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

中国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是谁中国第一位飞上月球的航天员是杨利伟 , 搭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 。

中国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

文章插图
中国第一位实现中国历史上宇航员的第一次太空漫步 , 就是真正意义上的“登”上月球的航天员是翟志刚 , 搭载“神舟”七号载人飞船 。
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9时 , 杨利伟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 ,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太空人 。


中国到目前共登月三次
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左右 , 中国成功发射了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器 。嫦娥一号的发射成功 , 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五个成功发射月球探测器的国家 。
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 , 中国又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了“嫦娥二号”月球探测器 , 并获得了圆满成功 。
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 , 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2013年12月14日成功软着陆于月球雨海西北部 , 登月任务获得成功 。
中国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是谁?截止2021年3月 , 中国还没有完成载人登月 , 只有探测器登月 。
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 , 中国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 , 用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 , 火箭飞行约2200秒后 , 顺利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 , 开启中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 。12月1日 , 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在月球正面预选着陆区着陆 。
2020年12月17日凌晨 , 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 , 采用半弹道跳跃方式再入返回 , 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安全着陆 。
扩展资料
人类首次登月:
1969年7月16日 , 巨大的土星5火箭(40层楼房高)在百万人的关注下缓缓升空 。这一天 , 天空晴朗 , 万里无云 , 似乎亘古沉睡的月球正静静等待着“土星5”运送地球使者的来访 。当“土星5”把“阿波罗11号”飞船送入近地轨道后 , 后者便开始独自飞向月球 。
“阿波罗”飞船上载有三名航天员 , 指令长是尼尔·阿姆斯特朗 , 登月舱驾驶员是埃德温·奥尔德林 , 指令舱驾驶员是迈克尔·柯林斯 。从地球到月球大约有38万千米 , “阿波罗11号”飞船上载着三名航天员经过75小时的长途跋涉 , 于19日进入月球引力圈 。
20日清晨 , “阿波罗”到达月球上空4900千米后 , 接到休斯敦飞行指挥中心命令 , 减速飞行 , 进入月球轨道 , 于是飞船服务舱发动机逆向喷射 , 进入了远月点3 13千米、近月点113千米的椭圆轨道 , 此时飞船绕月球一圈只需两小时 。
在月球轨道上 , 航天员们紧张地进行登月前的准备工作 , 其中最主要的一项是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进入名叫“鹰”的登月舱 , 而柯林斯则仍留在称作“哥伦比亚”的指令舱中 。
伟大的时刻终于来临了 。21日2时许 , 登月舱的发动机被点燃 , 使它与指令舱分离 。指令舱由柯林斯驾驶继续绕月飞行 , 而登月舱则载着两名航天员缓慢向月球飞行 。当阿姆斯特朗看到窗外要降落的地方有乱七八糟的卵石时 , 便决定继续飞行 , 寻找平坦的地方 。最后奥尔德林手控登月舱在月面“静海”的一角平稳降落 , 登月获得成功 。
中国第一位登上月球的人是谁?中国第一位飞上月球的航天员是杨利伟 , 搭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 。
2003年10月15日9时整 ,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 将中国第一名航天员杨利伟送上天空 。神舟五号飞船经过绕月球14圈之后 , 于16日6点23分在内蒙古阿木古郎草原安全着陆 , 杨利伟随即自主走出返回舱 , 状态还是非常好的 , 说明杨利伟登月是非常成功的 。
随着返回舱着陆 , 杨利伟登月也宣告结束 , 所以杨利伟登月时间是03年10月15日9时至16日6时23分 。杨利伟承载着我们的骄傲 , 登上太空 , 但是要注意一点的是 , 我们还不能骄傲 , 因为我们只是登上了太空 , 而没有在月球上着陆 , 但是我们相信不久的将来 , 中国一定会登陆月球 。
杨利伟登上月球的意义:
1956年 , 中国的航天事业开始进入大发展时期 , 2003年中国的第一艘载人飞船顺利抵达月球 , 杨利伟成为登上月球的第一个中国人 , 意义重大 。
没有西方国家的帮助 , 中国能做到这一点 , 实在是不容易 。杨利伟也成为当时世界的焦点 , 他的顺利返回地球 , 更是向世界宣告了中国航天事业的成功 。
2003年杨利伟安全返回地球 , 这也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技术的成熟 。之后的若干年里 , 中国又出了不少的新宇航员 , 比如景海鹏 , 曾3次上天 , 而人们发现杨利伟自从回来之后 , 就销声匿迹了 , 再也没有上过天 。
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中国人是谁?中国人还未登上月球
扩展资料
地月关系
【中国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地球与月球互相绕着对方转 , 两个天体绕着地表以下1600千米处的共同引力中心旋转 。月球的诞生 , 为地球增加了很多的新事物 。
月球绕着地球公转的同时 , 其特殊引力吸引着地球上的水 , 同其共同运动 , 形成了潮汐 。潮汐为地球早期水生生物 , 走向陆地 , 帮了很大的忙 。
地球很久很久以前 , 昼夜温差较大 , 温度在水的沸点与凝点之间 , 不宜人类居住 。然而月球其特殊影响 , 对地球海水的引力减慢了地球自转 , 使地球自转和公转周期趋向合理 , 带给了我们宝贵的四季 , 减小了温度差 , 从而适宜人类居住 。
地球上之所以看到月球的半面 , 这是因为月球的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严格相等 , 这到底是巧合还是有着内在的联系呢?让我们来看看太阳系其它行星的卫星的状况 , 我们可以发现绝大多数的卫星的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严格相等 , 看来这似乎是存在什么内在联系的 。
月球在地球引力长期的作用下 , 它的质心已经不在其几何中心 , 而是在靠近地球的一边 , 因此月球相对于地球的引力势能就变得最小 , 在月球绕地球公转的过程中 , 月球的质心永远朝向地球的一边 , 就好像地球用一根绳子将月球绑住了一样 。太阳系的其他卫星也存在这样的情况 , 所以卫星的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相等不是什么巧合 , 而是有着内在的因素 。
地震和月球到底有没有关系?这是近百年来始终困扰科学家的问题 。如今 , 日本防灾科学研究所和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人员组成的联合研究小组终于证实:月球引力影响海水的潮汐 , 在地壳发生异常变化积蓄大量能量之际 , 月球引力很可能是地球板块间发生地震的导火索 。10月22日 , 著名的美国《科学》杂志发表了他们的研究成果 。
海水的自然涨落现象就是人们常说的潮汐 。当月亮到达离地球近处(称为近地点)时 , 朔望大潮就比平时还要更大 , 这时的大潮被称为近地点朔望大潮 。
科学家已经就潮汐对地震的影响猜测了很长的时间 , 但还没有人论证过它对全球范围的影响效果 , 以前只在海底或火山附近发生 , 地震与潮汐才呈现出比较清楚的联系 。研究者发现 , 地震的发生与断层面潮汐压力处于高度密切相关 , 猛烈的潮汐在浅断层面施加了足够的压力从而会引发地震 。当潮很大 , 达到大约2-3米时 , 3/4的地震都会发生 , 而潮汐越小 , 发生的地震的几率也越少 。
该文章的作者伊丽莎白.哥奇兰说:“月球引力影响海水的潮起潮落 , 地球本身在月球引力的作用下也发生变形 。猛烈的潮汐在地震的引发过程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 地震发生的时间会因潮汐造成的压力波动而提前或推迟 。”
该文章另一位作者、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地球与空间科学系教授约翰.维大说:“地震起因还是一个谜 , 而这一理论可以说是其中的一种解释 。我们发现海平面高度在数米范围内的改变所产生的力量会显著地影响地震发生的几率 , 这为我们向彻底了解地震的起因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
哥奇兰等人首次将潮的相位和潮的大小合并计算 , 并对地震和潮汐压力数据进行了统计学分析 , 采用的计算方法来自于日本地球科学与防灾研究所的地震学家田中 。田中从1977年至2000年间全球发生的里氏5.5级以上的板块间地震中 , 调查了2207次被称为“逆断层型”地震发生的地点、时间等记录 , 以及与发生地震时月球引力的关系 , 结果发现:地震发生的时间 , 与潮汐对断层面的压力有很高的关联性 , 月球引力作用促使断层错位时 , 发生地震次数较多 。
田中认为:“月球的引力只有导致地震发生的地壳发生异常变化的作用力的千分之一左右 , 但它的作用是不可小视的 , 它是地震发生的最后助力 , 相当于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
参考资料月球(地球的天然卫星)_
中国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是谁截至到目前为止 , 中国还没有把人送上月球 , 只是把卫星送上了月球 。
根据中国已经确定的计划 , 中国目前首先要完成的是探月工程 。整个探月工程分为三个阶段 , 第一期工程为“绕” , 二期工程为“落” ,  2017年进行的三期工程为“回” , 之后再进行载人登月计划 。
扩展资料
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左右 , 中国成功发射了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器 。嫦娥一号的发射成功 , 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五个成功发射月球探测器的国家 。嫦娥一号将运行在距月球表面200千米的圆形极轨道上 , 工作寿命1年 , 计划绕月飞行一年 。执行任务后将不再返回地球 。
嫦娥一号是中国的首颗绕月人造卫星 , 嫦娥一号平台以中国已成熟的东方红三号卫星平台为基础进行研制 , 并充分继承“中国资源二号卫星”、“中巴地球资源卫星”等卫星的现有成熟技术和产品 , 进行适应性改造 。(所谓适应性改造就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突破一批关键技术) 。

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由卫星平台和有效载荷两大部分组成 。嫦娥一号卫星平台由结构分系统、热控分系统、制导 , 导航与控制分系统、推进分系统、数据管理分系统、测控数传分系统、定向天线分系统和有效载荷等9个分系统组成 。
这些分系统各司其职、协同工作 , 保证月球探测任务的顺利完成 。星上的有效载荷用于完成对月球的科学探测和试验 , 其它分系统则为有效载荷正常工作提供支持、控制、指令和管理保证服务 。
参考资料:——登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