南方都染上薄薄的一层淡青 。


03
瑶河畔古镇


一场龙舟水浸透了瑶河两岸的老墙旧瓦,这里隶属景德镇浮梁县,曾是景德镇陶瓷业的发祥地 。


△天青色等烟雨,瑶里在等你 。


雨落的时候,我作别朋友,来到瑶河之畔的古镇小住 。


在宋初,因瓷窑颇多而俗称“窑里”,清末,瓷业衰落后便改名雅称“瑶里” 。




古镇也算是泛徽州的圈子,无论是中西合璧的狮冈胜览,还是徽派典型的程氏宗祠,都可以书写着昔日繁华 。




古镇的雨并不会扫兴,高大深邃的老宅正适合一桌牌局,观者似乎比打牌的更起劲 。婆婆趁着雨小的间隙,去山上抱了一捆柴火,明早若是还下不停,生炉子可成了难题 。


“这有什么好拍的?”我拿着相机,最多便是换来如此疑问,或许只是在我们看来诗意,而在他们看来无非日复一日而已吧 。




一夜的雨让瑶河涨满了水,晨雾抹去了远山的轮廓,层林吐纳出青色的呼吸,空气里是不轻不重的青草味道 。


顾不上时大时小的雨势,撑一把伞在河边来回走了许久,天地间的雨,落在天地间的沉默里,所有的迟疑将被洗去,融化成山溪的欢愉,唱出每一句水花都是肯定 。


△昔日繁华码头,如今寂寞无人 。


山水要在雨中细看,村落也是,借着水汽氤氲,青绿色才显得滋润,显得沉静 。


雨势大后,远山近村,木桥溪流都没在水雾烟雨中,像是一幅被打湿的青绿山水,那些石青、石绿、花青互相浸染,成了深浅浓淡不一的微妙颜色 。




明明没有一个要等的人,也并不喜欢唱歌,却忍不住哼起“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谁叫我爱极了这样的山色,风的温度和雨落的声音 。


一切都干净得不落痕迹,仿佛连闲愁也不该有 。直到淋得全身湿透回到客栈,隔壁的一群北方大叔们还在边打牌边看着门外的雨嘀咕,“这么一直下雨,没法玩儿啊”,而我可不会告诉他们错过了些什么 。




瑶里往北不远是绕南,栗树滩堆积物是目前发现的最具代表性的断面特征的窑址,烧制年代约在唐代中期至明代中晚期之间 。而往南就是高岭,制瓷需要的优质瓷土——高岭土,便是在这里出产的 。


△制坯、修坯……这是一段人与泥、与刀对话的过程 。


进高岭的路上要跨过东河,河岸边有运送瓷石的古码头,久而久之自然成了市集,昔日用条石砌成的码头早已成了妇人们的浣衣之地,或许只有石板路上那些被独轮车碾出的凹痕,还会记着当年来往高岭装运矿石的繁忙日子 。


△木槿花开后,古镇迎来了雨季 。


临街的一些老屋已经被刷成粉白,墙上描得崭新的商铺字号,仿佛闪烁着老街因为 旅游 而新生的渴望,是连流淌了千百年的东河之水也无法满足的吗?


无论如何,那些日日走过石板桥的脚步,虽然匆匆,却从来不会有半分迟疑 。


可我们终究是过客,离去的那天已经放晴,清澈而近乎透明的季节中,一些梧桐已经出叶,第一个梅子的酸味还没漫过齿颊 。


在雨季的间隙,也会有阳光一丝丝坠落,每寸的晴朗都值得被珍藏,那是梦境,是希望,更是期待 。和朋友相约下次,下次,我要试着自己做一件瓷器,炼泥、制坯、上釉、烧造……


将美好沉静倾注于匣钵,所有的炙烤与伤痕都是生命的弦纹,一双普通的手捧出一件青瓷,而得以触及天地最初的生意,我愿意用更长时间慢慢去懂的,是这个最纯粹而最迷人的陶瓷之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