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心求前辈们给我讲一讲-- 铝锭加工至门窗、幕墙铝型材大致流程以及大概工艺!!!!!!!!首先铸造成铝棒,一般用同水平热顶铸造设备,美国的沃歌斯塔夫铸造设备现在比较多 。然后铝棒做原料上挤压机,通过模具挤压成需要形状的型材,型材定尺切断后,要热处理,目的是增加强度 。再然后进行喷丸、氧化上色,就成为我们用的门窗、幕墙材料 。
铝型材挤压成型法的特点有哪些?【铝型材挤压工艺流程】铝合金型材挤压成型具有很多特点,主要是表现在挤压成型的过程中所发生的的应力应变状态,金属流动行为,产品的综合素质、生产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以及生产效率与成本等一些方面 。

文章插图
铝型材挤压加工的技术特性有:
可以挤压接合金属粉末,碎屑以及其他金属;2.使用分流组合模可以成形薄壁空心不对称的制品;3.可以对塑性很低的铝合金材料进行加工成型;4.可以形成复杂的不规则的截面和制品;5.可以加工外层包履有防止氧化和表面裂纹的包履材的毛坯 。
铝型材挤压机挤压原理铝型材挤压机分为正向挤压和反向挤压两种,目前绝大部分用的是正向挤压机,科学原理是液压机原理,要从挤压机的构造来分析:我们通常把挤压机分为三部分:主缸、中板(挤压桶)、挤压杆 。主缸是一个液压装置,液压油通过大活塞传压至小活塞,推进挤压杆,将经过加热的铝棒推进挤压桶,达到排气压力后挤压桶后退排气,再前进与模具腔体接合,达到出材压力后,挤压杆同时前进将挤压桶内的铝送入模具分流孔,铝合金通过模具慢慢流出成型 。
工业铝型材有哪些加工方式?1,氧化加工 。工业铝型材表面进行银白氧化处理,高雅美观并抗腐蚀 。
2,挤压成型 。每个规格的铝型材有对应的生产模具,将铝料放入模具中,通过挤压形成您需要的铝型材 。
3,铸造成型 。大家有见过古代打铁工艺吗?工业铝型材的铸造成型就和这个差不多 。
4,熔炼出杂质 。铝的纯度越高,性能越好 。所以通过熔炼炉来除杂质,来增加铝型材的性能 。
5,配料增加产品硬度 。我们知道工业铝型材是一种铝合金型材,有铝镁硅合金,有铝锌合金等等 。这样能增加铝型材的硬度和承受力 。
铝材加工有哪些要注意的问题?不知道您说的铝材加工是不是挤压加工?我这边有些铝材挤压机工作流程及注意事项,您可以参考一下,
一.铝型材挤压机的工作流程
1.检查油压系统是否漏油,空气压力是否正常 。
2.检查传输带,冷床,储料台是否有破损和擦伤型材之处 。
3.拉伸前要确认铝型材的长度,在预定拉伸率,即主夹头移动位置,通常6063T5拉伸率为0.5%-1%,6061T6拉伸率为0.8%-1.5% 。
4.根据铝型材的形状确认夹持方法,大断面空心型材,可塞入拉伸垫块,但尽量要确保足够的夹持面积 。
5.当铝型材冷却至50度以下时,才能拉伸型材 。
6.当型材同事存在弯曲和扭拧时,应先矫正扭拧后拉伸 。
7.第一根和第二跟进行拉试,确认预定拉伸率和夹持方法是否合适 。目视弯曲,扭拧,检查型材的平面间隙,扩口,并口,如不合适要适当进行调整拉伸率 。
8.正常拉伸率仍不能消除弯曲,扭拧,或不能是几何尺寸合格时,应通知操作手停止挤压 。
9.冷却台上的型材不能互相摩擦,碰撞,重叠堆放,防止擦花 。
二.铝型材挤压模具注意事项
1.铝型材截面本身就千变万化,并且铝型材挤压行业发展到今天,铝合金,铝型材截面本身就千变万化,有机身清,强度好等重要优点,目前已经有许多行业采用铝型材来代替原有材料 。由于部分型材的特殊导致模具由于型材截面特殊,设计和制作难度较大 。如果还是采用常规的挤压方法往往难于达到模具额定产量,必须采用特殊工艺,严格控制各项生产工艺参数才能正常进行生产
2.选择合适的挤压机进行生产 。进行挤压生产前,型材截面的尺寸,根据型材截面的复杂程度,壁厚大小以及挤压系数来确定挤压机吨位大小,
3.合理选择锭坯及加热温度,对锭坯进行均匀化处理,要严格控制挤压锭坯的合金成分 。企业要求铸锭晶粒度达到一级标准,以增强塑性和减少各项异性 。当铸锭中有气,孔,组织疏松或有中心裂纹时,挤压过程中气体的突然释放类似"放炮",使得模具局部工作带突然减载又加载,形成局部巨大的冲击载荷,对模具影响很大 。
4.优化挤压工艺延长模具寿命,在挤压生产中一定要采取合理的措施来确保模具的组织性能,采取适宜的挤压速度 。在挤压过程中,挤压速度一般应控制在 25mm/s 以下,当挤压速度过快时,会造成金属流动难于均匀,致使模具工作带磨损加速,合理选择挤压温度,挤压温度是由模具加热温度、盛锭筒温度和铝棒温度来决定的 。铝棒温度过低容易引起挤压力升高或产生闷车现象,模具容易出现局部微量的弹性变形或在应力集中的部位产生裂纹而导致模具早期报废 。铝棒温度过高会使金属组织软化,而使得黏附于模具工作带表面甚至堵模 (严重时模具在高压下崩塌)未均匀铸锭合理加热温度在 460-520°C,经过均匀化的铸锭合理加热温度在 430-480°C 。
5.挤压模具使用前期必须对模具进行合理的表面渗氮处理过程 。需要注意的是表面渗氮并不是一次就可以完成的,在模具服役期间必须进行3-4次的反复渗氮处理,一般要求渗氮层厚度达到0.15mm左右 。模具腔内要清理干净,不可残留碱渣或异物颗粒 。一般情况下模具的氮化次数不超过4-5次,要注意的是前期氮化时要经过合适的生产过程方能进行氮化,氮化次数不能过于频繁,否则工作带易脱层 。
6.模具上机前工作带必须经过研磨抛光,工作带一般要求抛光至镜面 。模具上机前工作带必须经过研磨抛光,工作带一般要求抛光至镜面对模具工作带的平面度和垂直度装配前要进行检查 。氮化质量的好坏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工作带抛光的光洁度 。模具腔内必须用高压气以及毛刷清理干净,不得有粉尘或杂质异物,否则极易在金属流的带动下拉伤工作带,使挤压出来的型材产品出现表面粗糙或划线等缺陷 。
7.挤压生产时模具保温时间一般在2-3小时左右,使用模具时要有与模具相配套的模支撑,模套和支承垫,避免因支承垫内孔过大而导致模具出口面与支承垫接触面太小,使得模具变形或破裂 。
8.采用正确的碱洗(煮模)方法 。模具卸模后,此时模具温度在 500°C 如果模具温度下 降迅速,模具极易发生开裂现象 。正确方法是等卸模后将模具在空气中放置到 100°-150°C 再浸入碱水中 。挤压结束后,挤压杆先于挤压筒后退,压余留在挤压筒中,然后挤压筒后退,可同时将模具分流孔中的部分残铝 随同压余拔出,然后再进行碱煮 。
9.模具使用上采用由低到高再到低的使用强度 。模具使用中期,由于模具的各项性能已基本处于平稳状态,可适当提高使用强度 。到后期,模具的金属组织已经开始恶化,疲劳强度,稳定性和韧性经过长期的生产服役已经开始走入下降曲线,此时应适当降低模具的使用强度直至模具报废 。
10.加强模具在挤压生产过程中的使用维护记录,完善每套模具的跟踪记录,加强模具在挤压生产过程中的使用维护记录方便管理 。
- 建造师是不是什么专业都可以考
- 二年级脱式计算怎么写
- 韩国烤肉怎么做
- 红米手机怎么恢复出厂设置
- 悠闲自得什么意思
- 必需脂肪酸包括哪三种? 脂肪酸分为哪几类
- 加入黑名单和删除好友的区别
- 秋月梨和丰水梨的区别
- 酱牛腱子的做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