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性胃轻瘫的治疗

【糖尿病性胃轻瘫的治疗】

糖尿病性胃轻瘫的治疗

文章插图
导读:糖尿病性胃轻瘫是指由于多种代谢紊乱导致的胃动力障碍和排空延迟,患者临床上可有胃灼热、早饱、暖气、厌食、恶心、呕吐、上腹胀痛、体重减轻等症状 。病程长、血糖控制差的糖尿病患者常合并胃轻瘫 。……
糖尿病性胃轻瘫是指由于多种代谢紊乱导致的胃动力障碍和排空延迟,患者临床上可有胃灼热、早饱、暖气、厌食、恶心、呕吐、上腹胀痛、体重减轻等症状 。病程长、血糖控制差的糖尿病患者常合并胃轻瘫 。本症不但治疗效果欠佳,而且还对血糖控制有不利影响 。
糖尿病性胃轻瘫为糖尿病性自主神经病变的常见表现之一,主要是由于高血糖导致的神经、血管病变及胃平滑肌功能障碍 。患者还可伴有腹泻、便秘、体位性低血压和周围神经病变等其他自主神经病变症状 。本病需做胃动力检查以作出诊断 。
对症药物治疗
一般治疗主要是:少食多餐、低脂饮食,良好的血糖控制 。还可根据病情,选用以下对症治疗药物;
胃复安(甲氧氯普胺):对胃肠及中枢多巴胺受体均有拮抗作用 , 能促进胃排空及胃窦收缩,协调胃幽门和十二指肠运动,并有中枢止吐作用 。常用量10~20毫克,每日3~4次餐前或睡前口服 , 也可静脉滴注或肌肉注射 。因其可透过血脑屏障,可能引起帕金森病、迟缓性运动障碍和张力障碍性反应等中枢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糖尿病患者不宜长期服用 。
吗丁啉(多潘立酮):为周围型多巴胺受体拮抗剂 , 不易通过血脑屏障,对神经系统不良反应较少 , 促进胃肠运动较胃复安强10余倍 。常用量lO~20毫克,每日3~4次 , 三餐前或睡前口服 。少数患者可出现乳腺肿胀、溢乳、月经失调或停经,停药后可消失 。
普瑞博思(西沙比利):为甲苯酰胺的衍生物,能促进肌肉神经丛的乙酰胆碱释放 , 比胃复安和吗丁啉促胃动力的作用更强 , 作用时间更长,且对全胃肠动力均有促进作用 。常用量5~10毫克,每日3次 。本品大剂量可引起心电图Q-T间期延长和严重室性心律紊乱,因此有Q-T问期延长、窦房功能障碍、心律失常和有较严重心脏病的糖尿病患者禁用;有肝、肾功能不全及反复发生低血糖的患者 , 也不宜使用本品 。咪唑类抗真菌药(酮康唑)和红霉素不能与本品联用 。
莫沙必利:是新一代胃肠动力药,为高选择性5-羟色胺受体激动剂,通过激活胃肠道的胆碱能中间神经元及肌间神经丛的5-羟色胺受体 , 使之释放乙酰胆碱,产生上消化道促动力作用 。莫沙比利与心脑组织中的多巴胺及5-羟色胺受体无亲和力,因而无相应的受体受抑制所引起的心血管不良反应和锥体外系综合征 。用法为每日3次,每次5毫克,餐前30分钟服用 。
红霉素;通过作用于靶器官上的胃动素受体而发挥作用,具有明显促进胃肠动力作用 , 能提高食管下括约肌压力 , 加速胃排空 。起始宜用小剂量 , 1日40毫克 , 以后增至1日100~200毫克,可显著提高胃排空,改善胃轻瘫 。本药可有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胃肠道反应 , 其消化道反应发生率与剂量有关 。大剂量可引起心电图Q-T间期延长,忌与西沙 , 必利及三环类抗抑郁药合用 。
胃电起搏治疗:
体内胃电起搏:是将起搏电极植入胃浆膜 , 用电直接刺激胃起搏点处的平滑肌 。体内胃电起搏能纠正胃电紊乱,促进胃排空 , 改善临床症状 。
体外胃电起搏:根据胃起搏点的电活动采用适宜的起搏参数,从体表输入起搏信号可完全触发胃电慢波,改善胃电参数,纠正异常胃电节律 。(实习编辑:陈静梅)

糖尿病性胃轻瘫的治疗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什么知道】www.shenmezhidao.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