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清明节是几月几日 有哪些民俗讲究


每年清明节是几月几日 有哪些民俗讲究

文章插图
每年的清明节日期都是不固定的,一般都在4月4日、4月5日或4月6日这三天中,因为它的时间划分规则是由太阳黄经角度规定的,所以每一年的时间都有可能存在差异 。
清明节的日期清明节 , 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 。斗指乙(或太阳黄经达15°)为清明节气 , 交节时间在公历4月5日前后,也就是4月4日、4月5日或4月6日这三天任意一天 。这一时节,生气旺盛、阴气衰退,万物“吐故纳新”,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 , 正是郊外踏青春游与行清墓祭的好时节 。清明祭祖节期很长,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两种说法,这近20天内均属清明祭祖节期内 。
清明节的风俗1、踏青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清明踏青的习俗 。踏青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即为春日郊游,也称“踏春” 。一般指初春时到郊外散步游玩 。踏青这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源泉是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 , 这种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对后世影响深远 。
2、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 , 春雨飞洒 , 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 。因此,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 。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清明节植树的习俗,据说发端于清明戴柳插柳的风俗 。
3、放风筝
风筝又称“纸鸢”、 “鸢儿”,放风筝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 。风筝即是用竹篾等骨架上糊上纸或绢 , 拉着系在上面的长线,趁着风势可以放上天空,属于一种单纯利用空气动力的飞行器 。每逢清明时节 , 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 。
4、扫墓祭祖
清明扫墓,即为“墓祭”,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 , 祭扫祖先是对先人的缅怀方式 , 其习俗由来久远 。清明祭祀按祭祀场所的不同可分为墓祭、祠堂祭 。以墓祭最为普遍,清明祭祀的特色就是墓祭,清明祭祀被称为扫墓,主要是由于采取墓祭方式 。另一种形式是祠堂祭,又称庙祭,是一个宗族的人聚集在祠堂共祭祖先,祭完后要开会聚餐等,这种祭祀是团聚族人的一种方式 。
5、吃青团
【每年清明节是几月几日 有哪些民俗讲究】我国南方部分地区清明节时有吃青团的风俗,青团又称清明饼、棉菜馍糍、茨壳粿、清明粑、艾叶粑粑、艾糍、清明果、菠菠粿、清明粿、艾叶糍粑、艾粄、艾草糕、清明团子、暖菇包、艾草青团等等 。

每年清明节是几月几日 有哪些民俗讲究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什么知道】www.shenmezhidao.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