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圭有后代吗

靖难之役后 , 建文帝后代有没有留下血脉?明成祖朱棣这个人虽然心狠手辣 , 但对自己的长兄懿文太子朱标 , 多少还是有些“情分”的 。虽然很多人并不认可 , 但朱棣给朱标留下了一个亲孙子却是不争的事实!虽然朱标的这个孙子后来日子过得并没有那么舒坦 , 但至少命是保住了 , 不是吗?而且 , 后来还生下了儿子……还有朱标的另一个儿子朱允熥 , 据史籍记载 , 他也是有后代存在的 , 而且连名字都记载得非常明确 , 叫朱文坤!换言之 , 朱标和朱允炆并没有绝嗣 。

朱文圭有后代吗

文章插图


▲明兴宗、懿文太子朱标

被囚禁半生的建庶人
明初的“靖难之役” , 时为燕王的明成祖朱棣以藩王身份发动叛乱 , 夺取了侄儿建文帝朱允炆的皇位 。建文四年 , 燕军兵临南京城下 , 朱允炆的另外一位亲叔叔谷王朱橞和他表大爷李文忠的儿子李景隆一起打开了金川门 , 把燕军放进了南京城!之后的事情众所周知 , 在一场大火中朱允炆与他的皇太子朱文奎神秘“消失”了……朱允炆好歹还留下一具“疑似”是他的焦尸 , 而朱文奎连具尸首都没留下!


▲“靖难之役”相关画卷局部

很多人就此以为朱允炆一脉绝嗣了 , 其实不然 。朱允炆除了皇太子朱文奎之外还有一个儿子 , 叫朱文圭 。在燕军攻破金陵之时 , 朱文奎虽然“失踪”了 , 但朱文圭却依然留在南京的皇宫之中、成了朱棣的“俘虏” 。对于这个尚在襁褓之中的侄孙 , 朱棣也曾纠结过 。按理说 , 杀了他一劳永逸 , 对外编造朱文圭一个失踪或者死于乱军之中的理由对于彼时的朱棣而言似乎也不是什么难事 。但最终朱棣还是放下了屠刀 , 这其中到底有没有朱标的“情动” , 真的不好说 。但个人认为 , 多少还是有一些的 。因为不仅朱文圭活了下来 , 朱标的嫡子之一吴王朱允熥的后代后来也都活了下来!留着朱标的这两支嫡脉 , 朱棣多少还是要冒一些风险的 , 杀绝了才真的是一劳永逸 。因此 , 个人认为 , 朱棣之所以如此 , 很可能与朱标与自己之间的“情分”多少有些关系 , 但这一切只能是猜测 。毕竟 , 对于朱棣而言 , 杀几个对皇位威胁比较大的侄子也就行了 , 真心没必要让长兄朱标彻底断子绝孙那么严重……


▲建文帝朱允炆

经过权衡再三 , 朱棣最终留下了朱文圭的性命 。当然 , 放任不管肯定不现实 。所以 , 朱棣下令将年幼的朱文奎囚禁到了老朱家的“龙兴之地”——凤阳 。这一关就是五十多年 , 直到天顺初年 , 被囚禁在南宫多年的明英宗朱祁镇复辟之后 , 才“同病相怜”、下令释放了被囚禁五十多年的朱文圭 。在被囚禁期间 , 朱文圭这个名字成了“禁忌” , 皇子、王爷这些更加与朱文圭无关 , 为了便于称呼 , 朱棣给了朱文圭一个新“名字”——建庶人 。后来 , 吴王朱允熥被囚禁 , 也同样被称为了“吴庶人” 。至于朱允熥后来被杀 , 真不能完全怪朱棣 。毕竟有人打着朱允熥的名号企图谋逆 , 朱棣再留着他风险实在太大!


▲建庶人朱文圭画像

朱文圭到底有没有后代
因为朱文圭的身份特殊 , 所以明王朝的官方史料对建庶人的记载相当有限 , 且大多就是记载了一些与建庶人相关的具体事情 , 不涉及朱文圭的言行、不带任何感情色彩 。比如建庶人家缺过冬的衣料了 , 皇帝下令有司予以补齐等等 。唯一一次记载建庶人说话是在明英宗朱祁镇将其释放之后 , 朱文圭感恩戴德、一个劲儿地扣头谢恩 。


▲明英宗朱祁镇

正是因为史料少、且很少涉及朱文圭的言行 , 加之清王朝编纂的《明史》说朱文圭被释放时“牛马不识” , 所以很多人便想当然地认为 , 朱文圭其实就是个傻子!但本人并不这么认为 , 与外界没有接触 , 从没见过牛马 , “牛妈不识”有什么可奇怪的?难道说 , 您没有去过某个国家 , 没见过也不认识某个国家的特定物种 , 您就是傻子了?至于什么不允许周围的人跟朱文圭交流云云 , 那是清王朝编纂的《明史》中记载的 , 可信度是要打折扣的 。就算朱棣不允许 , 他死后朱文圭的影响力和威胁性已经微乎其微了 , 明王朝后来的皇帝还会如此严格规定吗?个人认为不一定 。更何况 , 从朱文圭在被释放后知道扣头谢恩来看 , 至少说明他对皇家礼仪还是清楚的 , 傻子恐怕谈不上 。


▲清王朝编纂之《钦定明史》

关于建庶人有没有后代这个问题 , 很多人理所当然地认为 , 朱文圭一直被囚禁 , 哪里来的后人?其实 , 这是一种误解 。再不济的宗室那也是老朱家的人 , 既然没有被杀 , 婚丧嫁娶还是允许的 。明王朝著名的“凤阳高墙”内被圈禁的宗室子弟虽然没有自由 , 甚至连宗室身份都被剥夺了 , 但婚嫁依然是被允许的 。因此 , 朱文圭虽然被囚禁 , 但娶妻生子应该不在被禁止之列 。


▲明中都凤阳

再就是明王朝一些官方记载也从侧面应证了建庶人后代的存在 。比如成化三年 , 有地方官上报明宪宗朱见深说建庶人家衣料短缺 , 朱见深下令有司予以补齐 。彼时朱文圭已经作古多年 , 那么建庶人是谁?只能是朱文圭的后代 , 不是吗?再如弘治年间 , 有一个叫缪恭的人上书明孝宗朱祐樘 , 请求封建庶人为藩王、以奉祀懿文太子朱标 。结果惹怒了通政司被下狱 , 后来还是朱祐樘下令将其赦免了 。很显然 , 在弘治年间朱文圭有后人在世就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


▲明孝宗朱祐樘

综上所述 , 建文帝朱允炆不仅有一个儿子活了下来 , 而且这个叫朱文圭的儿子还有后代 。至少直到弘治年间 , 朱文圭还有后代存在 , 而且对于外界而言也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 。事实上 , 朱允炆的后代恐怕不仅仅是朱文圭一支 , 那位失踪的皇太子朱文奎到底去了哪里?谁也不知道 。最大可能性就是被人带出了皇宫、隐匿到了民间 , 他也是很有可能存在后代的 , 只不过隐姓埋名、没有人知道罢了……




▲建文帝朱允炆(剧照)
靖难之役后 , 建文帝到底有没有留下血脉呢?根据历史记载 , 在建文帝消失之前 , 有后代和两个儿子 。长子被命名为朱文奎建文帝登基后 , 他被封为王子;第二个儿子名叫朱文圭 , 建文帝失踪时只有两岁 。一个未来的皇帝 , 一个未来的王爷 , 因为他父亲朱允炆的失败而改变了他的一生 。
朱允炆 ,  朱文奎 , 长子生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十月 。据说 , 当朱文奎出生时 , 明太祖的朱元璋说:“太阳和月亮都在 , 它就像一只凶猛的野兽 。”所以很不开心 。建文 , 元年 , 朱文奎三岁时被授予王子称号 。对于一个三岁的孩子来说 , 他不知道父亲面临着什么样的困境 。靖难之战爆发后 , 朱允炆以失败告终 , 太子朱文奎 , 年仅几岁 。据《明史》 , 南京城被攻破后 , 朱棣并没有急于进攻皇宫 , 而是等待朱允炆主动退位 , 但等待的是皇宫大火 。朱棣到达宫殿后 , 建文帝已经消失了 , 还有建文帝 , 和朱文奎王子至于他们去了哪里 , 没人知道 。在朱棣统治期间 , 他也通过各种手段寻找建文帝和朱文奎 , 但最终他一无所获 。建文帝的下落成了朱棣生活中挥之不去的包袱 。
与朱文奎 , 朱文圭大哥相比 , 朱文圭还是得到了一个大团圆的结局 , 虽然这个大团圆结局类似于坐牢 。南京城崩溃的时候 , 朱文圭才两岁 , 朱允炆肯定不会带着两岁的孩子逃跑 。因此 , 朱文圭成了一个困惑的囚犯 。朱棣登上王位后 , 他清洗了建文帝 , 剩下的政党 , 许多与建文帝有关的人都沉默了 。然而 , 对于这个两岁的孩子 , 朱棣表现出了罕见的仁慈 , 让他活了下来 , 尽管他没有杀死他 。然而 , 两岁的朱文圭 , 被遗弃成庶人 , 被送回凤阳 , 安徽 , 永远被监禁 。直到50多年后的明英宗时期 , 朱文圭才在宗朱祁镇 , 英 , 的大赦下获得了自由 。
【朱文圭有后代吗】被囚禁了50多年的朱文圭 , 从来没有和外界有过任何接触 , 以至于连牛马都不认识 。他虽然可笑 , 但多少有些可怜 , 对皇室开放 , 已经堕落到这种地步 。然而 , 如果他比他失踪的父亲和哥哥好 , 朱文圭仍然快乐得多 , 至少还活着 。朱文圭获得自由后 , 朱祁镇 , 明英宗派人把几十名女仆送到朱文圭 , 并挑选她们的结婚对象 。与此同时 , 朱文圭死后 , 一些大臣曾前往朱祁镇重新监禁庶人 , 但朱祁镇不同意 。所以可以看出 , 朱文圭是有后代的 , 但必须有盖庶人的称号 。建文帝的长子朱文奎 , 和建文帝都失踪了 , 但他的次子朱文圭 , 却很好地结束了 , 他的后代也代代相传 。朱文圭的后代也是朱允炆 , 的后代 , 所以 , 总而言之 , 朱允炆有血 , 这可以算是对朱允炆的一种安慰
明朝朱允文有子女吗?有的 , 他一共有两个儿子 , 长子叫朱文奎 , 次子叫朱文圭!老大在朱棣攻入南京的时候和他父亲朱允文一起消失了 。
二儿子朱文圭当时才两岁 , 被朱棣关在朱元璋老家凤阳 , 一直到五十六七左右才被放出来!!!长期关押后 , 放出来的时候连马 , 牛那些都不认识 , 出来不久后就死了!
朱允炆有后代吗?朱允炆有两个儿子 , 长子:朱文奎
在靖难中下落不明 , 也有说是被杀死了 ,  
少子:朱文圭 , 润怀王 。这个孩子被朱棣软禁在凤阳
到50多岁才被明英宗放出来 , 由于几十年不和外界接触
所以成了痴傻 , 连牛马都不认识 。
建文帝朱允炆共有二子:朱文奎、朱文圭 。
长子朱文奎 , 生于明洪武二十九年(公元1396年)十月晦日 。据说朱文奎出生后 , 太祖朱元璋说:“日月皆终 , 大凶之象 。”所以很不高兴 。建文帝即位后 , 他被封为皇太子 。靖难兵起 , 京城失陷 , 朱文奎也不落不明 , 年仅七岁 。
少子朱文圭(公元1401--1457年) , 靖难之变时 , 年仅两岁 , 城破后被幽禁在中都广安宫 , 号称建庶人 。直至明英宗复辟 , 怜惜他无辜被囚 , 遂将他释放 , 让他回到安徽凤阳老家居住 , 并派宦官20人、婢妾10余人给他差使 , 婚娶出入听随自便 。但不久 , 获得自由的朱文圭又因病去世 , 年寿57岁 。朱文圭的后裔情况不详 , 只知在明正德、万历、崇祯年间 , 均有人提出要续封他的后代 , 但都没有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