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袋和尚插秧诗原版

《布袋和尚插秧歌》全诗是什么?布袋和尚的《插秧歌》全诗为:

布袋和尚插秧诗原版

文章插图
手捏青苗种福田 , 低头便见水中天 。
六根清净方成稻 , 后退原来是向前 。
意思是农夫种稻 , 手里拿着满把青秧 , 低头弯腰 , 倒退着身子一步步顺次地秧插进水田 , 眼里看到的是倒映在水里的青天 。插秧时的以退为进 , 暗指为人处世 , 若能时时处处 , 谦让忍受 , 行退一步之法 , 就在求道的征途上 , 向前迈进了 。
布袋和尚的《插秧歌》解析 。
布袋和尚出身农家 , 插秧自是本行 。关于他插秧之事 , 亦有故事 。据说有赵、钱、孙、李四家同时请他帮忙插秧 , 他全都答应 。至晚 , 各家来请吃饭 , 他亦分身赴席 。各家的田均已插好 。众人始识他身具神通 , 法力无边 。
有人问插秧感想 , 他随口吟出一诗 , 即此题插秧歌 。此歌看似浅白平易 , 却富含哲理 , 饱蕴禅机 , 生动活泼 , 饶有情趣 。
“手把青秧插满田”的全诗是什么?《插秧诗》契此和尚
手把青秧插满田 , 低头便见水中天 。
六根清净方为道 , 退步原来是向前 。
布袋和尚这首诗表面上是描写农人插秧时的见闻觉知 , 实际上已经将修道时的内在境界和奥秘全部含摄无余 。“手把青秧插满田”中的“田”实际上是指人们的心田 , 也即所有众生本有的犹如虚空一般的如来藏的光明 , 这句话中的“插秧”动作是指代人们日常生活中身口意的一切所作所为 , 如睹物闻声、行走坐卧、语默动静等 。整句话的意思是 , 犹如青秧插满水田一样 , 人们平时的一切思想、行为和语言等都是在犹如虚空般的如来藏的光明中生起和消失 , 虽然如此 , 如来藏空性和光明的本性从来就没有动摇和迁变过 。
拓展资料
《插秧诗》是五代梁时的契此和尚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
契此和尚:五代梁时明州(今浙江宁波)的游方僧人 , 号长汀子 。他经常肩上背一个布袋并手拿锡杖及佛珠 , 身材矮胖 , 面容慈祥 , 笑容可鞠 , 大腹便便 , 因此又被称为布袋和尚 。
参考资料:-《插秧诗》
插秧诗全文一、全文
手把青秧插满田 , 低头便见水中天 。
六根清净方为道 , 退步原来是向前 。
二、释义
手里拿着秧苗把水田全都插满了 , 低头就可以看到田里的水倒映着天空 。所插的秧苗需要根须清净、没有腐烂 , 将来才能长成“稻(道)” , 插秧时看上去是边插边后退 , 但却一直是在向前 。
三、作者
作者是契此和尚 , 这首《插秧诗》是南北朝时代的布袋和尚在游化民间的时候所作 。布袋和尚名契此 , 五代后梁时人 , 姓氏和籍贯不详 。他早年在岳林寺出家 , 经常以杖荷一布袋四出行走 , 因此 , 人们都称他为“布袋和尚” , 或者干脆称他为“布袋” 。
扩展资料:

诗中最后一句“退步原来是向前”中的“退步”比喻将平时关注外境的注意力扭转过来 , 觉照自己的身心 。凡夫不能觉悟的原因就是不肯“退步” , 只知道“向前”——也即将所有的注意力全部都投注在外境上 。
到外境上去攀缘妄想 , 而对内心所起的种种错误心念也从来不去观察 , 对身心的究竟真相也不去参究 。任何一个人只要肯“低头”、肯“退步” , 就一定能渐渐了悟诸法的真相 , 所以诗中说“退步原来是向前” 。
【布袋和尚插秧诗原版】参考资料:-插秧诗

    【什么知道】www.shenmezhidao.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