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对中国态度大转变

美国驯服印度彻底失败 , 莫迪把机遇踢到中国面前 , 此话从何而来?从2022年2月24日俄乌战争正式爆发以来 , 世界局势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面对俄乌战争爆发以来以美国为首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经济制裁 , 印度深受其害 。印度高度依赖俄罗斯的设备以及印度内部资源短缺 , 使得印度难以在这场国际冲突中独善其身 。其工业经济的生产也受到了大范围的影响 , 印度急需像俄罗斯一样物产丰富新国家支持 , 而中国地矿辽阔物产资源丰富 。因此在2022年3月中旬 , 印度对中国的态度进行了大转弯 。

印度对中国态度大转变

文章插图
印度在西方对俄罗斯进行经济制裁之中违背美国要求集体制裁的命令 , 对俄罗斯的武器仍进行大批的购进 。印度此次对美国方面的公开违背导致了美国驯服印度的彻底失败 , 通过此次俄乌战争印度政府彻底了解到了美国霸权主义一面 , 为了在新的国际局势中有所依靠 , 印度总统莫迪主动向中国抛出了橄榄枝 , 中国和印度以及其他许多国家都是被迫卷入这场危机之中 。在俄乌冲突之中 , 美国明面上说自己会支援乌克兰 , 而实际上 , 美国却带头撤出了所有驻扎乌克兰的外交官 。此外 , 美国也并没有向乌克兰而派发所谓的援兵 , 只是进行了一些军事上帮助 。
美国的种种行径使得印度有兔死狐悲之感 , 也使得印度开始重新审视与美国的合作关系 , 而身为同时遭受美国经济制裁的中国引起了印度的共鸣因而印度开始扭转对中国的态度 。中国和印度之间并不存在难以跨越的历史仇恨鸿沟 , 相反两国之间有合作所带来的重大利益关系也令印度政府感到动容 , 此外 , 中国市场具有极高的消费潜力 , 中国从印度进口的原材料是亚洲第一 。巨大的利益关系使得印度不得不开始重新审视中印两国之间的合作关系 , 在共同利益的驱使下印度开始愿意主动缓和与中国之间的关系 。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曾经说过:中国和印度应该是伙伴 , 而不是对手 。中印两国关系的修复对两国的经济和政治方面有着显著的益处 , 印度方面与其一味追随美国的脚步 , 倒不如自己主动与其他国家建立和平的外交关系 。此次俄乌的冲突令美国意想不到的是竟然间接促进了中印两国之间关系缓和 , 只要存在相关的利益 , 两个国家的关系就不会是永远对立的 。
当着全世界的面 , 莫迪对中国态度大转弯 。中印巴演习对全球有什么影响?尽管中国和印度在2020年在边界上发生了一些摩擦 , 但随着两国进行了多轮军事指挥官级别的会谈 , 中印关系已逐渐恢复 。面对世界 , 印度总理莫迪对中国的态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 最近的“中印巴演习”引起了全球舆论的狂热 。根据印度媒体的报道 , 上海合作组织区域反恐怖主义局理事在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举行了第36届例会 , 宣布举行“巴比反恐行动” 。



“ 2021”联合反恐演习 , 中国 , 印度和巴基斯坦都将参加 。此外 , 上海合作组织还决定加强其成员国主管当局之间的合作 , 以查明资助恐怖主义活动的渠道 。除了反恐合作外 , 莫迪对中国的态度在其他领域也更为温和 。本月初 , 日本首相须贺芳秀在与莫迪进行电话交谈时一再表示对中国不满意 , 但莫迪“保持沉默” 。


在四方安全对话中 , 印度和美国 , 日本和澳大利亚与反华立场保持一定距离 。根据印度政府的消息来源 , 莫迪不想将印度描绘成“反中国”形象 , 并希望进一步缩小与中国的距离 。随着中印边界紧张局势的缓解 , 莫迪政府计划加快批准中国的投资计划 。尽管它们是主要涉及制造业的小规模建议 , 但该计划是为停滞不前的中印经济交流打开了大门 。


【印度对中国态度大转变】印度《薄荷报》报道说 , 政府官员透露 , 只要中国公司符合相关标准 , 它们就可以被选为“可信赖的电信设备提供商” 。这位官员说 , 印度目前不对电信设备的采购实行任何形式的禁令 , 大多数电信运营商通过招标选择价格最低的电信设备 。政府担心某些设备将“构成威胁” 。因此 , 除了电信设备提供商之外 , 它还将审查英特尔和高通等半导体供应商 , 以确定哪些制造商和供应商被列入受信任清单 。印度电信部将发布最终报告 。报告称 , 莫迪政府还计划初推出5G服务 。如果中国供应商被禁止参与 , 他们只能提供三星 , 诺基亚和爱立信等待公司购买设备将极大地影响印度电信运营商的成本 。
印度与中国关系现状2022当前 , 中印关系的领域更加宽广 , 不同领域之间的联动关系也更加密切 。1988年 , 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对中国进行了历史性访问 , 中印双方同意通过和平友好方式协商解决边界争端 , 同时积极发展其他方面的关系 。从那以后 , 是否解决边界争端不再是中印关系发展的前提条件 。
从客观上看 , 当前中印关系已经与1988年大为不同 , 双方的边境管控能力都显著上升 , 两军从在边界地区的时空错位式管控加偶然相遇 , 转变成同时空管控加常态化相遇 。中印的经贸关系也更加密切 , 中国成为印度的最大贸易伙伴 。另外 , 中印两国还历史性地在海上相遇 , 两国同时追求海洋大国身份 , 使得两国在太平洋和印度洋的互动日益频繁 。这些都使得低水平时代的1988年原则变得难以为继 。
一个领域的中印关系上升到一定高度 , 一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中印关系从几根相互孤立的支柱 , 变成一座由不同支柱相互支撑、相互影响的大厦 。这种新形态的中印关系 , 在不同领域之间将更加具有联动性 , 但也将更加具有稳定性 。2022年3月7日 , 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采访人员会 , 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相关问题回答中外采访人员提问 。谈及中印关系 , 他表示 , 两国应“彼此做相互成就的伙伴 , 不当相互消耗的对手” 。(摄影/新华社采访人员金立旺)中印两国是搬不走的邻居 , 两个强大的邻居之间不竞争是不可能的 , 也不符合最基本的政治规律 。但是 , 中印两国仅仅是国际体系中两个较大的行为体 , 还没有进行全球性战略竞争的能力 , 仍然有比双边战略竞争更加重要的战略利益和发展目标 。因此 , 中印两国都有迫切的需求 , 去改善当前的两国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