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简单介绍清明节是固定的日期吗,以及清明节为什么不是固定哪一天的详情,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
清明节是固定的日期吗

文章插图
清明节时间并不是固定的 。
清明节是一个太阳历法的阳历日期,固定在公历的每年4月4日至4月6日之间 。史料证明,在公历使用之前中国早就有清明节了,而那时农历是中国官方使用的历法,所以清明节很显然就是农历的是按农历历法计算的 。
清明节是比较特殊的,其不但是重要的节日,同时还是二十四节气之一 。这也决定了清明的时间与太阳的运动密切相关 。因为农历是严格的天文年历性质的太阳历和月亮历的结合的合集,清明节在农历清明日那天,即太阳视黄经为15度的那天 。
清明节起源:
清明节历史悠久,源自上古时代的春祭活动,春秋二祭,古已有之 。上古干支历法的制定为节日形成提供了前决条件,祖先信仰与祭祀文化是清明祭祖礼俗形成的重要因素 。清明节有着久远的历史源头,是传统春季节俗的综合与升华 。
清明节气是干支历法中表示季节变迁的二十四个特定节令之一,这一时节,吐故纳新、生气旺盛、气温升高,万物皆洁齐,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与行清的好时段 。清明节俗丰富,归纳起来是两大节令传统:一是礼敬祖先,慎终追远;二是踏青郊游、亲近自然 。
为什么清明节不是在阳历4月5号而是4月4号呢?不少人会发现,每年的清明节,都会是4号或5号这一天!那么有人困惑了,清明节为什么是4号或5号呢?关于,清明节为什么是阳历?清明节为什么是4号或5号?我来为您一一解答!
清明节为什么是阳历
清明节,是我国现行八个传统节日中,唯一既不按照阳历(公历),也不按照阴历(农历),确定的一个传统节日,它是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一般在每年的阳历(公历)四月四日或者四月五日 。传统节日基本都按农历计算,如春节、元宵节、中秋、端午 。可与这些节日不一样的是,清明却“属”阳历,其日期基本落在了阳历的4月4日~6日 。
江苏省天文学会天文专家严家荣说,我国古代无论是计时,还是记一人的生辰,都是以农历为依据的,这也注定了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基本都是以农历时间为准,如春节是正月初一,中秋是八月十五 。然而,和其他传统节日不一样的是,清明却是“身担二职”,其既是节气又为节日(冬至节气也曾既是节日又是节气,但其现在的影响力已远不如清明) 。天文年历显示今年4月4日17时46分,我们将迎来二十四节气的“清明”,届时太阳运行至黄经15度 。
从根本上讲,二十四节气属于阳历的范畴,因为其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 。地球绕太阳一圈的时间称为一个“回归年”或“太阳年”,太阳在星空背景下的运行路线称为“黄道” 。自古以来,定春分点为0度,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分为24个节气 。因此,节气在阳历上的日期是基本固定的,前后仅相差一两天,而在阴历里的日期却变化很大 。
清明节为什么是4号或5号
清明在阳历中的日期会在4月4日、4月5日和4月6日这三个日子中变动 。统计结果表明,在1582年采用现行公历至2100年的518年中,清明在4月4日的为219年,4月5日的为281年,4月6日的最少只有18年 。节气差异只会在3天内那么,为什么清明会在阳历中的4月4日-6日之间变动呢?
清明节除了是传统祭祖扫墓节日,还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节不是按农历来算了,确切地说是按太阳黄经来算的 。而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 。视太阳从春分点(黄经零度,此刻太阳垂直照射赤道)出发,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合360度,因此分为24个节气 。一般都是上一年的冬至过了108天就是清明,太阳到达黄经15度时,清明就开始了 。
节气的日期在阳历中是相对固定的,如立春总是在阳历的2月3日至5日之间 。但在农历中,节气的日期却不大好确定,再以立春为例,它最早可在上一年的农历12月15日,最晚可在正月15日 。而清明则是在阳历中一般都在4月4至6月之间,却不能以确定的阴历日期为准 。
清明节的习俗与美食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 。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 。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
清明美食古来有之 。古人为适应寒食禁火冷食的需要,创造了一些食品 。比如用麦草捣汁和糯米做青粉团,乌桕汁染乌饭做糕,或者用香椿芽拌面筋、嫩柳叶拌豆腐作寒食食品 。清明节在古代是祭祀性的节日,一般人家要用四碟六碗时馐清酒祭奠祖先 。祭完之后,家人和应邀来的亲戚共享酒食,叫“吃清明” 。
古代在江南,人们要挑荠菜做馄饨过节,清明扫墓时要做黄花青果糕作供物,采用一种菊科野草的嫩叶捣烂去汁和粉做成,非常好吃 。而且,清明美食的传统还来自于古代清明踏青之后的野餐 。
清明时节,江南一带有吃青团子的风俗习惯 。青团子是用一种名叫“浆麦草”的野生植物捣烂后挤压出汁,接着取用这种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揉和,然后开始制作团子 。团子的馅心是用细腻的糖豆沙制成,在包馅时,另放入一小块糖猪油 。团坯制好后,将它们入笼蒸熟,出笼时用毛刷将熟菜油均匀地刷在团子的表面,这便大功告成了
我国南北各地清明节有吃馓子的食俗 。“馓子”为一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时叫“寒具” 。现在流行于汉族地区的馓子有南北方的差异:北方馓子大方洒脱,以麦面为主料;南方馓子精巧细致,多以米面为主料 。在少数民族地区,馓子的品种繁多,风味各异,尤以维吾尔族、东乡族和纳西族以及宁夏回族的馓子最为有名 。
清明节是每年的哪一天清明节是每年的公历4月5日前后,即春分后第15日,不固定 。不过最常见的日期是4月4号和4月5号,其中4月5日清明节最多 。
最初的“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北斗七星斗柄的指向来确定的 。斗柄从“寅位”开始,顺时针旋转,当斗柄指向“乙位”时,就是清明节气 。“乙位”也就是太阳黄经达到15度,刚好这一时间就在每年农历的4月5日前后 。人们为了方便记忆,于是就直接将清明节的时间记录为4月4日-4月6日 。
清明节习俗:
1.扫墓祭祖:不仅弘扬了我国传统的孝道文化,而且还可以加强家族甚至民族的凝聚力 。
2.踏青游玩:人们会利用扫墓的机会,在山野间游乐、享受春天的乐趣,不仅放松了心情,而且还增加了亲情 。
3.戴柳条“驱鬼辟邪”:具有驱鬼辟邪的作用,“戴柳条”就是把柳树的枝条编织成一个环状,然后戴在头上 。
4.吃青团:吃青团不仅能预防疾病,而且青色代表有活力、长寿,寓意着一家人健健康康 。
清明节是固定日期吗清明节不是固定日期 。
清明节一般是4月4日至4月6日之间的日期,不过最常见的日期是4月4号和4月5号,其中4月5日清明节最多,最初的“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北斗七星斗柄的指向来确定的,斗柄从寅位开始,顺时针旋转,当斗柄指向“乙位”时,就是清明节气 。
乙位也就是太阳黄经达到15度,刚好这一时间就在每年农历的4月5日前后,人们为了方便记忆,于是就直接将清明节的时间记录为4月4日到4月6日 。
清明节的文化内涵: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节,属于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清明节凝聚着民族精神,传承了中华文明的祭祀文化,抒发人们尊祖敬宗,继志述事的道德情怀 。
扫墓,即为墓祭,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春秋二祭,古已有之,清明节历史悠久,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据现代人类学、考古学的研究成果,人类最原始的两种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 。
据考古发掘,广东英德青塘遗址发现了万年前的墓葬,是中国年代最早的可确认葬式的墓葬,表明上古先民在万年前已具有明确的有意识墓葬行为与礼俗观念,墓祭礼俗有着久远的历史源头,清明墓祭是传统春季节俗的综合与升华 。
上古干支历法的制定为节日形成提供了前决条件,祖先信仰与祭祀文化是清明祭祖礼俗形成的重要因素,清明节俗丰富,归纳起来是两大节令传统,一是礼敬祖先,慎终追远,二是踏青郊游,亲近自然 。
【清明节是固定的日期吗 清明节为什么不是固定哪一天】清明节不仅有祭扫,缅怀,追思的主题,也有踏青郊游,愉悦身心的主题,天人合一传统理念在清明节中得到了生动体现,经历史发展,清明节在唐宋时期融汇了寒食节与上巳节的习俗,杂糅了多地多种民俗为一体,具有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 。
- 十大禁歌 《赤伶》背后的故事
- 《婆婆来了》大结局是什么? 何琳传志是什么电视剧
- 装饰公司吊顶,公司建不建议安装集成吊顶 哪些模块可以不装
- 河南是北方还是南方 郑州是南方还是北方
- 请教各位,试剂中色谱纯和分析纯的区别 化学纯和分析纯的区别
- 怎么设置输入法
- 智能电视安装哪款视频应用TV版比较好啊? 哔哩哔哩电视版本叫什么
- 潍柴发动机三元催元保养堵了 潍柴发动机三元催元保养堵了什么原因
- 固废处理包含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