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大才子

中国古代四大才子是哪四个一般说到四大才子,我们都会想到“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徐祯卿 。但其实他们只是明朝的才子,在古代历史中还有很多的才子,下面介绍一下初唐的四大才子——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

中国四大才子

文章插图
一、王勃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绩的侄孙 。出生于公元649年。他六岁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作文了 。九岁的时候,就可以纠正古书中的错误 。十六岁科试及第,开始入朝为官 。不得不说,王勃是真的厉害,而且是年少成名 。代表作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滕王阁序》 。
其实大家对王勃应该是比较熟悉的,毕竟咱们读书的时候可都是背诵过《滕王阁序》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可是深深地印入了我们的脑海里,能够写出这样佳作的人,该是有多才华横溢呀 。
二、杨炯
杨炯,字令明,华州华阴(今陕西华阴市)人,他出生于公元650年,是常山郡公杨初曾孙,九岁就被举为“神童” 。26岁就开始掌管校勘书籍之事 。后来一跃成为太子詹事司直,还就任崇文馆学士,声望甚隆 。
他善写散文,尤擅诗歌,在内容和艺术风格上以突破齐梁“宫体诗风”为特色,在诗歌发展史上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代表作有《从军行》《战城南》 。
杨炯的《从军行》是语文书中九年级下册的学习内容,我们都知道,好的文章才会被选入到书本中,可见杨炯的才华出众 。
三、卢照邻
卢照邻,字升之,号幽忧子,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人,他出生年代有争议,据说大约在公元637年 。年少的时候跟着大儒曹宪、经石专家王义方等人学经史 。后来投靠了宰相来济而名声大噪 。
卢照邻尤其擅长七言歌行,对推动七古的发展有重要的贡献 。代表作有《还京赠别》《幽忧子》 。
说其他的可能大家不太知道,有这么一句诗大家一定熟悉——“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这样经典的诗句仍被广为流传,我至今还用这句诗作为个性签名呢 。
四、骆宾王
骆宾王,字观光,婺州义乌(今属浙江)人,出生于公元626年 。他出身寒微,少有才名,相传《咏鹅》为骆宾王七岁所作 。
他辞采华胆,格律谨严,擅长七言歌行,名作《帝京篇》为初唐罕有的长篇,当时以为绝唱 。骆宾王还曾久戍边城,写有不少边塞诗,豪情壮志,见闻亲切 。骆宾王的五律也有不少佳作 。如《在狱咏蝉》,托物寄兴,感慨深微,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
骆宾王其他的诗篇我们可能不熟悉,但是有一首我们大家肯定耳熟能详,那就是《咏鹅》 。最近我家小孩还学了这首诗所作的歌,我也算是重温经典了 。
仔细一看,初唐这四位才子的人生经历还是有些相似的,可以说都是“神童”出身,在诗歌方面都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佳作,初唐四大才子之名可以说是当之无愧 。
中国古代四大才子是谁中国古代四大才子是祝允明、唐寅、文徵明和徐祯卿,即祝枝山、唐伯虎、文征明、徐祯卿 。
也称“吴中四才子”,又称“吴门四才子”、“姑苏四才子”、“苏州四才子”,民间戏曲讹称江南四大才子,是明朝吴中(今江苏苏州)地区才华出众的四大杰出人物 。
才能:
《明史·卷286):“徐祯卿与祝允明、唐寅、文徵明齐名,号吴中四才子 。”徐、祝、唐、文活跃在前七子摹拟、复古之风大盛之时,能够不依傍门户,卓然自立,为诗以抒写性情为第一义,在当时来说,确属难能可贵 。
徐祯卿虽在前七子之列,但其诗多佳作,诗论也有许多独到之处,论者以为非李梦阳、何景明可比 。唐寅、祝允明、文徵明不独能诗,且擅于书法、绘画,以多才多艺见称 。
中国古代四大才子是谁?中国古代四大才子是指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徐祯卿 。
1、唐伯虎
擅山水、人物、花鸟,其山水早年师从周臣,后师法李唐、刘松年,加以变化,画中山重岭复,以小斧劈皴为之,雄伟险峻,而笔墨细秀,布局疏朗,风格秀逸清俊 。
有《骑驴思归图》、《山路松声图》、《事茗图》、《王蜀宫妓图》、《李端端落籍图》、《秋风纨扇图》、《枯槎鸜鹆图》等绘画作品传世 。
2、祝枝山
因生而左手六指,故自号枝山,又号枝指生,世亦称“祝枝山”、“祝京兆” 。长洲(今江苏吴县)人 。祝允明自幼就显现出多方面的艺术才华 。
3、文徵明
【中国四大才子】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曾官翰林待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 。生于明宣宗成化六年,卒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年九十岁 。擅长诗文书画,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 。
4、徐祯卿
字昌谷,一字昌国,常熟梅李镇人,后迁居吴县(今苏州),明代文学家,被人称为“吴中诗冠”,是吴中四才子(亦称江南四大才子)之一 。
唐伯虎作品赏析
《秋风纨扇图》为唐寅水墨人物画代表作,也是书画鉴定界公认的不多唐寅人物画真迹,描绘了一名手持纨扇伫立在秋风里的美人 。画中立有湖石庭院,一仕女手执纨扇,侧身凝望,眉宇间微露幽怨怅惘神色 。
她的衣裙在萧瑟秋风中飘动,身旁衬双勾丛竹 。据介绍,此图突出“秋风见弃”、触目伤情的主题 。

    【什么知道】www.shenmezhidao.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