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一种鱼类的名字是鰕虎鱼,这个我可以肯定,因为太熟悉了

文章插图
鰕虎鱼
goby
鲈形目(Perciformes)鰕虎鱼亚目(Gobioidei)约800馀种鱼的统称,为肉食性的小型鱼类 。遍布全世界,尤以热带为多,主要为海鱼 。大部分为底栖鱼,特征是具一个由腹鳍愈合而成的吸力不强的吸盘 。有700种以上,绝大部分种类属鰕虎鱼科(Gobiidae),体型为典型的长形,有些无鳞,见於热带和温带沿海和岩礁间 。特征是具二背鳍;第一背鳍由几根细弱的鳍棘组成;无侧线(沿头和体侧的成行的小感觉器);尾鳍一般为圆形 。多数体色鲜艳,有些鰕虎鱼身体透明,如欧洲产的水晶鰕虎鱼(Crystallogobiusnilssoni),大多数实物图片鰕虎鱼成鱼长10公分(4吋)左右 。菲律宾的倭鰕虎鱼(Pandakapygmaea)体长不足13公厘(3/8吋),是最小的现存脊椎动物之一 。很多鰕虎鱼,如东太平洋产的长腭泥鰕虎鱼(Gillichthysmirabilis),钻在泥沙中生活;有些还同其他动物同穴,如加利福尼亚的小型桃红色的盲鰕虎鱼(Typhlogobiuscaliforniensis)生活在某种鰕所挖的洞穴里 。鰕虎鱼与其他动物共处的另一个例子是小型海生具鲜蓝色带纹的霓红鰕虎鱼(Elecatinusoceanops),该属中几个种起「清洁工」的作用,啄食大鱼体上的寄生虫 。鰕虎鱼为卵生,有护卵习性,卵附著於贝壳、岩石或其他类似地点 。本亚目除鰕虎鱼科外,还包括塘鳢科(Eleotridae,睡鱼〔sleeper〕)和弹涂鱼科(Periophthalmidae,弹涂鱼〔mudskipper〕) 。
鰕虎鱼是除外雄鰕虎鱼(Bathygobiussoporator)洋以外而分布在全世界各水域中的鱼类,通常分布于多礁或泥滩地带的浅海区,也有生活在内陆的淤泥中 。
多数种类的鰕虎鱼在其腹部有一对腹鳍,愈合起来会成为吸盘状,借此可以附着在岩石上面,而避免被水冲走 。
鰕虎鱼以其形状独特、善跳跃而为人们所喜爱,它的个体较小,体长仅40-80毫米 。它有一个阔而大的口,一双大眼睛,背上有两个发达的背鳍,腹面的腹鳍前移到胸部,并左右愈合成吸盘 。身体体色较暗,上有多条横跨背部的黑色斑纹,并散布着许多黑色小斑点,体色极为美丽,样子颇可爱 。
鰕虎鱼性情温和,喜生活于清澈流动而底质为砂、砾石的水环境中 。在水族箱中常在砂上或玻璃面上爬游,有时可以利用吸盘吸附于玻璃或石块上静止不动,极有趣 。
鰕虎鱼的食物主要为水生昆虫 。饲养适宜水温为18-26℃ 。一年即可达性成熟,繁殖期为4-5月,人工繁殖较困难 。
鰕虎鱼
【鰕虎鱼的功效介绍】:
鰕虎鱼(姚可成《食物本草》)
【异名】鲨、蛇(《尔雅》),吹沙(《临海异物志》),沙沟鱼、沙鰛、叼浪鱼(《纲目》),沙竹(《医林纂要》),光鱼、油光鱼(《黄渤海鱼类调查报告》) 。
【来源】为鰕虎鱼科动物刺鰕虎鱼的肉 。
【动物形态】刺鰕虎鱼体长,前部略呈圆柱形,后部侧扁 。
体长约10余厘米;头部大而长,头高稍低于体高 。
吻长,前端钝圆,正中有一隆突 。
眼中等大,呈背侧位 。
眼间隔窄,稍凹 。
口大,略成斜形 。
下颌稍短,上颌后端终止于眼前缘的下方或稍后 。
唇厚 。
舌宽,前端呈截形 。
齿尖锐,呈锥形,上、下颌均排列成狭带状 。
鳃孔略向前下方延伸至胸鳍基底下方;峡部颇宽 。
鳃耙短,甚粗 。
体大部分被栉鳞,项及胸部被小圆鳞,头部除后头、颊上部及鳃盖上部被小圆鳞外,其他部分均无鳞 。
体侧鳞纵列鳞46~50,横列鳞约17 。
背鳍2,Ⅷ,14;第1背鳍较低,鳍棘细弱,平放时,不达第2背鳍起点 。
第2背鳍较高,平放时,后部鳍条常可达尾鳍基部的副鳍条 。
臀鳍12~13,起于第2背鳍第4鳍条的下方,约与第1背鳍等高 。
胸鳍尖圆19~21,约与腹鳍等长 。
腹鳍Ⅰ15 。
尾鳍后缘呈尖圆形 。
体上部灰褐色,下部较淡 。
体侧有不明显的暗斑5~6个 。
吻部色较深,颊部有暗色条纹 。
背鳍有排列成3~5斜纵行的暗色斑点;尾鳍有波状横纹7~10条 。
栖于沿海及河流中 。
多居于水的下层 。
以小虾、小鱼等为食 。
分布我国沿海各地,以南部尤多 。
【性味】甘咸,平 。
①《纲目》:甘,平,无毒 。
②姚可成《食物本草》:味甘,温,无毒 。
③《医林纂要》:甘咸,平 。
【归经】《本草求真》:入脾、胃 。
【功用主治-鰕虎鱼的功效】①《纲目》:暖中益气 。
②姚可成《食物本草》:食之主壮阳道,健筋骨,行血脉,消谷、肉 。
③《医林纂要》:利小水,通淋 。
【宜忌】姚可成《食物本草》:多食生痰助火 。
[编辑本段]食疗价值
鰕虎鱼科动物刺鰕虎鱼的肉 。刺鰕虎鱼又称鲨、沙沟鱼、光鱼、油光鱼 。分布于我国沿海,以南部为多 。获得后,除去鳍、内脏,洗净晒干用或鲜用 。
[性能]味甘、咸,性微温 。能补中益气,补肾助阳 。
[用途]用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疳积消瘦;肾虚阳衰,阳痿,遗精,或尿频,遗尿等 。
[用法]煎汤,或煮食等 。
[附方]
1,鰕虎砂仁汤:鰕虎鱼100g,砂仁10g,生姜3g,胡椒0.5g 。加水煎汤,入食盐少许调味服食 。
本方以鰕虎鱼补中益气,用砂仁、生姜、胡椒温中健胃 。用于脾胃虚寒,脘胀冷痛,消化不良,倦怠少食等 。
2,鰕虎附子汤:鰕虎鱼100g,制附子15g,桂皮3g 。加水先煎附子半小时,后下其余,煎汤服 。
本方以鰕虎鱼补肾助阳,更以附子、桂皮助火 。用于肾阳虚衰,阳痿,尿频,畏寒肢冷等 。
请问这种海鱼的“学名”叫什么?如图 ,沙光鱼 学名
鰕虎鱼科Gobiidae刺鰕虎鱼属Acanthogobius鱼类
下图为矛尾刺鰕虎鱼Acanthogobius hasta(曾用名 矛尾复鰕虎鱼Synechogobius hasta),俗称 推浪鱼、沙逛鱼、地龙鱼、天浪鱼、沙光鱼
是一年生暖温性近海底层鱼类,适应温度和盐度的能力较强 。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生长迅速 。在中国沿海均有分布,连云港市沿海的分布尤广 。矛尾复鰕虎鱼在连云港本地俗称“沙光鱼” 。
【油光鱼是淡水鱼还是海里的鱼】既不能承受南方之炎热高温,又不能忍耐北方之严寒霜冻,只有于此生息 。连云港地区适中的气候和独特的地理环境,使沙光鱼成为肉嫩肤薄的特有鱼种 。每至秋凉,沙光鱼受孕后潜入淤泥中产卵避寒 。唯有在厚厚卵囊保护中的沙光鱼卵,经过冬眠保存了下来,于春末之季开始繁衍 。
油光鱼是凉性还是热性食物热性食物 。根据查询油光鱼相关资料得知,油光鱼是热性食物 。海鲶鱼也称胖头鱼、扔巴、楞巴鱼、楞蹦鱼、大头鱼、油光鱼属鲈形目,暖温性中小型底层杂食性鱼类,约有800余种,我国黄海、渤海沿岸浅水区常见 。
油光鱼三月份能钓吗可以,但是最佳钓期是10到12月 。
黄光鱼生活在底层的大石缝里,怕光喜阴暗,夜间出来觅食,最爱吃的是蛆虫、蚯蚓、动物内脏 。根据这些特点,钓位就应该选在水位深潭(一米以上)、水流较缓、回水湾、乱石成堆、地形复杂的地方 。晚上6点—-9点,早晨4点—-7点,都是鱼口最好的时间,夜钓千万要做到安全 。
黄鳍刺_虎鱼,又名油光鱼、胖头鱼、扔巴鱼,分布于渤海湾内,天津塘沽口到营口大连,成年大鱼可以长到30厘米以上,大的头部和细的身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