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斑疹伤寒诊断依据
1、斑疹伤寒诊断依据
1.1、斑疹伤寒发病初期会产生剧烈的头痛,随着病情慢慢的加重,会刺激到患者的神经系统 。可能会烦躁不安,记忆力下降和喜欢睡觉等等 。少数患者还会四肢僵硬,脖子挺得特别直和脑膜刺激症状等等 。
1.2、大多数患者病发后,一般在4到6天会在腋下和两肋出现皮疹,慢慢会蔓延到胸部和腹部,以及背部和四肢,当然背部会比较明显一些 。刚开始皮疹的形状是不整齐的鲜红色慢慢会褪色,渐渐发展成瘀血性皮疹,它中心是紫色边缘红色而且不褪色 。
1.3、流行性斑疹伤寒是由普氏立克次体所引起的,一般是由虱子的传播,多发生在春天和冬 。地方性斑伤寒是由摩氏立克次体感染所引起的 。一般是由老鼠和鼠蚤为媒介传播的,多发生在夏天和秋天 。
2、斑疹伤寒病因
普氏立克次体感染(80%)普氏立克次体和莫氏立克次体两者形态相似,革兰氏染色阴性,对外界抵抗力弱,易被热及一般消毒剂杀灭 。对干燥和低温的抵抗力较强 。人虱是流行性斑疹伤寒唯一的传播媒介,其中以体虱为主,头虱次之 。虱吸病人血后,立克次体侵入其肠上皮细胞繁殖,5天后立克次体随虱粪排出 。当虱再叮咬健康人时,立克次体即可由搔痒的皮肤抓痕侵入人体,造成传播 。鼠蚤为地方性斑疹伤寒的传播媒介,病原体在蚤肠壁细胞内繁殖,并随蚤便排出体外,人搔痒时病原体即可经皮肤搔痕处进入人体 。立克次体侵入人体后,在全身小血管及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中繁殖,细胞破裂后,立克次体及特有的毒素随血液循环到全身各器官,导致各种中毒症状的发生 。
3、斑疹伤寒预防
3.1、控制传染源主要是灭鼠 。应发动群众,采取综合措施,用各种捕鼠器与药物灭鼠相结合 。常用的灭鼠药物有磷化锌、安妥和敌鼠等 。
3.2、切断传播途径防止被恙螨幼虫叮咬,于发病季节应避免在草地上坐卧、晒衣服 。在流行区野外工作活动时,必须扎紧衣袖口和裤脚口,并可涂上防虫剂,如邻苯二甲酸二苯酯或苯甲酸苄酯等 。
3.3、提高人群抗病力尚无可供人群应用的斑疹伤寒疫苗 。初步研究显示,斑疹伤寒立克次体中分子量为56×103的表膜蛋白抗原有较强的免疫原性 。编码该蛋白的基因已在大肠杆菌表达成功,能否用其制成疫苗,有待作进一步研究 。
斑疹伤寒的检查
1、血尿常规
白细胞计数多在正常范围内,约1/4在1万/mm3以上,少数低于5000/mm3 。血小板数一般下降,嗜酸粒细胞显着减少或消失 。蛋白尿常见,偶有红、白细胞及管型 。
2、血清免疫学试验
宜取双份或三份血清标本(初入院、病程第2周和恢复期),效价有4倍以上增长者具诊断价值 。常用者有外斐试验、补结试验、立克次体凝集试验、间接血凝试验等 。
3、病原体分离
不适用于一般实验室 。立克次体血症通常出现于病后1周内,宜在抗菌药物应用前采血接种于豚鼠腹腔或鸡胚卵黄囊中,或采集病人身上体虱在实验室内饲养观察,待虱发病死亡后,作涂片染色检查立克次体 。豚鼠对普氏立克次体敏感,可用发病早期的患者血液3~5ml注入雄性豚鼠腹腔内,经7~10d后动物出现发热反应,取鞘膜和腹膜作刮片检查,或取脑、肾上腺、脾等组织作涂片,染色后镜检,可找到位于胞质内的大量立克次体 。
斑疹伤寒的饮食
1、饮食给以高热量、高蛋白流食或半流食,如各种营养丰富的粥类、汤类等 。
2、缺乏维生素A容易受到病毒和细菌的感染,因此宜吃含有维生素A较多食物有蛋黄、动物肝脏等动物食品,含胡萝卜素较多的有黄红色蔬菜,如南瓜、胡萝卜、西红柿等,此外维生素B6、维生素B12、维生素C、维生素E等也具有一定的增强免疫力的作用,如马铃薯、杏仁、麦芽、燕麦等 。
3、补充足够的维生素和水分,成人每日液体量应在3000ml以上,有心肌损害者酌减,可多食新鲜的水果和蔬菜 。
4、尽量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例如:洋葱、胡椒、辣椒、花椒、芥菜、茴香 。
5、避免吃油炸、油腻的食物 。如油条、奶油、黄油、巧克力等,这些食物有助湿增热的作用,会增加白带的分泌量,不利于病情的治疗 。
【斑疹伤寒诊断依据】6、戒烟戒酒、咖啡等兴奋性饮料 。
斑疹伤寒诊断依据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什么知道】www.shenmezhidao.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斑疹伤寒怎么治疗
- 电脑故障诊断及解决办法【详解】
- 艾滋病斑疹的特点
- 糖尿病诊断标准
- 出院证诊断证明丢了可以再补办吗
- 【羊水栓塞的诊断依据】羊水栓塞应该如何护理
- 孕三月胎儿,需要及时进行基因诊断
- 花斑疹是什么引起的
- 诊断与用量数据是什么
- 什么是毒性红斑疹_毒性红斑疹的发病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