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们,你们好,若是你对长江断流事件,与长江断流的真相是什么的相关内容,今天小编给大家科普一下具体的知识 。
长江断流是真的吗

文章插图
长江断流事件是真实的 。
作为世界第三大河,谁会相信我们的母亲河长江竟然回断流呢?而且长江所处的地里位置也不是少雨多旱的地方 。
作为我国第一大河流,其长度、流量和整个流域的覆盖面积均为全国第一 。在中国没有人相信长江会断流,因为只要你看过滚滚流动的长江水,就根本无法想象需要多久才会干涸或是断流 。
长江断流原因分析
但是在历史上,不论你信不信,长江还确实有过两次断流,一次在古代,一次在20世纪50年代 。很多人认为古代关于长江断流的纪录很少,所以可信度很低 。但从20世纪50年代长江断流来看,古代完全有可能出现断流 。
事实上,长江断流与其他河流断流的情况是完全不同的 。其他河流断流主要是因为缺少水源的补给,然后水位的缓慢下降,最终造成断流 。而长江断流则是突然间发生的,来得快,去得也快 。其实古代第一次断流事件相关的记载是在元朝时期 。
而第二次断流则是发生在1954年,这两次都是发生在江苏泰兴段 。长江突然在一夜之间干涸了,这与普通的断流完全不同 。普通河流断流是由于供水缓慢或是得不到供水才慢慢干涸 。与长江断流不同的是,长江白天也向东滚,一夜之后第二天突然断流 。这很奇怪,在同一个地方发生了两次 。
长江为什么会断流长江为我国最长的河流,而且是水量最充沛的河流 。奇怪的是近600年来竟然发生两次断流,都发生在水量充沛的江苏泰兴地段 。这一奇怪的现象众说纷纭,现在也没有一个令人信服的说法 。
据史书记载元朝至正年间,长江泰兴地段忽然断流,两岸百姓争相前往观看,而且纷纷到断流地带捡拾河床上的树木和鱼虾 。断流时间竟然长达两天,突然间传来轰轰隆隆的巨响,来不及上岸的人们被冲入洪流之中 。
【长江断流的真相是什么 长江断流事件】1954年一月间,忽然长江泰兴地段又断流了 。人们在惊诧之余纷纷去捡拾搁浅在河床上的鱼鳖 。两个小时后传来震耳欲聋的水流声,人们纷纷上岸所幸人员伤亡 。
一次是史书记载,一次是现在还健在着的人们的亲眼目睹 。不可思议的神奇现象,仍待科学工作者去 探索。
对于长江在同一地段的神秘断流现象,科学工作者众说纷纭,看法不一 。概括起来主流意见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潮汐现象 。海洋河水和长江河水在奇妙的时间段发生碰撞,海洋河水倒流,长江河水回缩,河水瞬间渗入地下河谷 。二是北纬30度现象 。世界上著名的空中花园、玛雅文化遗迹、百慕大黑三角都处于这一地带 。三是局部地壳运动现象 。由于局部地壳运动,地谷暗河猛然间吞噬河水,灌满地谷暗河后河水回流,使长江河水恢复正常 。笔者虽然是地理科学的门外汉,但比较认同第三种现象,必须从断流的起点进行 探索 和研究,才能找出令人信服的科学依据 。
历史上的长江断流是怎么回事为何至今仍然是一个迷团民国历史里泰兴有长江断流的事件,至正二年长江洪流短时间干涸见底 。另一次是在1954年,泰兴段长江又一次断流时间长达两个小时 。长江断流的原因应该从地理角度来解释 。在地球北纬30度线上既有许多美妙的自然景观,又有着许多令人费解的事件 。泰兴地处北纬32.1度 。毫无疑问,它靠近北纬30度线 。
沿长江断流地理学家发现在我国隐伏着的一条古裂谷里藏着答案 。这条古裂谷先为人知,长江两次断流重叠在这条古裂谷南部的同一段上 。泰兴市境内的江水陡然向南而去长度达40多公里 。北上是洪泽湖,湖底潜伏着一个古盐湖 。有厚达130米的石盐层,盐层埋藏深度达到2300米奇迹般地镶嵌在这个大裂谷的谷底 。
山东省徐庄附近一个池塘的蛤蟆叫不出声,在别的池塘却鸣叫不停 。别处的蛤蟆到了这个池塘也变成了哑巴,因此人们给这个村叫哑巴汪村 。吸引许多人来观赏这一奇异的现象 。附近的孔府孔林也是旅游胜地 。这里万树成荫却不见一只鸟雀,地面杂草丛生却不见一条蛇 。孔林周围树木里却是鸟雀到处飞,周围的草丛有各种蛇出没 。
孔府孔林,哑巴汪村处在长江断流向北延伸的地带,那就是深埋的巨大古裂谷 。正是这个神秘的古裂谷控制了江水枯竭的长江段 。科学家还发现地下河水网,水脉辐射比宇宙射线厉害的多,它能使神志不清、动作怪异等 。这也是某些动物发生异常反应的原因 。随着这条东方裂谷及其附近的神秘现象被越来越多的人了解,随着科学的进步,人们一定会在不久一层层揭开东方古裂谷的神秘面纱 。
- 仁义礼智信是儒家核心思想吗 仁义礼智信是谁提出来的
- 二本研究生含金量高吗 千万不要读二本研究生
- 男士必学的五种显气质围脖系法 围巾的各种围法
- 农民自己创业小项目 农民自己创业小项目怎么申请
- 精彩每一天2018,打生肖 今天什么冲什么生肖
- 2招轻松搞定安卓苹果手机投屏到电视 怎么投屏手机到电视
- 哪种咖啡不适合减肥人喝 摩卡咖啡和拿铁咖啡的区别
- 从0岁到100岁的称谓大全 古代年龄称谓由小到大
- 古玉器断代与辨伪 老玉最简单的鉴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