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角大齐通宝80亿

真正的唐代大齐通宝目前价格多少?收藏古钱,当然是品相越好越值钱 。不过,有些古钱因年深日久,已缺廓少边,有的甚至还少了一角 。这种古钱,若是罕见的,收藏价值同样很高 。如上海泉家王荫嘉的折三型永乐通宝左上角就缺了一小角;还有传世仅见两品的大齐通宝其中之一也缺了左上角,俗称“缺角大齐”,这些残缺的古钱都是稀世珍宝,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

在古代,铜钱是主要流通货币,只有少量铁钱和铅锡钱 。流传至今,铁钱和铅锡钱已不多见,尤其是铁钱,经多年腐蚀,锈迹斑斑,有的已很难辨认 。因此,古钱收藏爱好者应在收藏铜钱的同时,重视收集铁钱和铅锡钱 。就目前古钱市场而言,由于铁钱和铅锡钱较少,价格已远远高于铜钱,预计将来价格还会升高 。

大齐通宝精品
拍品名称----------------估价(万)成交价(万)拍卖日期
银质花钱(安南)“景兴通------14-15万---41万---2015/3/22
唐开元大齐通宝合背、宋咸平元--18-20万---76万---2014/10/8
元末 天定大齐通宝折三---------40-50万---23万---2011/12/6
清 乾隆大齐通宝背宝直小平样---45-55万---46万---2010/10/7
天国太平背横圣宝、隆庆通---38-50万---35.98万---2006/6/3
清 嘉庆大齐通宝背一帆风顺图---80-90万---32万---2010/12/2
清 顺治大齐通宝背大福---------20-80万---65万---2011/10/5
大齐通宝到底值多少钱如果是真品大齐通宝,市场价上百万上千万都有可能 。大齐通宝是南唐开国皇帝李弁铸造的第一种南唐钱币 。流传至今只有两枚被发现 。一枚被称为是缺角大齐,而另外一枚则被称为是四眼大齐 。现在世上流传的几乎都是仿制品 。

缺角大齐通宝80亿

文章插图
“缺角大齐”由清朝的江南名士戴熙(字醇士)所藏,后投水自尽,后人为了得到这杖稀世真品,争相购买戴宅,掘地数次,终无所获 。“四眼大齐”是上世纪20年代泉学家戴保庭和朱克壮在江西鄱阳农村孩童踢的毽子上发现的,后被著名收藏张叔驯重金购得,藏之密室,从不示人 。


扩展资料
近代以来除了戴醇士以外,大家看的都是拓片,真钱谁也没见过,戴醇士所藏的那枚“大齐通宝”因残缺左角,故称“缺角大齐”,但是这枚已经失踪;1925年,戴葆庭却偶然从江西乡下逮着一枚 。因为上面戳了四个小洞,故世称“四眼大齐”,现在被收藏在美国芝加哥的一个艺术博物馆内 。
张叔驯共藏有约3万枚钱币,内中孤品、珍稀之品不胜枚举 。如五代时南唐李昪所铸的“大齐通宝”,后梁刘守光所铸的“应天元宝背万”、“乾圣元宝背百”、“应圣元宝背拾”,史思明所铸的“壹当伯钱”,王莽时期的“国宝金贵直万”,元代篆楷“中统元宝”,钦察汗国的“窻国通宝”等 。
【缺角大齐通宝80亿】参考资料:人民网-古钱大王张叔驯传奇(下)
大齐通宝,看看大齐通宝,看看
你好
1)屏幕上不能鉴定历史货币真赝,就是上手也有打眼的时候,只能说一个印象或感觉 。
2)我建议有机会拿实物直接向有见识者请教,最低也在“古泉园地”“钱币天堂”之类的钱币收藏交流网站征询 。
3)在钱币市场”衡量价格,我只能这样说:这是一种“玩物”价格是波动的,要根据出让方与接收方的商讨,每一枚价格都要讨论 。
4)你发图如是真品即是珍品:“大齐通宝”,价格5万元不能说贵,上拍可能更高 。
5)从历史货币角度衡量:赝品(抱歉,没上手看实物) 。赝品价格不予探讨 。
6)发图“大齐通宝,”如是真品为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国主徐知诰(李昪)(约公元937年)所铸造,据记载曾存世仅两枚 。一枚的右上方缺一角,俗称“缺角大齐”,另一枚的钱上钻有4个小孔,俗称“四眼大齐” 。这两枚都已失传 。因此这种大珍没有可信的有序传承和新近出土一律以赝品看待为妥 。
7)当然,“英雄不问来路”要说“大齐通宝”世上仅有两枚也不一定,也许“高手在民间”,而且这两枚“大齐通宝”按今天的衡量标准还不一定鉴定为真呢 。但是,发图“大齐通宝”包浆斑锈看似不实,没有层次感;文字“太工整”,没有“古风”;
8)我建议有机会拿实物直接向有见识者请教,带实物去钱币市场,聊聊天,交几个币商朋友,大家对钱币的信息习惯性切磋,这样才是接近精准认知途径 。
当然,必须承认:现代造假者远不是“有些人”所说的:他们利欲熏心,他们不学无术......; 我很愿意承认他们审美制作实力强,学识水平高,所花费的成本也大;制假者比我强 。
因此,越是珍贵的币品我们审视的条件就应该越苛刻 。
以上所说仅是我的感觉,不看实物常常说错 。但愿我是错的 。
藏友们,您们好,请鉴赏我这四枚大齐通宝,铜质红润,字迹端正,包浆老道,比上海博物馆的大齐品像更好,那么你自己认为的真品?其实就是四枚仿品而已!你仔细看看的大齐,连穿孔都没有“修整”!
附录有关大齐通宝的知识链接:概况
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国主徐知诰(李昪)所铸造,李昪曾为徐温养子,故名徐知诰,曾被徐温封作齐王,杨吴天祚3年(公元937年)徐废吴睿帝自立,国号大齐,铸大齐通宝,现存世仅两枚 。一枚的右上方缺一角,钱币界称之为“缺角大齐”,另一枚的钱上钻有4个小孔,被称为“四眼大齐” 。“缺角大齐”由清朝的江南名士戴熙所藏,当时就有人愿用高价收买,戴不忍割爱,太平军攻进杭州,戴投水自尽,死前将大齐通宝等物深埋地下 。后人为了得到这杖稀世真品,争相购买戴宅,掘地数次,终无所获 。“四眼大齐”是上世纪20年代泉学家戴保庭和朱克壮在江西鄱阳农村孩童踢的毽子上发现的,此枚大齐通宝虽然不缺角,但因为做毽子,被钻出四个小孔 。后被著名收藏张叔驯重金购得,藏之密室,从不示人,且因而自号“齐斋”,其对“大齐通宝”的珍爱可见一斑 。大齐通宝唯其罕见,弥足珍贵 。中国古钱“五十名珍”之一 。李弁铸造的“大齐通宝”,钱文纤细清晰,工整有力 。宽缘 。平背 。色泽浅黄 。直径约22、5毫米,厚约0、8毫米,重约3克 。
你认真读一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