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直接投资

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间接投资的区别?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间接投资两者之间有3点不同,相关介绍具体如下:

国际直接投资

文章插图
1、流动性大,风险性小不同:

国际间接投资于企业生产经营无关(因为无控制权),随着二级市场的日益发达与完善,证券可以自由买卖,流动性大,风险性小 。

国际直接投资一般都要参与一国企业的生产,生产周期长,一般在10年以上,由企业的利润直接偿还投资 。资金一旦投入某一特定的项目,要抽出投资比较困难,其流动性小,风险性大 。

2、投资渠道不同:

国际间接投资必须通过证券交易所才能进行投资 。

国际直接投资只要双方谈判成功即可签订协议进行投资 。

3、投资内涵不同:

国际间接投资又可称为“国际金融投资”,一般只涉及到金融领域的资金,即货币资本运动 。运用的是虚拟资本 。

国际直接投资是生产要素的投资,它不仅涉及到货币资本运动,还涉及到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运动及其对资本使用过程的控制 。运用的是现实资本 。

扩展资料
国际直接投资与其他投资相比,具有实体性、控制性、渗透性和跨国性的重要特点 。具体表现在: 国际直接投资是长期资本流动的一种主要形式,它不同于短期资本流动,它要求投资主体必须在国外拥有企业实体,直接从事各类经营活动 。
国际直接投资表现为资本的国际转移和拥有经营权的资本国际流动两种形态,即有货币投资形式又有实物投资形式 。
国际直接投资是取得对企业经营的控制权,不同于间接投资,他通过参与、控制企业经营权获得利益 。
当代的国际直接投资又有以下几个特点:规模日益扩大、由单向流动变为对向流动、发展中国家国际直接投资日趋活跃、区域内相互投资日趋扩大、国际直接投资部门结构的重大变化、跨国并购成为一种重要的投资形式等等 。
-国际间接融资

-国际直接投资
国际直接投资的优缺点1、国际直接投资的优点:
(1)、有利于加快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是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对外直接投资,将为其实施这一战略任务营造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 。
通过对国际直接投资,可以将一些长线产品和产业转移出去;可以利用外国资金、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提升产业发展的整体水平 。
(2)、有利于深化国家经济体制改革 。国际直接投资将会推动经济改革的进程;将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动外贸、银行、保险、证券、商业等方面深化体制改革,以适应这些领域逐步开放的需要 。
(3)、有利于加入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 。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避免的历史潮流,而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有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 。国际直接投资,有利于与跨国公司进行广泛合作,引进跨国公司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利用跨国公司的销售渠道和网络,扩大出口 。
2、国际直接投资的缺点:

(1)、对外投资行为混乱无序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还处在逐步开放的进程当中,目前为止,市场当中的信息流通还很闭塞,对于国际市场的具体环境还缺乏直观可靠的认识,且对外投资没有一个良好的渠道,这导致了对外投资的行为混乱无序 。
(2)、风险回避和预防的缺失 。投资者对于国际市场的总体走向和时事变化缺乏及时的信息和全面的认识,对于在投资过程中分辨资本投入的效益没有清晰的认识 。同时对于对外投资行为的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完善,这导致在进行对外投资的过程中,投资者承担了大量的贸易风险 。
(3)、对外经贸管理将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国外市场规则的制约 。
扩展资料:

国际直接投资有以下几种主要理论:
(1)、投资发展周期理论:“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倾向取决于:经济发展阶段;该国所拥有的所有权优势、国际直接投资内部化优势和区域优势 。
投资发展周期理论是将一国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结合起来,认为一国的国际投资地位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成正比关系 。世界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国际投资地位的变化大体上符合这一趋势 。
(2)、小规模技术理论:小规模技术理论的最大特点,就是摒弃了那种只能依赖垄断的技术优势打入国际市场的传统观点,将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竞争优势的产生与这些国家自身的市场特征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为经济落后国家对外直接投资提供了理论依据 。
(3)、技术地方化理论:技术地方化理论来解释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行为,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技术特征尽管表现为规模小、使用标准化技术和劳动密集性技术,但这种技术的形成却包含着企业内在的创新活动 。
(4)、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论: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的升级,说明了发展中国家企业技术能力的提高是一个不断积累的结果 。发展中国家企业技术能力的提高是与它们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长直接相关的 。
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和地理分布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变化的,并且是可以预测的 。
-国际直接投资
国际直接投资指什么国际直接投资亦称“对外直接投资” 。一国投资者为实现持久利益而对本国之外的企业进行投资,并对该国外企业的经营管理实施有效影响和控制的经济活动 。

国际直接与间接投资相对应的概念,是指为了在国外投资获得长期的投资效益,并拥有对公司的控制权和企业经营管理权而进行的在国外直接建立企业或公司的投资活动 。
国际直接投资的三种主要形式国际直接投资的三种主要形式:新建投资、跨国并购、股权与非股权参与 。
1、新建投资
新建投资即跨国公司等投资者在目标国建立国际商接投资新企业或新工厂,从而形成新的经营单位或新的生产能力的投资行为 。
2、跨国并购
一国企业为了某种目的,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支付手段,将另一国的企业的整个资产或是以行驶经营控制权的股份买下来 。
3、股权与非股权参与
(1)股权参与:是指跨国公司在其子公司中占有股权的份额 。
(2)非股权参与:主要是指跨国公司不参与东道国公司的股份,而是通过与股权没有直接联系的技术、管理和销售渠道向东道国提供各种服务 。非股权安排主要是跨国公司面对发展中国家的国有化政策和外资的逐步退出而采取的灵活措施 。它们也是保持在发展中国家地位的重要手段 。




扩展资料:
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于60年代初期由海默提出,其后经过维农、巴克利、小岛清等人的发展,邓宁在20世纪70年代末终于完成了国际直接投资的一般理论 。这一理论强调了与传统国际资本流动的两个不同点:
一是投资于国际直接投资的企业可以获得更大的收益;
二是投资国际直接投资的企业可以节约交易成本 。
-国际直接投资
【国际直接投资】-新建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