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茂林的山水画

中国十大著名的山水画中国十大著名的山水画如下:

画家茂林的山水画

文章插图
1、《富春山居图》 。《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画家黄公望于1350年创作的纸本水墨画,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黄公望为师弟郑樗(无用师)所绘,几经易手,并因“焚画殉葬”而身首两段 。
2、《千里江山图》 。《千里江山图》是北宋宋徽宗时期天才少年王希孟创作的绘画画卷作品,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属于一级文物,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该作品以长卷形式,立足传统,画面细致入微,烟波浩渺的江河、层峦起伏的群山构成了一幅美妙的江南山水图 。
3、《游春图》 。《游春图》是山水画史中承前启后的杰出大家,现存于故宫博物院的《游春图》就是“唐画之祖”展子虔唯一传世的代表作 。该画不仅是中国山水画的里程碑,也是我国史上最古老的一幅真正意义上的山水画,具有非常高的价值 。
4、《溪山行旅图》 。《溪山行旅图》是中国北宋画家范宽的绘画代表作品,也是经典大写意水墨山水画代表作之一,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该画作描绘的是典型的北国景色,大山大水的全景构图,给人一种气势十足的感觉,是这幅图较突出的特色 。
5、《潇湘图》 。《潇湘图》是五代南唐董源的国画山水画代表作,被画史视为“南派”山水的开山之作,也是中国山水画史上代表性作品之一,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这幅经典国画山水画,表现的是南方山水,图绘一片湖光山色,山势平缓连绵,大片的水面中沙洲苇渚映带无尽,山峦多用披麻皴,让画面有很强的空间感,更呈现出江南山水的迷蒙 。
6、《茂林远岫图》 。《茂林远岫图》传为李成创作,现收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该画描绘的是夏日山水景色,就绘画技法而论,刻画细腻,神形有致;画面构图“三远”法的并用,构景主次疏密的安排等,无不透露出北宋山水画风貌的典型气息 。
7、《江帆楼阁图》 。《江帆楼阁图》是唐代画家李思训所创作的一幅山水画,现收藏于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 。这幅画描绘的是游春情景,以“青绿山水”与“金碧山水”创作的国画山水作品,是中国早期青绿山水画的风格特色的代表作品 。
8、《明皇幸蜀图》 。《明皇幸蜀图》是唐代山水画家李昭道创作的一幅作品,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这幅青山绿水的绚丽画卷,虽然名曰“幸蜀”,描绘的却是安史之乱的不幸,画家在表现这一主题时回避了唐玄宗逃难时的狼狈一面而将其粉饰为一派帝王游春行乐景象,所以此图又名《春山行旅图》 。
9、《匡庐图》 。《匡庐图》是五代后梁画家、“北方山水画派之祖”荆浩的代表作 。全幅用水墨画出,画法皴染兼备,充分发挥了水墨画的长处,体现的是大山大水,开图千里的局面,比唐代山水大大前进了一步,是经典大写意水墨山水画代表作品 。该画不仅使用的是“荆氏笔法”,还是体现他绘画理论的代表作,对后期山水画家影响颇大 。
10、《早春图》 。《早春图》描写的是早春即将来临的山中景象,表现初春时北方高山大壑的雄伟气势,渲染出画面宁谧而生机勃勃 。
最好的山水画最好的山水画如下:
1、茂林远岫图
北宋时期创作的,是一副手卷样式的水墨画,目前存放于辽宁省博物馆 。这幅画卷描述的是夏日的山水景色,这之中将山水树木的特色特点都很好的展现了出来,欣赏画卷的时候就像是身临其境一般 。

2、潇湘图
南唐,五代时期的画作,其材质是绢本,但是其画作类型是设色画 。作者董源着重的表现了南方的山水画面,运用构图,使得整个画面有着很强的空间感,有着江南风情的朦胧,是山水画史上很有代表性的一幅作品 。
3、早春图
郭熙在北宋时期,所创作的一幅绢本设色画,整幅画主要采用了全景式高远、平远、深远相结合之构图,极大的体现了初春时北方高山大壑的雄伟气势和生机勃勃的氛围,历来也凭借画中极高的建筑价值,对后世的建筑学也具有深远的影响 。
4、明皇幸蜀图
创作年代是唐朝,其作者是李思训 。该画卷表达的主题就是人马于丛山峻岭之中穿行,整体的材质是绢本,有着十分典型的时代特征 。该画整体工艺精良,也是很能代表唐代山水画面貌的一幅作品 。
5、江帆楼阁图
一个绢本绘画类型的画作,其作者为李思训 。该画的主题是游春,在画中作者将山水风景跟游人很好的结合在了一起,整体的画风精密,有着丰富的色彩,十分地有特色 。
五代时期著名山水画代表人物有谁、及他们绘画的艺术特色1、荆浩
荆浩(约850-?),字浩然,号洪谷子,河南孟州(河南济源)人,五代后梁画家,尊为北方山水画派之祖 。因避战乱,常年隐居太行山 。
擅画山水,师从张璪,吸取北方山水雄峻气格,作画“有笔有墨,水晕墨章”,勾皴之笔坚凝挺峭,表现出一种高深回环、大山堂堂的气势,为北方山水画派之祖 。
著有《笔法记》山水画理论的经典之作,提出气、韵、景、思、笔、墨的绘景“六要” 。
作品还有《匡庐图》《雪景山水图》等 。
2、关仝
关仝(约907-960),长安(陕西西安)人 。五代后梁画家 。一作关同、关穜 。在山水画的立意造境上能超出荆浩的格局,而显露出自己独具的风貌,被称之为关家山水 。
画山水,早年师法荆浩,刻意学习,废寝忘食 。所画山水颇能表现出关陕一带山川的特点和雄伟气势 。
画风朴素,形象鲜明突出,简括动人,被誉为“笔愈简而气愈壮,景愈少而意愈长” 。北宋米芾说“工关河之势,峰峦少秀气” 。
3、李成
李成(919-967),五代宋初画家,字咸熙,原籍长安(陕西西安),先世系唐宗室 。擅画山水,师承荆浩、关仝,后师造化,自成一家 。多画郊野平远旷阔之景 。
平远寒林,画法简练,气象萧疏,好用淡墨,有“惜墨如金”之称;画山石如卷动的云,后人称为“卷云皴”;画寒林创“蟹爪”法 。对北宋的山水画的发展有重大影响,北宋时期被誉为“古今第一” 。
祖父于五代时避乱迁家营丘(今山东青州),故又称李营丘 。
作品有《读碑窠石图》《寒林平野图》《晴峦萧寺图》《茂林远岫图》等 。
4、董源
董源 (934-约 962 ),又名董元,字叔达,江西钟陵(进贤县)人 。五代南唐画家,南派山水画开山鼻祖 。
董源与李成、范宽史上并称北宋三大家 。南唐国主李璟以为北苑副使,故又称“董北苑” 。
擅画山水,兼工人物、禽兽 。其山水初师荆浩,笔力沉雄,后以江南真山实景入画,不为奇峭之笔 。疏林远树,平远幽深,皴法状如麻皮,后人称为“披麻皴” 。
山头苔点细密,水色江天,云雾显晦,峰峦出没,汀渚溪桥,率多真意 。米芾谓其画“平淡天真,唐无此品” 。
存世作品有《夏景山口待渡图》《潇湘图》《夏山图》《溪岸图》《平林霁色图卷》等 。
5、巨然
巨然,生卒年不详,江宁(江苏南京)人 。五代宋初画家,僧人 。
早年在南京开元寺出家,南唐降宋后到汴京(河南开封),居于开宝寺 。
擅画山水,师法董源,专画江南山水,所画峰峦 ,山顶多作矾头,林麓间多卵石,并掩映以疏筠蔓草,置之细径危桥茅屋,得野逸清静之趣,深受文人喜爱 。
以长披麻皴画山石,笔墨秀润,为董源画风之嫡传,并称董巨,对元明清以至近代的山水画发展有极大影响 。
画作有《万壑松风图》《秋山问道图》《山居图》等传世 。
——荆浩
——关仝
——李成
——董源
——巨然
宋代著名山水画家有哪些人1、李成
李成(919-967),五代宋初画家 。字咸熙 。原籍长安(今陕西西安),先世系唐宗室,祖父于五代时避乱迁家营丘(今山东青州),故又称李营丘 。擅画山水,师承荆浩、关仝,后师造化,自成一家 。多画郊野平远旷阔之景 。
平远寒林,画法简练,气象萧疏,好用淡墨,有“惜墨如金”之称;画山石如卷动的云,后人称为“卷云皴”;画寒林创“蟹爪”法 。对北宋的山水画的发展有重大影响,北宋时期被誉为“古今第一” 。存世作品有《读碑窠石图》《寒林平野图》《晴峦萧寺图》《茂林远岫图》等 。
2、范宽
范宽(950—1032),宋代绘画大师,又名中正,字中立,汉族,陕西华原(今陕西铜川耀州区)人,性疏野,嗜酒好道 。擅画山水,为山水画“北宋三大家”之一 。
初学李成,后感悟“与其师于人者,未若师诸造化”,遂隐居终南、太华,对景造意,写山真骨,自成一家 。其画峰峦浑厚端庄,气势壮阔伟岸,令人有雄奇险峻之感 。用笔强健有力,皴多雨点、豆瓣、钉头,山顶好作密林,常于水边置大石巨岩,屋宇笼染黑色 。作雪景亦妙 。
3、李公麟
李公麟(1049-1106),北宋著名画家 。字伯时,号龙眠居士 。庐江郡舒城县(今舒城)人 。神宗熙宁三年进士,历泗州录事参军,以陆佃荐,为中书门下后省删定官、御史检法 。李龙眠即李公麟,字伯时,祖籍安徽舒城 。
因安庆桐城城北有一龙眠山,李公麟曾长居于山下,所以又自号龙眠居士或龙眠山人 。神宗熙宁三年进士,历泗州录事参军,以陆佃荐,为中书门下后省删定官、御史检法 。
4、李唐
李唐(1066—1150),南宋画家 。字晞古,河阳三城(今河南孟州)人 。初以卖画为生,宋徽宗赵佶时入画院 。南渡后以成忠郎衔任画院待诏 。擅长山水、人物 。变荆浩、范宽之法,苍劲古朴,气势雄壮,开南宋水墨苍劲、浑厚一派先河 。
晚年去繁就简,用笔峭劲,创“大斧劈”皴,所画石质坚硬,立体感强,画水尤得势,有盘涡动荡之趣 。兼工人物,初师李公麟,后衣褶变为方折劲硬,自成风格 。并以画牛著称 。与刘松年、马远、夏圭并称“南宋四大家” 。存世作品有《万壑松风图》《清溪渔隐图》《烟寺松风》《采薇图》等 。
5、刘松年
刘松年 (约1131-1218),号清波,南宋画家,历孝宗、光宗、宁宗三朝,浙江省金华市汤溪镇宅口人 。刘松年与刘龟年兄弟随父亲宦居钱塘清波门,以住地自号刘清波,因清波门又称南“暗门”,故外号宋“暗门刘” 。
刘松年工山水人物,山水皴法受李唐影响,画风笔精墨妙,变雄健为典雅,水墨青绿兼工,着色妍丽典雅,常画西湖,多写茂林修竹,山明水秀之西湖胜景,因题材多园林小景,人称“小景山水” 。
【画家茂林的山水画】参考资料:-山水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