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赏月风习的变迁 各个朝代赏月习俗的介绍


中秋赏月风习的变迁 各个朝代赏月习俗的介绍

文章插图
导读:习俗有过变迁才能与更好的传承和留下来,所以到了现代的中秋节已经是最精华的了 。赏月是中秋节的习俗之一,那么你知道中秋赏月风习的变迁吗?各个朝代赏月习俗的介绍是怎样的呢?想知道就来瞧瞧小编的介绍吧 。
中秋赏月风习的变迁 各个朝代赏月习俗的介绍

文章插图
中秋赏月风习的变迁
太阳是白天的光源,月亮则为夜晚带来柔和的光辉 。这种自然景观是万古长存的 。皎洁的明月当然在何时都会引起人类的关注和欣赏 。在远古时期,人们对月亮固然更多的是崇拜,但是在崇拜之余,也会感受到月色之美 。那些关于月亮神话都有着浪漫绮丽的幻想,吟咏月色的诗歌很早就留下了记载 。先秦时期的《诗经·国风·陈风》就收录了优美的《月出》诗篇:
“月出皎兮 , 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月亮出来多皎洁?。孪旅廊硕喽税 。?轻摆腰肢多苗条啊,我思佳人心不安?。笔秩危?每段都以“月出”起头,描画出一幅情意绵绵的月光美人图 。但是这种对月色的欣赏并不在特定的日期进行,与后来的中秋节没有直接的关系 。
月到中秋分外明的自然现象与赏月风尚的契合便是中秋赏月的盛行 。赏月之举,当然不能说始于唐朝 。但是唐朝的赏月之风大盛于以前,造成了中秋赏月的流行,从而形成了一个以赏月为中心活动的节日——中秋节 。
各个朝代赏月习俗的介绍
赏月风尚主要是玩味月色之美 , 对月亮的崇拜退居其次 。这种思潮的出现需要在自然崇拜与神话思维比较淡化之后才能出现 。魏晋南北朝时期便出现了文人玩月风尚的苗头 。南北朝时期的谢灵运、鲍照、谢朓等诗人都已开始玩月 , 留下了玩月诗 。对此 , 唐代欧阳詹在《玩月》诗序中说:“月可玩 。玩月,古也 。谢赋、鲍诗、朓之庭前、亮之楼中,皆玩月也 。”他说月亮可以玩,显然是与月亮崇拜截然不同的一种态度 。
到了唐朝,社会安定、政治开明、经济繁荣,人的思想也空前地开放自由 。这种盛唐气象导致赏月活动更加风行,赏月活动的盛行自然也会导致中秋赏月的流行 。再就是因为前文所说的月到中秋分外明 。唐代的诗人们显然也注意到了这一事实,并将之清楚地描写在了赏月诗歌中 。欧阳詹在《玩月》诗序中说:
月之为玩,冬则繁霜太寒,夏则蒸云太热,云蔽月,霜侵人,蔽与侵,俱害乎玩 。秋之于时,后夏先冬,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 , 又月之中 。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蟾兔圆 。
意思是,如果玩月的话 , 冬天夜晚霜气繁重,太冷了 , 夏天则云气太多又太热,云会遮蔽太阳,寒冷则使人不舒服,都不适合玩月 。而秋天在夏天之后、冬天之前,八月又在秋天的中间,十五又在八月的中间 。八月十五的夜晚,从温度上讲不冷不热,从月相上说,则月亮正圆 。这是非常明确地说出了唐人特别钟爱八月十五日月夜的事实 。
刘禹锡的《八月十五日夜观月》说:“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意思是,上天将今夜如水的月光向四面八方播撒,将天空洗得干干净净 。暑气消退,天空变得明净,秋色澄澈,万物清新 。这跟气象学的解释比较接近 。
张祜诗《中秋月》中有“一年逢好夜,万里见明时”,也是说这天的月色在一年中最好 。
【中秋赏月风习的变迁 各个朝代赏月习俗的介绍】司空图《中秋》诗则说:“此夜若无月,一年虚度秋 。”这一夜如果月亮隐而不见的话,这一年的秋天算是白过了 。可见中秋之夜在唐人的心目中多重要,是多么特殊的赏月佳期 。
无须再多引证,结论已经跃然纸上:唐人赏月的爱好使得中秋赏月风行,渐渐演变为一种风俗,时人都在八月十五夜晚大张旗鼓地赏月,这样唐代的八月十五作为一个赏月节就出现了 。
以上这些记述说明唐人对“月到中秋分外明”的现象有了清楚的认识 。大量的关于中秋赏月的诗歌和野史记载 , 则说明在唐代,首先在文人、上层社会形成了中秋赏月的风俗,后来到唐代中晚期逐渐成为全社会的习惯 。唐代已形成中秋节的结论是我们根据当时的诗文资料推论出的,唐人似乎并没有意识到他们已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创造了一个节日,在他们的文献中没有留下关于这一节日的名称,在风俗志一类的书中也没有留下关于中秋节的明确记载 。
宋代的中秋节已经是一个盛大的节日 , 其核心节俗还是赏月,并且留下了比较细致的文字记载 。记载北宋习俗的《东京梦华录》和记载南宋习俗的《梦粱录》都专设了“中秋”条 。《梦粱录》是这样描述南宋汴梁(开封)中秋节的:八月十五日是中秋节 , 这天正好是三秋(农历七八九三个月)之半,所以叫作“中秋” 。这晚月色倍明于平时,又叫作“月夕” 。此夜金风送爽、玉露生凉、丹桂香飘、银蟾光满 。王孙公子、富家巨室,全都登上高楼,临轩玩月,许多大户人家还摆上丰盛的宴席,在琴瑟铿锵之中酌酒高歌、通宵玩乐 。至于平常百姓人家也登上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圆子女,欢度佳节 。即使那些住在陋巷破屋的贫穷人家,没钱买酒,把家里东西典当了也要换些酒来 , 勉强迎欢,不肯虚度佳节 。这晚街上的商铺一直开到五更,玩月的友人在市面上络绎不绝 。平时都要宵禁,在夜间人们不能随便到街面上走动,这晚则解禁 。可见宋代赏月风气之盛 。
元代中秋节继承唐宋之风,八月十五赏月的兴致依然很盛 。入主中原的蒙古人受汉族风习熏染,也举行隆重的赏月活动 。元末陶宗仪的《元氏掖庭记》记载了元代皇室中秋赏月的盛大场景 。己酉(1309)仲秋之夜,元武宗与众嫔妃在太液池泛舟赏月 。(太液池就是现在北京城的北海、中海 , 当时水面比现在要宽广,在皇宫之西 。)此夜风景:“月色射波 , 池光映天 。绿荷含香 , 芳藻吐秀 。游鱼浮鸟,竞戏群集 。”皇帝与嫔妃们坐在居中的画舫上,两边有莲舟伴行 。莲舟上各设“女军”,是由俏丽女子们装扮成的士兵队 。左边船上的女军头戴赤羽冠,身穿斑纹甲,手执泥金画戟,船头飘扬着凤尾旗,这个船队叫作凤队 。右边船上的女军头戴漆朱帽,身穿雪氅裘,手拿沥粉雕戈,船头鹤翼旗飘扬,号称鹤团 。在这三条船的周围,又有许多彩帛装饰的采菱采莲的轻舟,轻快便捷,往来如飞 。当月丽中天、彩云四合之时,皇帝命令开宴 。音乐响起,美味佳肴摆上来 , 身着轻纱的宫女们上前跳起八展舞,唱起《贺新郎》 。皇帝如同身临仙境,高兴地对嫔妃们说:“朕今与卿等际此月圆,共此佳会 , 液池之乐,不减瑶池也 。”接下来痛饮美酒,大吃菱角,又令两条船上的女军击水为戏,最后唱着龙归洞之歌而还 。
癸巳(1353)中秋,元顺帝也乘龙船在太液池赏月 。这次是在湖面架起三座浮桥,每座分三个桥洞,桥上结彩为飞楼,楼上有宫女奏乐 。
作于元代末期的著名戏曲《琵琶记》专有一出戏叫“中秋望月”,写主人公蔡伯喈、牛小姐中秋赏月的情景 。牛小姐赏月的兴致很高,蔡伯喈却对月思乡,想念远方的父母妻儿 , 慨叹月圆人不圆 。
元代林坤的《诚斋杂记》还记载了一则中秋之夜人仙相恋的故事,也能反映这一朝代赏月风气之盛 。故事里说:在钟陵西山,每到中秋节 , 就车马拥塞、人声鼎沸 。贵族豪富之家,召来有名的歌姬,月下踏歌而舞 , 主人在一旁饮酒赏月 。书生文箫发现一位歌女十分美貌,看得呆了 。歌女也与他眉目传情,唱道:
若能相伴步仙坛,应得文箫驾彩鸾 。
自有绣襦并甲帐,琼台不怕霜雪寒 。
这歌词分明是邀书生同上月宫、共享仙福 。文箫由此想到,这位女子可能是月宫下凡的仙女 。歌罢,仙女离众而去 , 文箫紧随其后 。女子穿过松林,登上山顶,飞上天空 。此时忽起风雨 , 一位仙童现于天空,宣读天书,说天女吴彩鸾放纵情欲,泄露天机,故贬到下界,做凡人之妻 。于是文箫得与仙女结为夫妻,居住在钟陵山之侧 。
明代中秋节俗大变 。拜月、祭月成为主要风俗之一,而赏月之风衰弱 。清代中秋节承继明代风气,拜月之风更盛 , 赏月之风愈减 。尽管寻常百姓赏月之风不再兴盛,但是还有一些地方有赏月习俗留存 , 而贵族、文人赏月之兴仍旺 。明清两代也留下来一些赏月的故事和诗文 。此处略举两三例 。
明朝初年,南京有望月楼、玩月桥 , 都是中秋赏月的佳处,而以玩月桥最为有名 。该桥依托南京夫子庙与风景秀丽的秦淮河,桥旁有名妓马湘兰的宅第 , 为这处景点增添了些许风流韵味 。中秋之夜,文人雅士竞相来此赏月赋诗 。明亡后,来此玩月风俗衰落,有诗追念旧时盛况:
风流南曲已烟销,剩得西风长板桥(玩月桥),
却忆玉人桥上坐,月明相对教吹箫 。
据郎瑛《七修类稿》记载,明代永乐年间的一个中秋之夜,皇宫中摆好宴席,欲尽赏月之雅兴 。偏偏天公不作美,此夜天上明月为浓云遮蔽 。明成祖闷闷不乐 。一旁翰林学士解缙见龙颜不悦,即席作《中秋不见月》诗,抒发中秋之夜不见明月的遗憾之情 , 又表达云开见月的祝愿 。成祖看后愁情稍解 。恰好到夜半之时,天上浓云散去,明月朗照 。成祖笑说:“解缙真才子,夺天手也 。”君臣月下畅饮尽欢 。
明代诗词书画俱工的大才子文徵明有一首词《念奴娇·中秋对月》:
桂花浮玉 , 正月满天街 , 夜凉如洗 。风泛须眉并骨寒,人在水晶宫里 。蛟龙偃蹇 , 观阙嵯峨,缥缈笙歌沸 。霜华满地,欲跨彩云飞起 。
记得去年今夕,酾酒溪亭 , 淡月云来去 。千里江山昨梦非 , 转眼秋光如许 。青雀西来,嫦娥报我,道佳期近矣 。寄言俦侣,莫负广寒沉醉 。
这首词意象清丽、描写逼真、情景交融,可称赏月佳作 。清光绪十一年(1885) , 诗人黄遵宪从中国驻美国总领事职务离任,乘船从旧金山从返回,中秋之夜正在浩渺无边的太平洋上,一边赏月,一边思乡之情如潮 , 写下长诗《八月十五夜太平洋舟中望月作歌》,共五十余句,其篇幅之长在赏月诗中是少见的 。
结语:以上是小编整理的“中秋赏月风习的变迁,各个朝代赏月习俗的介绍”内容 , 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

中秋赏月风习的变迁 各个朝代赏月习俗的介绍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什么知道】www.shenmezhidao.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