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龙脊梯田地址龙脊梯田在哪里广西龙脊梯田位于龙胜县东南部和平乡境内 。
广西龙脊梯田是一个规模宏大的梯田群 , 如链似带 , 从山脚盘绕到山顶 , 小山如螺 , 大山似塔 , 层层叠叠 , 高低错落 。其线条行云流水 , 潇洒柔畅;其规模磅礴壮观 , 气势恢弘 , 有“梯田世界之冠”美誉 。
世界梯田之冠-龙脊梯田夏去秋来
城里的秋冬新款纷纷挂上橱窗
大山深处却经历着更为盛大和热烈的换季
十万余亩的绿色稻浪
正一点一点变得金黄
说的就是「世界梯田之冠」——龙脊梯田
如果说龙脊的盛夏和深秋是纯粹的 ,
那夏末秋初的此时
她的美感则更为丰富和立体
一圈圈渐变色彩涟漪般在山间漾开
连风里香气也糅进了夏秋的气息
看着眼前的巨幅铺开的渐变画卷
除了视觉冲击震撼
竟也发现了一些生命的隐喻
从山脚河流开始 , 梯田横向伸长
拾级往上层层多彩
用力得像我们在生命里的每一步
在每一层 , 总少不了播种和收割
而绝终能抵达生命高处的 ,
往往是那些一步一个脚印的前进者
也许每个人对于梯田都有不同的注脚和诠释 ,
但这一切 , 都在到达之后才有答案 。
我们穿行梯田 ,
走访瑶、壮 , 寻找古老民族工艺
啖肉酌酒 , 在淳朴民风中感受人间至味 。
32号·『龙脊梯田』
2天光景 , 我们走进世界梯田之冠
循着生命的纹理
在磅礴的梯田盛景中感知季节的流转
不紧不慢 , 接收来自自然的启示
世界梯田之冠——龙脊梯田
(按往年经验 , 龙脊梯田从9月中旬开始变黄 , 至10月中旬左右收割 , 图片仅供参考 , 以实际景观为准)
穿越瑶、壮村寨 , 一次体验两种民族风情
天下第二长发村
轻装徒步梯田 , 深度透彻游龙脊
作客壮族人家 , 学传统竹筒饭、打糍粑
欣赏瑶族阿婆千年原始纺织工艺
景观住宿
集齐梯田光影、日出日落、星空云海
特色民族风味
龙胜竹筒饭、龙脊水酒、龙脊香糯、乡里腊肉
徒步龙脊梯田
世界梯田之冠
中国并不缺少梯田 , 但如龙脊一般的规模却十分罕见 , 凡有泥土的地方 , 都被开辟成了梯田 , 既是山又是田 。龙脊梯田位于广西龙胜民族自治县龙脊山 , 距今已有800多年的 历史 , 是世界十大梯田之一 , 号称世界梯田之冠 。如今正是夏去秋来 , 龙脊梯田默默地开始一场盛大的渐变 。从盛夏的层层绿田 , 一缕一缕蜕成金黄 。
我们将用32号er特别的方式——徒步穿越 , 大概没什么 旅游 方式比徒步更能深度把一个地方玩透彻了 。步履之间 , 我们深入梯田中绝美的地方 , 感受它幻变的美妙 。
作为世界上规模绝宏大的梯田群之一 , 它的占地面积足足有70.1平方公里 , 但是我们只精选了10.5公里段行走 。从石板道到田耕路 , 从瑶寨到壮族 , 更会穿越闻名中外的龙脊跑山赛道 。
我们将来到绝佳观赏和拍摄地 , 站在山顶 , 俯瞰梯田 。单独看一片田野磷光就觉得养眼 , 而面对成百上千片光影鳞次栉比 , 那种立体的壮观是也只能亲临现场才能感受 。
穿越瑶、壮村寨
一次串起两种民族风情
来龙脊不仅仅是看梯田 , 也是看寨子 , 壮寨也好 , 瑶寨也好 , 古老的建筑与龙脊梯田融为一体 , 成为彼此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随着32号来 , 我们不只看 , 更会以参与者的身份感受感受这里苗、壮文化与古法工艺 。
访天下第二长发村
进入龙脊 , 先抵达的是黄洛瑶寨 。寨子里的女性都有一个共同点——头发多而乌黑 , 一丝不乱地地盘于头上 。原来这里就是举世闻名的天下第二长发村 。
赏瑶族纺织绝技
“妇纺织之法 , 莫瑶人之若也” 。瑶族的织锦追溯 历史 , 可溯源到先秦 。经历漫长的发展 , 如今已沉淀为瑶族人家珍贵的活化石 。在这我们可观摩领略到瑶族阿婆古老的工艺 , 一边穿梭引线一边听听瑶寨的故事 。
作客壮族人家
从瑶寨到壮寨 , 走在老的石板路上 , 乡村的气息扑面而来 , 一切都格外的清净 。偶尔还会感受到谁家的烟火气 , 夹着竹香和糯香 。那是龙脊特色美味——竹筒饭的香气 。
龙脊竹筒饭的糯米跟外边的不一样 , 米饭是龙脊本地特产的香糯 , 日夜在梯田中汲取营养 , 香度和糯度比其他地方高 。随着香气 , 我们将到壮族人家中做客 , 品尝竹筒饭火塘饭 。
我们一起体验亲手打糍粑的乐趣 , 当香喷喷的糍粑出炉 , 甘甜清香 。
三餐一宿
吃好、住好才不辜负旅途
住进风景里
旅行是生活方式的延伸 , 而住宿是风景的延伸 。我们将精选龙脊视野佳的客栈下榻 , 这里依山而建 , 梯田环绕 , 推窗即可见万亩梯田 , 日出云海 , 10分钟脚程即达千层天梯 。
龙脊梯田的夜里很安静很舒服 , 即使听到的声音 , 也是山风吹过稻田的声音 , 是蛐蛐和虫子的叫声 , 天气晴朗的夜里还能清晰的看到满天的星斗呢!
龙脊地道 美食
在龙脊 , 尝到的美味也许并非来自珍贵的食材或是高级的做法 , 但是依着梯田而餐 , 啖一口烟熏腊肉 , 竹筒土鸡 , 酌一杯香甜的糯米酒 , 自有“人间有味是清欢!”的感慨 。
广西龙脊梯田 , 震撼美景背后 , 当地人的真实生活让我们“意外”这是小渔的行旅日记 , 走走停停 , 和我一起看广西 。

文章插图
虽然已经成为广西一处远近闻名的著名景点 , 但生活在龙脊梯田深处的老乡们的真实生活 , 依旧让我们有些“意外” 。
在美丽风景的背后 , 我们见到了令人震撼的自然美学、人类智慧的结晶 , 以及世代生活于此的人民的艰苦生活 。对于匆匆到此一游的游客 , 或许只看到龙脊梯田美丽的那一面;但如果深入其中 , 真正用脚步丈量这片土地时 , 才会发现在靓丽风光的背后有着许多不为人知的酸楚……
龙脊梯田位于广西桂林市西北部龙胜各族自治县 , 距离桂林市区大约80公里 , 1个半~两小时车程 。来桂林旅行 , 这处堪称“世界梯田之冠”“中国最美梯田之一”的景点 , 也吸引着众多游人 。
龙脊梯田的面积规模比较大 , 分为金坑·大寨红瑶梯田景观区、平安壮族梯田景观区、龙脊古壮寨梯田观景区三部分 。几处景点之间有一定的距离 , 对于自由行的我们而言 , 选择了金坑·大寨红瑶梯田进行了两天一夜的深度游览 。
游览金坑·大寨红瑶梯田 , 可以选择步行和乘坐索道两种方式上山 , 索道可以直接坐到3号观景台金佛顶附近 。我们来玩时 , 大部分游客都选择了乘坐索道 , 像我们这样选择步行上山的游客并不多 。
这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 , 众多游客来这里只是一日游 , 匆匆上山打卡3处观景平台便返程了 。我们要在山上住上一晚 , 时间比较充裕 , 于是便想着徒步上山 , 来一次真正的原生态徒步之旅 。
后来证明我们的选择是相当明智的 , 因为只有徒步上山 , 你才能穿梭于原生态的吊脚楼民居里 , 感受移步换景的梯田美景 , 见到红瑶族人真实的日常生活……这些所见所闻 , 是这趟旅行最大的收获 。
梯田 , 号称人类智慧的绝佳体现 。人们在缺少大面积耕地的山地丘陵地带 , 沿等高线修筑台阶式或者波浪式的断面农田 , 使大面积种植得以实现 。人类农耕文明 , 就在这样的方寸之间 , 支撑起骨架 , 延续了千百年 。
龙脊梯田始造于元代 , 距今已有600多年 。人们在垂直落差800多米的山地上 , 修葺梯田、开垦种植 , 最初仅仅是为了生存 。他们的祖先或许想不到 , 几百年后 , 这片倾注了无数汗水的土地 , 竟然因为流动震撼的曲线 , 成了一道绝美风景线 , 吸引着众多游人前来探秘 。
金坑·大寨红瑶梯田共有3处观景平台 , 我们住在山顶的1号观景台附近 , 一路边玩边上山 , 走走停停 , 倒也觉得并不十分累 。
在游玩的两天里 , 3处观景平台是必打卡的地方 , 因为这里是绝佳的拍摄点 。当梯田在我们眼前层层叠叠延展 , 其线条之行云流水 , 其规模之磅礴壮观 , 似乎只有振臂高呼 , 才能表达我们当时见到眼前美景时的震撼 。
与磅礴壮观的美景相对应的 , 则是我们徒步上山时所遇到的原生态景致 。如果不是亲自走上一趟 , 你可能不会知道当地的红瑶族人过着怎样的生活 。
桂林龙胜各族自治县的“红瑶” , 是瑶族中的一个支系 , 他们主要居住在龙胜县的龙脊镇、泗水乡一带的山区里 , 金坑·大寨红瑶是他们的一个主要聚集区 。
红瑶族 , 因为穿红色服装而得名 。他们还有一个显著的特征 , 那就是红瑶族的女人有着留长发的传统 。龙脊梯田下的“中国第一长发村”黄洛瑶寨 , 就曾以“集体长发之最”被收入世界吉尼斯纪录 。
我们在闲逛梯田的两天里 , 遇到了几位红瑶族的阿婆 。问了问年龄 , 几位阿婆小的有60多岁 , 大的已经80多岁了 。不过她们个个精神矍铄 , 皮肤紧致 , 尤其那一头乌黑油亮的长发 , 让我和好友两个快“秃头”的女人羡慕不已 。
和阿婆们聊天 , 红瑶族的妇女一直有留长发的传统 , 在她们心中 , 长发有着“长长久久 , 兴旺发达”的寓意 , 象征着长命和富贵 。一般来说 , 女子从十二三岁开始蓄发 , 到了18岁会剪一次头发 , 此后直到生命终结就再也不会剪发 。
红瑶女子的头发不仅长 , 而且特别乌黑油亮 , 我们遇见的几位阿婆 , 都没有见到有白发 。问了问阿婆们养发护发的诀窍 , 她们都说大概是经常用淘米水和山泉水洗发 。我想 , 大概这里纯天然无污染的自然环境 , 也是 养生 诀窍之一吧 。
在和阿婆们聊天的时候 , 我们也感受到了当地人生活的艰辛 。和许多已经商业化的景点不同 , 龙脊梯田内还是有大批原住居民在生活着的 。有些寨子在观景点附近 , 当地老乡会开农家客栈做做生意补贴家用;如果寨子在远离观景台的更为偏僻的大山深处 , 就只能背着自家手工做的手工艺品 , 来游客必经之地来碰碰运气了 。
我们沿着一条条小路行走路 , 遇到的老乡都非常热情淳朴 , 与此同时 , 我们也看到留在山里的大部分已经是红瑶老人了 。年轻人都外出打工 , 老人留在家里看守家园 , 和熙熙攘攘的游客相比 , 他们还过着简单安静的生活 。住着原始的吊脚楼的房子 , 往返田间地头辛勤劳作 , 几只鸡鸭、几亩薄田 , 或许就是一家人最大的财产了 。
这里还保持着朴素的劳作方式 , 特色 美食 竹筒饭便是流传数百年的传统的做法 。大竹筒是竹筒鸡 , 小竹筒是竹筒饭 , 包好之后装入竹筒中直接在火炉里烤上个把小时 , 就可以食用了 。对于游客而言 , 它是道特色 美食 ;而对于生长于龙脊梯田的红瑶族人来说 , 这就是是世代的烟火味 。
因为 旅游 业的大力发展 , 龙脊梯田内的各项 旅游 设施已经逐渐完善 。但相较于平原地区 , 这里因为地形地势等诸多限制 , 住宿、吃饭等条件依然相对简陋 。
景区里的木质吊脚楼 , 即便住在条件较好的景区酒店里 , 也会有隔音差等问题 。这大概也是龙脊梯田还没用完全商业化的原因所在吧!
也是这份简单与质朴 , 让我们见到了当地人原生态的真实生活 。或许并不美好 , 却是另一种原汁原味的状态 。我们并不知道第一批来到这里的红瑶族先人 , 在自然条件匮乏的情况下 , 是以何种心情面临这一座座高耸大山的 。数百年间 , 他们用智慧和汗水 , 将自然与人文完美结合 。于是 , 红瑶族人守护着这片自然 , 自然给予他们以馈赠……
广西龙脊梯田最佳旅游时间广西龙脊梯田一年四季都是最佳的旅游时间 。
广西龙脊梯田四季皆宜观赏 , 4月中旬到6月中下旬 , 这时候灌水插秧 , 7月到9月中上旬时满眼绿色 , 9月中下旬到11月中上旬 , 水稻变成金色 , 尤为壮观 , 12月中下旬到2月中上旬银装素裹 。
龙胜所处的南岭山地距今6000年至12000年前就出现了原始栽培粳稻 , 是世界人工栽培稻的发源地之一 。秦汉时期 , 梯田耕作方式在龙胜已经形成 。
唐宋时期龙胜梯田得到大规模开发 , 明清时期基本达到现有规模 。龙胜梯田距今至少有2300多年的历史 , 堪称世界梯田原乡 。
龙脊梯田整齐有序 , 线条丰富多彩 , 线条形状以曲线为主 , 曲线赋于人们一种动态美 , 尤其是那些长长的曲线和波浪线 , 使人联想到这些梯田好像是天上飘落的彩带 。
广西龙脊梯田的旅游注意事项:
1、选择徒步在村寨中找景点的时候 , 岔路相对多一定要记住沿着石板路走 , 实在不知道就问在路边劳作的农民们 , 他们会很热情地指路 。
2、观看寨子里的表演一定要问清楚是否要收费 。
3、当地人有为游客带路、背包的习惯 , 可接受 , 但要讲好价钱 。
【广西龙脊梯田】4、最佳观赏和拍摄地是平安七星伴月和大寨西山韶乐景点拍出来的照片很漂亮 , 是摄影发烧友的好去处 。
- 百子莲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 刑事法律顾问
- 复兴号智能动车组
- 梦见自己要离婚是什么意思
- 放生回向文愿以此功德
- 2017地板品牌十大排名 地板排名前十的品牌都叫什么
- 梦见风很大是什么预兆
- 澄城县拍孕妇照
- 油光鱼是淡水鱼还是海里的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