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铁索断裂

华山1997缆车断死多少人17人 。
华山1997华山铁索断裂特大事故,华山索道4.8事故等,特别是4.8事故造成17人死亡5人受伤的悲痛事实 。
华山,古称“西岳”,雅称“太华山”,为五岳之一,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在省会西安以东120千米处 。
1997年华山铁索断裂是缆车吗是的 。
华山位于陕西省华阴市境内,处于东经109°57′—110°05′,北纬34°25′—34°00′之间 。东西长15千米,南北宽10千米,总面积约148平方千米 。西距陕西省会西安120千米 。
地质地貌
华山山脉是深成侵入岩体的花岗岩浑然巨石,顶部是粗粒(粒径5毫米)斑状花岗岩;中部是中粒(粒径2—5毫米)花岗河长岩及片麻状花岗岩 。
据地质科学工作者用放射性同位素测定,华山花岗岩形成期距今约12100万年左右,华山山脉地区的地壳发生活动,在受挤压、褶皱和破裂的过程中,岩浆开始沿着裂缝向表层地壳上升侵入,在3—6千米深处冷却,凝结成岩 。
从新生代燕山期约7000万年以前,华山山脉的地壳继续上升,而渭河地带相反向下凹陷 。这种内动力地壳作用,时快时慢,时断时续,显现出东西一线上并列着许多平整的三角形或梯形面,
形成了秦岭北麓的大断层 。这些大致平行的东西向断层,将山地割切成若干长条形断块 。断块在彼此相互上升下降活动中,多呈北翘、南俯的岭谷相间的地形 。
1997年华山缆车重大事故有详细的吗?华山,一座擎天巨石,矗立在华夏大地上 。华山,以奇险雄姿,吸引了古今无数的文人墨客 。峰峦叠嶂与天庭相接,道观烟火与地气接衔 。一首《咏华山》,道出大美华山知多少……高空流云,缆车飘逸飞过,与华山绝美自然风景一起,在灿烂阳光照耀下更是显得熠熠生辉 。
华山第一天险,长空栈道到底有多险?长空栈道它险就险随时会没命的 。它是在悬崖峭壁上,过道不宽,游客们走路都要贴紧石壁走 。不然只要不小心就会摔下去的 。俗话说“自古华山一条路”,这句话就形容得特别贴切了 。去华山玩的最有名最精彩的就是那条古道 。它的惊险程度,会让你双脚发抖,寸步难行 。长空栈道就是自然界中“险”景的典型之一 。

华山铁索断裂

文章插图
【华山铁索断裂】长空栈道在华山的南峰东侧山腰,它其实是华山派的第一代宗师元代高道贺志真为了远离尘世静修成仙,而在万仞绝壁上镶嵌石钉搭木椽而修成的 。这个栈道上下全部都是悬崖绝壁 。
这个栈道是真正的接近90度,往上看就是崖壁好几十米,往下看就是二、三百米不见谷底,栈道只有三十多公分宽,另外的一边空悬是没有栏杆的,剩下的一边崖上钉得有铁索可以抓手 。铁索横悬,都是用条石搭成路面,下面则是用石柱固定,游客来到这里,要面壁贴腹,屏气挪步,故而被誉为“华山第一天险” 。
有勇气的人如履长空,心旷神怡,胆子小的胆战心惊,屏气挪步 。由于长空栈道险峻,所以当地人有“小心九厘三分,要寻尸首,洛南商州”之说 。这里只是探险之道,并不是登山必经之路,胆小人就在升表台看看也就行了 。所以石刻上不少警告之语:“悬崖勒马”等 。
因为长空栈道贴着崖悬,对喜欢探险猎奇的人特别具有诱惑性和挑战性,加上栈道的尽头有道教神龛贺老石室、华山十大字谜之首“全真岩”及华山卧龙松等胜景 。就有很多人慕名而来了 。
华山铁桩华山以险著称,登山道路多是随形就势依崖凿岩,除了石阶石蹬就是铁索铁链 。徒步登山从青柯坪至北峰要过的千尺、百尺峡、上云梯、老君犁沟等陡峭之处 。北峰再往上爬,苍龙岭、金锁关、鹞子翻身等奇险之处皆需扶握道路两旁悬垂的粗壮铁链方能攀爬 。这固索铁桩(古人称之为铁桩,民间称为铁柱、铁杵),既是华山道上的一道独特风景线又是华山建设演变的历史见证 。
杨虎城铁桩
这支铁桩与杨虎城有点关系;杨虎城(1893-1949),名彪,陕西省蒲城县孙镇甘北村人 。西北军宿将,国民革命军十七路总指挥,1930年11月,杨虎城率部进驻西安,出任陕西省主席,未已又改为西安绥靖公署主任,主持陕政多年 。此间办教育、兴水利、拓交通、赈饥荒深得民心 。
1936年12月12日与张学良共同发动“西安事变”,“逼蒋抗日”,震惊海内外 。1949年9月7日被蒋府特务杀害于重庆 。

杨虎城与华山渊源颇深,曾四登华山,多次修建登山路和架设铁链 。

据《华山志》和《华阴县志》记载;

“二十年(1931)三月十六日杨虎城与任星三、陈武民、上官云湘登华山(还有国府大员顾祝同,笔者注),二十一日下山,有《游华岳记》一篇 。后杨派人整修山路,险处备以铁索、护栏 。是年秋,杨陪母重游华山,建杨公塔于东西两峰 。”
“二十四年(1935)

杨虎城将军偕同谢葆贞女士登华山,在南峰建一亭 。”

“二十五年(1936)

十月二十五日至二十六日,陪蒋介石,张学良一行游华山,在苍龙岭、南峰、北峰等处留影,张学良有《咏华山》七绝一首 。”(四十余天后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暴发,笔者注)
杨虎城之子杨拯民在回忆录中也记述了,杨老太太在华山险道上捐铸铁链的事情 。
笔者所见的“民国二十年五月”铁桩时间地点均与史料相符,当是这段历史的见证 。一支铁桩,一段历史,让我们再次忆起杨虎城这样一位关注民生,造福乡梓的陕西乡党 。

明成化铁桩
华山建铁链铁桩的历史应该是是从北宋开始,《华山志》记载:“相传铁索创制于宋真宗时,历代时要增置和修补” 。可惜宋代铁桩未见有实物发现的记载 。
华山铁桩实物最早的记载是明代 。

关于明代建的固索铁桩《华山志》上有记述:“…南峰长空栈道和东峰鹞子翻身等处的固索铁桩上,发现铸有“成化九年”,“成化十九号”,“成化二十年”、“弘治五年”等字样 。这说明在成化和弘治年间对华山道路进行过多次建设 。”

笔者所见的“成化十一年”固索铁桩应该是公元1475年所建,据今五百多年的历史,而且还完好的矗立在华山险道上,任游人扶握 。

“同州府”铁桩
华山属陕西省华阴县地界,怎么会出现“同州府” 字号的铁桩?

华阴县志记载:

清雍正四年(1726)华阴县东部置潼关县,与华阴县同属华州,十三年(1735)华州降为散州,不再领县,华阴,潼关改属同州府 。

民国二年(1913)撤同州府,华阴属陕西省关中道,二十二年(1933)撤销道制,直属陕西省 。

这支铁桩上的“同州府”三个字,告诉我们从“雍正十三年(1735)”到“民国2年(1913)”这段近二百年时间里,华阴属同州府(府治为大茘县) 。也就是说,华山曾归属大茘管辖;历史有时也确实会出人意料 。

百性捐铸铁桩
由古至今,华山就有“名贤羽士潜修所,善男信女朝参地”的美誉 。史载历朝历代都有很多道教,佛门弟子 及普通善众捐资捐物建庙、造桥、修路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历史遗迹越来越罕见了 。

历史留痕
华山随国兴而修缮,遇动乱而蒙难 。今天华山迎来发展的大好时机,光从道旁铁桩的种类和变化就可看出 。
西岳华山是国内著名旅游景点,在领略祖国大好河山时;留意一下这路边不起眼的铁桩,可能会对华山有更深入的了解 。

望着那根被岁月和游人的手摩挲的油光铮亮的,五百四十六年前的“明成化十一年”铁桩,至今仍屹立在华山险道旁,不由得不心生感慨;铁桩不倒,华山不老,这不正是中华民族顽强不屈的精神象征吗?

一叶随风

2021.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