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建安三曹是哪三父子 三曹是指哪三个人

历史上有名的父子组合很多 , 像三苏——苏洵、苏轼、苏辙 , 三班——班彪、班固、班昭 。三曹呢 , 指的是曹操和他的儿子曹丕、曹植 。

历史上的建安三曹是哪三父子 三曹是指哪三个人

文章插图
三曹在政治上、文学上的成就斐然 , 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 , 被后人称为“三曹” 。
真是神仙家庭啊!看来不光孩子努力 , 我们当爹妈的也要多努力 , 因为从以上例子看来 , 都是先有虎父 , 才无犬子的嘛!
好 , 回到今天要讲的这个最厉害的家庭 。为什么最厉害?不想当诗人的政治家不是好皇帝 。谁家敢把这句话贴在门上?只有曹家 。
曹操官拜丞相 , 曹丕称帝 , 追尊曹操为太祖武皇帝 。毫无疑问 , 曹操和曹丕是非常杰出的政治家 。而曹操是建安文学的开创者 , 曹植则是其中的佼佼者 。
一门两位皇帝 , 两位政治家 , 三位文学大家 , 够重量级吧!
今天 , 我们就一起从三曹的生平、历史评价和对建安文学的贡献等方面 , 来了解一下这个中国第一男子天团吧!
曹操这辈子啊 , 一共有25个儿子 , 人家可真有王位要继承!25子中 , 曹植自小才华出众 , 曹丕总觉得他是个威胁 , 想除掉他 。
有一次 , 曹丕命曹植以“兄弟”为题 , 以七步为限作一首全篇无“兄弟”的诗 。这不是为难人么?
然而曹植眉头一紧 , 一首千古名诗脱口而出:“煮豆持作羹 , 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 ,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 相煎何太急?”这就是《七步诗》了!
真假无法考证 , 但小哥俩作首诗都跟神仙打架似的 , 曹家父子留给后世的话题实在太多 。
先说说曹操 。曹操出生于显赫的宦官家庭 。注意 , 不是官宦 , 而是宦官!没错 , 曹操的祖父曹腾是太监 。而曹操的父亲曹嵩是曹腾的养子 。
曹操“少机警 , 有权数” , 自幼博览群书 , 武艺过人 。就在我们现代青年还在念大学时 , 曹操已经击败黄巾军 , 收其精锐 , 组成 “青州兵” 。又把名将吕布、张邈赶出兖州 , 建立了根据地 。
建安元年 , 曹操 “挟天子以令诸侯” , 实现了政治上的成功 。紧接着 , 曹操募民屯田 , 充实编户 , 恢复和发展自耕农经济 , 夯实了经济基础 。
有地、有权、有兵、有粮 , 四有青年曹操从此东征西讨 , 擒吕布、击袁绍、破刘备、斩颜良、迎许攸 , 官渡之战大获全胜 , 统一了北方 。
【历史上的建安三曹是哪三父子 三曹是指哪三个人】建安十三年 , 周瑜率军与刘备联合 , 草船借箭 , 大破曹军 。曹操赤壁之战大败 , 从华容道北退 。三国鼎立之势渐成 。
开拓疆土行不通 , 曹操把力气放在了稳定内部上 , 下《求贤令》网罗天下英才 。
五月 , 献帝封曹操为魏公 , 赐魏国封地 。曹操权势愈来愈大 。
建安二十四年 , 关羽大意失荆州 , 被孙权擒杀 。孙权向曹操称臣 , 并劝曹操代汉称帝 。但曹操却说:“若天命在吾 , 吾为周文王矣 。”
次年 , 曹操病死在洛阳 , 终年六十六岁 。
曹操的儿子中 , 曹丕算是最优秀的那一个了 。
曹丕“少有逸才” , 六岁射箭 , 八岁骑马 , 随曹操南征北战 。
在司马懿等人的帮助下 , 曹丕在继承权争夺战中赢了曹植 , 被立为世子 , 后继位为魏王 。
在汉帝禅让时 , 曹丕也没多客气 , 顺势称帝 , 国号魏 , 又追尊曹操为太祖武皇帝 。
曹丕的政治才能在即位后逐渐显露 。他修孔庙 , 兴儒学 , 又除禁轻税 , 恢复生产 , 用人上唯才是举 , 使得魏国人才辈出 。
黄初七年 , 曹丕去世 , 时年四十岁 。
接下来登场的 , 就是文学史上最耀眼的那颗明珠了!
曹植 , 字子建 。谥号“思” , 因此又称陈思王 。他擅长文学 , 《洛神赋》天下闻名 。虽然得到曹操宠爱 , 但最终争位失败 , 从此在政治上并无大作为 。
但其实啊 , 曹操病死之后 , 手握兵权的曹彰是想拥立曹植的 。但曹植却说:“你没看到袁氏兄弟吗?”
曹植这是“以天下让之” 。曹操去世 , 如果此时兄弟阋墙 , 对魏国无疑是致命的一击啊!
可即位后的曹丕 , 待曹植却非常刻薄 , 就连曹植祭奠父亲也不允许 。他将曹植流放到荒蛮地 , 又不断改封 , 放纵属下诬陷、轻侮曹植 。
在曹丕的打压下 , 曹植卑微到了尘埃里 。他写了很多歌颂祥瑞的诗文 。直到曹丕去世后 , 曹植还写了《文帝诔》歌功颂德 , 甚至说“追慕三良 , 甘心同穴” 。
曹植不是野心家 , 只是一个天性仁厚 , 才华出众得令人嫉妒的年轻人啊!
那么 , 历史上对三曹的评价又如何?
不用说 , 曹操的争议肯定最大 。历史上对他评价各异 。《三国演义》、戏曲节目把他塑造成了“奸雄” , 甚至奸贼 。
但陈寿认为曹操“可谓非常之人 , 超世之杰矣” 。许劭评价曹操“子治世之能臣 , 乱世之奸雄” 。而鲁迅先生却说曹操“至少是一个英雄” 。
那么 , 曹操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呢?
他狠毒 , 在吕伯奢家“疑其图己” , 就把他一家杀了 。因为许攸言行过分 , 就把许攸杀了 。
这样狠毒的曹操 , 有时候又很宽容 。他可以饶了骂他祖宗十八代的陈琳 , 也可以善待背叛他的陈宫的家人 。
他还有温情的时候 。临死前 , 他担心的 , 只不过是儿子如果要妈妈 , 不知怎么回答 。
多面手曹操 , 是不是又可怕又很迷人呢?
再说说曹丕 。
曹丕作为杰出的政治家 , 最出名的却是与曹植的立储之争 。后人评价 , 他的政治思想是扭曲的 。但其实 , 除去狠辣外 , 曹丕还是很幽默的 。
即位典礼上 , 他对群臣说:“就这么当皇帝嘛 , 我知道了 。”
他发明了“君主跟父亲都有病 , 现在只有一颗药 , 你们救谁”这种沙雕问题来刁难大臣们 。
至于在葬礼上学驴叫 , 拿着甘蔗跟人打架 , 衣服太香被马咬这种中二行为 , 更是不胜枚举 。
陈寿对曹丕的评价是真不咋地:文帝文笔不错 , 见识也广 。要是再大度点 , 再公平点 , 志向再大点 , 再仁德一点 , 就离好皇帝不远了!
比起历史上的明君 , 曹丕会猜忌 , 会失落 , 会得意 , 是个有血有肉的人 。
在曹操众多儿子中 , 人气最高的就是曹植 。
谢灵运说 , 天下才有一石 , 曹子建独占八斗 。王士祯甚至说 , 汉魏以来诗家堪称“仙才”者 , 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
但曹植的政治才华只能算三流 。因为性格问题 , 曹植屡屡错失良机 , 还搞出“司马门事件”激怒了曹操 , 错失大局 。
他的怀才不遇 , 除了曹丕的打压 , 也怪自己 。
但是作为建安时期的文学三巨头 , 三曹的文学地位要比政治地位重要得多 。
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是三曹和七子 。七子是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好多熟人吧?
建安时期连年战乱 , 人民生活困苦 , 国家风雨飘摇 。当时的文人创作了大量与环境相关的诗歌 。三曹独特的悲凉、慷慨的艺术特色 , 被后人称为“建安风骨” 。
因为处境、地位和追求的不同 , 三曹的作品各具特色 。
曹操作为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 诗风雄浑、古朴 。比如《观沧海》 , 豪迈慷慨 。而知名度最高的当属《短歌行》 。另一首《薤露行》 , 用乐府旧题写史诗实 , 这也是曹操的创举 。
而曹植则是第一个把五言诗推向高峰的人 。他的代表作有美不胜收的《洛神赋》、散文《与吴季重书》、吐露自身抱负的《白马篇》等 。
他的诗歌分为前后期 。前期受曹操宠爱 , 曹植的诗歌昂扬、乐观、浪漫 。后期受打压 , 曹植的诗歌悲凉慷慨 , 更多悲愤和幻想 。
曹丕是皇帝 , 但诗风清丽婉转 , 有“文士气” 。他气魄不如曹操 , 成就不如曹植 , 但有几点是不能忽视的 。
他的《燕歌行》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首成熟的七言诗 , 这首诗对后代歌行体诗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 。
他的《大墙上嵩行》 , 是不朽的杂言体 , 是无数后世长篇歌行的师承 。王夫之评价它说:“长句长篇 , 斯为开山第一祖 , 鲍照、李白领此宗风 , 遂为乐府狮象 。”影响力不容小觑 。
曹家父子三人 , 不仅在建安文学中建树颇多 , 其诗歌风格对后人的写作也有着巨大的影响 。直到现在 , 人们在谈论起中国古代文人时 , 三曹也是不可忽视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