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大地是指哪个地方

荆楚大地指什么地方湖北省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南部,长江中游 。北接河南省,东连安徽省,东南与江西省相接,南邻湖南省,西靠重庆市,西北与陕西省交界 。因地处洞庭湖以北,故称“湖北”,简称鄂 。古称:荆、楚、荆楚,是楚国的发源地,楚文化的核心影响区域 。

荆楚由来:

1、荆楚部族的兴起于楚,也称荆楚 。楚人最早生活在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最初根据地是河南新郑的祝融之墟,即有熊之墟 。

2、远自商代时,北方中原人就以荆楚来称呼江汉地区的南方地区和南方部族,比如《诗经商颂》中说的“维女荆楚居国南方” 。但是,构成楚民族主体的是原居北方的祝融部落的一支,这支部族迁移到江汉流域,不断地与周围的土著民族相互融合,发展成为一支强盛的荆楚大族 。
荆楚大地是指哪个地方荆楚大地是古代的叫法,它指的是现在的湖北全域及其周围地区 。

荆楚大地是指哪个地方

文章插图
荆楚的来历
【荆楚大地是指哪个地方】早在商代时期,中原人就以荆楚来称呼江汉地区的南方地区和南方部族,比如《诗经·商颂》中说的维女荆楚居国南方 。而荆楚部族在与北方商王朝的对峙中,也吸收了先进的商文化,为自身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产生了荆楚文化 。
荆楚文化
荆楚文化主要是指以现在的湖北地区为主要辐射地的古代荆楚历史文化 。它是华夏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荆楚文化继承了许多商周文化特点,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巨大的经济文化开发价值 。荆楚文化中的楚辞被喻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对于其后产生的汉赋更有直接的影响 。
荆楚大地是指哪个地方 荆楚大地的简介1、荆楚大地是指湖北省 。湖北省,简称“鄂”,省会武汉 。因其位于长江中游,洞庭湖以北,故得名“湖北” 。古时候的湖北被称为荆楚,主要起源于楚国的荆楚部族,也称为“荆楚” 。

2、荆楚文化因楚国和楚人而得名,是周代至春秋时期在江汉流域兴起的一种地域文化 。

3、商周时期中原民族把长江中游的南方民族称为荆蛮、楚蛮或荆楚,周武王分封荆楚民族一支的首领熊绎于荆 楚辞被喻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对于其后产生的汉赋更有直接的影响 。
燕赵大地,三秦大地,巴蜀大地,中原大地,荆楚大地燕赵多指今河北省 。在人们的惯常意识中“燕赵”往往是河北省的别称 。其实,古代的 “燕赵”之地,还包括现在的北京、天津北部四县以及山西、河南北部、内蒙古南部
春秋战国时因陕西是秦国治地,故后人将陕西简称“秦”;将横贯陕西中部的主要山脉称“秦岭”;将渭河平原称“秦川” 。陕西还称“三秦” 。
巴是指今天的重庆地区及湖北部分地方.蜀是指今天的四川地区.
中原大地
广义的“中原”是指包括河南省大部分地区以及河南周围的河北省南部、山西省南部,陕西省东部及山东省西部各一部分在内的黄河中下游地区,这里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是华夏民族的摇篮 。狭义的“中原”专指河南 。通常所说的“中原”是指狭义的“中原”,即代指河南 。因为河南不仅是绝大部分中国人的祖居之地,而且中国历史上绝大部分时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都在河南 。
荆楚大地
古域包括现今湖北全域及其周围,称为荆楚 。现指湖北省
作为荆楚大地的湖北,简称是怎么取的,为什么会是鄂?湖北的腹地是江汉平原,楚国文化发源于荆州一带,正是以江汉平原为核心,而后期的疆域其实都是扩张的结果,包括湖南大部分都是发配流亡之地,后期国都东移也是被秦国打过去的,按理说叫楚是没有问题的 。只不过现在省会是武汉,又偏向于发展湖北东部搞武鄂,放弃以江汉平原为腹地,称为鄂就不难理解了 。楚的方言谐音为丑大部分在武汉及周边,楚国发源地的江汉平原不这么叫 。




秦齐楚燕赵魏韩,都是有特殊意义的,大一统朝代地名会避开这些字 。如果省份简称允许用战国七雄,不知不觉就会影响人心,认为自己的家乡是古代的一个独特大国 。天长日久,有共同历史认知,生活习俗方言等又一致,这对统一不是好事 。所以简称废一点不是坏事,是高瞻远瞩的做法 。不管湖北这地方能不能代表楚国,但现在的湖北人和以前的楚人确实没多大关系 。湖北人大多讲官话,都是北方移民 。而真正继承楚语的是湘语和闽南语等南方方言,所以只有说这些方言的人才是真正楚人的后裔 。




有个说法,当年湖北要叫楚,湖南不同意,他说你要叫楚我也要叫楚 。从文化层面看,湖北胜面大,但是架不住湖南人也不是吃素的 。最后两边势均力敌,谁也说服不了谁,结果就是楚字谁也不给 。曾经有人提过将湖北改成楚,但湖北社科院否定了,楚的范围很大,包括了湖北湖南全境和江西,河南,安徽,江浙等部分地方 。湖北和湖南本身是一个省,康熙时才分开,原来就叫湖广 。




所以湖北不能占有楚的全部也不能叫楚 。湖北称之为鄂,是因为古鄂国在湖北大冶市,西周是熊渠将二儿子封为鄂王,治所一直在大冶市,后来儿子红当了楚王,鄂王城现在还保存着 。如果湖北改为楚,那武汉会觉得没面子 。楚按传统来说,受封与湖北,河南交汇处,壮大于湖北,楚国800年,根基就在湖北,哪怕是国名也是源自荆条 。楚人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楚国的核心之地从来只有湖北,且世人眼中荆楚就是一个含义 。汉初,韩信为楚王,改封淮阴侯后,楚国一分为二,一称楚,一称荆 。




所谓的“三楚”只是楚国被秦国白起破郢都之后迁寿春后的一种说法,只在这个时候,楚国末期,楚的政治中心才移出湖北,才有了三楚的说法,楚有三楚,湖北称楚,湘皖都有意见 。西楚霸王在徐州附近那一带 。
当然,荆襄之地是楚国的根本 。失了荆襄之地,楚国虽然广大,据有湘淮吴越之地,也只是苟延残喘,缺乏争天下的底气了 。秦汉时期的楚地,实际上主要指江淮之地 。楚是湖广行省的简称,是对楚文化的区域认同,湖南半数地区讲的和湖北话所属的北方话西南官话,语言亲近,现在的武汉就不是楚文化的中心,反而湖南洞庭湖区域和荆州才是楚文化的中心 。




楚国是公元前887年建立的,当初有洞庭湖流域,鄱阳湖流域和梁子湖流域,楚国当年宣布谥号与周王室无关,是在长江以南,而不是长江以北 。熊渠长子句亶王在鄱阳湖流域,三子越章王在洞庭湖流域此流域随越章王出现,该地区称“越” ,此“越”不是浙江“越” ,而“鄂”恰恰在现在的梁子湖流域 。“楚”字音“丒”,丑陃之音相近,“楚”从不是湖北的专用名称,“楚”的范围,从云南东,广西北,广东全境,浙江北,江苏全境,山东南,河南南,湖北全境,江西全境,安微全境,湖南全境,重庆东,陕西南,贵州全境 。
现在绘制的楚国地图,是楚国历史长河的一个片断 。楚国最后的国都在安徽,而不在湖北 。中国当年是指中原,那么现在中原地区能称“中华”“中国”吗?能简称“汉”吗?春秋战国时期整个南方几乎都是楚的范围,湖北独占楚这个简称不太合适 。熟悉三国历史的都知道,刘表的荆州与今天湖北的范围相当,湖北简称“荆”最恰当,当然“鄂”是最霸气的简称 。




反对湖北“鄂改楚”,战国楚国最后一个都城寿郢在安徽,实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个口号的是江苏人 。西楚霸王定都彭城,汉代诸侯楚国王都在徐州,国境范围大致为现在的苏北皖北;五代十国楚国的国都在长沙,国境大致为湖南一带 。楚是一个文化的符号,在南方诸省也都曾各领风骚,何必据为己有 。鄂很有历史风韵,有古风,唐宋元明清,这样有史可考 。究其外观,鄂就很有文化底蕴 。所以起这名字对历史不敢有丝毫冒犯 。取名字由心,术业有专攻,取名之人对鄂心有所属,因此沿用至今 。无可厚非,何必替古人担忧 。




无论是楚还是荆都不合适做简称,因为楚国和荆州所辖范围都不止湖北一个省,这样会造成历史误会,还会影响省际团结,纯属无事找事 。鄂是最合适的,古代鄂国历史比楚国久远多了,而且鄂这个字一看就有历史感,至今湖北还有鄂州这个市,岳飞还是鄂王,而且鄂这个字给人一种霸王的感觉,湖北人本来就民风彪悍,跟这个字很贴切 。湖北简称本来就是“鄂”,它彰显的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地域文化,这也不影响其荆楚大地的别称 。如果有人现在觉得不好听就想改,将来子孙们就会觉得前人不太尊重历史,就会无所适从 。比如襄樊市本来就是汉江两岸的襄阳和樊城合并,从襄阳改为襄樊,之后又被改成了襄阳市,频繁的改动给人一种但给人的感觉总是怪怪的,哪个名气大用哪个可不是一个好主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