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是哪个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是道家学派代表人物 。

文章插图
《庄子》又名《南华经》 , 是战国中后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道家学说汇总 。《庄子》对工具理性也进行了深刻批判 。《庄子》进一步提出了“得意忘言”的观点 。到了汉代以后 , 尊庄子为南华真人 , 因此《庄子》亦称《南华经》 。
其书与《老子》《周易》合称“三玄” 。《庄子》一书主要反映了庄子的批判哲学、艺术、美学、审美观等 。其内容丰富 , 博大精深 , 涉及哲学、人生、政治、社会、艺术、宇宙生成论等诸多方面 。
《庄子》内容介绍:
《庄子》一书反映了庄子的批判哲学、艺术、美学、审美观、政治、社会等诸多方面 。原有内篇七篇、外篇二十八、杂篇十四、解说三 , 五十二篇 , 十余万言 。
郭象删减后分内篇、外篇、杂篇三部分存三十三篇 , 大小寓言二百多个 , 六万五千九百二十字 , 其中 , 内篇七篇;外篇十五;杂篇十一 。该书包罗万象 , 对宇宙生成论、人与自然的关系、生命价值、批判哲学等都有详尽的论述 。
庄子明确否定礼教社会政治制度以及虚假文化生活 , 在政治上主张不同于儒家社会哲学的进路 , 直接从天道运行的原理侧面切入 , 开展了以自然义、生成义、中性义为主的"道"的哲学 。
天道运行有其自然而然的原理在 , 道的哲学即是解释此原理的内涵 , 从而得以提出一个活泼自在的宇宙空间 。
透过对宇宙运行之无定限、无执着的认识 , 道家哲学发展出迥然不同于儒家的社会哲学 , 社会只是一方存在的客体 , 在其中生存的人们 , 应有其独立自存的自由性 , 而不受任何意识形态的束缚 。
道家从维护个人利益的角度出发 , 在经济理论、社会实践方面创立了“齐物”的思想观点 , 但对于社会责任的态度并不先存立场 , 而能有更尊重人类自主性的态度与存在定位 。
庄子是哪个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 , 庄氏 , 名周 , 一说字子休 , 约与孟子同时 , 为战国时代宋国蒙(现菏泽东明县庄寨)人 , 曾任漆园吏 。他是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 , 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 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 , 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 。
庄子政治思想:
庄子和儒墨有一点很大的不同 , 儒家墨家推崇圣人 , 而道家则反对推崇圣贤 。庄子认为圣人的主义学说不过是“窃国大盗”的工具罢了 。其中的典型例子就是田成子 , 篡夺了齐国的政权 。
庄子还对圣人学说的积极性怀疑 , 认为圣人可以使一人变好 , 也使三人变坏 。另外 , 庄子反对儒家的等级观念 , 儒家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 庄子认为“道通为一” , 认为道在万物 , 万物平等 。
【庄子是哪个学派的代表人物】以上内容参考:-庄子
庄子是什么学派的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庄子继承并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观点 , 认为“道”是世界万物的本原与根本规律 。庄子的哲学思想主要有:1、道法自然 。2、齐物论 。3、无为 。4、心斋坐忘 。
庄子的主要著作
庄子的主要著作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 , 收录于《庄子》一书中 。《逍遥游》被列为道家经典《庄子·内篇》的首篇 , 庄子认为 , 只有忘却物我的界限 , 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 , 无所依凭而游于无穷 , 才是真正的“逍遥游” 。
《齐物论》是《庄子·内篇》的第二篇 。全篇由五个相对独立的故事连珠并列组成 。“齐物”的意思是:一切事物归根到底都是相同的 , 没有什么差别 , 也没有是非、美丑、善恶、贵贱之分 。庄子认为万物都是浑然一体的 , 并且在不断向其对立面转化 , 因而没有区别 。
《养生主》载于《庄子·内篇》 , 全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全篇的总纲 , 指出养生最重要的是秉承事物中虚之道 , 顺应自然的变化与发展;第二部分以庖丁解牛的故事比喻人之养生 , 说明处世、生活都要遵循事物的规律 , 从而避开是非和矛盾的纠缠;第三部分说明圣人不凝滞于事物 , 与世推移 , 以游其心 , 安时处顺 , 穷天理、尽道性 , 以至于命的生活态度 。
庄子是哪个学派的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 。庄子是战国时期宋国蒙人 , 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学说 , 与老子合称“老庄” 。庄子的思想集中体现在《庄子》一书中 。《庄子》又叫做《南华经》 , 与《老子》《周易》合称“三玄” 。
庄子的生平
庄子出生于宋国蒙邑 , 是宋国公室的后代 。其原本师从裘氏学儒 , 后不再学儒 , 转而师从子綦学道 。庄子担任过宋国地方的漆园吏 , 史称“漆园傲吏” , 被誉为地方官吏之楷模 。后辞去漆园吏 , 全力经营荆园 。庄子在诸侯混战、争霸天下的社会里 , 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 , 便隐居著书 , 潜心研究道学 。后成为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
道家的核心思想
道家的核心思想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家主张雕琢复朴的人性复归 , 扼制人们过分的权力欲和占有欲 。道家思想起始于春秋末期的老子 , 道家崇尚自然 , 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 。老子主张无为而治 , 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