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施故里在哪里西施故里为浙江省绍兴市诸暨苎萝村 。

文章插图
西施的故乡是越国句无苎萝村 , 在今浙江省绍兴市诸暨苎萝村 。西施 , 子姓施氏 , 本名施夷光 , 后人尊称为“西子” 。苎萝山有东、西两个村子 , 施夷光住在西村 , 所以被叫做西施 。意思是住在西村的施家女儿 。西施家境贫寒 , 父亲卖柴 , 母亲浣纱 。
人物简介
西施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 , 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 。“闭月羞花之貌 , 沉鱼落雁之容”中的“沉鱼” , 讲的是西施浣纱的经典传说 。
在当年西施浣纱之处绍兴诸暨 , 系一大方石 , 古朴苍褐 , 上镌“浣纱”二字 。为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手笔 。南北朝刘宋孔灵符《会稽记》云:绍兴诸暨苎萝山 , 有西浣纱石 。
《舆地志》、《十道志》、《嘉泰会稽志》亦载:“勾践索美女以献吴王 , 得诸暨苎萝山卖薪女 , 曰西施 。山下有西施浣纱石” 。
【西子故里在哪里】历代文人学士喜作歌骊之行 , 唐代诗人李白《送祝八之江东赋得浣纱石》云:“西施越溪女 , 明艳光云海……未入吴王宫殿时 , 浣纱古石今犹在 。”
西子故里歌西施
几次去浙江的途中 , 见路旁一指示牌标有诸暨入口的字样 , 知晓诸暨是古代美女西施的故里 , 几次想拐进去 , 一堵那美丽的芳容 。虽是自驾车 , 但无奈要事在身 , 最终放弃 。去年国庆假期 , 专程前往诸暨 , 去领略几千年前的美人风采 。
西子故里歌西施
凉风去暑意 , 晚秋至诸暨;
久慕西子女 , 一代俏佳人 。
布衣舞裙裾 , 浣纱于石溪;
貌惊群鱼舞 , 粉黛尽羞颜 。
为国洗前耻 , 忍辱宠一时;
吴骄必有失 , 何奈怨西施 。
离别红尘去 , 甘回做布衣;
不忘初心许 , 终生伴范蠡 。
西施 , 本名施夷光 , 越国美女 , 一般称其为西施 , 后人尊称其“西子” 。她天生丽质、秀媚岀众 , 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 。有着“沉鱼”之容 。她在河边浣纱时 , 清澈的河水映照着她那俊俏的身影 , 使水中的游鱼竟忘了游水而慢慢沉到河底 。历史典故里 , 承载着许多美丽的故事 。
西施岀身虽不高贵 , 但不失高贵 , 美得坚强 , 在国难当头之际 , 忍辱负重 , 以身许国 , 表现了一个爱国女子的高尚思想情操 , 世代被后人传颂 , 流传不衰 , 受到后人的怀念 。
临别时 , 拍了几张满意的照片 , 带着满满的记忆归来 。
西施故里得具体资料西施故里
古代 , 沿浦阳江有“上诸暨”和“下诸暨”之分 , 西施出生在下诸暨 , 下诸暨即浦阳江下游之地 。秦时置诸暨县包括这两部分 , 西汉时把下诸暨单独置县 , 称“余暨” , 三国吴时改称“永兴” , 唐天宝元年正式改名为“萧山” , 一直沿用至今 。西施的故里虽在今萧山县境内 , 但它属诸暨县故地 , 所以人们习惯上称西施为诸暨人 。历史上萧山临浦行政区划确实多变 , 自古以来 , 临浦镇归萧山、诸暨和山阴三县其中两地或者三地共同管辖 。尤其是镇上山阴街 , 自古就有“山阴不收 , 会稽不管”之说 。
春秋战国时期 , 萧山尚未建县 , 当时西施故里苎萝村属于诸暨管辖 , 西施是临浦人 , 但从历史与文化的角度她也是诸暨(此诸暨已非今诸暨)人 。诸暨利用西施搞旅游、文化产业 , 大家都可以理解 , 确实西施生长的地方与诸暨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 但真正西施之生长与生活的地方绝非现在的诸暨城南 , 而是萧山临浦苎萝村(历史上称作苎萝乡西施里) 。据明嘉靖《萧山县志》(宁波天一阁藏本)载 , 北宋太平兴国三年 , 萧山就有苎萝乡西施里的建制 。该志所附的《县境之图》 , 明白地标绘了苎萝山在萧山苎萝乡施家渡(现临浦施家渡村 , 位于苎萝村附近) 。
在临浦悠悠的西小江经麻溪桥进入临浦 , 向西北流至浴美施桥 , 此流段亦唤作“浣纱溪” 。这里水陆交通发达 , 商贾贸易频繁 。相传当年西施入吴时 , 由范蠡陪同 , 舟从越国会稽出发 , 顺西小江而行 , 过苎萝山来到这里 。此时已近黄昏 , 西施望着夕阳西下的家乡 , 想着自家背井离乡 , 前往吴国 , 将委身于吴王 , 便泪流不止 。范蠡深知西施的心情 , 于是决定在此停泊一宿 。当时正值夏末秋初 , 江南天气依然炎热 , 俗称“秋老虎” 。西施为了洁身自爽 , 欲留清白于此 , 便在两水交汇的潭中沐浴 。从此 , 这里的潭、桥、路都贯上了“浴美施”三个字 。现今仍然保留了明代弘历年间的遗物“古浴美施闸”刻石 , 西施其人其事在当时已经流传甚远 。
萧山临浦浣纱溪东的苎萝山(越中名山 , 众多历史典籍均有记载) , 主峰海拔127米 , 系会稽山余脉 , 乃越地之正宗 。苍翠挺拔 , 别具风姿 。山上有 红粉石 , 据说手在石上一抹 , 会抹下些许红粉来 。在苎萝山下 , 浣纱溪西岸 , 有西施庙 , 此庙原先是西施宅 , 南宋才改为西子祠 。乡人祀西施为四十八村之土谷神 , 一直俗呼“(先施)娘娘庙” 。庙坐西朝东 , 面对苎萝山 , 建筑规模现仍清晰可辨 , 有殿五楹 , 余屋三楹 , 演台一座 。庙前有苎萝亭 , 临溪 。亭前有小桥 , 具江南水乡的建筑风格 。浣纱溪畔还有范蠡庵、起步庙 。范蠡庵乡人称日思庵 , 以范蠡在此访得西施 , 有功于越 , 乡人思之 , 故名 。今祠之后殿及戏甘犹存 。起步庙又称后江庙 , 相传越灭吴后 , 西施与范蠡归越隐居 , 在此弃舟上岸 , 故称起埠庙 。苎萝村附近还有施家渡 。施家渡相传是当年西施回越都的下船处 。现有施姓在此聚族而居 , 殆为西施所居村的施姓后裔 。
这不仅仅是传说 , 萧山临浦的西施古迹 , 至今犹存 , 现有14处关于西施生活的遗迹 , 包括西施庙、苎萝亭、浣纱溪、苎萝山浴美施潭等列为杭州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西施古迹群 。传说三月初三为西施的生日 , 那天不光是临浦、有来自萧山各地、绍兴等地的香客来西施庙进香 。至今不衰 。
现西施庙里仍然有一块清代光绪皇帝的御旨石碑 , 其中提及绍兴府萧山县之西施庙 , 可见当时官方以及民众都认可 , 西施庙在临浦 , 西施故里亦在临浦 。
西施出萧山资料选 。
余暨 , 西施之所出 。——《越绝书逸文》(清金山钱培名辑万卷楼丛书本)
会稽郡余鞋(六)越绝曰:西施之所出 。——《后汉书郡国志》刘昭注 。
牛头山临江 , 山在县(永兴县)东南 , 水陆并行二十里 。其山北 , 江水回流 , 舟行倚宿 , 犹未经过 。说者云:牛头、苎萝 , 一日三过 。——南朝宋孔灵符《会稽记》按:孔氏所指的苎萝山 , 实在今萧山境内 , 因为只有萧山牛头山与苎萝山才“一日三过” 。
王轩游西小江 , 泊舟苎萝川 , 感国色埋尘 , 怆然题诗于西施石日:“岭上千峰秀 , 江边细草春 。今逢浣纱石 , 不见浣纱人 。”——唐范拽《云溪友议》按:西小江流经萧山 , 苎萝山在其临浦至所前一段东侧 。
紧萧山县本余暨县 , 两汉属会稽郡 。汉末童谣曰:天子当兴东南三余之间 , 故孙权改曰永兴 , 晋因之 , 隋省人会稽县 。唐仪凤二年复置 , 属越州 。天宝元年改曰萧山县 , 泮水所出 , 水经以为浦阳江之别名 , 自外无水以应之 。越人西施出于此县 。——北宋欧阳患《舆地广记》
苎萝山 , 在县(萧山县)南三十里 , 有西子庙……——南宋嘉泰《会稽志》卷九
渔浦八十五里为苎萝 , 浦口有西施庙存 。——元.张翥《题赵仲穆江浦归帆图》按:今义桥镇有渔浦街 。
苎萝山在县南二十五里 , 属苎萝乡 , 下有西施宅——明嘉靖《萧山县志》(天一阁藏本)按:据该志载 , 北宋太平兴国三年 , 萧山就有苎萝乡.西施里的建制 。该志所附的《县境之图》 , 明白地标绘了苎萝山 。
《舆地志》云:“西施、郑旦皆居苎萝 。”余亲历焉 , 苎萝一山阜尔!访之父老 , 云:施旦皆居茅家埠 , 沿村有溪 , 曾浣纱焉 。及访旧居 , 竟不可得 。——清茹铉《王会新编》
西施宅 , 在萧山东南苎萝山 , 山下即西施宅 , 有红粉石 。又:诸暨也有西施宅 , 浣纱石 , 辨者以萧山之宅为真 。……苎萝山 , ……在诸暨县南五里 , 浦阳江之西 , 俗呼张家山 , 山下有浣纱石 。而无西施之居 , 至今传疑 。——清西吴悔堂老人《越中杂识》
《后汉群国志》会稽郡余暨县 , 今萧山也 。刘昭于余暨县下引《越绝书》注曰:西施之所出 。则知为诸暨人非 , 喜而正之:两地苎萝山 , 谁生窈窕颜信从端木笔 , 疑是子皮还 。蓉采若耶近 , 艳逢浣浦艰 。年年春赛日 , 歌舞不曾闲 。萧山有土神祠 , 像为西施 。——清阎若璩《潜邱扎记》
苎萝村土地为西施 。萧山县人 。——清谈迁佃匕游录西施神》
萧山旧曰余暨 , 自有苎萝山 , 滨临浦渡 , 古来有西施庙 。——明王思任诸暨《苎萝西子志》
泉石流素香 , 昔年浣纱处 。……还顾旧时伴 , 布裙相晤语……——明来集之《题苎萝西子祠》
西施住萧山之苎萝村 , 其地在萧山城南二十五里…...施亡后 , 乡人思之 , 为立祠溪旁 , 以其为乡所出 。女名小姑神… , 宋淳熙年敕封为土谷神 , 曰苎萝村土地先施娘娘 。——清毛奇龄《九怀词.苎萝小姑》
金将兀术从上董岭(在今萧山境内)追杀康王 , 几为所捕 , 至苎萝川 , 忽见山间石壁彩虹纷起 , 光莹耀目 , 士卒惊愕 。兀术下令搜寻 , 青山如帐 , 仅两间草舍而已 , 问之土人 , 谓是西施出生之地 。——清韩栋《湖南笔记》按:“青山如帐”者 , 即萧山苎萝山下青山帐村是也 。
西施庙在苎萝乡(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 , 萧山就有苎萝乡.西施里的建置)之东 , 殿五楹 , 余屋三间 , 有演台 。
苎萝山前有西施里.西施宅 , 宅前有红粉石 , 外有浴美施闸——民国《萧山县志稿》
萧山县南有苎萝山 , 届苎萝乡 。山下有西施宅 。宅临溪 。溪边有西施滩 , 红粉石 。——明万历《萧山县志》
西施实生于吾萧 , 今萧山有苎萝乡 。《后汉书》会稽郡余暨即萧山 , 注西施之所出 。以诸暨者误 。——明来斯行《槎庵小乘》
- 木属仁是什么命
- 证券商和律师事务所
- 钢材多少钱一吨价格
- 相当于自然吸气多少
- 湖南永州最出名的特产
- 健康系统人脸识别在哪
- 花水湾第一村温泉大酒店
- 被苏轼称赞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唐代诗人是
- 手机换个电池大概需要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