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导读:颌骨囊肿是指在颌骨内出现一含有液体的囊性肿物 , 逐步增大、颌骨膨胀破坏 。……
颌骨囊肿是指在颌骨内出现一含有液体的囊性肿物,逐步增大、颌骨膨胀破坏 。据其发病原因可分为牙源性及非牙源性两大类,牙源性者即囊肿由成牙组织或牙演变而来;非牙源性囊肿则可由胚胎发育过程中残留于颌骨内的上皮发展形成,如面裂囊肿、亦可为损伤所致的血外渗性囊肿以及动脉瘤样骨囊肿等 。
本病主要需与颌骨肿瘤进行鉴别,鉴别的手段主要依靠影象学的方法:
1、X线平片
颌骨囊肿在X线平片上表现为圆形或卵圆形密度减低区,边界清楚,边缘光滑锐利,其内可以是单房或多房 。随着囊液积聚,囊肿具有一定的膨胀性,可引起临近牙移位 , 少数可见牙吸收 。周围骨质吸收 , 囊腔壁为致密白线(骨皮质线) 。
颌骨良性肿瘤在X线片上表现为低密度病变,其内可见骨性间隔或纤维间隔 , 表现为“肥皂泡样”或“火焰状”改变 。有时在低密度内可见点状或斑点状钙化,呈混合密度 。少数在病变区内可见牙齿硬组织密度的影像表现,与正常的骨组织之间有清晰的低密度包膜相间隔 。病变侵入周围软组织内可使骨皮质连续性中断 。良性非牙源性颌骨肿瘤与身体其他部部位骨肿瘤表现相同 。颌骨原发的恶性肿瘤十分少见,其边界不清呈不规则形或虫咬状 。其密度可以是低密度如原发性颌骨内癌、骨髓瘤;也可以是混合性密度如骨肉瘤和软骨肉瘤 。病灶内常见肿瘤组织的钙化,骨皮质中断 。年轻的恶性骨肿瘤患者可见日光放射状的骨膜反应 。
2、计算机X线体层摄影(computed tomography,CT)
CT平扫时,囊肿为圆形或卵圆形,边缘光滑 。囊肿的密度与囊内容物有关 , 一般有两种情况:多数表现为低密度,少数为等或高密度 。前者与囊肿内容物是液态脂类物质和胆固醇有关,后者与囊内容物是角化物、出血和钙化有关 。增强CT上,囊壁可有轻度强化,囊液无增强 。其内可见残留的牙根或牙齿,可见间隔,骨皮质连续性可有中断 , 周围软组织内可见膨胀 。
颌骨良性肿瘤在CT上多表现为边界清楚的低密度病灶,常伴有颊舌侧骨板的膨胀性中断 。此外,在多房性病变 , 可见骨性间隔 。颌骨恶性肿瘤在CT上多表现为肿瘤钙化、皮质骨破坏以及软组织和骨髓内侵犯 。目前 , CT已成为检查颌面部病变的常用的方法之一 。CT可以准确判断颌面部肿瘤的大小、位置和侵犯临近组织的程度 。研究表明,当病灶穿破骨皮质侵入邻近软组织时 , CT对于颌骨囊肿和肿瘤的诊断更有意义 。
3、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e , MRI)
口腔颌面部MRI检查具有以下的特点:
(1)对人体没有放射性危害
(2)软组织分辨率优于CT;
(3)没有射线硬化的伪影;
(4)不需静脉注入对比剂即可鉴别血管和软组织;
(5)能多平面成像;
【颌骨囊肿与肿瘤鉴别】(6)可以获得三维图像 。
MRI能显示颌骨囊肿和肿瘤侵犯周围软组织的情况 , T2WI图像可以准确地反映肿瘤和正常软组织的边界 。MRI在显示骨髓改变方面优于CT,有研究表明,在颌骨囊肿和肿瘤侵及骨髓时,MRI上的表现和组织病理检查的结果非常符合 。在T2加权像上,正常骨皮质的低信号为肿瘤的高信号所取代,表明肿瘤侵犯骨皮质 。颌骨囊肿和肿瘤内不完全的骨化间隔、粘膜结节可以在MRI上得到显示 。MRI在检查下颌骨的病灶方面之所以优于CT , 主要体现在可同时评价骨皮质和骨髓质的受累情况 。
颌骨囊肿与肿瘤鉴别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什么知道】www.shenmezhidao.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草鱼与青鱼的区别
- 附子的功效与作用
- 详解甲减与甲亢有什么不同
- 水花的功效与作用
- 颌骨囊肿的临床表现
- 2 附子的功效与作用
- 皮样囊肿与甲状舌骨囊肿的区别
- 松蒿的功效与作用
- 南水北调中线与东线的优点是什么
- 急性乳突炎与外耳道疖鉴别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