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人工伤率一般是多少工程施工的安全标准中的“千人轻伤率”标准是每千工作日0.23起轻伤 。工程施工的安全标准中的“千人轻伤率”标准的计算公式为:月千人负伤率(‰)=本月因工负伤人数/本月全部职工人数*1000‰ 。
千人重伤率计算公式是什么在a年期间,b人中有c人负伤,年千人负伤率计算公式:c÷(a×b÷1000) 。

文章插图
千人重伤率:表示某时期内,被统计单位平均每千名职工中,因工伤事故导致重伤的人数 。
重伤是指机体完整性遭到严重破坏或功能严重障碍 。
【千人工伤率计算公式】相关信息:
鉴定损伤程度的鉴定人,应当由法医师或者具有法医学鉴定资格的人员担任,也可以由司法机关委托、聘请的主治医师以上人员担任 。鉴定时,鉴定人有权了解与损伤有关的案情、调阅案卷和病历、勘验现场,有关单位有责任予以配合 。鉴定人应当遵守有关法律规定,保守案件秘密 。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的计算方法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如下:伤亡事故、损失工作日、暂时性失能伤害、永久性部分失能伤害、永久性全失能伤害 。
其中伤亡事故指企业职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急性中毒 。
损失工作日指被伤害者失能的工作时间 。
企业安全生产目标中的轻伤事故率如何表示法,小于0.3%是否合适合适
1、轻伤事故率是一种事故伤害频率 。是进行轻伤事故统计时的衡量标准 。
2、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86),该标准中规定适用于行业、企业内部事故统计分析使用的伤害频率(表示某时期内,每百万工时,事故造成伤害的人数 。伤害人数指轻伤、重伤、死亡人数之和);
3、工伤事故:指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管理的伤害事故,即造成员工暂时(或较长时或永久)不能从事原岗位工作的轻伤以上的伤害 。有如下计算公式:
1)千人死亡(或重伤)率=[死亡(或重伤)人数/平均职工人数) ]×1000;
2)百万工时伤害率=(伤害人数/实际总工时)×100 0000;
3)百万工时伤害严重率=(总损失工作日/实际总工时)×100 0000;
4)20万工时伤害率=(伤害人数/实际总工时)×(2×100000);
5)20万工时伤害严重率=(总损失工作日/实际总工时)×(2×100000);
6)伤害平均严重率=总损失工作日/伤害人数 。
4、同一起事故有多人受不同程度伤害,“起数”仅统计在“伤害事故分级”中某一项,不可重复;“人数”按伤害程度分别统计对应“伤害事故分级”某项 。
5、损工伤害事故起数(损失工时)=伤害未遂事故+非损工事故+一般损工事故+轻伤事故+重伤事故+死亡事故 。
6、损工事故起数(总损失工时)=非计划停止作业起数(损失工时)+一般伤害事故起数(损失工时)+工伤事故起数(损失工时)
扩展资料
1、损工伤害事故起数(损失工时)=伤害未遂事故+非损工事故+一般损工事故+轻伤事故+重伤事故+死亡事故 。
2、损工事故起数(总损失工时)=非计划停止作业起数(损失工时)+一般伤害事故起数(损失工时)+工伤事故起数(损失工时) 。
3、表中工时单位统一为:小时;1个工作日=8小时 。实际总工时=平均职工人数×实际工作日×8 。在计算时,损失工时与实际总工时的“单位”统一使用“日”或“小时”
企业按照事故发生的行业和领域划分
1、工矿商贸企业生产安全事故
火灾事故
道路交通事故
农机事故
水上交通事故
安全生产事故灾难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一般分为四级: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和Ⅳ级(一般) 。
2、按照事故原因划分
物体打击事故、车辆伤害事故、机械伤害事故、起重伤害事故、触电事故、火灾事故、灼烫事故、淹溺事故、高处坠落事故、坍塌事故、冒顶片帮事故、透水事故、放炮事故、火药爆炸事故、瓦斯爆炸事故、锅炉爆炸事故、容器爆炸事故、其他爆炸事故、中毒和窒息事故、其他伤害事故20种 。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3、按照事故的等级划分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三条,根据生产安全事故(以下简称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
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
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可以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事故等级划分的补充性规定 。
本条第一款所称的“以上”包括本数,所称的“以下”不包括本数 。
参考资料来源来源:-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
-百万工时伤害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