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博物院开放时间和门票河北省博物馆开馆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7:00(16:30停止进馆),周一闭馆 。

文章插图
参观办法:凭有效证件于南门、北门票务处现场领票或自助取票,免费参观 。有效证件包括:身份证、学生证、军官证、护照、户口本、社保卡 。
河北博物院展览参观路线:
如果想全面了解河北博物院的展览,并且有充裕的参观时间,推荐您从三楼开始,自上而下参观,依次为三楼的《石器时代的河北》、《河北商代文明》、《慷慨悲歌——燕国故事》、《慷慨悲歌——赵国故事》 。
二楼的《战国雄风——古中山国》、《大汉绝唱——满城汉墓》和一楼的《曲阳石雕》、《名窑名瓷》、《北朝壁画》展览 。
河北博物院5大镇馆之宝有透雕龙凤纹铜辅首、中山王铁足大铜鼎、错金银四龙四凤铜方案座、错金银虎噬鹿屏风座、刘胜金缕玉衣 。
1、透雕龙凤纹铜辅首
透雕龙凤纹铜辅首,系燕国宫门构件,是燕国代表性器物 。该铜辅首器形巨大,长74.5厘米,是我国迄今发现战国时期最大的青铜辅首 。
2、中山王铁足大铜鼎
中山王铁足大铜鼎,出土于河北平山县战国中山王墓,是王墓出土九鼎中的首鼎 。该鼎外壁刻有469字长篇铭文,是目前所见铭文最长的一件战国铜器,让今人看到了字体修长秀丽、文辞典雅优美的战国文字 。
3、错金银四龙四凤铜方案座
错金银四龙四凤铜方案座,1977年河北平山县中山王墓出土,出土时案面已朽,仅存案座 。此案座造型复杂,集铸造、镶嵌、焊接等多种工艺于一体,制作精巧,无以复加,是商周以来青铜器制造工艺的集大成者,堪称战国青铜器工艺的巅峰之作 。
4、错金银虎噬鹿屏风座
错金银虎噬鹿屏风座,为连接两扇屏风的插座,1977年出土于河北平山县战国中山王墓 。与其同时出土的还有错金银铜犀牛屏座和错金银铜牛屏座,这三件铜屏风底座是我国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屏风实物 。
5、刘胜金缕玉衣
刘胜金缕玉衣,1968年河北满城县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是我国首次发现、规格最高、最完整的玉质葬衣 。它为研究西汉葬制、西汉的玉石金工艺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 。
河北博物院建筑工程介绍?博物馆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的场所,拥有浓烈的地方特色 。而博物馆的建筑造型也是当地文化的极致体现,反映了当地独特的风俗文化 。以下是中达咨询给大家带来的关于全国博物馆建筑结构的详细介绍 。
河北博物院位于石家庄市文化广场,北起中山路,南到范西路,东临东大街,西至西大街,是河北省省级综合性博物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一级博物馆 。
河北博物院的前身是河北省博物馆 。2014年6月9日,河北博物院揭牌成立,总建筑面积53128平方米,展览面积22000余平方米, 文物藏品15万件,其中一级品334件(套),二级品1910件(套),三级品16313件(套),以满城汉墓出土文物、河北古代四大名窑瓷器、元青花、石刻佛教造像、明清地方名人字画以及抗日战争时期文物最具特色 。另外,院内藏书5万余册,不少是明清善本图书,为河北省地方志主要收藏单位之一 。
历史沿革
1953年4月,河北博物院的前身河北省博物馆成立,馆址设在保定古莲花池院内 。
1982年,河北省博物馆搬迁到石家庄,借用河北省展览馆办公并举办展览 。
1986年,河北展览馆、博物馆合并改建为河北省博物馆,次年正式开馆 。
2006年,河北省委、省政府决定改扩建河北省博物馆,同年开工建设 。
2013年6月8日,扩建后的河北省博物馆对外试开放 。
2014年6月9日,河北博物院揭牌,正式对外开放 。
建筑布局
河北博物院总建筑面积53128平方米,展览面积22000余平方米,分为南北两区:北区建于1968年,原为“毛泽东思想胜利万岁展览馆”,外观仿北京人民大会堂的廊柱式建筑,总建筑面积20028平方米;南区为新建区,总建筑面积33100平方米,总投资6.28亿元,新建筑周围环以高大的廊柱,与北区建筑形制和主色调相呼应 。
从服务功能上大体划分,南区为基本陈列展区,集中展示河北的古代文明;北区(老展馆)除《百年掠影——近代河北》陈列外,其余场馆为临时展览展区,以举办当代文化艺术、社会热点透视、国内外文物交流及其它各类临时展览为主;连接南北区的阳光大厅为观众休闲服务区 。
河北博物院
更多关于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点击底部客服免费咨询 。
石家庄有几处博物馆?截止到2019年11月,石家庄有三个博物馆,分别为河北省博物馆,河北省民俗博物馆,石家庄市博物馆 。
1、河北博物院
河北博物院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文化广场,北起中山路,南到范西路,东临东大街,西至西大街,是河北省省级综合性博物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一级博物馆 。
2、河北省民俗博物馆
河北省民俗博物馆自2005年5月18国际博物馆日开始正式对社会公众免费开放 。据河北省民俗博物馆简介显示,该馆主体建筑为仿清园林式建筑,建筑总面积5000余平方米,其中展厅6个,面积为2000余平方米,另有文物库房、办公楼等,馆区的绿化和建筑为观众提供了参观环境 。
3、石家庄市博物馆
石家庄市博物馆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建设北大街65号 。该馆于1991年11月12日解放石家庄44周年纪念日开馆,占地面积586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292平方米,内设5个展厅、1个多功能厅及文物库、报告厅 。
扩展资料
河北省博物馆建筑布局:河北博物院总建筑面积53128平方米,展览面积22000余平方米,分为南北两区:北区建于1968年,原为“毛泽东思想胜利万岁展览馆”,外观仿北京人民大会堂的廊柱式建筑,总建筑面积20028平方米 。
南区为新建区,总建筑面积33100平方米,总投资6.28亿元,新建筑周围环以高大的廊柱,与北区建筑形制和主色调相呼应 。
从服务功能上大体划分,南区为基本陈列展区,集中展示河北的古代文明;北区(老展馆)除《百年掠影——近代河北》陈列外,其余场馆为临时展览展区,以举办当代文化艺术、社会热点透视、国内外文物交流及其它各类临时展览为主;连接南北区的阳光大厅为观众休闲服务区 。
-石家庄市博物馆
-河北省民俗博物馆
-河北博物院
河北博物院十大镇馆之宝河北博物院十大镇馆之宝有透雕龙凤纹铜辅首、中山王铁足大铜鼎、错金银四龙四凤铜方案座、错金银虎噬鹿屏风座、刘胜金缕玉衣、长信宫灯、西汉错金博山炉、文宣帝高洋墓墓道壁画、彩绘石散乐浮雕、青花釉里红开光贴花盖罐 。
1、透雕龙凤纹铜辅首
透雕龙凤纹铜辅首,系燕国宫门构件,是燕国代表性器物 。该铜辅首器形巨大,长74.5厘米,是我国迄今发现战国时期最大的青铜辅首 。
2、中山王铁足大铜鼎
中山王铁足大铜鼎,出土于河北平山县战国中山王墓,是王墓出土九鼎中的首鼎 。该鼎外壁刻有469字长篇铭文,是目前所见铭文最长的一件战国铜器,让今人看到了字体修长秀丽、文辞典雅优美的战国文字 。
3、错金银四龙四凤铜方案座
错金银四龙四凤铜方案座,1977年河北平山县中山王墓出土,出土时案面已朽,仅存案座 。此案座造型复杂,集铸造、镶嵌、焊接等多种工艺于一体,制作精巧,无以复加,是商周以来青铜器制造工艺的集大成者,堪称战国青铜器工艺的巅峰之作 。
4、错金银虎噬鹿屏风座
错金银虎噬鹿屏风座,为连接两扇屏风的插座,1977年出土于河北平山县战国中山王墓 。与其同时出土的还有错金银铜犀牛屏座和错金银铜牛屏座,这三件铜屏风底座是我国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屏风实物 。
5、刘胜金缕玉衣
刘胜金缕玉衣,1968年河北满城县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是我国首次发现、规格最高、最完整的玉质葬衣 。它为研究西汉葬制、西汉的玉石金工艺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 。
6、长信宫灯
长信宫灯,于1968年在河北满城县中山靖王刘胜之妻窦绾墓中发现 。此宫灯为青铜制造,却一改以往青铜器皿的神秘厚重,整个造型精致小巧,是一件实用且美观的灯具珍品,被誉为“中华第一灯” 。
7、西汉错金博山炉
博山炉为古代熏香用具,盛于两汉魏晋时期,在我国熏香器具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1968年出土于中山靖王刘胜墓的西汉错金博山炉工艺卓绝,体现了汉代工匠纯熟圆融的铸造技艺,具有独特的艺术文化特征 。
8、文宣帝高洋墓墓道壁画
文宣帝高洋墓墓道壁画,1989年出土于河北磁县湾漳村高洋墓 。其长37米,最深处8米,面积约320平方米,是我国现存最大型的北朝时期墓葬壁画,代表了北朝时期绘画艺术的最高水平 。
9、彩绘石散乐浮雕
彩绘石散乐浮雕,为墓葬墙面装饰品,于1995年河北曲阳县西燕川村王处直墓出土 。该浮雕既真实再现了唐末五代时期的乐舞场面,上承大唐之余韵,又展现出五代时期曲阳石雕的艺术风采,因此弥足珍贵 。
10、青花釉里红开光贴花盖罐
青花釉里红开光贴花盖罐,于1964年河北保定市永华南路小学元代窖藏出土 。元代青花釉里红存世作品极为罕见,此盖罐集绘画、浮雕、贴塑等多种技法之大成,是存世元青花中的顶级艺术珍品 。
【河北省博物院】以上内容参考-河北博物院
- 各种手艺培训班
- 法院怎么处理抚恤金纠纷问题
- 2021年个人补缴社保新政策
- 羊狮幕自然风景区门票多少钱
- 内衣办公室动漫1卷一3卷
- 百善孝为先儿童版歌词
- 中的人吃黄金大米怎么了 黄金大米吃了到底是有益还是有害
- 国产车质量排名前十名品牌 国产车质量排名前十名
- 怀孕能吃樱子吗早期 孕妇可以吃樱桃吗早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