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考试最后有一项说话考试三分钟,大家都是怎么说的啊?要是说不够三分钟怎么办啊?没有说满三分钟,并不说明考得很糟 。只要前面的说的好一些没有问题,后面只是想听说话会不会带腔调,有错音录下就可以 。
【普通话3分钟说话窍门】

文章插图
单向对话:应试人根据抽签确定的话题,说4分钟(不得少于3分钟,说满4分钟主试人应请应试人停止) 。
目的:考察应试人在没有文字凭借的情况下,说普通话的能力和所能达到的规范程度 。以单向说话为主,必要时辅以主试人和应试人的双向对话 。
普通话等级:
一级甲等,朗读和自由交谈时,语音标准,语汇、语法正确无误,语调自然,表达流畅 。测试总失分率在3%以内 。
一级乙等,朗读和自由交谈时,语音标准,语汇、语法正确无误,语调自然,表达流畅 。偶有字音、字调失误 。测试总失分率在8%以内 。
二级甲等,朗读和自由交谈时,声韵调发音基本标准,语调自然,表达流畅 。少数难点音(平翘舌音、前后鼻尾音、边鼻音等)有时出现失误 。语汇、语法极少有误 。测试总失分率在13%以内 。
普通话水平测试命题说话技巧一、应试前充分准备
1话题合并归类
《普通话水平测试用话题》可以归纳成3大类型 。一是叙述类, 如《我尊敬的人》、《童年的记忆》、《难忘的旅行》等;二是说明类, 如《我喜爱的职业》、《我知道的风俗》、《我喜爱的文学艺术形式》等;三是议论类, 如《谈谈个人修养》、《谈谈社会公德》、《谈谈科技发展与社会生活》等 。将话题合并归类后, 针对每一类话题准备一些说话的题材 。如《我尊敬的'人》这一话题, 应试者应该事先考虑这两个问题: 一是我尊敬的人是谁? 二是我要通过哪几件事说明他(她)值得我尊敬?
2转换表达方式
叙述类话题比较有利于应试者发挥 。所以针对说明类、议论类话题, 应试者可以设法将说明或议论转换成叙述 。如《谈谈个人修养》这一话题, 应试者可以先发几句议论, 然后转换成叙述: “个人修养对一个人来说十分重要 。我有个朋友, 他的个人修养就很高……” 。
3注意扬长避短
如应试者在语音方面存在系统缺陷, 在准备说话内容时应该避开这些难点 。比如, 有的应试者z、c、s和zh、ch、sh不分, 在说话中应尽量避免使用这类词语, 如表达“他很有知识”, 应试者可以将其换成“他很有学问”来表达 。
二、应试时灵活运用
1移花接木
应试时, 命题说话的话题如果与应试者事先准备的不一致, 可以使用嫁接法处理 。比如,应试者准备的话题是《我的学习生活》, 而应试命题话题是《我的假日生活》, 应试者可以说“我的假日生活丰富多彩, 其中我最喜欢的还是学习 。在假日里我喜欢读一些文学名著…… ”自然过渡至学习生活 。
2改头换面
应试时, 应试者复述事前熟记的内容, 要尽量淡化背诵的痕迹, 让测试员听不出来是背诵稿子, 关键之处就是技术处理 。一是将内容口语化, 多用常用的口语词汇; 二是可以适当使用语气词“吧”、“吗”或一些口头禅 “这个”、“那个”等等, 但不可过多使用; 三是少用书面色彩较浓的词语, 多使用简单句子和短句; 四是力求通俗浅显、灵活流畅 。
3拓宽话题
有些话题没有作更多的限定, 应试者不要自己限死话题 。如《我喜欢的节日》这一话题,应试者不要只限定在某个节日上说话, 可以从正月初一说到大年三十 。应试时, 如果准备的内容说完而规定时间还没有到, 可以联系相关的内容继续往下说 。如《我喜爱的动物》这个话题, 应试者说完一种动物可以再说一种 。
4控制语速
为了顺利说满3分钟, 又减少不必要的错误, 应试者还应该适当控制说话语速 。语速适中, 发音从容, 可以提高语音的标准程度 。如果语速过快, 不仅会影响语音的准确程度, 而且会导致在规定的时间里说话内容不能说满3分钟 。应试者说话的语速也不能过慢, 因为语速过慢会影响语句的完整, 使人听起来感觉别扭, 不像是日常说话了 。
更多普通话考试命题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