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美貌举世无双

岁月流光 , 骑士沉香--读塞万提斯《堂吉诃德》有感我的服装是甲胄 , 我的休息是斗争 。
我的床是硬石头 , 我睡眠是长夜清醒 。

这是首西班牙歌谣 , 亦是哭丧着脸的骑士堂吉诃德?台?拉?曼却时常挂在嘴里的顺口溜 , 他漫步时哼 , 他搓澡时哼 , 他在梦呓中哼 , 这歌声仿佛烙在他的心里并不断催促他:勇士啊 , 快去吧 , 快去维护这个世界所剩不多的正义与和平哟!你的美丽的心上人在遥遥望着你盼着你啊喂!

终于堂吉诃德先生 , 这位五十多岁的糟老头 , 心里头烧着团火似的 , 就在某个静悄悄的黎明醒来之前 , 没头没脑地上马提枪 , 直接去外面的世界冲锋陷阵去了 。

可是 , 又有谁不认为他是个十足的疯子呢 。

从一开始沉迷阅读大量的虚无的骑士小说 , 到奇情异想的他自封为游侠骑士 。他的头盔与战衣是东拼西凑充数的 , 他又黄又瘦身材细溜 , 两片面颊凹陷像在口腔接吻 , 他所有的朋友都难以理解曾纷纷劝他:嘿!醒醒吧!所有的骑士小说都是骗人的!

所谓骑士小说 , 是指西班牙十五、六世纪流行起来的 , 主要反映中世纪西班牙人民反抗摩尔人统治的描写游侠骑士的小说 , 文章大多空洞虚无 , 语言拖沓 , 艺术价值非常低 。

我不听我不听我不听!堂吉诃德先生愤愤地念叨 , 打马离开 , 拒绝你的到来 , 老子说走就走 , 这个世界还等着我去拯救啊!

将一排排风车当做是十几个巨人 , 将小小客店当做是诡谲的城堡 , 自古美人伴英雄 , 骑士身边也该有个女人吧 , 于是堂吉诃德先生便将远方村庄的一位乡下妇女当做是他的意中人 , 她神圣不可侵犯 , 她的美貌举世无双(这当然是他的想象) , 要是谁敢污蔑她一句 , 骑士一定会和他决斗 。

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 , 他的身旁居然还跟着一位侍从桑丘 , 而这位侍从疯癫的程度完全不亚于他的主子 。但这年轻的总是喊着有眼不识主人的桑丘 , 性格是与堂吉诃德截然得不同:

我只要好吃的 , 自己一人站着吃 , 不输于坐在皇帝身边吃 , 还吃得更香呢 。而且 , 说老实话 , 如果嚼的慢 , 喝得少 , 时刻擦嘴巴 , 要打喷嚏咳嗽都不行 , 自己一人可以放肆的事都干不得 , 那么 , 即使坐酒席 , 吃火鸡 , 还不如在自己的角落里吃得香得多呢 。

一本正经的说着吃 , 这就是好逸恶劳的吃货桑丘 , 可这一主一仆还是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 开始历经一场场的冒险 。他们疯的程度越深 , 他们所要受的灾难也越重 , 所有人都认为他们是十足的傻子 , 而整蛊傻子在他们看来是件头等的乐事 。

……

塞万提斯确乎开了一场漫长的玩笑 , 这个玩笑以堂吉诃德和桑丘为线将故事从头贯穿到尾 。读第一遍时我笑到岔气 , 因为这俩哥们儿的言行无疑是现在逗比的最好注脚 。

可往往人的面孔会投射在别人的身上 。塞万提斯在书中用了大量篇幅描写公爵夫妇捉弄着这俩傻子 , 是否也正说明了 , 那么起劲儿嘲弄傻子的人 , 实际上也和两个傻子不相上下呢 。

而我更想说的是 , 这位奇情异想的骑士的单纯的痴 。这份痴啊 , 超越了世间所有的情愫 , 简直雷打不动 , 就算会被打掉牙齿 , 堂吉诃德还是死心塌地地追随那么高大上的骑士道 , 因为他说那是他的理想和归宿 。

堂吉诃德用余生不断寻找着自我 , 将心中所崇信的骑士精神付诸行动 , 结局却是 , 因被邻居所扮演的白月骑士打败 , 躺在家中的床上郁郁而亡 。

一追再追 , 还是未能遂心如愿 。

几百年后的今天 , 岁月还未走到尽头 , 人们还在调侃着堂吉诃德的疯癫 , 而骑士精神仍高挂在头顶上的天空 , 不过被蒙上了一层纱 , 渐渐暗淡下去 。

人们会嘲笑陈腐俗套的骑士小说 , 但永久不会嘲笑象征正义和勇敢的骑士精神 。

因此 , 岁月流光 , 骑士沉香 。

美德的道路窄而险 , 罪恶的道路宽而平 , 可是两条路止境不同:走后一条路是送死 , 走前一条路是得生 , 而且得到的是永生 。

只有这崎岖小道

通向永生的境界

别的路都到不达
夸赞女子才貌双全的诗句有哪些?夸赞女子才貌双全的诗句:

她美貌举世无双

文章插图
1、气质美如兰 , 才华馥比仙 。——曹雪芹《世难容》
译文:气质美好像那香兰 , 才华横溢赛过神仙 。
2、有妇谁能似尔贤 , 文章操行美俱全 。——徐钧《曹世叔妻班昭》
译文:世间有哪个女子能像你这样贤德呢?才学品行和美貌一应俱全 。
【她美貌举世无双】3、扫眉才子知多少 , 管领春风总不如 。——王建《寄蜀中薛涛校书》
译文:像她那样有才华的女子 , 在今天已经很少了 , 即使那些能完全领略文学高妙意境的人 , 总也有点不如她 。
4、北方有佳人 , 绝世而独立 。——李延年《李延年歌》
译文:北国有一位美人 , 姿容简直是举世无双 , 她娴雅之性超俗而出众 , 不屑与众女为伍 , 无人知己而独立 。
5、锦江滑腻蛾眉秀 , 幻出文君与薛涛 。——元稹《寄赠薛涛》
译文:锦江滑腻峨眉山秀丽 , 变幻出卓文君和薛涛这样的才女 。
陶渊明《闲情赋》原文及翻译闲情赋原文:初 , 张衡作《定情赋》 , 蔡邕作《静情赋》 , 检逸辞而宗澹泊 , 始则荡以思虑 , 而终归闲正 。将以抑流宕之邪心 , 谅有助于讽谏 。缀文之士 , 奕代继作;因并触类 , 广其辞义 。余园闾多暇 , 复染翰为之;虽文妙不足 , 庶不谬作者之意乎 。
夫何瑰逸之令姿 , 独旷世以秀群 。表倾城之艳色 , 期有德于传闻 。佩鸣玉以比洁 , 齐幽兰以争芬 。淡柔情于俗内 , 负雅志于高云 。悲晨曦之易夕 , 感人生之长勤;同一尽于百年 , 何欢寡而愁殷!褰朱帏而正坐 , 泛清瑟以自欣 。送纤指之余好 , 攮皓袖之缤纷 。瞬美目以流眄 , 含言笑而不分 。曲调将半 , 景落西轩 。悲商叩林 , 白云依山 。仰睇天路 , 俯促鸣弦 。神仪妩媚 , 举止详妍 。
激清音以感余 , 愿接膝以交言 。欲自往以结誓 , 惧冒礼之为愆;待凤鸟以致辞 , 恐他人之我先 。意惶惑而靡宁 , 魂须臾而九迁:愿在衣而为领 , 承华首之余芳;悲罗襟之宵离 , 怨秋夜之未央!愿在裳而为带 , 束窈窕之纤身;嗟温凉之异气 , 或脱故而服新!愿在发而为泽 , 刷玄鬓于颓肩;悲佳人之屡沐 , 从白水而枯煎!愿在眉而为黛 , 随瞻视以闲扬;悲脂粉之尚鲜 , 或取毁于华妆!愿在莞而为席 , 安弱体于三秋;悲文茵之代御 , 方经年而见求!愿在丝而为履 , 附素足以周旋;悲行止之有节 , 空委弃于床前!愿在昼而为影 , 常依形而西东;悲高树之多荫 , 慨有时而不同!愿在夜而为烛 , 照玉容于两楹;悲扶桑之舒光 , 奄灭景而藏明!愿在竹而为扇 , 含凄飙于柔握;悲白露之晨零 , 顾襟袖以缅邈!愿在木而为桐 , 作膝上之鸣琴;悲乐极以哀来 , 终推我而辍音!
考所愿而必违 , 徒契契以苦心 。拥劳情而罔诉 , 步容与于南林 。栖木兰之遗露 , 翳青松之余阴 。傥行行之有觌 , 交欣惧于中襟;竟寂寞而无见 , 独悁想以空寻 。敛轻裾以复路 , 瞻夕阳而流叹 。步徙倚以忘趣 , 色凄惨而矜颜 。叶燮燮以去条 , 气凄凄而就寒 , 日负影以偕没 , 月媚景于云端 。鸟凄声以孤归 , 兽索偶而不还 。悼当年之晚暮 , 恨兹岁之欲殚 。思宵梦以从之 , 神飘飘而不安;若凭舟之失棹 , 譬缘崖而无攀 。于时毕昴盈轩 , 北风凄凄 , 炯炯不寐 , 众念徘徊 。起摄带以侍晨 , 繁霜粲于素阶 。鸡敛翅而未鸣 , 笛流远以清哀;始妙密以闲和 , 终寥亮而藏摧 。意夫人之在兹 , 托行云以送怀;行云逝而无语 , 时奄冉而就过 。徒勤思而自悲 , 终阻山而滞河 。迎清风以怯累 , 寄弱志于归波 。尤《蔓草》之为会 , 诵《召南》之余歌 。坦万虑以存诚 , 憩遥情于八遐 。
闲情赋翻译及注释翻译当初 , 张衡写作《定情赋》 , 蔡邕写作《静情赋》 , 他们摒弃华丽的辞藻、崇尚恬淡澹泊的心境 , 文章之初将(功名场里的)思虑发散开来 , 末了则归总到自制中正的心绪 。这样来抑制流于歪邪或坠于低鄙的不正当的心念 , 想来也有助于讽喻时弊、劝谏君主 。缀字成文的雅士们 , 代代承继(他们的传统)写作这种文赋并将之发扬 , 又(往往)从某些相似点推而之广言及其他 , 把原来的辞义推广到更开阔的境地 。平日闲居里巷深园 , 多有闲暇 , 于是也重提笔墨 , 作此情赋;虽然文采可能不比前人精妙 , 大约也并不致歪曲作文章者的本意 。(啊 , )她的绰约风姿多么瑰丽飘逸 , 而与众不同、秀丽绝伦 。她的美貌可谓倾城倾国、绝艳殊色 , 她的美德的传闻又令人心生向往 。只有玎珰作响的玉佩才比得上她的纯洁 , 只有高洁的幽兰才能与她一较芬芳 。(于是我)将一片柔情淡化在了俗世里 , 将高雅的情志寄于浮云 。悲叹著(时光易逝)晨曦又到了迟暮 , 如何不让人深深感慨人生艰勤;同样将在百年后(逝去的那时)终止 , 为何人生中欢欣如此难得而愁绪却是时时不断!(那时她)撩起大红帏帐居中正坐 , 拨泛古琴而为之欣欣 , 纤长的手指在琴上拂出佳音 , 雪白的手腕上下作舞(使我)目为之迷 。顾盼之际美目中秋波流动 , 时而微笑言语而不分散奏乐的心神 。乐曲正奏到一半 , 红日缓缓向西厢那边沉 。略作悲伤的商宫的乐声在林中久久回荡 , 山际云气缭绕白烟袅袅 。(她)时而仰面望天 , 时而又低头催动手里的弦作急促的乐声 , 神情那么风采妩媚 , 举止又那么安详柔美 。(她)奏出的清越乐声使我心动 , 渴望(与她)接膝而坐作倾心的交谈 。想要亲自前往与她结下山盟海誓 , 却怕唐突失礼受之谴责 , 要倩青鸟使递送我的信辞 , 又怕被别人抢在前面 。心下如此惶惑 , 一瞬间神魂已经不知转了多少回:愿化作她上衣的领襟呵 , 承受她姣美的面容上发出的香馨 , 可惜罗缎的襟衫到晚上便要从她身上脱去 , (长夜黯暗中)只怨秋夜漫漫天光还未发白!愿化作她外衣上的衣带呵 , 束住她的纤细腰身 , 可叹天气冷热不同 , (变化之际)又要脱去旧衣带而换上新的!愿化作她发上的油泽呵 , 滋润她乌黑的发鬓在削肩旁披散下来 , 可怜佳人每每沐浴 , 便要在沸水中经受苦煎!愿作她秀眉上的黛妆呵 , 随她远望近看而逸采张扬 , 可悲脂粉只有新描初画才好 , 卸妆之时便毁于乌有!愿作她卧榻上的蔺席呵 , 使她的柔弱躯体安弱于三秋时节 , 可恨(天一寒凉)便要用绣锦代替蔺席 , 一长年后才能再被取用!愿作丝线成为她(足上)的素履呵 , 随纤纤秀足四处遍行 , 可叹进退行止都有节度 , (睡卧之时)时只能被弃置在床前!愿在白天成为她的影子呵 , 跟随她的身形到处游走 , 可怜到多荫的大树下(便消失不见) , 一时情境又自不同!愿在黑夜成为烛光呵 , 映照她的玉容在堂前梁下焕发光彩 , 可叹(平旦)日出大展天光 , 登时便要火灭烛熄隐藏光明!愿化为竹枝而作成她手中的扇子呵 , 在她的盈盈之握中扇出微微凉风 , 可是白露之后早晚幽凉(便用不到扇子) , 只能遥遥望佳人的襟袖(兴叹)!愿化身成为桐木呵 , 做成她膝上的抚琴 , 可叹一旦欢乐尽而哀愁生 , 终将把我推到一边而止了靡靡乐音!推详我的愿望都不能如意 , 徒然一厢情愿地用心良苦 。为情所困的心情却无人倾诉 , 缓缓踱到南面的树林 。在尚带露汁的木兰边略作栖息 , 在苍苍青松的遮蔽下感受凉荫 。若是在这里(与心仪的人)对面相觑 , 惊喜与惶恐将如何在心中交集?而树林里空寞寂寥一无所见 , 只能独自郁闷地念想而空自追寻 。回到原路上整理衣裾 , 抬头已见夕阳西下 , 不由发出一声叹息 。一路走走停停流连忘返 , 林中景色凄凄惨惨 。(身边)叶子不住离枝簌簌而下 , 林中气象凄凄戚戚 。红日带着它的(最后一丝)影子没入了地平 , 明月已在云端作出另一幅美景 。宿鸟凄声鸣叫着独自归来 , 求偶的兽只还没有回还 。。在迟暮的年纪凭吊当年 , 深深慨叹眼前的(美好)光景顷刻就会终结 。回想夜来梦中的情景想要再入梦境 , 又思绪万千不能定心 , 如同泛舟的人失落了船桨 , 又似登山者无处攀缘 。。此刻 , 毕昂二宿的星光将轩内照得透亮 , 室外北风大作声音凄厉 , 神智愈加清醒再也不能入眠 , 所有的念想都在脑海里回旋 。(于是)起身穿衣束带等待天明 , 屋前石阶上的重重冷霜晶莹泛光 。(司晨的)鸡也还敛著双翅(栖息)而未曾打鸣 , 笛声清嘹忧郁的声音往远处荡扬:起初节奏细密而悠闲平和 , 最终寂寥清亮中又含了颓败的声音 。在这样的光景里思念佳人 , 请天上的行云来寄托我的心怀 , 行云很快流过不语 , 光阴也如此荏苒而过 。徒然殷殷思念著独自体味悲心 , 终是山阻脚步河滞行 。迎风而立 , 希望清风能扫去我的疲累 , 对泛来的阵阵轻波寄托我的微薄心愿——(期望与你)作《蔓草》那样的聚晤 , 吟诵从《诗经·召南》起未曾断绝的长歌余风 。(而这终究是不能的)(还是)将万千杂虑坦然释怀 , 只存下本真的赤心 , 让心情在遥阔的八荒空遐外休憩流连 。
注释定情赋:东汉张衡的赋作 , 仅存《艺文类聚》十八 , 所录九句 。静情赋:东汉蔡邕(yōng)的赋作 , 仅存残局 , 见《艺文类聚》 。宕(dang):同「荡」 。奕(yi):重叠 。奕代:累代 。褰(qiān):拉开 。眄(miǎn):顾盼 。睇:凝视 。愆(qiān):过错 。颓肩:颓 , 坠 , 水往下流 。颓肩 , 削肩 。古代女子双肩以削为荣 。缅邈(miǎo):遥远翳(yi):遮蔽 , 障蔽 。傥(tǎng):倘 , 或许 。觌(di):相见 。燮(xie)燮:落叶声 。炯炯:本竖心旁 , 思索而不安的样子 。粲(can):鲜明 。憩(qi):休息 , 此处意为休止 。八遐(xia):遥远的八方 。
闲情赋赏析《闲情赋》的第一节极尽夸饰之能事描写美人之容貌与品行:「夫何飘逸之令姿 , 独旷世以秀群 。表倾城之艳色 , 期有德于传闻 。」容貌举世无双 , 德行也远近闻名 , 「佩鸣玉以比洁 , 齐幽兰以争芬 。淡柔情于俗内 , 负雅志于高云 。」既有冰清玉洁的气质 , 又有深谷兰花的芬芳 , 情怀超世出俗 , 志趣高尚入云 。这与其说是写美人 , 不如说是在自我表白 。这位美人就是作者理想的外化 , 是作者心志、情怀的投射与再造 。屈原《离骚》中说:「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 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 , 纫秋兰以为佩 , 」 显然是陶作的样板 , 只不过屈原是自赞自怜 , 而陶渊明含蓄地用自己的理想塑造出一位美人而已 。「 悲晨曦之易夕 , 感人生之长勤 。同一尽于百年 , 何欢寡而愁殷!」美好时光易逝 , 人生旅途艰辛 , 百年之后都将同归尘土 , 何必郁郁于心!这是在劝慰美人 , 也是在劝慰自己 。「褰朱帏而正坐 , 泛清瑟以自欣 。送纤指之余好 , 攘皓神之缤纷 。瞬美目以流眄 , 含言笑而不分 。」进一步状写美人的情态 。
第二节写诗人对美人欲亲近又顾虑重重的复杂心情 。「曲调将半 , 景落西轩 。悲商叩林 ,  白云依山 。仰睇天路 , 俯促鸣弦 。神仪妩媚 , 举止详妍 。」一系列四字句 , 短促顿挫 , 使我们仿佛看到一个平素持重淡泊的男子 , 此时面对仪态万方的绝代佳人 , 心脏在急剧跳动 。「激清音以感余 , 愿接膝以交言 。欲自往以结誓 , 慎冒礼为□ 。待凤鸟以致辞 , 恐他人之我先 。意惶惑而靡宁 , 魂须臾而九迁 。」有心无胆 , 犹豫彷徨 , 正是陶渊明性格的写照 。心烦意乱不得安宁 , 魂不守舍 , 须臾之间几番往返 , 末二句极得恋爱中人心之真态 , 令人好笑又感动 。
第三节是全赋的 ***  , 一反作者朴素淡远的风格 , 炽热无比 。「愿在衣而为领 , 承华首之余芳; 悲罗襟之霄离 , 怨秋夜之未央 。愿在裳而为带 , 束窈窕之纤身;嗟温凉之异气 , 或脱故而服新 。愿在发而为泽 , 刷云鬓于颓肩;悲佳人之屡沐 , 从白水以枯煎 。愿在眉而为黛 , 随瞻视以闲扬;悲脂粉之尚鲜 , 或取毁于华妆 。愿在莞而为席 , 安弱体于三秋;悲文茵之代御 , 方经年而见求 。愿在丝而为履 , 附素足以周旋 , 悲行止之有节 , 空委弃于床前 。愿在昼而为影 , 常依形而西东;悲高树之多荫 , 慨有时而不同 。愿在夜而为烛 , 照玉容于两楹;悲扶桑之舒光 , 奄天景而藏明 。愿在竹而为扇 , 含凄飙于柔握;悲白露之晨零 , 顾襟袖之缅邈 。愿在木而为桐 , 作膝上之鸣琴;悲乐极以哀来 , 终推我而辍音 。」
十愿连翩 , 一气呵成 , 要化己身为美人衣之领 , 腰之带 , 发之膏泽 , 眉之黛墨 , 身下之席 , 脚上之鞋 , 随身之影 , 照颜之烛 , 手中之扇 , 膝上之琴 , 只为了亲近美人 , 陪伴美人 。一连串拟物手法的运用 , 构思奇特 , 想像丰富 。十种物事 , 寄托同一个美好心愿 , 十番转折 , 十种设想的结果 , 表达同一种担忧 , 尤为衬出心愿的强烈 。
空怀十愿 , 无以表白 , 作者情绪渐渐变得低沉 。「考所愿而必违 , 徒契契以苦心 。拥劳情而罔讷 , 步容与于南林 。栖木兰之遗露 , 翳轻松之余阴 。倘行行之有觌 , 交欣惧于中襟 。竟寂寞而无见 , 独悄想以空寻!」抒情主人公过分消极 , 仅仅停留于心愿 , 不敢付诸行动 , 很有无故寻愁觅恨的味道 。凭空设想出一个情人 , 本就只是为了抒发心中那份郁郁不得志的情绪 , 本就只是枉自嗟怨 , 不会有什么结果也不求有什么结果 。
第五节诗人由美人乏不可求回复到自己平生志愿之不得遂上来 。「敛轻裾以复路 , 瞻夕阳而流叹; 步徒倚以忘趣 , 色惨凄而矜颜 。叶燮燮以去条 , 气凄凄而就寒;日负影以偕没 , 月媚景于云端 。鸟凄声以孤归 , 兽索偶而不还;悼当年之晚暮 , 恨兹岁之欲殚 。思宵梦以从之 , 神飘瓢而不安;若凭舟之失悼 , 譬缘崖而无攀 。」这里梦中情人已退居次席 , 作者开始比较直接地表现自己不知路在何方的迷惘 , 一事无成而时光易逝的惆怅 。坐卧不安 , 神魂飘游 , 是为了那始终追求不到的梦中情人一般美好而又缥缈的理想 。
赋之末节 , 诗人经过一夜辗转苦思 , 终于在无计可施中放弃了追求 , 也平复了烦燥不安的情绪 。「 于是毕昴盈轩 , 北风凄凄 。久久不寐 , 众念徘徊 。」四字句的再次夹入 , 表明情感的再度转折 。起摄带以伺晨 , 繁霜粲于素阶;鸡敛翅而未鸣 , 笛流运以清哀 , 始妙密以闲和 , 终寥亮而藏摧 。意夫人之在兹 , 托行云以送怀;行云逝而无语 , 时奄冉而就过 。徒勤思以自悲 , 终阻山而带河;迎清风以祛累 , 寄弱志于归波 。尤《蔓草》之为会 , 诵《郡南》之余歌;但万虑以存诚 , 憩遥情于八遐 。」诗人极力使自己认为没有希望 , 万种相思只是徒然自寻烦恼 , 以让自己完全放弃努力也放弃心愿 , 让他胸中的郁闷与梦幻付诸清风流水 。发乎情而止乎礼 , 浮想联翩的白日梦终究没有什么意义 , 诗人要摒除各种杂念 , 保持一片纯心 。
通观全赋 , 总体来讲作者的情调是低沉、消极的 , 即是「十愿」 , 也把那股火一般的情感深深压抑 , 以悲观的情绪来淡化 。末几节更是将其消解至无 , 诗人之心仍然回复为一汪死水 。
这篇赋结构新颖 , 想像丰富 , 辞句清丽 , 灵活地运用了比兴手法 , 其中的十愿表现出极大的创造性 , 荡除了汉赋那种着意铺排、堆砌辞藻、典故、用语生涩的积弊 , 清新自然 , 因此被人们久诵不衰 。
闲情赋创作背景陶渊明这篇赋作的写作时间 , 一说是他年轻时的作品 , 一说大约完成于作者任职或归隐期间 。据袁行霈考证《闲情赋》是陶渊明十九岁时所作 。
还有一种说法:陶渊明辞州主薄不受后 , 在家闲居了六七年 。闲居的第二年 , 即太元十九年(394年) ,  陶渊明三十岁时 , 他的妻子去世 , 续娶翟氏 。翟氏是一个贤良女子 , 据《南史》本传说:「其妻翟氏 , 志趣亦同 , 能安苦节 , 夫耕于前 , 妻锄于后 。」大约在诗人丧妻、再娶这一段时间内他写了《闲情赋》 。
诗词作品:闲情赋诗词作者:【 魏晋 】陶渊明诗词归类:【写人】、【美人】
形容女子举世无双的诗句1. 关于举世无双的诗句
关于举世无双的诗句 1.一带山河,举世无双出自哪首诗
阳朔汇景阁酒店对面的碧莲峰下的“带”字 , 非常有意思 。有人说一个字包含着“一代江山、少年努力”八个字的意思

又有人说是“一带河山甲天下 , 少年努力举世才” 还有人说应该是“一带河山 , 举世无双 , 少年努力 , 万古流芳”

一个“带”字 , 成为叹为观止的书法巨制!成为阳朔自然风光中的文化名胜!成了后来游人讨论不约的话题!

清末阳朔县令王仁元所书的“带”字 , 题刻于阳朔碧莲峰石壁上 , 因没有留下任何注脚 , 就给后人无限的想象空间 , 如今从这个书于170多年前的“带”字中 , 不同的人悟出不同的意境 , 现在已有了五种诠注 , 但其结果是众说纷坛 , 莫衷一是 。
2.用举世无双的词语造句
、北京故宫是一个富丽堂皇举世无双的大宫殿 。

二、我们的首都建设 , 堪称大气磅礴 , 举世无双 。

三、长城用举世无双、独一无二来形容它一点也不过 。

四、长城这个伟大的建筑 , 可以说是举世无双 , (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

五、举世无双的秦兵马俑是我国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 。

六、中国的长城是举世无双的历史遗迹 。

七、故宫这座古老的紫禁城 , 更是富丽堂皇 , 举世无双 。

八、都江堰水利工程举世无双 。
3.形容女子倾国倾城的诗词
北方有佳人 。绝世而独立 。

一顾倾人城 。再顾倾人国 。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 。佳人难再得 。

译文 注释

北方有位美丽姑娘 , 独立世俗之外 , 她对守城的将士瞧一眼 , 将士弃械 , 墙垣失守;

她对君临天下的皇帝瞧一眼 , 皇帝倾心 , 国家败亡!美丽的姑娘呀 , 常常带来“倾城、倾国”的灾难 。

纵然如此 , 也不能失去获得佳人的好机会 。美好姑娘世所难遇、不可再得!

李延年 , 西汉音乐家 , 生年不详 , 前112年春天为武帝所用 。汉武帝宠妃李夫人的哥哥 。李家世代为倡 , 李延年与其妹李夫人皆出自倡门 , 能歌善舞 , 容貌喜人 。

李延年原本因犯法而受到腐刑 , 负责饲养宫中的狗 , 后因擅长音律 , 故颇得武帝宠爱 。一日为武帝献歌:“北方有佳人 , 绝世而独立 , 一顾倾人城 , 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 , 佳人难再得 。”李延年的妹妹由此得幸 , 后来封为李夫人 , 汉武死后李夫人被追封为汉武皇后 。

后李夫人生下了昌邑王刘髆 , 产后不久病逝 。李延年也得以被封“协律都尉” , 负责管理皇宫的乐器 , 极得武帝幸爱 , “与上卧起 , 甚贵幸 , 埒如韩嫣” , 成为汉武帝的男宠 。

李延年对后世音律作词起着深刻的影响 。礼教不分家 , 他的音乐著述无一不为了封建王朝的统治 。在文化上 , 他的代表作《佳人曲》对五言诗起着一个开端的作用。
4."举世无双"这个词语可以用来形容人或事物出类拔萃,我们可以用这
举世无双

jǔ shì wú shuāng

【解释】全世界找不到第二个 。

【出处】汉·东方朔《答客难一首》:“好学乐道之效明白甚矣 , 自以为智能海内无双 , 则可谓博闻 。”

【结构】主谓式 。

【用法】含有褒义 。用来赞赏好的人或物 。一般作宾语、定语 。

【辨形】举;不能写作“居” 。

【近义词】盖世无敌、独一无二

【反义词】无独有偶

【辨析】~和“独一无二”;都可表示“非常罕见或没有可相比”的意思 。不同在于:~本身含有“在全世界”的意思;所以前面不加限制;“独一无二”用于强调“唯一的、没有第二个或相同”的意思时;同样表示“没有可以与之相比拟”的意思;其前面可加上一定的限制 。

【例句】中国的长城是~的历史遗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