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的特点

中国园林的主要特点是什么1、融于自然

中国园林的特点

文章插图
融于自然 , 是把园与周围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融于自然的目的 , 是从视角上突破园林实体的有限空间 , 使人们获得丰富的审美对象 , 尤其是自然美 。
例如通过围墙漏窗的设置 , 就可以使人们从漏窗中观赏到墙外的美好风光 , 给园林造成幽深广阔的境界和意趣 。融于自然的手段 , 主要是用建筑来围蔽和分隔园林空间 。
2、顺应自然
顺应自然 , 指园林的建造 , 包括筑山、理池、设置花木、建筑房屋等等 , 都服从于自然美的需要 , 而不能破坏自然美 。也就是说 , 要讲求合理开发 。
扩展资料:
中国古代园林的艺术影响:
我国的自然式山水园林艺术 , 为我们民族所特有的优秀建筑文化传统 ,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造园理论和创作实践经验 。
【中国园林的特点】为了继承和发扬祖国的古典园林艺术成就 , 特别是随着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 , 城乡建设势必要充分反映劳动人民物质与精神的需求为使人们有优美的休养、休息以及文化娱乐的活动场所 , 就必然要进行园林建设 。
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 , 风景园林的开发与建设也将随之兴旺发达起来 , 自然风景资源的开发也必将加快步伐 。如何借鉴我国古典园林艺术的经验 , 就要进行总结 , 汲取其精华 , 为我们今天的新型园林建设服务 。
社会科学网-中国古园林审美特征
中国园林的特征是什么?中国园林一般分为北方园林和南方园林 。两者有不同的艺术特点:
北方园林又称皇家园林 , 以帝王宫苑为代表 , 它依据自然山水而建 , 在雄浑的山川之中点缀宫殿、轩、榭、寺庙 , 别具风格 。
南方园林又称私家园林 , 以江南宅园为代表 。是私人住宅和花园的结合 , 面积较小 , 但布局灵活紧凑 , 以达到"小中见大"的效果 。
两者异同如下:
北方园林有以下特点:
其一 , 北方园林以宫廷园林为代表 。既然是朝廷修建的园林 , 那么 , 在人力、物力、财 力、智力诸方面都是倾国而为之 。并且 , 宫廷园林必然讲究帝王气派 , 雄伟高大、金碧辉煌 , 主体突出 , 强调中心 。所有的宫廷园林都占地较广 , 平面布局严谨 , 壮阔粗旷 , 厚重沉稳 。
其二 , 北方园林受南方影响 。清代康熙帝、乾隆帝南巡 , 喜好南方园林 , 把南方工匠招 到京城造园 。北方人也自觉地学习南方园林 。京城的园林实际上是全国园林的集锦 , 集全国名园之大成 。如:圆明园仿照了杭州的“断桥残雪”、“柳浪闻鸳”、“平湖秋月”、“雷峰夕照”、 “ 三潭印月”、“曲院风荷”;圆明园还仿照了苏州的“狮子林” 。其文源阁仿照了宁波的天一阁 , 四宜书房仿照了海宁安阑园 。熙和园仿照了杭州西湖 , 二者的堤、桥、岛都有异曲同工之妙 。承德避暑山庄的烟雨楼仿照了嘉兴南湖 , 小金山仿照了镇江的金山 , 芝经云堤仿照了杭州苏堤 。
其三 , 北方园林有四合院基调 。四合院是北方普遍的民居形式 , 贵族的四合院都是带 花园的 。北京故宫的御花园 , 实际上是四合院花园的放大 。前海西街的恭王府花园是研究北 方私家花园的活教材 。
江南园林
1.平面格局:江南园林多建于市井内 , 空间狭小 , 常以内向布局在有限的空间中构置景观 , 使之随影随势 , 曲折蜿蜒且不拘一格 , 与园中的叠山池水 , 花木桥廊巧妙结合 , 小中见大 , 达到“虽有人作 , 宛若天开”的境界 。
2.建筑形体:江南园林建筑从外观造型 , 立面形式到细部装饰处理 , 远比北方的轻巧 , 纤细 , 玲珑剔透 , 其建筑空间既满足生活居住需求 , 又作为感情生发和延续场所 , 布置按“风水风骨 , 量体裁衣 , 烘云托日”去提高自然山水的艺术感染 。诸如虚心高节的修竹 , 疏影横斜的梅花 , 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等植物 , 均为烘托主题和寄托情感而设 。
3.尺度空间:江南园林空间开阔通透 , 内外相互穿插渗透 , 景中套景 , 层次变化十分丰富 。
4.建筑色彩:江南园林淡雅朴素 , 几乎所有建筑色彩都以白粉墙、青灰瓦、深棕色或深绿的木构装修组成 , 与北方形成鲜明对比 。这与地方气候密切相关 , 灰瓦白墙配以周围的山水绿化 , 给人以清新幽雅 , 凉爽宁静的感觉 , 在心理上减弱了酷热导致的不适 。
中国古典园林特点是什么?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
总的来说:本于自然、高于自然;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诗画的情趣;意境的涵蕴 。这就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四个主要的特点 , 或者说 , 四个主要的风格特征 。
(一)本于自然、高于自然
自然风景以山、水为地貌基础 , 以植被作装点 , 山、水、植物乃是构成自然风景的基本要素 , 当然也是风景式园林的构景要素 。但中国古典园林绝非一般地利用或者简单地模仿这些构景要素的原始状态 , 而是有意识地加以改造、调整、加工、剪裁 , 从而表现一个精练概括的自然、典型化的自然 。惟其如此 , 像颐和园那样的大型天然山水园才能够把具有典型性格的江南湖山景观在北方的大地上复现出来 。这就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一个最主要的特点——本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 。这个特点在人工山水园的筑山、理水、植物配植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 。
明代造园专家计成在《园治》起首篇提出的“虽由人作 , 宛自天开” 。
(二)、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
法国的规整式园林和英国的风景式园林是西方古典园林的两大主流 。前者按古典建筑的原则来规划园林 , 以建筑轴线的延伸控制园林全局;后者的建筑物与其他造园三要素之间往往处于相对分离的状态 。但是 , 这两种截然相反的园林形式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把建筑美与自然美对立起来 , 要么建筑控制一切 , 要么退避三舍 。
中国古典园林则不然 , 建筑无论多寡 , 也无论其性质、功能如何 , 都力求与山、水、花木这三个造园要素有机地组织在一系列风景画面之中 。突出彼此谐调、互相补充的积极的一面 , 限制彼此对立、互相排斥的消极面 。
(三)、诗画的情趣
文学是时间的艺术 , 绘画是空间的艺术 。园林的景物既需“静观” , 也要“动观” , 即在游动、行进中领略观赏 , 故园林是时空综合的艺术 。中国古典园林的创作 , 能充分地把握这一特性 , 运用各个艺术门类之间的触类旁通 , 融铸诗画艺术于园林艺术 , 使得园林从总体到局部都包含着浓郁的诗、画情趣 , 这就是通常所谓的“诗情画意” 。
诗情 , 不仅是把前人诗文的某些境界、场景在园林中以具体的形象复现出来 , 或者运用景名、匾额、楹联等文学手段对园景作直接的点题 , 而且还在于借鉴文学艺术的章法、手法使得规划设计颇多类似文学艺术的结构 。
沧浪亭的楹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 与“沧浪”之说暗合 。
(四)、意境的涵蕴:
意境是中国艺术创作和欣赏的一个重要美学范畴 , 也就是说把主观的感情、理念熔铸于客观生活、景物之中 , 从而引发鉴赏者类似的感情激动和理念联想 。
中国园林特点建筑象征常常是情感的表现方式 。中国园林建筑体现了对自然美的崇尚 , 又将诗、书、画、工艺、雕塑等融为一体 , 创造出情景交融的和谐景观 , 蕴涵了创作者特有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意趣 。不论是北方皇家园林的华贵、典雅和大气 , 还是江南苏州园林的静谧、恬雅和变化有致 , 虽有审美观念与精神含量的不同 , 但同样表达了人们追求和谐的审美情趣 。悉尼歌剧院由几瓣支起的白色壳体覆盖 , 像白莲、贝壳、帆船 , 但并没有确切的含义 , 其间却蕴涵着创作者丰富的情感 , 引发人们无限的遐思 。
中国传统园林有什么特点1
山水之乐 其乐无穷
中国的文化, 包括哲学, 文学, 与艺术具有鲜明的自然性 。仁者乐山 , 智者乐水 , 传统园林的掇山理水不仅是构建园林空间骨架 , 更是在为整个园林的氛围定下基调 。唯有源于自然的景观才能让人长久品位 , 而不觉厌倦 。这正是山水之乐 , 其乐无穷 。
2
自然与居住
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居住形式是中国人的生活方式 。在中国传统园林中大部分的亭台楼阁应该理解为有功能需求的建筑 , 而其他的都是主要是以山、水、及植物为主的自然元素 。
人工与自然在中国传统园林中从来都不是对立冲突的 , 而是和谐互补的元素 。园林不是单纯的视觉游赏空间 , 而是生活的容器 , 是具有诗意的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
3
功能与形式 (名与实)
满足苛刻的功能要求与丰富的情感需要是中国传统造园的基础; 搜尽奇峰打草稿 , 移天缩地与君怀是中国传统造园设计方法 。
4
序列 , 空间与景观
有效的空间组织是景观的整体性的唯一保证;空间序列(动观)比空间重要 , 空间比景观重要 , 景观(静观)很重要 。
中国传统园林具有极其鲜明的空间特征 , 综合运用借景 , 对景 , 框景等设计手法 , 创造出回环曲折 , “山穷水尽疑无路 , 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空间序列 。在重点部位则精心安排视点 , 组织视线 , 无论动观静赏都有别样风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