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水者如何急救


溺水者如何急救

文章插图

溺水者如何急救
1、将伤员抬出水面后,应立即清除其口、鼻腔内的水、泥及污物,用纱布(手帕)裹着手指将伤员舌头拉出口外,解开衣扣、领 口,以保持呼吸道通畅,然后抱起伤员的腰腹部,使其背朝上、头下垂进行倒水 。或者抱起伤员双腿,将其腹部放在急救者肩上,快步奔跑使积水倒出 。或急救者取半跪位,将伤员的腹部放在急救者腿上, 使其头部下垂,并用手平压背部进行倒水 。
【溺水者如何急救】2、呼吸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一般以口对口吹气为最佳 。急救者位于伤员一侧,托起伤员下颌,捏住伤员鼻孔,深吸一口 气后,往伤员嘴里缓缓吹气,待其胸廓稍有抬起时,放松其鼻孔,并用一手压其胸部以助呼气 。反复并有节律地(每分钟吹16~20次)进行,直至恢复呼吸为止 。
3、心跳停止者应先进行胸外心脏按摩 。让伤员仰卧,背部垫一块硬板,头低稍后仰,急救者位于伤员一侧,面对伤员,右手掌平放在其胸骨下段,左手放在右手背上,借急救者身体重量缓缓用力,不能用力太猛,以防骨折,将胸骨压下4厘米左右,然后松手腕(手不离开胸骨)使胸骨复原,反复有节律地(每分钟60~80次)进行,直到心跳恢复为止 。

夏季如何预防溺水
1、不要独自一人外出游泳,更不要到不摸底和不知水情或比较危险且宜发生溺水伤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 。
2、未成年或不通水性者必须要有组织并在老师或熟悉水性的人的带领下去游泳 。
3、要清楚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平时四肢就容易抽筋者不宜参加游泳或不要到深水区游泳 。要做好下水前的准备,先活动活动身体 。
4、对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后不能逞能,不要贸然跳水和潜泳,更不能互相打闹,以免喝水和溺水 。不要在急流和漩涡处游泳,更不要酒后游泳 。
5、在游泳中如果突然觉得身体不舒服,如眩晕、恶心、心慌、气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
6、在游泳中,若小腿或脚部抽筋,千万不要惊慌,可用力蹬腿或做跳跃动作,或用力按摩、拉扯抽筋部位,同时呼叫同伴救助 。

夏季游泳注意事项
1、忌饭前饭后游泳:空腹游泳会影响食欲和消化功能,也会在游泳中发生头昏乏力等意外情况;饱腹游泳亦会影响消化功能,还会产生胃痉挛,甚至呕吐、腹痛现象 。
2、忌剧烈运动后游泳:剧烈运动后马上游泳,会使心脏加重负担;体温的急剧下降,会抵抗力减弱,引起感冒、咽喉炎等 。
3、忌月经期游泳:月经期间游泳,病菌易进入子宫、输卵管等处,引起感染,导致月经不调、经量过多、经期延长 。
4、忌在不熟悉的水域游泳:在天然水域游泳时,切忌贸然下水 。凡水域周围和水下情况复杂的都不宜下水游泳,以免发生意外 。
5、忌长时间曝晒游泳:长时间曝晒会产生晒斑,或引起急性皮炎,亦称日光灼伤 。为防止晒斑的发生,上岸后最好用伞遮阳,或到有树荫的地方休息,或用浴巾在身上保护皮肤,或在身体裸露处涂防晒霜 。
6、忌不做准备活动即游泳:水温通常总比体温低,因此,下水前必须做准备活动,否则易导致身体不适感 。
7、忌游泳后马上进食:游泳后宜休息片刻再进食,否则会突然增加胃肠的负担,久之容易引起胃肠道疾病 。
8、忌游时过久:皮肤对寒冷刺激一般有三个反应期 。第一期:入水后,受冷的刺激,皮肤血管收缩,肤色呈苍白 。第二期:在水中停留一定时间后,体表血流扩张,皮肤由苍白转呈浅红色,肤体由冷转暖 。第三期:停留过久,体温热散大于热发,皮肤出现鸡皮疙瘩和寒颤现象 。这是夏游的禁忌期,应及时出水 。游泳持续时间一般不应超过1.5——2小时 。

溺水者如何急救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什么知道】www.shenmezhidao.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