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示剂的选择原则

指示剂选择的依据在多种指示剂中,选择指示剂的依据是:要选择一种变色范围恰好在滴定曲线的突跃范围之内,或者至少要占滴定曲线突跃范围一部分的指示剂 。

指示剂的选择原则

文章插图
这样当滴定正好在滴定曲线突跃范围之内结束时,其最大误差不过0.1%,这是容量分析容许的 。
指示剂选择不当,加之肉眼对变色点辨认困难,都会给测定结果带来误差 。
在各类滴定过程中,随着滴定剂的加入,被滴定物质和滴定剂的浓度都在不断变化,在等当点附近,离子浓度会发生较大变化,能够对这种离子浓度变化作出显示(如改变溶液颜色,生成沉淀等)的试剂就叫指示剂 。如果滴
定剂或被滴定物质是有色的,它们本身就具有指示剂的作用,如高锰酸钾 。
扩展资料:
双色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不受其用量的影响,但因指示剂本身就是酸或碱,指示剂的变色要消耗一定的滴定剂,从而增大测定的误差 。
对于单色指示剂而言,用量过多,会使用变色范围向pH值减小的方向发生移动,也会增大滴定的误差 。
例如:用0.1mol/LnaOH滴定0.1mol/LHAc,pHsp=8.5,突跃范围为pH8.70-9.00,滴定体积若为50ml,滴入2-3滴酚酞,大约在pH=9时出现红色;若滴入10-15滴酚酞,则在pH=8时出现红色 。
显然后者的滴定误差要大得多 。指示剂用量过多,还会影响变色的敏锐性 。例如:以甲基橙为指示剂,用HCl滴定NaOH溶液,终点为橙色,若甲基橙用量过多则终点敏锐性就较差 。
参考资料-指示剂
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中指示剂的选择遵循什么原则1、指示剂的变色范围越窄越好,pH稍有变化,指示剂就能改变颜色 。石蕊溶液由于变色范围较宽,且在滴定终点时颜色的变化不易观察,所以在中和滴定中不采用 。
2、溶液颜色的变化由浅到深容易观察,而由深变浅则不易观察 。因此应选择在滴定终点时使溶液颜色由浅变深的指示剂 。强酸和强碱中和时,尽管酚酞和甲基橙都可以用 。
但用酸滴定碱时,甲基橙加在碱里,达到滴定终点时,溶液颜色由黄变红,易于观察,故选择甲基橙 。用碱滴定酸时,酚酞加在酸中,达到滴定终点时,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红色,易于观察,故选择酚酞 。
3、强酸和弱碱、强碱和弱酸中和达到滴定终点时,前者溶液显酸性,后者溶液显碱性,对后者应选择碱性变色指示剂(酚酞),对前者应选择酸性变色指示剂(甲基橙) 。
4、为了使指示剂的变色不发生异常导致误差,中和滴定时指示剂的用量不可过多,温度不宜过高,强酸或强碱的浓度不宜过大 。
扩展资料:
1、实验注意事项
摇瓶时,应微动腕关节,使溶液向一个方向做圆周运动,但是勿使瓶口接触滴定管,溶液也不得溅出 。
滴定时左手不能离开旋塞让液体自行流下 。
注意观察液滴落点周围溶液颜色变化 。开始时应边摇边滴,滴定速度可稍快(每秒3~4滴为宜),但是不要形成连续水流 。接近终点时应改为加一滴,摇几下,最后,毎加半滴,即摇动锥形瓶,直至溶液出现明显的颜色变化,而且半分钟内不褪色,准确到达终点为止 。滴定时不要去看滴定管上方的体积,而不顾滴定反应的进行 。加半滴溶液的方法如下:微微转动活塞,使溶液悬挂在出口嘴上,形成半滴(有时还不到半滴),用锥形瓶内壁将其刮落 。
每次滴定最好从"0.00"ML处开始(或者从0ML附近的某一段开始),这也可以固定使用滴定管的某一段,以减小体积误差 。
数据处理
为减少实验误差,滴定时,要求重复试验2~3次,求出所用标准溶液体积的平均值,然后在计算待测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
2、为了减小方法误差,使滴定终点和等当点重合,需要选择适当的指示剂 。强酸与弱碱相互滴定时,应选用甲基橙 。强碱与弱酸相互滴定时,应选用酚酞 。强酸与强碱相互滴定时,既可选用甲基橙,也可选用酚酞作指示剂 。注意,中和滴定不能用石蕊作指示剂 。原因是石蕊的变色范围(pH5.0~8.0)太宽,到达滴定终点时颜色变化不明显,不易观察 。
参考资料;-酸碱中和滴定
指示剂的选择原则是什么?指示剂的变色范围越窄越好,pH稍有变化,指示剂就能改变颜bai色 。石蕊溶液由于变色范围较宽,且在滴定终点时颜色的变化不易观察,所以在中和滴定中不采用 。
溶液颜色的变化由浅到深容易观察,而由深变浅则不易观察 。因此应选择在滴定终点时使溶液颜色由浅变深的指示剂 。强酸和强碱中和时,尽管酚酞和甲基橙都可以用 。

扩展资料:
指示溶液中H+浓度的变化,是一种有机弱酸或有机弱碱,其酸性和碱性具有不同的颜色 。指示剂酸HIn在溶液中的离解常数Ka=[H+][In-]/[HIn],即溶液的颜色决定于[In-]/[HIn],而[In-]/[HIn]又决定于[H+] 。
以甲基橙(Ka=10-3.4)为例,溶液的pH<3.1时,呈酸性,具红色;pH>4.4时,呈碱性,具黄色;而在pH3.1~4.4,则出现红黄的混合色橙色,称之为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不同的酸碱指示剂有不同的变色范围 。
【指示剂的选择原则】-指示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