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牛首山文化旅游区

南京牛首山文化旅游区详细资料大全南京牛首山文化旅游区是由南京牛首山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负责规划、开发、建设,由南京钧和文化产业有限公司负责对外运营的综合性文化旅游区,位于南京市江宁区,规划总面积49.37平方公里,以“补天阙、修圣道、藏地宫、现双塔、兴佛寺、弘文化”为核心设计理念,全面保护牛首山历史文化遗存,修复牛首山自然生态景观 。牛首山又名天阙山,是金陵四大名胜之一,因山顶东西双峰形似牛头双角而得名 。一座牛首山,半部南京史 。牛首山风光秀美,素有“春牛首”之美誉,古有牛首烟岚、献花清兴、祖堂振锡等金陵美景,还遗存了很多历史古迹,如岳飞抗金故垒、摩崖石刻、弘觉寺塔、郑和文化园等,吸引无数帝王将相、文人墨客在此修身养性、品茗作赋,留下诗词400多首 。
基本介绍中文名称 :南京牛首山文化旅游区 外文名称 :Nanjing Niushoushan Cultural Touri *** Zone 地理位置 :南京市江宁区 占地面积 :29平方公里 开放时间 :9:00-17:00(节假日可能变动) 门票价格 :98元 著名景点 :佛顶宫,佛顶寺,佛顶塔
牛头禅文化园(弘觉寺塔,明代摩崖石刻)
郑和文化园,禅林路景观区
岳飞抗金故垒,隐龙湖 景点简介,历史文化,佛禅渊源,历史人文,山体原状,牛首胜景,主要景点,建设意义,交通介绍,外部交通,内部交通,景点简介牛首山又名天阙山,是金陵四大名胜之一,因山顶东西双峰形似牛头双角而得名 。一座牛首山,半部南京史 。牛首山风光秀美,素有“春牛首”之美誉,古有牛首烟岚、献花清兴、祖堂振锡等金陵美景,还遗存了很多历史古迹,如岳飞抗金故垒、摩崖石刻、弘觉寺塔、郑和文化园等,吸引无数帝王将相、文人墨客在此修身养性、品茗作赋,留下诗词400多首 。近年,世界佛教界至高圣物——释迦牟尼佛顶骨舍利于南京盛世重光,经宗教界、文化界、文物界研究同意,南京市委市 *** 决定建设牛首山文化旅游区,长期供奉佛顶骨舍利 。牛首山文化旅游区以“补天阙、藏地宫、修圣道、现双塔、兴佛寺、弘文化”为核心设计理念,全面保护牛首山历史文化遗存,修复牛首山自然生态景观,利用原有矿坑建地宫,长期供奉佛顶骨舍利 。整个文化旅游区涵盖佛顶圣境、宝相献花、隐龙禅谷、谧境禅林、天阙小镇五大功能区,致力于打造融佛禅文化、金陵文化、生态景观为一体的生态胜景、文化圣境、休闲胜地 。历史文化古金陵四十八景中,牛首山独占三景,分别是牛首烟岚、献花清兴和祖堂振锡 。祖堂振锡祖堂振锡明代以前,祖堂山也属于牛首山脉 。古金陵四十八景之一的祖堂振锡就发生在那里,祖堂山原名幽栖山,因为山上建有幽栖寺而得名,唐代法融禅师就是在那里得道,并且开创了牛头禅宗,成为牛头禅的第一祖师,因此幽栖山更名为祖堂山 。振锡的意思是僧人持锡杖出行,锡杖头有装饰环,拄杖行动时装饰环振动有声,所以叫振锡 。祖堂振锡所描绘的是当时佛教盛行,僧人众多的场景 。献花清兴祖堂山上的黄色建筑所在的那片区域叫献花岩 。传说唐代贞观年间,法融禅师在献花岩下讲《法华经》,冰天雪地中竟然生长出灿如金色的鲜花,天空中突然出现百鸟翔集,衔花来献,这就是古金陵四十八景之一的“献花清兴” 。2008年,这个传说被江宁区 *** 列入江宁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 。献花清兴牛首烟岚在牛首山的东峰西峰之间可以看到“牛首烟岚” 。“牛首烟岚”描绘的是山间云雾缭绕、山谷幽深的美丽景象 。民间对形成牛首烟岚的原因有两种说法:一是说与牛首山的气候有关,牛首山常年多雨,特别是春季和秋季,雨量不大,烟雨朦胧,弥漫着山谷,烟岚在山峰间飘来荡去,形成了幽静深邃的景象,好比人间仙境(两个山峰极象两个久别重逢的恋人,相拥而立);另一种是说当时牛首山寺庙繁多,香火旺盛,“牛首烟岚”其实是青烟袅袅升起的奇妙景象,刚好与牛首山的佛禅意趣相融合 。牛首烟岚佛禅渊源牛首山是一座佛教名山 。梁代高僧宝志和尚曾对梁武帝说,牛首山是文殊菩萨的冬宫,相传文殊菩萨曾领一万菩萨冬居于此;牛首山的第一座寺庙佛窟寺也修建于梁代(司空徐度);唐代时,牛首山曾与西北之清凉、西南之峨嵋并称佛教三大名山 。幽栖寺始建于南朝刘宋大明三年(459年),是“南朝四百八十寺”中的早期著名庙宇;梁朝天监二年(503年)司空徐度初建佛窟寺,南唐后主李煜更名为弘觉寺;唐代宗“曾梦牛首山辟支佛来见,”故有辟支塔 。唐代,被誉为“东夏之达摩”的法融禅师在牛首山创立了牛头禅宗,古称“江表牛头”,牛头禅宗的创立使印度禅真正蜕变为中华禅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印顺法师的《中国禅宗史》中认为法融才是真正中国禅的建造者,“才是中华禅的根源” 。历史人文南唐烈祖李昪在政务空闲之际,常来此山游赏,中主李璟也多次来此礼忏拜佛,南唐二陵李昪、李璟之墓即葬于此,后主李煜更在此处大兴土木,造寺千间;牛首双峰之上昭明太子饮马池、东峰山坡岳飞牛首山大捷留下的抗金故垒也隐约可见;曾经七下西洋、开辟海上丝绸之路、带回佛牙舍利的郑和也曾在这里建寺立愿,死后赐葬于牛首山西南侧;民国学者、教育家三江学堂学监李瑞清也墓葬于此;古代很多的帝王将相、文人墨客都喜欢在牛首山修身养性,踏青品茗,他们在牛首山留下的诗词多达400多首,如今,都被牛首山文化旅游区收录在了《牛首山诗词》这本书里 。山体原状牛首山海拔242.9米,因为东、西峰对峙的形状像牛头双角而得名,民间又叫牛头山,目前牛首山上只留下了东峰,西峰的山体在1937-1958期间受到了两次破坏性的铁矿开采,形成了一个60多米深的矿坑 。山体原状牛首胜景东入口风铃塔2012年,经宗教和文化行政主管部门以及佛教和文物界研究同意,确定在牛首山文化旅游区建地宫安奉佛顶骨舍利的意向 。牛首山核心区设计理念为补天阙、修圣道、藏地宫、现双塔、兴佛寺、弘文化,以“打造世界佛教文化新遗产,再现当代建筑艺术新景观” 。2012年9月16日,牛首山项目正式开工建设 。2015年10月27日,释迦牟尼佛顶骨舍利正式供奉至牛首山佛顶宫内,牛首山文化旅游区正式开园 。佛顶骨舍利的盛世重光,既甘霖普被,更给力天阙 。巍峨雄壮的佛顶宫,高耸入云的佛顶塔,静谧藏幽的佛顶寺,连同散发著自然禅趣的牛头禅文化园,联袂呈现了一个“佛顶重光,昌明中外;牛头一脉,融贯古今”的“佛顶圣境” 。而安放于佛顶宫的顶骨舍利更时时为国运昌隆、民族复兴默默加持!主要景点佛顶宫作为佛顶圣境区的核心之一,佛顶宫坐落于牛首山西峰之处,建基于历史遗留矿坑之上,总建筑面积约13.6万平方米,与佛顶塔共同构成牛首西峰新景象,与牛首东峰遥相呼应,再现牛首“双峰双阙”并峙的宏伟盛景 。整个佛顶宫以佛祖顶骨舍利供奉为主题,外部分为大穹顶和小穹顶两个部分,寓意外供养和内供养 。大穹顶形如佛祖袈裟覆盖在小穹顶之上,象征著佛祖的无量加持;小穹顶下部为莲花宝座造型,上部为摩尼宝珠造型,上下结合形成“莲花托珍宝”的神圣意象 。佛顶宫佛顶宫内部由地上部分的禅境大观和地下部分的地宫构成,其中地宫分为舍利大殿和舍利藏宫两个空间 。整个佛顶宫不仅是珍藏佛祖顶骨舍利、接受信众瞻礼参拜的主要场所,还是将舍利文化、世界佛禅文化以各种艺术手法集中呈现的文化展陈场所,其中汇集了全国宗教界、艺术界、建筑界的一流专家团队,旨在实现“世界佛教文化新遗产,当代建筑艺术新景观”的宏伟目标 。禅境大观禅境大观禅境大观,南北长112米,东西宽62米,内部净高约41.2米,涵盖了地上三层 。整个空间面积超过6000㎡,呈椭圆形,以黄、白、灰三色为基调,布置出人间山水,从而让人们在行走之际领略禅意 。由佛陀出生、成道的禅境花园及中间的如莲剧场三个部分组成,展现了佛祖一生的行迹 。禅境大观的顶部是娑罗穹顶,图案来源于佛陀涅槃时的娑罗树杈 。穹顶采用了全覆盖的透光膜和灯光,可以营造出清晨的第一缕晨曦、正午热烈的日光、傍晚的彩霞和入夜的月光 。卧佛中心为全铜铸造的释迦牟尼卧像,全长7.5米,表面仿以汉白玉材质,能360度缓慢地旋转,表现了佛祖宁静、安详的涅槃境界 。剧场的南北两侧是两个禅境花园 。南侧是象征佛陀出生的禅境花园,整体造型像一朵莲花,中间是一棵生生不息的无忧树 。北侧是表现佛陀成道的禅境花园,中间是一棵永不凋零的菩提树,地上用黑白两色的砂石暗喻人世的混沌和佛光的纯洁 。佛顶塔
佛顶塔是佛顶圣境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建筑高度约88米,建筑面积5065平方米,九级四面,与明代弘觉寺塔相为呼应,重现历史上牛首山“双塔”的恢弘格局 。塔内供奉一尊毗卢遮那佛坐像,置有一口仿唐式全铜铸金刚钟,还有各种经藏展示 。整个佛顶塔造型宏伟,尽显唐风古韵,登塔望远,可尽收牛首山四季美景 。佛顶塔佛顶寺佛顶寺位于牛首山主峰西南侧,坐西朝东,占地面积35.6亩,总建筑面积10549平方米 。整体建筑群依山造势,寺院佛殿建筑以中轴线贯穿对称布局 。佛顶寺建筑群沿袭古代宗教建筑礼制——佛院的伽蓝七堂之制,秉承唐代建筑风格,按功能划分为礼佛、弘法、斋堂、僧寮、茶苑5个区域 。佛顶寺牛头禅文化园牛头禅文化园位于牛首山东峰南侧山腰,以传承法融禅师的牛头禅宗文化为核心,保留弘觉寺塔、摩崖石刻等历史遗存 。采用传统江南园林风格木结构建筑,单体建筑以榫卯结构显唐风古建风格 。其景观载体通过文字、光影、石头、花木等艺术表现形式,传达“空”“本”“幽”“简”的禅意内涵 。弘觉寺塔位于牛首山东峰南坡,塔高38.49米,七级八面,是南京地区现存最古老的一座仿木结构的砖塔 。始建于唐大历九年(774年),相传是唐代宗李豫为“感梦而筑”后毁,现塔身为明初重建 。1956年弘觉寺塔的地宫里出土了鎏金喇嘛塔(是南京博物院的镇院之宝之一),玉瓶、金睡佛、青瓷罐等国家一级文物,现收藏于南京博物院 。在塔的第三至第七层,有70多条题记,最早的是明正统五年(1440年)题 。此塔历经兵燹,明代重修,为南京地区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砖塔 。1997年按原有风貌修复,千年古塔得意重现雄姿 。2002年弘觉寺塔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宏觉寺塔明代摩崖石刻,位于牛首山东峰兜率岩北崖,距离弘觉寺塔约一百米,旁边是罗汉泉 。石刻整体呈“几”字形,三面岩石南北长11.5m,东西宽5.8-8m,中间围合成约77平方米的平地空间 。崖壁上共开凿5个佛龛,北壁3个,东壁2个,共有133尊雕像 。郑和文化园郑和文化园郑和文化园,是明代著名航海家郑和的墓冢 。从永乐3年到宣德8年,郑和7下西洋,历尽艰险,与沿岸各国进行文化交流,缔结邦交,促进友谊 。死后赐葬于牛首山 。岳飞抗金故垒南宋建炎四年(1130)四月,金兀术率金军逼近建康,岳飞在牛首山设伏,构筑石垒,大败金兀术大军 。岳飞抗金故垒,就是岳飞大战于牛首山时用赤褐色石块垒成的围墙,围墙底宽0.5米,高约1.5米,蜿蜒起伏,高低错落 。目前只保留下一段200米长的石垒遗址 。隐龙湖隐龙湖原名八亩塘 。在民间,隐龙湖还是自然的天气预报员,据说每当湖面上起雾,就预示着要下雨 。隐龙湖的周围修建了一条环湖路,游客可以在这条路上环湖步行 。广场周围种植了黑麦草和果岭草,交替生长、四季常青 。隐龙湖禅林路景观区禅林路景观区禅林路全长3.7公里,是一条生态游线,涵盖多个生态景观区,景色优美,是游客们体验自然,呼吸新鲜空气,放松身心的天然氧吧 。建设意义建设南京牛首山文化旅游区,全面保护弘觉寺塔等历史文化遗迹,修复牛首山自然生态,将大力弘扬牛首山生态文化、历史文化和佛教文化,是一件一举多得、巧夺天工、天人合一、众缘和合的大事好事喜事 。南京牛首山文化旅游区集文化、旅游、生态、佛教、建筑等元素于一体,充分体现了建筑与文化、旅游、生态、佛教的和谐,是南京文化战略工程和标志性工程,对推进南京历史文化整体脉络的系统保护,全面彰显南京历史文化风采,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美好的发展前景 。交通介绍外部交通飞机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位于牛首山文化旅游区东南方向,距离约三十公里,抵达机场后可选择乘坐捷运、机场大巴、计程车前往景区 。(1)自机场乘坐捷运S1号线(机场线),约30分钟到达佛城西路站,出站后步行15分钟或转乘公交754路至景区东入口游客中心 。(2)自机场乘坐机场大巴至翠屏山宾馆站,转乘计程车前往 。(3)自机场直接乘坐计程车,约30分钟可到达景区 。如乘坐飞机抵达上海浦东机场、虹桥机场,可于上海当地乘坐高铁或动车,约2小时到达南京 。火车(动车、高铁)南京有南京火车站和南京南站两大铁路客运枢纽,各地游客均可乘坐普铁、动车、高铁直达南京 。(1)南京火车站位于南京市玄武区,与牛首山距离约二十公里 。自南京火车站乘坐捷运1号线,约30分钟到达软体大道站,出站后转乘公交754路至东入口游客中心附近 。(2)南京南站位于南京市南部新城核心区,与牛首山距离约十公里 。自南京南站乘坐捷运S1号线,约10分钟到达佛城西路站,出站后步行15分钟或转乘公交754路至东入口游客中心附近 。轮船(1)南京中山码头(用于市民过江)位于南京市下关区,与牛首山直线距离约三十公里 。自码头乘坐公交31路至鼓楼站,换乘捷运1号线,自鼓楼站进站乘坐,约30分钟到达软体大道站,出站后转乘公交754路至东入口游客中心附近 。五马渡游轮码头位于南京市栖霞区,与牛首山直线距离约三十五公里 。自码头乘坐公交307路至上元门站,转乘公交1路至玄武湖隧道站,换乘捷运1号线,自新模范马路站进站乘坐,约25分钟到达软体大道站,出站后转乘公交754路至东入口游客中心附近 。长途汽车(1)南京汽车客运总站位于南京市玄武区,毗邻南京火车站,自捷运南京站站乘坐1号线,约30分钟到达软体大道站,出站后转乘公交754路至东入口游客中心附近 。(2)南京汽车客运南站位于南京市南部新城核心区,毗邻南京南站,自捷运南京南站站乘坐S1号线,约10分钟到达佛城西路站,出站后转乘公交754路至东入口游客中心附近 。(3)南京长途汽车北站位于南京市浦口区,自桥北客运站乘坐D2路至中山北路 鼓楼站,转乘捷运1号线,约30分钟到达软体大道站,出站后转乘公交754路至东入口游客中心附近 。(4)南京江宁汽车客运站位于江宁区境内,乘坐829路、851路转乘853路,或乘坐768路转乘754路,均可到达景区 。区内公交南京市内可到达景区的公交线路有:754路、755路、712路、G5、G70路 。乘坐S1号线到达佛城西路站,出站后步行15分钟或转乘公交754路至东入口游客中心附近 。自驾路线上海、苏南方向:沪蓉高速(G42)—绕城高速—宁丹大道地理位置图苏中方向:沪陕高速(G40)—长深高速—绕城高速—宁丹大道 苏北方向:长深高速(G25)—南京二桥—绕城高速—宁丹大道 浙江方向:宁杭高速(G25)—绕城高速—宁丹大道 安徽(合肥)方向:宁合高速(G42)—绕城高速—宁丹大道 安徽(马鞍山、芜湖)方向:宁芜高速(G4211)—绕城高速—宁丹大道内部交通景区内交通方式主要为电动中巴班车,票价为20元/人,一票制,当日有效;牛首山文化旅游区导览图东线:游客从东入口入园,在牛首东站→佛顶寺站→天阙东站→天阙西站→隐龙湖站→返回牛首东站 西线:牛首西站→三宝站→天阙西站(来回往返)【南京牛首山文化旅游区】

南京牛首山文化旅游区

文章插图

南京牛首山值不值得玩南京牛首山值得玩 。
在南京有着“春牛首,秋栖霞”的说法,寓指春游牛首山,秋游栖霞山 。由此可见牛首山的风景在人们眼中有着很高的评价,而在牛首山山内佛顶宫供奉佛教界至高圣物——释迦牟尼佛顶骨舍利 。
千年历史牛首山文化旅游区是一个佛教圣地 。梁朝天监二年(503年)司空徐度修建的佛窟寺是牛首山的首座寺庙,南唐后主李煜更名为弘觉寺;唐代宗“曾梦牛首山辟支佛来见”故有辟支塔 。
唐代,被誉为“东夏之达摩”的法融禅师在牛首山创立了牛头禅宗,古称“江表牛头”,牛头禅宗的创立使印度禅真正蜕变为中华禅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 。
郑和文化园
郑和文化园,是明代著名航海家郑和的墓冢 。郑和本名马和、小名三保,出生于云南一个穆斯林家庭,洪武十四年跟随明朝云南征讨大军副统帅蓝玉来到南京,进入朱棣燕王府,后跟随朱棣在“靖难之变”中立下卓著战功,升任内宫监太监,明成祖朱棣御书“郑”字赐姓马和,史称郑和 。
从永乐三年到宣德八年,郑和七下西洋,历尽艰险,与沿岸各国进行文化交流,缔结邦交,促进友谊,开辟海上丝绸之路,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壮举,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洲际航海家 。
南京牛首山可以玩几天如果是年轻人半天时间就够了,如果上了年纪的老人可以慢慢的转1天时间,南京牛首山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牛首山文化旅游区内,因山顶突出的双峰相对峙恰似牛头双角而得名,民间又称为牛头山 。地址是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宁丹大道18号,地处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地貌丰富,植被种类多样,海拔242.9米 。
2015年10月27日,牛首山文化旅游区正式开园,主要景点有佛顶宫、佛顶塔、佛顶寺、牛头禅文化园、禅境大观、如莲剧场、舍利大殿、舍利藏宫等 。
牛首山文化区和牛首山唐明文化区是一个地方吗南京牛首山文化旅游区位于南京市江宁区,目前是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智慧旅游国家级示范基地,规划总面积49.37平方公里 。作为南京市“十二五”期间重大文化项目,牛首山文化旅游区以“长期安奉世界佛教最高圣物——佛顶骨舍利”为主题,以“世界佛教文化新遗产、当代建筑艺术新景观”为建设定位,整个景区在挖掘生态资源、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的基础上,以“补天阙、修圣道、藏地宫、现双塔、兴佛寺、弘文化”为核心设计理念,利用原有矿坑建地宫,长期供奉佛顶骨舍利 。整个文化旅游区涵盖佛顶圣境、宝相献花、隐龙禅谷、谧境禅林、天阙小镇五大功能区,致力于打造融佛禅文化、金陵文化、生态景观为一体的生态胜景、文化圣境、休闲胜地 。享有“一座牛首山,半部南京史”的美誉 。
建设南京牛首山文化旅游区,全面保护弘觉寺塔等历史文化遗迹,修复牛首山自然生态,将大力弘扬牛首山生态文化、历史文化和佛教文化,是一件一举多得、巧夺天工、天人合一、众缘和合的大事好事喜事 。南京牛首山文化旅游区集文化、旅游、生态、佛教、建筑等元素于一体,充分体现了建筑与文化、旅游、生态、佛教的和谐,是南京文化战略工程和标志性工程,对推进南京历史文化整体脉络的系统保护,全面彰显南京历史文化风采,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美好的发展前景 。
作为大型综合性旅游景区,除景区讲解、票务服务、景区管理等岗位,该景区内建有高档主题酒店、精舍,素斋堂,并在旅游文创、旅游营销、商业管理等方面都有与我校旅游管理专业想对应的岗位,能够满足我系实习的需求 。
2、实践教学功能实现情况,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效果等
在我院组织学习型实践体系的引领下,围绕“学习思考力、协调沟通力、执行力与创新力”的实践培养目标,重点提升学生协同创新竞争力,依据不同的导向,将专业实践分为认知性实践、参与性实践、创新与创业项目实践三类 。其中,认知性实践主要指教学环节中帮助学生认识和熟悉牛首山文化旅游区的基本情况的实践环节,为参与性实践打基础;参与性实践是指列入教学计划中的集中实践与顶岗实习等企业实践环节,主要是参与到牛首山文化旅游区的导游讲解、文明引导、游客调查、产品策划等实践 。创新与创业项目实践是指学生自愿组织参与到涉及以牛首山为案例的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是在参与性实践基础上的个性化拓展 。通过实践教学,在让学生感受优秀旅游企业的文化,加深对旅游企业运营、拓展业务及发展前景的了解,同时结合自身专业加强学习与实践锻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