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鸡萝丝去散步的寓意

绘本欣赏《母鸡萝丝去散步》不读绘本的孩子不会怎么样,但读了绘本的孩子一定会不一样 。他们的思想会充盈起来,他们的眼睛里会多一些亮闪闪的东西,他们的脑子里会多几个问号,他们的脸上会多几丝笑容,他们的举手投足会多几分自信 。

每天一个绘本故事,陪伴孩子成长!《母鸡萝丝去散步》这是一本平淡无奇,但绝对会让宝贝们笑得前仰后合的图画书 。本文仅用了44个汉字简洁地叙述了母鸡萝丝的活动 。作者精心设计的种种巧合让人物间的冲突和危机在欢快的气氛中一次次地化解,特别配合孩子的心理和 情感。人物造型夸张灵动,色彩明丽鲜亮,平面化的构图充满了丰富的细节 。

绘本欣赏

原来啊,从一出门,萝丝就被一只狐狸盯上了 。可是这只狐狸实在太倒霉了 。每一次萝丝都完美地避开了狐狸的攻击而没有察觉 。过院子的时候狐狸踩到了铁耙,过池塘的时候他掉进了池塘里 。过草堆的时候被卡在了厚厚的草堆里,走过磨坊的时候还被母鸡萝丝绊到的面粉袋淋了一身面粉,过篱笆的时候被撞到的小推车把蜂房撞得乱七八糟,狐狸被蜜蜂蛰得面目全非 。对狐狸来说,今天真的是倒霉的一天 。
《母鸡萝丝去散步》读后感篇一:《母鸡萝丝去散步》读后感《母鸡萝丝去散步》是一本外国经典图画书,它包括两个故事,简单的文字讲述母鸡萝丝去散步的平淡无奇的故事,图画则讲述狐狸追逐猎物的迭宕起伏的故事 。它的文字与画面形成一种非常滑稽的对比,萝丝和狐狸一前一后处于同一个画面,一个迈着碎步神闲气定,一个张牙舞爪却又总是丑态百出,让人捧腹 。本书色彩明丽,构图精美,它的文字极其简单,但足以让幼儿笑得前仰后合的一本图画书 。

母鸡萝丝去散步的寓意

文章插图
《母鸡萝丝去散步》这个故事内容非常有趣并令人发笑 。当钉耙砸扁狐狸的鼻子时,你会笑!当狐狸一头栽进池塘里时,你会笑!当狐狸扎进干草垛里时,你会笑!当狐狸被面粉埋住时,你会笑……这么有趣的故事,怎能不吸引孩子呢?孩子们沐浴在阅读带来的身心愉悦 。
让孩子看绘本,主要锻炼幼儿的各种能力:一是能锻炼孩子的观察能力,让孩子养成仔细认真的习惯;再就是让孩子通过观察,提高审美能力;三就是观察可以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想像能力 。
《母鸡萝丝去散步》绘本书也是孩子最爱读的书了 。一到阅读时间,孩子们都会快速拿到这本书,然后看上好几遍,每次看时总会自言自语讲述边哈哈大笑着 。这本书对大班幼儿来说,已经能够看着图片猜出背后发生的故事,还有个别认字多的孩子,边看书边读出那些简短的文字,与其他小朋友共享 。放到图书区这本书的原因是这样的:幼儿识字的最佳期在4—6岁,因为这时可以充分利用孩子的超强的模糊记忆能力,以及刚刚形成的逻辑记忆能力,而且通过识字,及相应的阅读进一步促进孩子逻辑能力的发展 。具有阅读能力的孩子,比同龄的孩子理解能力要强很多 。当孩子想识字的时候,我们就要抓住时机教孩子识字 。
大班的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力,在绘本的.阅读中,如果只给孩子读读文字,那就没有什么可讲的,也会给孩子造成对阅读不感兴趣的后果 。我们不能让孩子只停留在对文字和内容的理解上 。许多东西,还需要孩子自己去发现 。只有她们自己发现和理解的东西,记忆才会深刻 。让孩子随着自己的兴趣,发表自己的观点 。
绘本是通过图画与文字这两种媒介的交织、互动来讲述故事的,符合儿童早期阅读的特点和习惯 。因此,活动的设计力求引导孩子们在笑声中理解画面内容,能讲述出隐藏在图画背后的故事,体会阅读绘本的基本方法,在阅读中识字,积累语言,并让幼儿由此爱上阅读,在丰富的图画中展开想象,提高认知能力 。于是,老师又适时推荐其他绘本,此时的孩子们早已迫不及待地想阅读 。这种阅读引领,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
篇二:《母鸡萝丝去散步》读后感今天,老师给我们读了一本书,它的名字叫《母鸡萝丝去散步》 。里面主要讲了母鸡萝丝出门去散步,刚好被狐狸给看到,狐狸非常想吃母鸡萝丝,就躲在鸡窝的下面 。萝丝走到了院子,狐狸也就跟到了院子,母鸡的旁边有一把耙子,当母鸡快要走过耙子的时候,狐狸猛地一跳,可是他并没有抓住母鸡,却一脚踩住了耙子,耙子像一个人刚从睡梦中惊醒一样,“登”的一下竖立起来,打着了他 。
萝丝继续走,她走到池塘,狐狸也就跟到池塘,萝丝快要走过池塘的时候,狐狸又猛地一跳,这次他照样没有抓住萝丝,却把自己给摔到了池塘里,激起一大片水柱,把旁边的两只小青蛙吓得一蹦三尺高 。可是母鸡萝丝一点儿都没有察觉,仍然悠闲的散步 。
萝丝仍然在散步,她走到干草堆,狐狸也跟到干草堆 。当萝丝走到干草堆的正上方是,狐狸不管三七二十一就猛扑过来,这一次狐狸还没有抓住母鸡,可他自己却摔到了干草堆里 。
母鸡萝丝继续向前走,她走到了磨坊,狐狸就也跟到了磨坊,萝丝走过磨坊的时候,她不小心用腿缠住了挂面粉的绳子,等她走远了,绳子被挂断了,面粉从袋子里呼的一下全洒在狐狸身上,面粉袋坠落的时候狐狸扑了上来……最后萝丝安全的回到了家 。
贪吃的狐狸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
篇三:《母鸡萝丝去散步》读后感阅读《母鸡萝丝去散步》的故事时,我一直都为母鸡萝丝担忧,生怕它会被狐狸吃掉 。可是她走过院子时,眼看狐狸就要靠近了,我猜想母鸡恐怕要被狐狸当作美餐了,结果狐狸自己不小心,前爪踩到了钉耙,被钉耙的把子给打中了,我觉得很搞笑 。
接着,母鸡萝丝绕过池塘,眼看狐狸就要捉住它了,我心里别提有多着急了 。结果,母鸡悠闲自地走着,狐狸却一头栽进了池塘,喝了一肚子的水 。我想,这只狐狸可真是笨!
然后,母鸡萝丝越过干草堆时,感觉狐狸就要扑向母鸡了,我想,这回母鸡可要死定了 。没想到,母鸡还是悠哉悠哉的,而狐狸却被干草堆埋了起来,显出一副很倒霉的样子 。我以为狐狸应该会放弃,结果它还是不甘心地跟踪母鸡 。
母鸡萝丝经过磨坊时,狐狸紧跟其后,而母鸡的爪子感觉要被吊面粉的绳子缠祝我觉得母鸡这次一定不会那么幸运了 。可是母鸡碰巧拉动了吊面粉的绳子,狐狸没有在意从天而降的面粉,结果又被埋进了面粉堆里 。看到这里,我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觉得这只狐狸真是太倒霉了 。
最后,母鸡萝丝还是非常悠闲地穿过篱笆,而气急败坏的狐狸一跃而起,眼看母鸡萝丝就要被捉住了,但是,狐狸跳得过猛,一头栽进一辆小推车里,小推车顺着山坡往下冲,撞上了许多蜜蜂房,愤怒的蜜蜂排成一长队,向狐狸冲去,狐狸吓得毛骨悚然,飞奔而去 。而母鸡萝丝却慢悠悠地从蜂房的下方走了过去,安全地回到了家 。
看完了这个故事,我觉得母鸡萝丝是世界上运气最好的母鸡,而那只狐狸应该是世界上最倒霉的狐狸 。
粗粗看完《母鸡萝丝去散步》,感觉也没什么,回头细细的又看了一遍,好像有点味道了 。
我们不会像孩子看故事时那样哈哈大笑,但在内心却会会心的笑一笑,消逝已久的童心和童趣似乎隐约闪现 。
可是成年人的想法总是不会那么天真,我们可能会想,这只母鸡萝丝在我们生活中应该是属于性情超然物外的代表,她对生活中的困难甚至危险都熟视无睹,悠闲而有滋有味地生活着;我们还会想,也许母鸡萝丝是大智若愚,早已设计好种种机关,让可恨又可怜的狐狸一次又一次的失手,最终狼狈逃窜……
我们是不是想得太复杂了?我们是不是应该像孩子一样简单而又快乐地读这个故事 。
篇四:《母鸡萝丝去散步》读后感今天伟铭背回了流动小书包,吃过晚饭,我们便好奇地阅读起来了 。
乍一看这本书,故事中的主角、色彩都有点简单,但仔细读完才发现这是本越读越有味道的书 。每一页都固定的出现两个主角,每一页上都变换了不同的场景,每一页上都呈现的不同的境况,让读者随着情节,忽而紧张忽而开怀大笑 。读完第一遍的时候,伟铭没有大多的反应,在读第二遍的时候,我提醒他关注更多的细节,比方看狐狸在不同的心理下表现出来的贪婪的眼神、偷偷摸摸的动作、惊恐的表情、碰壁后的尴尬和滑稽的惨相……孩子受到情节的渲染竟情不自禁加上了他自己的想象,比如:让狐狸掉进坑里、让他在跳起来时碰到树枝砸着脑袋……我心里很高兴,孩子心里有了他自己对“好”“恶”的评判,还知道站在“正义”这一边呢!带着这种收获的喜悦,我们读了第三遍,读完后我在思考如何将书中的道理引申出来讲给孩子听,让他能真正的听懂 。我对伟铭说:“我们都要像这只昂首挺胸的母鸡萝丝一样勇敢、自信 。只要坚持做正确的事情,那些不好的事情是不会影响到我们的 。作为这只存心想伤害别人的狐狸,不但不能得逞,反而因为他一心光想着害别人,忽略了周围其他的东西和潜伏的危险,最终把自己害的遍体鳞伤,得不偿失……”伟铭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我知道这些话孩子还不能完全理解,但只要我们长期不懈的坚持陪他阅读,同他分享生活中的点滴心得,他的读说能力会大有长进,也会明白更多的做人做事的道理 。
感谢老师们这么用心的为我们提供这样好的读本,让我们大人们也得到了心灵净化……
师语:铭铭是个聪明懂事的孩子,这与妈妈的悉心照顾是分不开的,只是孩子现在的年龄应该拥有更多的快乐,我们还不急于将绘本中渗透的道理提炼给孩子,好绘本带给孩子的绝不仅仅是这个 。那么我们当前的任务就是和孩子一起把“阅读”这件事情变的快乐起来,让孩子真的爱上绘本,爱上阅读 。慢慢地你就会发现孩子的观察、领悟、表达变得丰富起来……
铭铭妈妈,让我们一起加油好吗?
《母鸡萝丝去散步》中班教案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母鸡萝丝去散步》中班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
《母鸡萝丝去散步》中班教案1教学设计思路:
《母鸡萝丝去散步》这本书图案和色彩鲜艳,幼儿感兴趣,翻看故事书更是觉到内容的幽默与诙谐,与此同时我想把这个故事编成教案,在班级进行一次语言教学的想法油然而生,于是我就这么做了 。
经过反复琢磨我发现这本书除了色彩鲜艳内容有趣以外,其故事的线索很清楚、明显,而且能有很大的余地让小朋友自由地发挥和展开想象的空间 。在这过程中更可以促进他们在语言的讲述、表达、词汇的运用等方面能力的发展 。根据我们中班小朋友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活动目标、活动过程的准备工作 。
目标的设计是根据我班小朋友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来制订的:1.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阅读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内容;2.根据故事线索,让幼儿想象、讲述并展开故事情节;3、通过阅读让幼儿感受到故事的诙谐和幽默 。在围绕目标实施过程中我采取了三个教学策略:其一、集体看书,通过阅读故事,让小朋友们初步地理解故事内容;其二、出示情景图,让小朋友对故事当中的场景能够映像深刻,使故事中的主要线索--母鸡散步进一步清晰;其三、图标卷轴的连贯出示,使小朋友对整个故事有一种豁然开朗的启示 。在两条线索之间建立有机的联系 。
活动名称:
《母鸡萝丝去散步》
活动目标:
1、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阅读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2、根据故事的线索,让幼儿想象、讲述并展开故事情节;
3、通过阅读让幼儿感受到故事的诙谐和幽默 。
活动准备:
图标卷轴、故事书、情景图
活动过程:
一、通过阅读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内容;教师边看书边讲述故事
师:故事的名字?故事里有谁?母鸡去散步,狐狸为什么跟在后面?母鸡被吃了吗?这一路上发生了什么事呢?我们再来看故事(书)
二、根据线索,幼儿展开想象
1、将回型针取下,根据故事的线索,丰富故事情节,边提问,边猜测 。
2、师:母鸡散步去了哪些地方?--出示情景图
师:这就是母鸡散步走过的地方
3、师:狐狸一直跟在母鸡的后面,就想吃它,可到最后也没有吃到,这是为什么呢?
4、出示图标卷
师:原来呀,狐狸碰到了这么多倒霉的事情,这真是一只倒霉的狐狸呀!
三、完整的欣赏故事
师:现在我们再来完整的讲一边故事,想说的小朋友,我们一起讲这真是一本好玩的书,我们回去讲给其他小朋友听吧 。
四、结束教学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小朋友能大胆地讲述、想象和猜测故事的情节,课堂气氛轻松而活跃,他们被有趣的故事所吸引和感染,非常的开心快乐 。经过这个活动小朋友能够积极动脑,不断闪现出灵感的火花,在请他们猜测狐狸的遭遇时,还有了意外的收获,他们在观察书上的图片中发现了很多细节,并且以此猜测想象和讲述,促进幼儿观察能力的发展,通过这个故事,我发现不要担心小朋友在上语言课时,不会讲或是讲不好,只要老师在设计提问方面要恰到好处,提问句要具有启发性,那么小朋友的表现一定会令人相当的满意 。
活动过程中我先用回形针把故事的部分内容隐藏起来,制造悬念,当小朋友对故事有了初步了解之后,边想象边猜测,边讲述,使故事的内容越来越丰富,精彩,接着采用展示情景图的方法,使他们对故事当中曾出现过的场景映像深刻,之后图标卷轴连贯出示,使小朋友对整个故事产生了想说、想讲的积极欲望,最后大家一起边看书边讲述,愉快的结束教学 。这几个策略的使用,围绕教学目标,顺利地完成,同时我还有发现在语言类的教学活动当中老师的提问语言,启发性的语言、引导性语言、暗示性语言,都要精练,点到即止,充分的发挥以教师的主导性和小朋友的主动性为主,多给他们机会来表达、讲述、表现自己和发挥想象,这样才能让两者之间产生互动和共鸣 。
《母鸡萝丝去散步》这本书,其实对小朋友来说有很大的`发展余地和空间,可以再创编或续编故事情节,可以在体育游戏中使用,书中曾提到许多动词有:走过、越过、绕过、钻过、穿过等,还可以玩角色游戏,更可以与其他科目相结合开展综合活动,例如在美术活动时用绘画的形式给故事创编其他的情节,他还有更深层的寓意:坏人做坏事没有好下场 。
《母鸡萝丝去散步》中班教案2活动目标:
1、仔细阅读绘本,大胆讲述自己对故事的理解,感受绘本的幽默 。
2、能根据音乐节奏和故事线索大胆进行模仿表演 。
3、有对音乐游戏的兴趣,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 。
活动准备:
1、幼儿已熟悉绘本故事及音乐 。
2、绘本《母鸡萝丝去散步》 。
3、视频音乐 。
活动过程:
一、阅读绘本,熟悉故事情节 。
1、教师带领幼儿跟随音乐入场 。
2、交流:有哪些小朋友喜欢散步呀?你散步的时候发生过哪些有趣的事?
3、引入绘本:今天王老师准备和小朋友们一起来读一本关于散步的绘本,书名叫《母鸡萝丝去散步》 。
4、师:母鸡萝丝去散步究竟会发生一些什么事情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
5、幼儿自主阅读 。
6、教师提问:发生了什么事?
二、观看视频,根据音乐模仿母鸡萝丝和狐狸 。
1、幼儿观看视频 。
2、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模仿表演母鸡萝丝散步和狐狸 。
三、为动画配音,增添幽默色彩 。
1、师:狐狸太倒霉了!瞧,它出师就不利,被钉耙打了,钉耙打在狐狸的头上会发出什么声音呀?掉进池塘呢,又会发出什么声音?引导幼儿尝试加入拟声词 。
2、完整欣赏动画,幼儿自由为边跟读边配音,感受绘本幽默有趣 。
四、自主扮演角色表演,进一步体验、感受绘本幽默有趣 。
1、师:小朋友,你们想不想自己来扮演母鸡和狐狸来表演一下这个故事?
2、幼儿自由选择角色,表演故事 。
3、集体表演故事 。(表演时可边讲述故事,边表演,加强故事趣味性)
五、结束:教师带领幼儿模仿母鸡萝丝和狐狸散步退场 。
《母鸡萝丝去散步》中班教案3设计意图
这一活动是在主题活动“我们的城市”背景下进行的 。故事情节与我们在中班阶段进行的“逛街”游戏十分相似,于是我们借助有趣的故事情景尝试开展了一次器乐活动 。
活动目标
.能用不同的乐器或用相同的乐器不同的演奏方法模拟故事里的各种声音,并尝试运用回旋曲完整表演故事 。
.按场景以小组轮换的方式进行器乐表演,体验合作表演故事的快乐 。
活动准备
.各种乐器,故事图片等 。
.幼儿已听过故事,并探索过部分情节的声音 。
3.乐曲《稻草中的火鸡》 。
活动过程
一、引出主题
.今天天气真好,母鸡萝丝准备出门去散步了!
.幼儿听音乐用肢体动作学母鸡萝丝散步 。
3.我们还可以怎么表现母鸡萝丝很高兴的样子呢?
4.母鸡萝丝在散步时发生了一些什么事情呢?我们一起来听听故事 。
二、讲述故事,组织讨论
.讲述故事 。
.狐狸的坏主意得逞了吗?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呢?
3.母鸡萝丝去散步时去过哪些地方?它先去哪里再去哪里?
4.共同探讨其中一个故事情节的声音 。如,你最喜欢哪段故事?在这段故事里,你能听到什么声音?这些声音是怎样的?什么声音在前,什么声音在后?
5.你会用什么乐器表现这些声音?
6.导幼儿尝试用乐器表演 。
7.请部分幼儿表演 。
三、交流分享,共同游戏
.分别请幼儿选择乐器尝试游戏 。教师巡回指导,了解幼儿的探索情况 。
.交流分享 。请幼儿仔细看看某组小朋友表演得像不像,他们用了什么好方法 。
3.请一个幼儿扮演母鸡萝丝用肢体动作表现散步的情景,其余幼儿分组用乐器表演各个场景,共同游戏 。
附:从绘本《母鸡萝丝去散步》到音乐活动的演变
绘本《母鸡萝丝去散步》讲述的是母鸡萝丝在农场里散步时和一只狐狸之间发生的故事 。故事内容如下:母鸡萝丝出门去散步,狡猾的狐狸跟在身后 。咚!梆!狐狸被钉耙撞倒在地 。母鸡萝丝绕过池塘,狡猾的狐狸跟在身后 。扑通!呱呱!狐狸一下掉进池塘 。母鸡萝丝经过磨坊,狡猾的狐狸跟在身后 。哗啦啦啦!哗啦啦啦!狐狸被面粉袋砸到了头 。母鸡萝丝穿过篱笆,狡猾的狐狸跟在身后 。咕噜!咕噜!咕噜!咕噜!砰!狐狸跳到滑下山的车,撞倒了一大片蜜蜂房 。嗡嗡嗡嗡!蜜蜂追着狐狸跑,狐狸吓得赶快逃 。母鸡萝丝散完步,高高兴兴回了家 。在仔细阅读后,我们发现这个故事可以作为三种活动的素材:
●故事创编 。虽然该故事情节简单,仅用很少的文字介绍了母鸡所经过的地方,但是画面精美,能让幼儿展开想象,尝试编讲故事,有助于丰富幼儿的语言,开拓幼儿的思维 。
●器乐探索 。每个故事场景中的音响描写都十分生动,可以为幼儿提供用乐器探索表现各种音响的机会 。
【母鸡萝丝去散步的寓意】●合作表演 。虽说故事中只有母鸡萝丝和狐狸这两个角色 。但是班级中的幼儿个个都可以模拟故事场景中的声音,人人都可以有配音任务,都需为成功表演而通力合作 。
《母鸡萝丝去散步》赏析     

        她是那种可以让孩子们一见钟情的图画书——《母鸡萝丝去散步》,整本书采用装饰画法,孩子们跟随老师的指引,欣赏精致美丽的点、线、面细节,关注着小小的母鸡萝丝,她在院子里散步一圈而产生的跌宕起伏、欲擒故纵、一波三折的故事 。

     母鸡萝丝的命运在一个农家庭院里展开,整个画面呈现出明亮温暖的橙黄色调,令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阳光灿烂的初夏时光的田园里 。

      故事文字特别简洁,简洁得似乎可以跳过不读,但又必须读,语句太家常了,但是每次读起它的时候,短短的句子看似天真烂漫,但背后是如此的危机重重,使母鸡萝丝差一小点点,就被狐狸小“坏蛋”瞪大眼睛抓住!

      但是,结果却恰恰相反,母鸡萝丝“按时回家吃晚饭”了,一天平平静静好好地度过了,为什么呢?答案在故事中 。“母鸡萝丝出门去散步,她走过院子,绕过池塘,越过干草堆,经过磨坊,穿过篱笆,钻过磨坊房,按时回到家吃晚饭 。”但就在这简单的句子所描述的画面里,藏着极为丰富的细节,这些细节藏着故事的秘密,此时此刻,千万别被文字一带而过,小朋友,现在你就是小母鸡萝丝,到画中的故事里去,闭上眼睛,溜达溜达,体验背后的那些有时候轻轻、悄悄,有点奇怪的鬼鬼祟祟的声音,那是捣蛋鬼小狐狸在跟踪她,可萝丝居然连狐狸掉进池塘的扑腾声也听不见吗?她越过干草堆的时候,小狐狸又不服气地跟上来,故事就是这么巧,他又跌进了干草堆,扑通!那也是声音很大的哟……可是萝丝偏偏就是听不见,昂首挺胸继续走,哈哈,故事越来越搞笑,萝丝就是不回头,不搭理那个小捣蛋狐狸,于是一波接一波,“捣蛋鬼”居然最后让蜜蜂给叮跑了,母鸡萝丝好像还是什么也不知道,她是真的不知道吗?

     我无数次和孩子们一起念诵文字部分,几个动词连贯在一起,富有节奏美,“走过、绕过、越过、经过、穿过、钻过”之后,幕落了,一天结束了 。每次上课前,我带着孩子们在客厅和厨房以及卧室间,模仿母鸡萝丝的样子走一遍又一遍,边念边走,走得十分陶醉,这个过程中,孩子领会了文字的美,更重要的是领略母鸡萝丝的精神之美 。我们走的时候,一定要和母鸡萝丝的的表情一样,半闭着眼睛,头高高昂起,脚步跨得大大的,走得慢慢的,一定要有天上地下唯我独尊的气势,表明我是“母鸡萝丝”,“母鸡萝丝”是我,就是一个谁都不放在心上的小“公主” 。

      从儿童的角度读这本书,非常有趣,当小读者的“我”,陪伴母鸡萝丝散步之后,会不会想到自己,是不是也生活在母鸡萝丝的境遇中?有个淘气包老是在偷偷捉弄你,想尽花样给你捣蛋?他使劲捣蛋拼命捣蛋,你偏偏就是假装看不见听不见,他只好灰溜溜地逃跑了 。这真的是对付捣蛋鬼的好办法啊 。

      最后,我们注意“母鸡萝丝”的表情,无论身处何等险境,她的眼神始终不变,她的步伐始终不变,她的心境始终不变,你觉得她是不是因为太喜欢自己而一心一意只盯着自己鼻子尖走路?哈哈,下次如果再遇上捣蛋鬼狐狸耍新花样呢?

     2019.4
解读《母鸡萝丝去散步》    第一次接触绘本大约是在2011年,当时肃南县教体局举办了一次规模盛大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培训,在培训会上我们看到了上海微笑图书室提供的一批很特别的图书 。那些书装帧精美,画面感强,最主要的是它们不同于我们平常看的图画书 。通过聆听双胞胎徐峰老师的讲座,我认识了绘本,领略了它独特的魅力 。

    在培训会上有一位老师带了他三岁的儿子去培训,当时有一个自由选书和读书的环节,他的儿子就选了这本《母鸡萝丝去散步》 。他捧着那本书看了好几遍,顺着看、倒着看、随便看,还不时发出咯咯的笑声 。我们都很纳闷,不知道他到底读懂了什么 。后来交流环节,那位聪明的爸爸道出了儿子读绘本的奥妙,因为他看懂了图里的“文字” 。

   

    那是绘本故事留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我们成人眼里的图画和孩子眼里的图画是不一样的 。因此,每次带孩子们读书,我都尝试站在孩子们的角度去读 。

    我们可以引导孩子思考这样一些问题:这是母鸡萝丝生活的农场,你看到了什么?瞧,母鸡萝丝迈着轻盈的步伐,带着愉快的心情去享受这美丽的农场美景 。可就在这快乐安详的背后,却潜藏着危险,母鸡萝丝知道背后的危险吗?猜猜她最终被狐狸吃掉了吗?这些问题可以引导孩子尽快投入阅读,并进行深入思考 。

   

    接着就可以鼓励孩子去读图,丰富画面内容,老师读出画面中的一个句子后,孩子们自由看图猜想,并且交流自己看到的和想到的,画面内容就变得丰满起来了 。

    在翻看绘本、进行想象的过程中,母鸡萝丝去散步的路线图就展现在孩子们眼前了 。这本外国经典图画书的文字与画面形成一种非常滑稽的对比:文字讲述的是母鸡萝丝去散步的平淡无奇的故事,而图画则讲述了狐狸追逐猎物却屡屡受挫的故事便带给孩子很多的想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