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翅鱼的功效与作用

食用香精对黄翅鱼有引诱做用吗?很多人习惯按味型给商品饵划分类别,根据他们的标准,常用商品饵可分腥、香两种味型 。但这种分类方法是否准确和有意义,其实值得商榷 。从科学的角度分析,商品饵发出的腥味或香味是香味或腥味分子通过空气传入嗅觉系统后,使人产生的感觉,这个味是化学味道 。它不过是一种调和品,虽然对钓鱼人可以产生心理安慰,但它能否诱鱼还要看这种饵是否含有鱼类生长过程中所需的物质 。首先,鱼类和人类的嗅觉系统不同;其次,鱼生活在水中,它能否闻得到腥味或香味,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接受这些香味或者腥味,并没有科学的依据 。但目前不少鱼饵厂家为迎合部分钓友的嗅觉需要,在商品饵生产过程中都添加过量的化学香料,弄得这些商品饵味道复杂不说,用起来甚至烧手 。说到这里,肯定不少钓友会有疑问:到底是哪类化学添加剂使商品饵产生如此“功效”?其实这种东西很多钓友都用过——乙基麦芽酚(香虎中的主原料) 。

乙基麦芽酚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添加在食品中可维持化学香持久度 。不过在此我试问一句:谁见过国内外研究机构研发水产饵料促食剂或诱食剂时,是从论证腥香的角度发表论文?如果你有心,在网上搜索后会发现:只有钓鱼人和国内一些鱼饵厂讨论或推广饵料时才大谈腥香配比,而这些鱼饵厂的创立者都是钓鱼人,且都是钓鱼人中的精英 。

严格说来,饵料中的“香”指的应是香甜,与“腥”配套的词是咸腥或腥咸,腥臭暂时不在我们的讨论范围之内 。很多钓友都用过猪母奶,这种添加剂应是香甜类添加剂的代表,其主要成分是甜蜜素、乙基麦芽酚和化学香精 。乙基麦芽酚的作用是维持化学香精的香味,使其溶入水中,改变水的味道;甜蜜素甜度比白糖高50倍,溶入水中使水变甜 。正因为上述两种物质可改变水的味道的特性,在饵中适量添加可增加咬钩率,但过量添加则容易出现死窝现象 。
常吃海鱼的好处 常吃海鱼的好处

黄翅鱼的功效与作用

文章插图
常吃海鱼的好处,世界上鱼类数量丰富众多,很多的鱼类是大家非常陌生甚至是没有听说过的,目前已知的淡水鱼约有8600余种,我国现存1千余种,鱼的营养价值很高,以下分享常吃海鱼的好处 。
常吃海鱼的好处1预防抑郁症
研究发现鱼中含有一种特殊的脂肪酸,这种脂肪酸可帮助缓解精神紧张,起到平衡情绪等作用 。
预防哮喘病
老话常说鱼生火,肉生痰,因此很多人认为吃鱼会引起哮喘病 。因此很多有呼吸道方面的疾病都不敢吃鱼 。事实上多吃一些鱼类不仅不会对哮喘病人产生危害,同时还有益于减少其疾病的发生机率呢 。
预防老年痴呆
海鱼中的DHA是保持脑细胞活力必需的营养物质,其可帮助改善神经的信息传递 。对于提高记忆力,增强反应能力等均有着很大的帮助,故多吃海鱼可帮助预防老年痴呆症 。
预防老中风
海鱼中的蛋白质、硫氨基酸可影响血压的调节机制,促进尿钠的排出 。因此也就可起到减少老中风发病的机率了 。同时通过研究发现海鱼中的鱼脂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其具有软化血管,减胆固醇的作用 。对于保护整个心脑血管具有很大的帮助 。
美容抗衰老
海鱼中含有丰富的钭、硒、钙、特别是核酸的含量更加丰富,其可帮助延缓衰老 。
预防癌症
海鱼中的鱼脂中含有丰富的.脂肪酸对预防肿瘤细胞的扩散有抑制作用 。
常吃海鱼的好处2常吃海鱼对身体有好处,海鱼中含有大量高级不饱和脂肪酸,可降低血中胆固醇含量 。普查资料表明,冠心病患病率最低者,首推沿海渔区居民,这无疑和他们长期吃鱼有关 。
鱼油还能被人体中的酶分解成多种化学物质,在人体内能起止痛、消炎、抗高血压和抗凝血的作用 。不过,只有生活在温度较低的海水中的沙丁鱼、鲭鱼、鲑鱼、鲱鱼、马鲛鱼、大马哈鱼和金枪鱼等才含有这种能降胆固醇的鱼油 。
吃海鱼的好处:
1、能够为机体补充丰富的碘元素,因为海鱼当中含碘的量非常丰富,通过吃海鱼补充进来的碘能够很好的合成甲状腺素,对于促进体内营养素的代谢有非常重要的好处 。
2、能够为机体补充EPA、DHA等脂肪酸,这两类物质在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方面的功效非常明显,适当吃海鱼对于预防心绞痛、心肌梗死、高血压、脂肪肝等慢性代谢性疾病的作用也非常明显 。
海鱼有什么营养价值
海鱼的营养价值不低,主要含有优质蛋白质、水分、碳水化合物,以及不饱和脂肪酸、胆固醇 。当中的含有丰富的维生素,主要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E叶酸、硫胺素、烟酸等 。另外,还含有钙、铁、锌、钾、硒、镁、磷、锰、铜、钠等多种矿物质元素 。
海鱼含有相当丰富的矿物质,100克海鱼一般含碘率达0.02毫克 。此外,每100克海鱼含磷310毫克,含钙35毫克,含钾300毫克,含钠90毫克,含硫200毫克,含氯120毫克 。
海鱼含维生素量也相当高,100克海鱼一般含维生素A0.15毫克,含维生素B10.15毫克,含维生素B20.20毫克,含尼克酸3.30毫克 。尤其是鱼子中含有极丰富的维生素B1(1.5毫克/100克)和维生素B2(0.5-2毫克/100克),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保健食品 。
常吃海鱼的好处3海鱼的营养价值及功效
黄鳍鲷
黄鳍鲷,学名sparuslatus,(潮汕俗称)胶辣鱼、又名黄翅鱼,黄脚立、赤翅、黄立鱼 。属海鱼 。
【营养价值】
黄鳍鲷是上等鱼,其肉质细嫩,鲜食、盐制均宜 。黄鳍鲷肉质细嫩、鲜美,为中型食用鱼,经济价值高,是大陆、港台市场畅销的水产品,已成为中国沿海一带的重要海水养殖对象 。
中国1980年人工繁殖成功,已可批量生产,这些将会进一步推动黄鳍鲷的养殖规模 。黄鳍鲷肌肉中,鱼肌中各成分的质量分数为粗蛋白21.10%,粗脂肪1.31%,粗灰分1.50%,水分74.40% 。
干物质中水解氨基酸总量w76.38%,其中必需氨基酸w32.46%,占氨基酸总量的42.5%;呈味氨基酸w32.51%,占氨基酸总量的42.56% 。蛋氨酸为第一限制氨基酸,赖氨酸含量(每克氮中)最高,达494mg*g-1 。
牛磺酸含量为3040mg/kg 。黄鳍鲷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美味优良食物
【功效】通乳生乳,健脾,和胃
【适宜疾病】湿热蕴脾,寒湿困脾,大肠湿热,痰湿阻肺,食积胃病
【适宜症状】 产后无乳汁分,血尿伴排尿不畅,脾胃虚弱,肝气犯脾,脾胃虚寒
石斑鱼
【经济作用】
石斑鱼属鳍科、石斑鱼属,是暖水性近海底层名贵鱼类 。肉质肥美鲜嫩,营养丰富,深受人们的赞誉,活鱼运销港澳市场,被奉为上等佳肴,供不应求 。其价格昂贵,经济价值高 。
【营养价值】
石斑鱼蛋白质的含量高,而脂肪含量低,除含人体代谢所必须的氨基酸外,还富含多种无机盐和铁、钙、磷以及各种维生素 。
鱼皮胶质的营养成分,对增强上皮组织的完整生长和促进胶原细胞的合成有重要作用,被称为美容护肤之鱼 。尤其适合妇女产后食用 。
石斑鱼营养价值很高,富含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D、钙、磷、钾等营养成分,是一种低脂肪、高蛋白的上等食用鱼,被港澳地区推为中国四名鱼之一 。
【食疗价值】
石斑鱼具有健脾、益气的药用价值 。
因为石斑鱼经常捕食鱼、虾、蟹,就会同时摄取虾、蟹所富含的虾青素,对人类来说,石斑鱼就成为了含虾青素的食物 。
虾青素(英文名Astaxanthin,在日本和港澳地区也称虾红素)是1938年从龙虾中首次被分离出来的一种超强的天然胞外抗氧化剂 。也是唯一能达到延缓器官和组织衰老功能的抗氧化剂 。
石斑鱼也含虾青素的,石斑鱼的鱼皮胶质增强上皮组织的完整生长和促进胶原细胞的合成的营养成分的重要物质叫二甲基砜(MSM);
【黄翅鱼的功效与作用】而“胶原蛋白”是高脂的极易被氧化,所以要配合抗氧化剂使用才能达到美容护肤的效果 。因为石斑鱼是同时具备了二甲基砜(MSM)和虾青素的,所以才有“美容护肤之鱼”的称号 。
黄翅鱼的嘌呤含量有多高?不高 。食物嘌呤排行榜已出炉,嘌呤含量最高的竟不是海鲜,看完要少吃

1、鹅肉

鹅肉中的嘌呤含量为377mg/100克 。一般来说,每100克的食物,嘌呤含量超过145mg就算是高嘌呤食物了,这也就说明鹅肉是嘌呤含量超标的一种肉类!鹅肉虽然不属于家常菜,但是还是有很多人在吃的,而常吃鹅肉会使我们体内的尿酸含量大幅度增加,所以建议大家平时还是少吃鹅肉 。


2、鸭肉

鸭肉中的嘌呤含量为179mg/100克 。而且鸭肉也算是属于我们平时经常吃的一种肉类,像烤鸭、咸水鸭等等都颇受人们的喜爱 。但是鸭肉也属于一种高嘌呤食物,所以建议大家平时还是少吃鸭肉 。


3、螃蟹

螃蟹中的嘌呤含量为147mg/100克 。虽然它的嘌呤含量比鹅肉、鸭肉都要少,但是也不可以常吃 。螃蟹中的嘌呤含量已经超过了警戒线,经常吃的话,也会使我们体内的尿酸水平升高,有引发痛风的风险 。


二、尿酸高的人请注意,平时吃“2物”,保持肾脏健康

1、常吃菊苣

菊苣是从国外引进至我国的一种药食两用食物,它的营养价值非常高,能够强健我们的脾胃,促进我们身体对一些微量元素的吸收 。同时它还具有利尿消肿、清肝利胆的功效,可以有效地促进我们体内尿酸的排泄 。


2、常吃草莓

每100克的草莓中只有2mg的嘌呤,所以尿酸水平比较高的人,平时可以常吃草莓了 。而且草莓本身酸酸甜甜的口感以及它含有的丰富的维生素,也是对我们身体有好处的 。


结语:食物嘌呤排行榜已出炉,嘌呤含量最高的竟不是海鲜,看完要少吃!大家平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饮食,少吃嘌呤含量高的食物,保护自己的肾脏 。尿酸高的人请注意,平时吃“2物”,保持肾脏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