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祭拜谁

中秋节是纪念谁?如果问,端午节是纪念谁的,大家都会说是纪念屈原的 。而要问“中秋节是纪念谁的”,可能会不禁愣一下 。

中秋节祭拜谁

文章插图
如果真的说中秋节是为了纪念谁的,那么,只能从神话传说中去找答案了,这个答案就是:为了纪念嫦娥 。


一、中秋节与嫦娥嫦娥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人物 。有一种说法是中秋节与一则神话传说有关,这个神话传说就是“后羿射日”与“嫦娥奔月” 。
相传,在远古的时候,天上有10个太阳,晒得庄稼枯死,以致民不聊生 。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出现了,他登上了昆仑山顶,拉开神弓,一下子就射下来9个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因此,后羿受到百姓的爱戴 。后来后羿就娶了嫦娥做妻子,两人非常恩爱 。
一天,后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 。据说,服下此药,就能即刻升天成仙 。后羿把不死药交给嫦娥保管 。不料,这个不死药被一个小人看见了,他就乘机逼嫦娥交出不死药 。在危急之时,嫁娥一口吞下了仙药,很快就飞向了月亮 。


后羿知道这件事后,悲痛欲绝 。他仰望夜空,呼唤嫦娥的名字 。这时,他发现皎洁的月亮上,有一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 。他就拼命追月,可是他无论如何也追不到月亮跟前 。
没有办法找到嫦娥,为了表达思念之情,后羿只好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最爱吃的鲜果,遥祭月宫里的嫦娥 。百姓们知道嫦娥成仙这件事后,也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就在民间传开了 。
由这个传说可以看出,中秋节的来历是与嫦娥有关的,因此,从这意义上说,这个节日也是为了纪念嫦娥的 。
二、中秋节的来历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 。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此夜,人们仰望天空中如玉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 。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所以,中秋节又称团圆节 。
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日为阳气之祖,称为太阳,月为阴精之宗,称为太阴 。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之礼 。直到唐代,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 。《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 。这个节日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后来民间也在中秋时节赏月拜月,寄托情怀,形成传统的八月中秋节 。
三、中秋节习俗祭月、拜月和赏月 。古人云:“月到中秋分外明” 。其时天高气爽,皓月当空,因而又称为“月夕” 。古时候,我国历代帝王都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 。即使民间,也有中秋祭月、拜月和赏月之风 。魏晋以来,赏月习俗已广泛流传 。到了唐代,可谓达到鼎盛时期 。


八月十五吃月饼,是中秋佳节的一大特色 。月饼在很早以前叫小饼或甜饼,本是祭奉月神的贡品 。元朝末年,统治阶级残酷压迫人民,又怕人民起来造反,于是将百姓家里的金属器具一律没收,只准十家合用一把菜刀,引起众愤 。朱元璋和刘伯温组织农民揭竿而起,进行反抗 。他们把起义的消息藏匿于月饼之中,并约定在中秋之夜一起动手,终于导致了元王朝的覆灭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起义的成功,便在中秋节互相馈赠月饼 。
四、最好中秋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阀,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这是宋代苏东坡的《水调歌头》,这首词历来被认为是中秋诗词里写得最好的一首 。诗人对亲人抒发了怀念之情,同时也对天下一切人表示了美好祝愿 。
中秋节是纪念谁的中秋节是纪念嫦娥的 。
相传在远古时期,天空中一共出现了十个太阳,这十个太阳同时出现 。每天白天的时候,晒得庄稼干枯,百姓根本就没有任何的生存空间 。而这时候后羿也只是一个平民英雄,他拥有着超级大的力气,看着受苦的百姓,他心里很难受 。于是拉开自己的神弓,神弓搭配上自己的神力,使得十个太阳仅剩了一个,并且还宣告最后一个太阳一定要按时起落 。
后羿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因为在王母那里求得长生不死药,但是源于对嫦娥的爱情,后羿没有隐瞒交给嫦娥保管 。但是蓬蒙突然出现,威逼嫦娥交出神药,嫦娥一急之下吞出不死药成了仙 。后羿仰天长叹,哭泣的时候,发现月亮格外的明亮,而且定眼望去还有嫦娥的身影,因此后羿就开始命令人开始纪念嫦娥 。

节日渊源
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中秋节源自对天象的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看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
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代 。中秋节是秋季时令习俗的综合,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大都有古老的渊源 。祭月作为民间过节的重要习俗之一,逐渐演化为赏月、颂月等活动 。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
【中秋节祭拜谁】以上内容参考:—中秋节
中秋节是为了祭奠谁?中秋节是为了秋祭而举行的节日,如果真要说是为了纪念谁,那要属嫦娥吧 。
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后羿妻子名叫嫦娥 。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 。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 。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 。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 。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假装生病没有外出的蓬蒙持剑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 。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 。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 。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已逃走,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嫦娥,这时他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 。后羿思念妻子,便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嫦娥平时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的嫦娥 。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
2、抗元起义纪念日
中秋节是推翻元朝统治的一次起义纪念日,在元朝末年,老百姓不堪忍受官府的统治,在中秋季节,把写有“杀鞑子、灭元朝;八月十五家家齐动手”的字条藏在铬好的小圆饼内相互传递 。
到了八月十五日晚,家家户户齐动手,一举推翻了元朝统治 。后来,每逢中秋节,都吃月饼来纪念这次历史性的胜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