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条约第二次世界大战签订的条约较多,比较主要的有哪些下面由我给大家整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条约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文章插图
第二次世界大战条约1.《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1939年8月23日,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与纳粹德国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在莫斯科所秘密签订的一份协议 。条约也称为苏德条约、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或希特勒—斯大林条约 。
第二次世界大战条约2.《苏日中立条约》:
1941年4月13日,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与日本在莫斯科签订的相互保证中立的条约 。条约是在苏联为了避免东西两线作战、日本减少北方压力而实施南进战略的背景下,以牺牲中国的国家利益为前提签订的 。
第二次世界大战条约3. 《大西洋宪章》:
1941年8月13日,美国总统罗斯福与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大西洋北部纽芬兰阿金夏海湾的奥古斯塔号军舰上签署 。宣布两国不追求领土或其他方面的扩张,不承认法西斯通过侵略造成的领土变更,尊重各国人民选择其政府形式的权利,恢复被暴力剥夺的各国人民的主权,各国在贸易和原料方面享受平等待遇,促成一切国家在经济方面最全面的合作,摧毁纳粹暴政后重建和平,公海航行自由,各国必须放弃武力削减军备,解除侵略国家的武装 。
第二次世界大战条约4.《开罗宣言》:
1943年11月27日,由中华民国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美国总统罗斯福与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开罗发表,并在1943年12月1日以新闻公报形式发表的对日作战宣言 。
第二次世界大战条约5. 《苏、美、英三国德黑兰宣言》和《苏、美、英三国德黑兰协定》:
1941年12月1日,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在德黑兰会议结束时发表的,规定盟国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实行“霸王战役”计划,发动“诺曼底登陆”的时间 。确定在各战场配合这一行动的作战计划 。宣言的发表,对于加强反法西斯联盟各国间的团结与合作,彻底击败德国,加快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起了重要作用 。
第二次世界大战条约6. 《雅尔塔协议》:
1945年2月4日-11日,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在雅尔塔会议中签订的协议 。协调盟国对德、日作战,加速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和促进战后和平稳定局面的形成起到重要积极作用,为联合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但会议的某些协议未经有关国家同意,具有明显的大国强权政治和绥靖政策的倾向,严重损害了中国等国的主权、利益和领土行政完整 。三大国在会议上作出的战后世界秩序的安排被称为雅尔塔体系,对战后世界影响巨大 。
第二次世界大战条约7. 《波茨坦公告》:
1945年7月26日,在波茨坦会议上,美国总统杜鲁门、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和英国首相丘吉尔联合发表的一份公告 。这篇公告的主要内容是声明三国在战胜纳粹德国后一起致力于战胜日本以及履行开罗宣言等对战后对日本的处理方式的决定 。
第二次世界大战条约8.《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1945年8月14日,国民政府代表王世杰和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在莫斯科签订 。包括《关于中国长春铁路之协议》、《关于大连之协议》、《关于旅顺口之协议》、《关于中苏此次共同对日作战苏联军队进入东三省后苏联军总司令与中国行政当局关系之协议》等附件,并互换了关于外蒙古问题的照会等 。协同双方在对日作战的协作,苏联取得了在东北地区的一系列特权,并迫使国民政府承认外蒙古的独立 。
二战后签订了多少和平条约?1.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2. 《苏日中立条约》
3.《大西洋宪章》
4. 《开罗宣言》
5. 《苏、美、英三国德黑兰宣言》
6.《雅尔塔协议》
7. 《波茨坦公告》
8. 《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二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World War II,简称二战,亦可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是以德意志第三帝国、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三个法西斯轴心国和匈牙利王国、罗马尼亚王国、保加利亚王国等仆从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 。
战争范围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 。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5万多亿美元付诸东流,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世界战争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间的条约英 美 法 德 日 意 苏 中 加拿大 澳大利亚 芬兰 ,战败国就不说了,没意思,斯洛伐克也曾一度参战 。最初是德国与苏联秘密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随后《苏日中立条约》《大西洋宪章》《开罗宣言》《苏、美、英三国德黑兰宣言》《苏、美、英三国德黑兰协定》《雅尔塔协议》《波茨坦公告》《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及一些关于中国本土港口的一些协定,影响十分巨大,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团结全球之力抵抗法西斯专政霸权的一次伟大战争,当然损失的美元可以用千万亿来计数,伤亡人数失踪人口可达1亿之多,但是也促进了军工科技的迅速发展,还有后来的太空技术等等,对后世的影响巨大 。
二战,德国希特勒和法国什么战胜签条约的签订 《凡尔赛条约》 。
1940年6月22日,德军发起总攻,法国投降 。
在的《凡尔赛条约》签字之后,协约国又相继同德国的盟国奥地利签订了《圣日尔曼和约》、同保加利亚签订了《纳依和约》、同匈牙利签订了《特里亚农和约》、同土耳其签订了《色佛尔和约》 。
这些和约统称为凡尔赛体系 。
扩展资料:
谈判过程
谈判于1919年1月18日在凡尔赛宫镜厅开始 。1870年德国取得普法战争胜利并统一德国后德皇曾在此举行加冕仪式 。来自38个国家的70名代表参与了谈判 。战败国德国、奥匈帝国被排除在谈判之外 。俄国因于1917年和德国单独媾和且布尔什维克取得国家政权也被排除在谈判之外 。
从1919年三月开始,谈判由五个战胜国(英国、法国、美国、意大利、日本)政府首脑和外长组成的“十人委员会”主导,该机构组成复杂,矛盾重重,难以做出有效决定 。
谈判过程中日本和其余各国外长先后退出十人委员会,实际上只剩“四巨头”,后意大利因对南斯拉夫的阜姆(现里耶卡)的领土要求被拒绝也退出 。
最终的谈判由三大国(英国、法国、美国)的政府首脑,即英国首相乔治、法国总理克列孟梭、美国总统威尔逊把持,意大利首相维托里奥·埃曼努尔·奥兰多的作用微乎其微 。
甚至不准德国参与条约讨论 。因为各国谈判目标不一致甚至存在冲突,每个决定都是经过“不愉快的妥协”后才能达成 。亨利·基辛格称之为“美国式理想主义和欧洲式偏执狂之间的脆弱妥协” 。
1919年4月29日由德国外长乌尔里希·格拉夫·冯·布鲁克多夫-兰祖率领的德国代表团抵达凡尔赛宫 。5月7日德国代表团接受战胜国提出的条件,内容包括将德国领土分割一部分给邻国,战胜国瓜分德国海外殖民地,限制德国再次发动战争的能力等 。
但因德国被排除在谈判之外,德国政府认为以上条件不公并提出抗议,随即退出和会 。
6月20日以古斯塔夫·鲍尔为总理的德国新政府成立,在23日德国国会举行的投票中支持接受条约者以237票比138票胜出,28日德国新外长赫尔曼·穆勒在和约上签字 。
1920年1月10日国际联盟(League of Nations)宣告成立 。
【二战国签订的条约】--凡尔赛和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