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虫生长有几个过程 面包虫会越养越多吗


面包虫生长有几个过程 面包虫会越养越多吗

文章插图
【面包虫生长有几个过程 面包虫会越养越多吗】这次主要介绍面包虫生长有几个过程,以及面包虫会越养越多吗的详情,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
面包虫生长有几个过程黄粉虫,喜食面包,因而又叫面包虫 。其营养价值很高,富含蛋白质、荷尔蒙、钙与磷,是养殖牛蛙、鳖、龟、虾等的理想饵料 。雌虫短小而圆,雄虫体长而硕大 。刚生下来的面包虫卵极为细小,用肉眼几乎看不见,等长至0.1—0.2厘米时,可用肉眼看见它们蠕动的模样 。幼虫在春、秋季成长快速,至蛹化为止,需经过4—5次脱皮 。面包虫的整个生活史为4个月左右,饲养方法也比较简单:将盆壁光滑的搪瓷盆或陶瓷盆刷洗干净,加厚度10厘米左右的麸皮,然后将面包虫放进去,上面再撒一些面粉或玉米粉,盖上几片菜叶或菜片,南瓜、西葫芦、黄瓜、大白菜、圆白菜、小白菜等均可 。这些菜叶既可供面包虫食用,有能增加湿度 。然后将盆放置在室内温度较高的地方,一般为22~25℃,湿度为50%~60% 。面包虫从卵孵出到成体要经过6~7次的蜕皮,大约需要3个多月的时间才能变成成虫(黑壳虫) 。平均体长32毫米,体宽3.5毫米,平均体重0.2克,个别的体重可达0.25克 。变蛹后蛹长17毫米,体宽4毫米,平均体重0.1克 。面包虫的变蛹过程是先从头裂开一小口,尾部开始蠕动,皮慢慢从头顶往后蜕,经5~10分钟就可全部蜕完 。蛹全身为乳白色,经5~6个小时以后变为深黄色,再经过3~5天蛹开始变成成虫(黑壳虫) 。成虫经过交配,2~3天后就开始产卵,这期间可在盆内放入一些叶菜,一方面可以供面包虫采食,另一方面可让成虫产卵于叶菜上 。卵为乳白色,像小米粒一样大小 。注意剩余的叶菜不能扔掉,以免将虫卵同时扔掉 。卵经过9~10天孵出幼虫,仔细观察可以看到幼虫在麦麸中蠕动 。这时可把干菜叶拿出,在麦麸上再盖一层新鲜菜叶和面粉或玉米粉等供幼虫食用,幼虫便会很快长起来 。在面包虫的繁育中,应挑选个体大的蛹留种,单放一个盆中作为产卵用 。这样的幼虫大小基本一致,而且在更换虫屎时也不会将虫卵筛出 。喂鸟时可先将个体大的挑出来喂 。对已经变成蛹的可挑出放入另一盆中,再继续繁殖 。大小不同的面包虫应分别饲养 。一盆面包虫喂完后,要再进行繁殖时,应将旧盆清洗干净再用 。在面包虫的养殖过程中,应经常检查麦麸是否吃完,如已吃完可用筛子把虫子筛出,更换新的麸皮 。盆内麸皮变黑后可撒上少许新鲜的鼓皮和面粉、玉米粉等 。要经常更换新菜叶,每次不要放得大多 。供虫食用的新菜叶应增加湿度,但不宜放得大多,以免饲料变质发霉 。面包虫在养殖过程中,每隔两三代就应引进一些新的、个体较大的种源,以免由于近亲繁殖使虫子的体形体质越变越差 。
面包虫养太多会压死吗不会 。
养面包虫需要放到容器中,不要放太多饲料,以免它们发育成蛾子,同时还要注意温度,最好不超过35℃ 。这种虫也叫黄粉虫,其幼虫是非常不错的饲料,可以用来喂鱼、喂鸟等等,不仅粗蛋白和脂肪的含量高,而且还有多种营养成分 。需要注意的是,在食物不足的时候,它们会自相残杀 。
黄粉虫俗名面包虫,为鞘翅目拟步行科粉甲属的昆虫 。黄粉虫是的昆虫,即成虫、卵、幼虫、蛹4种变态 。
成虫体长而扁,长1.4~1.8厘米,黑褐色具有金属光泽,头部为前口式,唇基两侧不超过触觉基部,成虫在羽化过程中,头、胸、足为淡棕色,腹部和鞘翅为乳白色,开始虫体稚嫩,不愿活动,4~5天后颜色变深,鞘翅变硬,灵活但不飞,爬行较快,经精心喂养后,成虫群体交尾、产卵 。
面包虫怎么养环境:温暖、通风、干燥、避光、清洁、无化学污染 。成虫饲养密度每平方米在5000至8000 只;幼虫饲养密度每平方米在2 万只左右;蛹身体娇嫩,以单层平摊无重叠挤压为宜;夏季高温饲养密度要小一些,冬季密度可稍大 。

饲料:人工饲料、麦麸、面粉、黄豆粉饲养的成虫,历期及产卵一分别为60至90天、人工饲料的配方为麦麸100克,葡萄糖20克,胆固醇0.5克,氯化胆碱0.02克,核黄素0.5毫克,水40毫升 。

幼虫:当肉眼能看清幼虫体形时,要进行加温、增湿,促使其生长发育 。

蛹期:用幼虫饲养箱撒以麦麸,盖上适量菜叶,将蛹放入待羽化 。

成虫期:成虫需镶入铁丝网,网的孔以成虫不能钻入为度,箱内四侧加镶防滑材料,以防逃 。铁丝网下垫一张纸或木板,再撒入1厘米的混合料,盖菜叶保湿,最后将孵化的成虫放入,准备产卵 。之后每隔7天将产卵箱底下的板或纸连同麦麸一起抽出,放入幼虫箱内待孵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