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风劲话面瘫】

文章插图
导读:面瘫以突发面部麻木,口眼歪斜为主要表现,西医学又称为:面神经炎或特发性面神经麻痹(idiopathicfacialpalsy或Bell’sPalsy),系因茎乳突孔内面神经的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引起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
天气越来越冷了,风也越来越大了,有些人一觉醒来觉得半边的脸很不舒服,一照镜子才发现嘴也歪了,眼睛也闭不上了 , 刷牙时还会漏水了,急忙跑到医院神经科就诊 , 医生会说:你得了面瘫 。
什么是面瘫
面瘫以突发面部麻木 , 口眼歪斜为主要表现,西医学又称为:面神经炎或特发性面神经麻痹(idiopathic facial palsy或Bell’s Palsy),系因茎乳突孔内面神经的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引起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诱发因素可为感受风寒、病毒和自主神经功能不稳等引起局部营养神经的血管痉挛,导致面神经缺血水肿 。面神经炎相当于中医学的“口僻”、“口眼歪斜”等,系祖国医学“中风症”范畴的中络证 , 现代多称为“面瘫” 。中医学认为本病多由气血不足,风寒风热之邪乘虚侵袭面部经络 , 导致气血阻滞,肌肉纵缓不收而成 。
面瘫的临床表现是怎样的
面瘫的临床表现为:患者病侧面部肌肉松弛,发凉、麻木、嘴唇不能闭合,流涎、流泪 。症状在24~48小时达到高峰 。查体可见患侧表情动作消失 , 无皱纹,眼裂扩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笑时更显 。不能皱额闭眼和鼓腮吹哨 。闭眼时眼球转向上方,露出白色巩膜 。少数有乳突前方压痛 。
面瘫的发病病因是什么
现代医学认为面瘫多由以下原因造成:
特发性面瘫(常称Bell麻痹):约占总数的49.5% , Bell麻痹的病因为疲劳及面部、耳后受凉,受风引起 。
感染:约15.3%,又具体分为:
a.感染性病变 多是由潜伏在面神经感觉神经节内休眠状态的带状疱疹(VZV)被激活引起 。另外脑膜炎、腮腺炎、流行性感冒、猩红热、疟疾、多发性颅神经炎、局部感染等均可引起 。
b.神经Lyme病 是一种蜱媒传染病 。本病呈区域性,多见于夏季 。居住于森林地带和乡村者更易发病 。
c.耳源性疾病 如中耳炎、迷路炎、乳突炎、颞骨化脓性炎症 。
肿瘤:约10.5% , 肿瘤本身及外科切除肿瘤均可以引起 。肿瘤包括:听神经瘤、腮腺瘤、原发性胆脂瘤及颈静脉球肿瘤 。
神经源性:约13.5%,由于脑血管?。?颅内、非创伤性神经源性引起 。(如脑出血、脑梗塞等)
创伤性 :约8.2%,颞骨骨折、面部外伤是面瘫在创伤性原因中最常见的 。
中毒:约1.3% , 常见有酒精中毒,一氧化碳中毒 。
医源性:约1.7%,腮腺手术,乳突手术,牙科治疗 , 扁桃体切除手术等引发 。传统中医学则认为本病常由正气不足、脉络空虚 , 卫外不固、风邪乘虚入侵脉络,使该侧气血痹阻 , 脉络失于濡养,导致该侧肌肉弛缓无力,受对侧牵拉,而成歪斜 。病因以邪风为主,次为风寒、风热或可见风邪与痰瘀相杂者 。
面瘫分为哪几种类型
根据面神经受累的不同部位可以分为以下5型:
(1) I段运动神经核段面瘫 。定位:自脑桥的面神经核至内耳门之间 。表现:面瘫早期患侧无味觉障碍,或伴同侧外展神经麻痹,茎乳孔处无压痛,角膜反射消失 。
(2) Ⅱ段膝状神经节段面瘫 。定位:膝状神经节受损累及岩浅大神经 。表现:面瘫早期患侧舌前2/3味觉丧失,听觉障碍,泪腺分泌丧失(流泪反射消失或迟钝),角膜反射消失,茎乳孔处压痛,或伴耳郭、外耳道疱疹 。
(3) Ⅲ段镫骨神经段面瘫 。定位:面神经管中岩浅大神经支下和镫骨神经支之间受损 。表现:面瘫早期患侧舌前2/3味觉丧失,无听觉过敏 , 角膜反射消失,茎乳孔处压痛 。
(4) Ⅳ段鼓索神经段面瘫 。定位:镫骨神经支下和鼓索神经支之间受损 。表现:面瘫早期患侧味觉缺失,无听觉过敏 , 角膜反射消失,茎乳孔处压痛 。
(5) V段茎乳孔段面瘫 。定位:茎乳孔和/或以下部位受损 。表现:面瘫早期患侧无味觉障碍,无听觉过敏,角膜反射消失,张口下颌不偏向健侧,和/或伴茎乳孔处无压痛 。
根据面瘫的发病形式和病程,又可以分为以下5种类型:
1. 单纯型:即普通型,此型发病率高达93.5~94.8% , 男女无差异 。
2. 单纯复发型:2.0~2.2%,多发与19岁以下的女孩 。多数在首次发作后一年复发 。3. 双侧同发型:0.7~1.2%,多发于20~59岁男性,双侧发作的间隔时间为一周内 。
有时又是格林巴利综合征的特殊表现 。
4. 双侧交替型:多见于恢复一年以后 , 另一侧面神经麻痹发作,发病率2.1~3.3%,男女发病相同 。
5. 双侧多发型:面部两侧各自复发面神经麻痹,约占0.2% 。对于新生儿及儿童的面瘫,又可以有如下原因
a) 先天性面瘫:它发生在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其原因是由于胚胎发育或胎儿发育过程中胚胎内病变的结果 。
b) 出生前获得性面瘫:由于胚胎或胎儿外部因素引起,如胚胎发育中的压力、感染、创伤或畸形物接触的结果 。
c) 出生后获得性面瘫:出生后婴儿期至儿童期面瘫的病因与成年人基本相同 。
得了面瘫怎么办
面瘫的治疗总的说有三方面:去除病因,对症治疗和营养神经 。但是我们还是推荐按照下面的步骤进行:
1、去医院,特别是正规的医院神经内科就诊以确定是否为面瘫 。因为前面介绍过,面瘫大部分是“良性”的,但是还有少部分是脑血管病、肿瘤、特殊感染、中毒等严重病情的表现 , 最好由有经验的医生来帮助您进行正确的诊断 。若发现特殊病因所致 , 更应积极对因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
2、早期(一周内)可以应用强的松30~40mg/天或地塞米松(1.5~3.0mg)晨顿服,连续7~10天,以期消除面神经水肿,当然还要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具体分析,对于老年人、合并有身体其他疾病的患者应谨慎使用 。
3、改善微循环,减轻水肿 。可用706代血浆或低分子右旋糖酐250~500ml,静滴一天一次,连续7~10天,亦可酌情加用脱水利尿剂 。
4、神经营养代谢药物的应用 。维生素B150-100mg,维生素B12500~1000μg,胞二磷胆碱250mg,辅酶Q105~10mg等,肌注一天一次 。
5、一周内推荐理疗治疗,可选用茎乳孔附近超短波透热疗法,红外线照射,直流电碘离子导入,以促进炎症消散 。亦可用晶体管脉冲治疗机刺激面神经干,以防止面肌萎缩,减轻瘫痪侧肌受健侧肌的过度牵引 。
6、一周后可以考虑针灸治疗 。在此强调:过早的针灸治疗对于面瘫的恢复可能造成不利的影响 。针刺治疗可选取翳风、听会、太阳、地仓、下关、颊车、并配曲池、合谷等穴 。
7、康复锻炼 。一周后可以对着镜子做一些皱眉、鼓腮等康复训练,或以手轻轻的按摩面部肌肉等 。恢复期除上述治疗外,可口服vitB1、vitB6各10~20mg,每天三次;地巴唑10~20mg,每天三次 。亦可用加兰他敏2.5~5mg , 肌注,每天一次,以促进神经机能恢复 。
此外 , 还应注意保护暴露的角膜,防止发生结、角膜炎,可采用眼罩,滴眼药水,涂眼药膏等方法 。
面瘫会不会留下后遗症
据统计,贝尔面瘫患者如在病初起1~2周内开始恢复,则最终将完全恢复 , 而且全部恢复的时间不超过一个月;如从第二周起经治疗后病变并无起色,其预后常较差,即使恢复也不完全 。一般恢复的开始,起于额部皱纹,其后是眼睑闭合,恢复过程是自上而下的 。面瘫后遗症一般是指病程超过3个月,因治疗方法不当而延误病情或者经多种方法治疗仍未痊愈的情况 。面瘫后遗症能够治疗 , 但恢复较慢,治疗周期较长 。对长期不恢复者可考虑行神经移植治疗 。一般取腓肠神经或邻近的耳大神经,连带血管肌肉移植到面神经分支,有效率约60%左右 。
专家介绍
张俊,男,汉族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吉林省吉林市人 。1988~1993年就读于北京医科大学临床医疗系 , 获医学士学位 。毕业后一直工作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科,从事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 。先后担任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并获得了临床硕士、博士学位 。现主要负责神经生理、神经病理临床及科研工作,组织开展科室承担的国家“九五”、“十五” 攻关、北京市科委重大项目、211工程的科研工作,获得“首都医学发展基金” 。先后有十余篇中、英文献(包括SCI收录)以第一作者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多次评选为北京大学医学部的优秀教师,同时获得了北京大学医学部“青年岗位能手”及北京市“青年岗位能手” 。编译有《哈里森内科学》《实用癫痫病学》 。现为中华医学会全国神经肌肉学组的委员、中华医学会北京神经分会青年委员 。
专业特长:运动神经元病、周围神经肌肉疾病、脑血管疾病 。
秋冬风劲话面瘫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什么知道】www.shenmezhidao.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描写春夏秋冬的四字词语
- 五一劳动节小笑话
- lol一键喊话怎么设置
- 打电话等待音乐是什么
- 伊歌集成灶售后服务怎么样 售后服务电话是多少【详解】
- 暖心励志一句话
- 950开头是什么电话
- 新年祝福的话语
- 发小情深的句子一句话
- 中国移动官网:如何登陆、查话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