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灌肠的方法步骤

灌肠点滴法的操作方法临床上依其治疗目的之不同,中药灌肠法又有3种操作方法: 其目的是保留灌入药液,起到肛肠局部或全身性治疗作用 。
1.让病人排净大便,或用清水灌肠,以利于药物吸收 。
2.将灌肠筒依次接上橡皮管(上附开关夹)、玻璃接管和橡皮肛管 。如用硬橡皮管头时可不用玻璃接管,而将硬橡皮管头直接接在橡皮管上即可 。橡皮肛管和硬橡皮管头应煮沸消毒 。
3.扭紧开关夹,将所用药液倒入灌肠筒内 。
4.病人取左侧卧位或俯卧位,双膝屈曲 。臀部垫以雨布和治疗巾,露出肛门 。臀部可略微抬高,以利保留药液 。
5.在肛管头上涂润滑油,然后扭松开关夹,放出管内温度较低的液体并排除管内空气 。用手腕触灌肠筒,如觉微温(以39~42℃为宜),即可捏紧肛管,轻缓地插入肛门内约10~15cm 。漏斗韵高低要与臀部平齐而略高,使药液慢慢地灌入肠内 。
6.药液流完后,立即捏紧导管,取下漏斗,然后慢慢将管从肛门内抽出并以纸包裹 。
7.嘱病人留住灌入药液,不要随即排出 。必要时可用手纸压肛门数分钟,以助病人保留药液 。每次保留药液时间要在30分钟以上 。
8.每次灌入药量要因人而宜 。成人为200~300ml;小儿按年龄酌减,1岁以内用15~30ml,1~3岁用30~60ml,3岁以上用60~lOOml 。每日2~3次,一般7~10天为1疗程,如病情需要,中间休息3天后,再进行下一疗程 。急危重症,灵活掌握 。也称肛门点滴法,它是以类似点滴输液的方式将中药煎剂或中成药液体制剂(包括丸、散、膏、丹加水制备的溶液)由肛门注入直肠的一种方法 。实际上是中药保留灌肠法的一种改良用法 。它较一般保留灌肠法病人不适感轻,注入药液量大,便于保留和吸收,疗效更确切,操作方法也不复杂,所以值得推广应用 。
1.和一般静脉输液的设备相同,唯针头换成导尿管 。
2.药物制备按辨证论治要求或根据病情需要,将所选药物(中草药、中成药)制成治疗液体 。中草药煎煮2次,纱布过滤混合分成2份(即2次用量);丸、散、膏、丹等成药用开水泡后取汁,纱布过滤;成药灌肠液进行加温后,装入滴瓶(开放式点滴瓶或葡萄糖瓶)中,调节药温至40℃以下 。
3.嘱病人排净大便或用清水灌肠 。
4.病人取侧卧位,也可仰卧、俯卧,垫高臀部lOcm 。
5.排出输液管中的空气,选用12~16号导尿管,并在前端涂以润滑剂(甘油或液体石蜡),插入肛门内(成人10~20cm,小儿5~15cm),胶布固定,开始点滴 。
6.根据病情调节滴速高热及津伤重症病人,点滴速度宜快,可80~110滴/分钟;气血两亏及其它慢性病人,点速宜慢,以30~70滴/分钟为宜;外感病人使用解表剂时,若已见微汗热退,可终止点滴,此乃中病即止之意 。
7.根据病情调整药 目的是通过泻下,刺激肠蠕动,使粪便、肠内积气、邪毒等实邪排出体外,起帮助诊断和治疗的双重作用 。操作方法步骤如下:
1.准备工作同保留灌肠法2~4 。
2.在肛管头上涂润滑油,然后扭松开关夹,放出管内温度较低的液体并排出管内空气 。调节药温在37~39℃之间,把肛管缓慢插入肛门内约6~10cm,调节筒底高出床面约45cm,使药液缓慢流入肠内 。
3.药液流完时,夹紧橡皮管,并迅速将肛管取出,同时用手纸抵住肛门,帮助病人保留药液5~10分钟 。
4.嘱病人侧卧位,给予便盆让其排便 。能走动者,可到厕所排便 。
5.注意检查粪便的量、色、味,有无粘液、脓血和异物,必要时留标本化验 。
6.每次灌入药量应因人而异,成人为800~1200ml;小儿酌减,1岁以内50~lOOml,1~3岁100~300ml,3岁以上300~600ml 。具体用法、疗程当视病情需要灵活掌握 。
子宫内膜炎中药灌肠怎么操作【中药灌肠的方法步骤】

中药灌肠的方法步骤

文章插图
子宫内膜炎是很多女性都经常出现的症状,子宫内膜炎是妇科常见疾病之一,如果出现下腹痛,发热异常,阴道分泌物或者月经异常,就有可能是子宫内膜炎,那么子宫内膜炎中药灌肠怎么操作呢
子宫内膜炎中药灌肠怎么操作子宫内膜炎是一类常见的女性生殖器官疾病,是由于身体的各种原因导致的子宫内膜发生了结构发炎症状,且其女性在平时生活中带来的影响是很大的 。会造成女性在平时生活中是不是感到盆腔部位有疼痛感,会造成女性的月经过多或者月经失调;会造成女性的下体白带增多并且有臭味;会造成女性出现痛经的症状,对此要采取积极的治疗 。那么子宫内膜炎中药灌肠怎么操作呢
1、 灌肠治疗是中医中的一种传统型的治疗方式,有很长久的历史 。就是将对子宫内膜炎有效果的中药,比如黄柏、生地、生甘草、莪术、石莲子等,一同放在锅中煎煮成药汁,然后将其放凉成温热状态 。
2、 接着,用导管插入女性的肛门,直至直肠部位,将中药汤灌入其里面,时间要经过半个小时左右,要让药性全面释放起作用 。这样的方式要长期坚持,一般需要三个疗程,使用的导管要每次更换 。
3、 中药灌肠治疗对于一般性的或者中度的子宫内膜炎,是有效的,但是对于一些特别严重的病情,可能达不到治愈的效果 。因此要采取抗生素药物治疗或者手术治疗的方式来根治,切不要拖延病情,以免造成严重的后果 。
对于子宫内膜炎患者,在饮食上需要注意 。要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多吃富含纤维素和维生素的食物;少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少吃油腻不易消化的食物 。
子宫内膜炎出血怎么治子宫内膜炎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妇科疾病,一般都是由于明显的局部感染导致的这一现象,女性如果经常做人工流产,也可能会诱发子宫内膜炎的产生,有的女性如果出现了邻近器官感染发炎的现象,也可能会诱发子宫内膜颜色,应该选择一个好的治疗方法,可以选择使用药物治疗方法来提高人体免疫力,如果有的女性出现了子宫内膜炎流血的症状,也可以选择止血药品来缓解病情 。
1、 女性如果出现了子宫内膜炎流血的症状,应该有一个好的治疗疾病的方法,可以选择使用止血止痛药品的方法来进行调理,可以选择手术的方法来进行治疗,对人的健康也是很好的,平时应该多注意营养补充 。
2、 子宫内膜炎的患者可能会引起不同程度的流血的症状,对健康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的,有可能是由于内分泌失调导致的这一现象,所以应该选择使用激素类药品来缓解病情,也可以通过使用口服中药来提高人体免疫力 。
3、 有的患者出现了子宫内膜炎,可以选择使用中药妇科调养的方法来缓解病情,对疾病的控制都有很好的效果,如果出现了子宫内膜炎流血的症状,也可以选择使用抗生素药品的方法来进行静脉注射治疗 。
子宫内膜炎对患者会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应该选择一个好的治疗的方法,可以使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如果出现了局部流血的症状,应该到医院检查身体,对症治疗疾病 。
中药灌肠治疗结肠炎方法结肠炎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起病多缓慢,病情轻重不一,腹泻是主要症状,排出脓血便、粘液血便或血便,常伴里急后重,有腹痛→便意→排便→缓解的特点 。
灌肠法是用导管自肛门经直肠插入结肠灌注液体,以达到通便排气的治疗方法 。能刺激肠蠕动,软化、清除粪便,并有降温、催产、稀释肠内毒物、减少吸收的作用 。此外,亦可达到供给药物、营养、水分等治疗目的.
大量不保留灌肠
目的:解除便秘;降温;为某些手术、检查或分娩做准备;稀释并清楚肠道内的有害物质,减轻中毒 。一、操作前准备 (1)评估病人的病情、合作程度、肛周情况 。(2)根据医嘱准备灌肠溶液及用物:灌肠溶液为0.1~0.2%肥皂水、生理盐水 。液体亮为成人500~1000ml,小儿200~500ml 。温度以39~41℃为宜,降温时用28~32℃,中暑病人用4℃生理盐水 。(3)关闭门窗,适当遮挡 。二、操作步骤 (1)备齐用物携至床边,向病人解释,嘱其排尿,屏风遮挡 。(2)病人取左侧卧位,双膝屈曲,露出臀部,垫治疗巾及橡胶单于臀下,弯盘放于臀边 。(3)挂灌肠筒于架上,液面距肛门40~60cm,润滑肛管,连接玻璃接管,并排气,夹紧肛管 。(4)将肛管轻轻插入直肠(成人7~10cm,小儿4~7cm),松开夹子,使溶液缓慢灌入 。(5)观察液体灌入情况,如灌入受阻,可稍移动肛管;有便意时,适当放低灌肠筒,并嘱病人深呼吸 。(6)液体将流完时,夹紧橡胶管,用卫生纸包住肛管拔出,放弯盘内,擦净肛门 。嘱病人平卧,保留5~10分钟后排便 。(7)清理用物,并做好记录,如1/E表示灌肠后大便一次 。三、注意事项 (1)掌握灌肠的温度、浓度、流速、压力和液量,如为伤寒病人灌肠,溶液不得超过500ml,压力要低(液面距肛门不超过30cm);降温灌肠应保留30分钟后排出,排便后30分钟测体温,并记录 。(2)灌肠过程中注意观察病人反映,若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剧烈腹痛、脉速、心慌、气急等,立即停止灌肠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3)禁忌证:急腹症、消化道出血、妊娠、严重心血管疾病等不宜灌肠 。(4)操作时尽量少暴露病人肢体,保护病人自尊心,并发防止受凉 。(5)肝性脑病病人禁用肥皂水灌肠;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或钠水潴留病人禁用生理盐水灌肠 。
小量不保留灌肠
目的:软化粪便,解除便秘,排出积气,用于腹部或盆腔手术以及危重、老幼病人及孕妇等 。一、操作前准备 (1)评估病人、环境准备同大量不保留灌肠 。(2)根据医嘱准备灌肠溶液及用物 。溶液温度为38℃ 。选用“1、2、3”灌肠溶液,即50%硫酸镁30ml、甘油60ml、温开水90ml,或选用油剂,即甘油或液体石蜡50ml加等量温开水;或各种植物油120~180ml 。二、操作步骤 (1)备齐用物至病床边,病人准备及环境准备同大量不保留灌肠 。(2)润滑肛管,将注洗器接于肛管,排气并夹紧肛管,插入肛管7~10cm,放松夹子使溶液全部流入 。灌毕再注入温开水5~10ml 。(3)捏紧肛管并拔出,嘱病人保留10~20分钟后再排便 。(4)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并记录 。
保留灌肠
目的:镇静、催眠及治疗肠道感染 。一、操作前准备 (1)评估病人 的病情、心理状态、合作程度等 。(2)根据医嘱准备灌肠溶液,一般镇静催眠用10%水合氯醛;肠道抗感染用2%小檗碱、0.5%~1%新霉素或其他抗生素等 。灌肠液量不超过200ml 。温度39~41℃ 。(3)关闭门窗,适当遮挡 。二、操作步骤 (1)备齐用物携至病人床边,解释,嘱病人先排便、排尿 。(2)取适当卧位,臀部抬高10cm 。(3)嘱病人深慢呼吸,轻轻插入肛管15~20cm,液面距肛门不超过30cm,缓慢灌入药液 。(4)拔出肛管后嘱病人至少保留药液1小时以上 。(5)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观察病人反应和疗效,做好记录 。三、注意事项 (1)肛门、直肠、结肠等手术后病人、排便失禁者均不宜做保留灌肠 。(2)肠道病病人在晚间睡眠前灌入为宜 。(3)慢性菌痢取左侧卧位;阿米巴痢疾取右侧卧位 。
自己灌肠需要什么工具用于灌肠的药液或者散剂、医用输液瓶、输液管、注射器,结实的带子一根、洗脸盆、植物油、卫生纸 。
将用于灌肠的中药按医生所嘱熬好,然后将药液倒入干净的器具中备用 。

准备好医用输液瓶(一般的100毫升的即可)和输液管,把输液管下面的针头拔掉 。
试一下药液的温度,等药液温度在37度左右,就可以用注射器吸取药液注入输液瓶内 。
把输液瓶挂到高处 。可以用结实的带子系牢挂到衣架上或者其他牢固的挂钩上 。
松开输液管控制阀,把药液放出一些,排除空气和以前残留的药液 。然后拧紧控制阀 。
将输液管头蘸点植物油(VE、橄榄油也可),插入肛门1-3厘米,松开控制阀,你会感觉药液流入你的体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