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导读:你知道婴儿捂热综合症吗?“婴儿捂热综合症”又叫“蒙被综合症”,多发生于1周岁以下的婴儿,特别是刚降生不久的新生儿 。究竟婴儿捂热综合症是什么?下面小编为您解答 。
一、什么是“婴儿捂热综合症”?
婴儿捂热综合症又称闷热综合症、捂被综合症、蒙被综合症等 。这种病主要因为给孩子过度保暖或捂闷过久而引起 。在家给孩子盖被过严、过厚;居室内温度过高或在外出时给孩子包裹过多、过紧时均可以发生 。多见于1岁以内的婴儿,未满月的新生儿尤其多见 。一般都发生在寒冷季节,每年11月至次年4月为发病高峰期 。患儿多数来自农村 。大多数孩子起病前身体健康,少数有咳嗽、流涕、发热、腹泻等感冒或肠道感染症状 。新生儿或小婴儿的体表面积相对比成人大,因此,散热也比成人快,如果捂的过久或保暖过度,孩子身体周围的温度会急剧上升,而此时又因包裹太多影响散热而使机体处于高热状态 。这时候,人体皮肤上的小血管可出现代偿性扩张,以通过皮肤蒸发也就是出汗和呼吸增快来加速散热,所以孩子会大量出汗,甚至脱水 。
二、捂热给孩子造成的危害
高热时机体代谢增快,耗氧量增加 , 再加上被窝内缺乏新鲜空气,还可导致孩子发生缺氧 。由于小婴儿,特别是不满月的新生儿无力挣脱捂热的环境,持续下去病情往往迅速恶化,出现内环境失调和多个器官功能损害或衰竭 。一般患儿表现为面色先红后白、哭闹不安、反应迟钝、眼窝凹陷、口唇发青及呼吸急促、费力等 。由于受到捂闷后又大量出汗失水,造成脑血流量减少,脑组织缺血缺氧,并可继发脑水肿 。严重者脑细胞缺血坏死 , 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永久性损害,而遗留癫痫、弱智等后遗症 。该病起病急、病情重,容易影响心、脑、肾、胃肠道等多个器官,病死率可高达18.33%,后遗症也较多 , 其中以继发性癫痫最常见,其次还有脑性瘫痪、失明、失语、智能低下等 。显然,婴儿捂热综合症完全是人为因素所造成,因后果严重,应引起家长足够的重视 。
婴幼儿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尚未健全,对外界气温的适应性较差,特别是出生后150天以内的婴儿,产热量非常大,而出汗散热较为缓慢 , 产热和散热的不相协调使婴儿容易在环境影响下出现高热 。捂热过久,影响了机体散热,体温就会急剧上升,患儿处于高热状态 。
高温时末梢血管会代偿性扩张 , 出汗增多,高热也使机体代谢亢进,耗氧量增加,加之孩子被困在被窝里,缺乏新鲜空气,导致缺氧 。
小婴儿尤其是新生儿根本无力挣脱“捂热”环境 , 持续下去即可引起体内一系列代谢紊乱和功能衰竭 。
三、给孩子保暖的三大误区
误区一:穿的、盖的越多越好
例如小儿睡觉时不给脱去棉衣、棉裤,还加盖过多的棉被 , 甚至还将被盖过头 。外出时里三层,外三层,用绳捆,头戴冒,再加围巾 。
误区二:发热捂出汗
宝宝一发烧,家长就给宝宝穿得多多 。有的说,孩子发烧了很怕冷;有的说,穿得厚点是为了捂出汗,孩子一出汗就退烧了 。
发烧捂出汗,往往越捂越热,容易造成捂热综合症,还容易诱发高热惊厥 , 小孩发高热往往肢体循环会变差,手脚冰凉,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把孩子的衣服略微解开,让宝宝充分散热,而手脚要保暖 。很多人认为宝宝发烧了就不能洗澡,洗澡容易着凉 。其实孩子发烧了洗热水澡更有利于散热 。如果洗澡不便的话,用温水拭浴也是退热的一个非常有效的物理降温方法 。
误区三:婴儿与大人同睡
很多妈妈喜欢搂着宝宝一起睡,觉得这样不仅能快速地让宝宝与妈妈熟悉,也方便妈妈照顾宝宝,其实这是一个不好的习惯 。宝宝一哭 , 妈妈就给奶吃,有时宝宝含着乳头就睡着了 。宝宝含着乳头睡觉,乳房很容易堵住婴儿的口鼻,影响其呼吸 。母婴同床睡眠夜间同呼吸,共吸氧,成人肺活量要比宝宝大很多,大量的氧气被大人夺去,相反,大人呼出的二氧化碳等废气却被宝宝回收了,宝宝可能整夜处于供氧不足、二氧化碳弥留的小环境里,使组织的新陈代谢受到影响,对发育极为不利 。孩子有被大人压到得危险 。年轻父母睡得太沉,压到婴儿使之窒息死亡的病例屡有发生 。
四、婴儿捂热综合症怎样救治?
【婴儿捂热综合症_婴儿捂热综合症的定义】降温
降温退热是治疗的基本措施 。家长应该首先去除捂热的原因,撤离高温的环境,让孩子尽快呼吸到新鲜的空气 , 并尽快把孩子送到医院救治 。孩子体温很高,要迅速降温 。最好采用物理降温法,如用冰垫、温水擦浴等,不要用发汗药,以免出汗过多加重虚脱 。给氧迅速给氧是治疗的必须手段 。给氧可以提高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和血氧含量,改善机体缺氧症状和呼吸状态 。如有脑水肿出现,应该采取高压氧治疗 。
液体疗法
液体疗法也是抢救治疗的一项重要措施 。由于患儿高热大汗后使水液大量丢失,会引起脱水和酸中毒,因此必须积极补充水分 , 纠正酸中毒 。应采用静脉补液,补充葡萄糖、生理盐水和碳酸氢钠 。
其他方法
除以上治疗措施外,对抽搐的患儿要应用抗惊厥药,如安定、鲁米那、水合氯醛等 。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能量合剂和维生素C等药物,以促进脑功能的恢复 。同时要注意加强全身支持疗法并保证营养的供给 。
应该提醒每一位孩子的家长,对孩子切不要包裹得太紧太厚 , 保暖过度和缺乏新鲜空气会使孩子发生捂热综合症 。这种情况病死率很高,而且即使抢救存活,后遗症也很容易发生 。同时也提醒医务人员,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时诊断和处理是降低病死率、减少后遗症发生的关键 。
五、孩子衣物厚度以母亲衣着为准
冬天家长要注意适当给孩子增减衣物,不能把孩子捂得太严实 , 否则不利于散热 。其实孩子衣物的厚度和母亲的差不多就可以了 。而且,中午要随着气温升高而适当给孩子少穿点衣服 。从户外进到车内、室内,要及时解开孩子的厚外套 。只要婴儿的两只脚是暖和的,就说明衣被的厚薄是适当的 。
一般来说,新生儿待的室内温度最好在23-24摄氏度左右;几个月到一岁的婴儿所处的室内温度最好在22摄氏度左右,晚上可适当给孩子添加一床小被子 。同时,室内的湿度最好保持在50%到60%左右 。另外,不宜给孩子用电褥子,否则电褥子持续供热,孩子散热差,也容易出现“捂热综合症” 。
家长要学会观察孩子的反应 , 如果孩子脸色发红、发热、出汗多 , 首先要看是否环境温度过高,如果室内温度比较适宜,就要考虑是否给孩子穿得太多了 。同时要给孩子补充水分,最好在水里加一点盐 。如果孩子尿少,说明孩子存在脱水问题,也要引起家长警惕,及时到医院就诊 。
捂热综合症的主要症状
捂热综合征的主要表现是 , 在捂热较长时间后,出现高热或超高热,体温可达41℃~43℃,全身大汗淋漓 , 衣被湿透,脱水,面色苍白,哭声低弱,拒绝吃奶 。蒙被者还可出现缺氧表现,严重者可出现神经系统损害,表现为反应迟钝,抽搐或昏迷 。如果呼吸系统受累 , 可出现呼吸困难 , 呼吸衰竭;如果心肌受累 , 可出现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多器官损害 。
严重者脑细胞缺血坏死,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永久性损害,而遗留继发性癫痫、脑性瘫痪、失明、失语、智能低下等后遗症 。如果处理不及时,甚至可导致婴儿在短时间内突然死亡,病死率高达18.33% 。
捂热综合症的形成原因
婴幼儿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尚未健全,对外界气温的适应性较差,特别是出生后150天以内的婴儿,产热量非常大,而出汗散热较为缓慢,产热和散热的不相协调使婴儿容易在环境影响下出现高热 。捂热过久,影响了机体散热,体温就会急剧上升,患儿处于高热状态 。高温时末梢血管会代偿性扩张,出汗增多,高热也使机体代谢亢进,耗氧量增加,加之孩子被困在被窝里,缺乏新鲜空气,导致缺氧 。小婴儿尤其是新生儿根本无力挣脱“捂热”环境,持续下去即可引起体内一系列代谢紊乱和功能衰竭 。
婴儿捂热综合症_婴儿捂热综合症的定义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什么知道】www.shenmezhidao.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宝宝便秘怎么办_婴儿便秘怎么办
- 婴儿睡眠不好怎么办_治疗婴儿睡眠不好方法
- 婴儿出牙要吃什么_婴儿出牙吃什么食物好
- 婴儿哭闹怎么办_婴儿哭闹怎么护理
- 出其不意的事情可以帮助婴儿学习
- 到底能不能给婴儿使用智能手机
- 婴儿大哭怎么办_婴儿大哭咋办
- 婴儿呕吐怎么办_婴儿呕吐咋办
- 婴儿吞气症如何预防_婴儿吞气症怎么预防
- 婴儿使用爽身粉易引起呼吸系统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