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出处出处:《摩罗诗力说》第五节第一段

文章插图
原文里的几句是这样说的:“(诗人)重独立而爱自由,苟奴隶立其前,必衷悲而疾视,衷悲所以哀其不幸,疾视所以怒其不争??”这是鲁迅说拜伦对他的不觉悟的英国同胞的态度 。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意思】哀是悲哀,惋惜,同情的意思,“哀其不幸”是说对某人的不幸遭遇感到悲哀 。怒是愤怒,遗憾的意思,“怒其不争”是说对某人或者某种落魄境遇的不争气,不抗争而感到愤怒和遗憾 。整句的意思是说:对某人的不幸遭遇感到悲哀,他/她不抗争,不争气而感到愤怒和遗憾 。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摩罗诗力说》是鲁迅1907年所作,1908年2月和3月以令飞的笔名发表于《河南》杂志第二期和第三期上,后由作者收入1926年出版的杂文集《坟》中 。《河南》月刊是当时中国的日本留学生于1907年冬创办的一个反清爱国的革命刊物 。
鲁迅在《〈呐喊〉自序》中谈到,当时他和几个志同道合的青年同学筹办一个名为《新生》的杂志,来提倡文艺运动,目的是要改变“愚弱的国民”的精神状态,唤起中国人民的觉悟 。
后因人力物力缺乏,《新生》刊物无法创办,故他把原为刊物撰写的五篇论文——《人之历史》、《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以及《破恶声论》投寄《河南》月刊发表了 。其中《摩罗诗力说》比较集中地反映了他早年的文艺思想及美学观点 。
鲁迅先生在“五四”运动前后,参加了《新青年》杂志的编写工作 。他站在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的最前列,并同早期共产主义者李大钊等步调一致,坚决反对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妥协、投降倾向,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 。
其间,他创作出版的《呐喊》、《坟》等著作,为现代人所熟知 。而作为“五四”运动前期思想启蒙运动的重要著作《摩罗诗力说》,今天就更具有其重要意义了 。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什么意意哀是悲哀,惋惜,同情的意思,“哀其不幸” 是说对某人的不幸遭遇感到悲哀 。
怒是愤怒,遗憾的意思,“怒其不争”是说对某人或者某种落魄境遇的不争气,不抗争而感到愤怒和遗憾 。
整句的意思是说:对某人的不幸遭遇感到悲哀,他/她不抗争,不争气而感到愤怒和遗憾 。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什么意思 谁说的这句话的意思是对某人的不幸遭遇感到悲哀,但对他/她不抗争,不争气而感到愤怒和遗憾 。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解释哀是悲哀,惋惜,同情的意思,“哀其不幸”是说对某人的不幸遭遇感到悲来哀 。
怒是愤怒,遗憾的意思,“怒其不争”是说对某人或者某种落魄境遇的不争气,不抗争而感到愤怒和遗憾 。
整句的意思是说:对某人的不幸遭遇感到悲哀,但对他/她不抗争,不争气而感到愤怒和遗憾 。
这句话是鲁迅在小说《孔乙己》百中对孔乙己的描述,借此来表达作者对当时的国人一种无奈,同情和愤怒的感情 。
《孔乙己》简介《孔乙己》描写一个没有考上秀才的读书人孔乙己,他丧失了做人的尊严,沦落为小酒店里人们嘲笑的对象,从而暴露了当时的社会问题 。
孔乙己那可怜而可笑的个性特征及悲惨结局,既是旧中国广大下层知识分子认为只有科举一条出路的悲惨命运的生动写照,又是中国封建儒家独尊下科举制度“吃人”本质的具体表现 。
鲁迅简介周树人(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1898年改为周树人),笔名鲁迅,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 。20世纪中国重要作家,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左翼文化运动的支持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评价为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
鲁迅的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评论、散文、翻译作品,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化与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毛泽东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 。
- 欧布奥特曼煌闪形态
- 虾尾怎么清洗和处理
- 铁线莲的养殖方法
- 骁龙888真不如865吗
- 阶段是什么意思
- 河南美食排行榜前十名
- 目前都有哪些课程录播系统? 3高清全自动录播系统
- 实证研究对应的是什么研究
- 砻怎么读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